內部審計質量思考
時間:2022-02-20 06:12:00
導語:內部審計質量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明確被審計人的經濟責任,加強內部控制
1.設立合理的考核指標對責任人進行考核。目前代表國家的上級主管部門對于任何一級企業領導者,都會制定明確的任職期間的經濟目標,乃至年度的經濟目標。經濟指標主要通過財經法規的遵守、內控制度的執行、國有資產的管理等,確定其經濟目標的實現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審計部門可以通過設立合理的綜合指標,在年末對其進行確認,一方面可以對領導者有一個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另一方面可以及時發現企業在經濟中存在的虧損問題,防止離任時問題成堆的現象。
2.加大內部控制評審。企業應重視內部控制系統的建立、健全,不斷使之完善。如:相關控制程序,包括授權批準控制、資產接觸控制、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憑證與記錄控制、內部審計等。作為審計人員要從以下幾方面了解和掌握單位管理情況、領導干部(領導人員)履行經濟責任情況:一是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的情況,二是已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國家財政經濟法律法規的情況;三是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四是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效果。
二、建立科學的審計程序、方法和評價體系,提高內部經濟責任審計質量
1.制定科學合理的經濟責任審計程序、方法和評價內容。從兩個層次考慮,一是根據國家審計法規、內部審計準則,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審計程序、方法和評價內容。二是實施經濟責任審計時,應根據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性質細化具體的審計程序、方法和評價內容。為了充分利用審計資源,節約審計成本,及時監督和反映經營者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經濟責任審計應與財務收支審計、經濟效益審計、內部控制審計等常規性審計一起進行,每年至少1次。
2.建立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管理信息系統。把企業下屬二級單位的負責人的自然情況、單位的經濟性質、工藝流程、產品情況及每年的經濟責任審計情況等分項錄入系統中,根據審計情況做出審計評價,這樣可以每年都及時掌握二級單位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并及時向企業高級管理層反饋這些信息,為合理信用領導干部提供依據。
3.建立科學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評價應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定性分析必須緊密圍繞經濟責任進行。如經營決策、遵守財經法規、廉潔自律和內部控制等情況。定量分析應針對不同企業建立統一的評價指標,并采用具體的數據,如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財務收支執行情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等。
4.實行經濟責任審計承諾制,并與被審計單位和經營者充分交換意見。審計前應要求被審計單位的相關部門和人員,對所提供全部審計所需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做出承諾,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在審計中和審計終結后,要與被審計單位交換意見,特別是審計結論或審計評價。
三、加強重大經濟事項的決策過程和實施結果的審計
1.加大對在建工程的審計力度。一個企業的在建工程好比一個“倉庫”,企業會計人員在進行財務核算時,會有意無意的將一些與該項目無關的成本費用放入其中。因此,對于在建工程要仔細審查成本的真實性以及與預算收入是否配比,成本偏高、利潤降低,成本降低、利潤加大。對于不該在項目成本中列支的費用,要予以剔除。從而對在建工程進行客觀的評估,以確定資產總額,正確評價干部任職期間的經營業績。
2.加大對投資項目的審查。目前許多企業的投資項目存在很多盲目性,既沒有充分考慮企業的自身能力以及在市場競爭中定位,也沒有很好地對周圍環境如國家政策、市場容量、相關產業的發展等進行具體深入的分析。當對公司領導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時,由于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投資過程的漸進性,投資收益的滯后性,審計部門對于企業已經發生的對外投資,要按主客觀因素,盡可能明細列示,對主觀因素造成的無效益投資、客觀因素形成的投資損失,以及無法確定的投資盈虧分別在領導業績考核中詳細說明,作為上級領導對該干部的考核。
3.對重大經濟事項決策、執行和效果的審計。弄清重大經濟事項的發生情況;弄清重大經濟事項的決策情況;弄清重大經濟事項的執行情況;弄清重大經濟事項的效益情況。把違反重大經濟事項決策程序、執行中隨意改變決策方案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問題作為審計工作的突破口,發現違紀違規問題的線索。
四、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和解決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
1.堅持實事求是。審計評價不能違背客觀事實,限定在被審計領導干部任期范圍內的經濟活動,做到“三圍繞三不評”。圍繞審計方案確定的內容、范圍進行評價,與審計事項不相關的行為和事項不評價;圍繞審計對象相關的經濟責任進行評價,與其經濟責任不相關的行為和事項不評價;圍繞審計報告所列的事實進行評價,審計證據不充分的事項不評價。
2.審計評價要恰如其分。用科學的發展觀進行評價,根據各項指標完成情況的真實性,正確評價領導干部任期工作實績;要突出遵守國家經濟政策和財經紀律情況的合法性,正確評價領導干部任期依法行政;要突出是否存在管理不善、決策失誤造成嚴重損失浪費和國有資產流失等情況,正確評價領導干部任期績效。
3.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建立科學的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審計所處歷史時期和社會環境的不同,經濟責任指標體系的內容也不同。因此,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一方面要鼓勵自查自糾違紀違規行為,另一方面,隨著改革和發展的形勢變化要不斷調整和完善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內容,逐步建立健全具有當地特色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
五、強化內部審計組織和隊伍建設
1.加強審計職業保障和職業監督。要從制度上確保審計人員依法履行職權,維護執法公正。一要保障審計人員的職業權力。審計人員應當依法獨立公正行使監督權,堅決排除干擾。二要保障審計人員的職業地位。審計人員一經任用,除正常工作變動外,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要堅決支持下級審計機關嚴格依法辦事,支持他們依法履行職責。
2.培養和建立一支素質高,業務精的審計隊伍。審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的高低,是影響審計工作質量的關鍵。內部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是保證審計質量的總體要求,特別是對牽涉到人的經濟責任審計,就更應充分認識到防范審計風險的重要性和長期性,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并保持嚴謹、穩健、負責的職業態度。
3.加強職業持續教育,保持和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和執業水平。定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專業知識培訓,確保人員能隨時補充更新相關知識,才能始終勝任自己的工作。企業應組織相應的討論會和講座等,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理論水平,使其對相關知識有廣泛的涉獵和深刻理解。同時,及時掌握先進的內審方法和技術不斷增強審計人員的審計實踐經驗和技能,提高駕駛審計活動的能力。
經濟責任審計是一項政策性強、關聯度高、涉及面廣、風險系數大的系統工程。審計部門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把經濟責任審計與領導干部(領導人員)的考察考核結合起來,力求提供評價全面、準確、科學、真實、可靠、客觀、公正的審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