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率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04 04:28:00
導語:出口退稅率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進一步抑制外貿出口的過快增長勢頭,緩解我國外貿順差過大帶來的流動性過剩、對外貿易摩擦加大等突出矛盾,同時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抑制“兩高一資”產品的出口,促進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和進出口貿易的平衡,最終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006年以來,國家多次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其中,2006年9月國家五部委聯合下發的財稅[2006]139號和2007年6月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的財稅[2007]90號文,兩次退稅率下調所涉及的出口商品面廣量大,尤其是2007年6月的這次調整,涉及2831項出口商品,約占海關稅則中全部商品總數的37%。如此大面積下調退稅率,對出口貿易、出口退稅、稅收收入和地方經濟必然會產生較大的影響,下面結合江蘇實際,談談這次出口退稅率下調的影響情況。
一、退稅率調整影響的基本情況
自去年以來,國家對出口貨物退稅率的調整所涉及的面很大,我們根據2007年1-6月份總局下發給我省的出口貨物的海關電子數據,剔除來料加工貿易出口以及海關特定監管區域內企業出口數據,按涉及調整的出口貨物退稅率,從理論上進行了測算。測算的總體情況:退稅率調整后(包括退稅率降低、取消、退稅改為免稅三個方面),我省涉及出口企業18777戶(其中:降低退稅14987戶,取消退稅3770戶、改免稅20戶),占我省退稅認定企業總戶數的60%,占我省有出口業務企業的83%;涉及出口額211億美元,影響面占退稅出口額710億美元的30%,具體情況如下:
(一)退稅率調整測算情況
1、降低退稅率商品涉及出口額191億美元。按企業類型分:外貿企業62億美元(占32%),外資生產企業101美元(占53%),內資生產企業28億美元(占15%);按貿易性質分:一般貿易出口133億美元(占70%),進料加工貿易出口58億美元(占30%);按規模大小分:大型企業55億美元(占29%),中型企業29億美元(占15%),小型企業107億美元(占56%)。
2、取消退稅的商品涉及出口額20億美元。按企業類型分:外資生產企業7億美元(占35%),內資生產企業13億美元(占65%);按貿易性質分:一般貿易出口16億美元(占80%),進料加工貿易出口4億美元(占20%);按規模大小分:大型企業5億美元,中型企業3億美元,小型企業12億美元。
3、退稅改免稅的商品,我省僅有20戶企業受到影響,涉及的出口額僅有122萬美元,受影響的商品主要為花生米以及油畫、雕飾板等。
(二)退稅率調整影響的特點
根據我省2007年1-6月出口數據的測算分析,退稅率調整后,就江蘇而言,有以下幾個特點:
1、內資企業受到的影響大于外資企業。根據2007年上半年出口退稅數據統計,我省內資企業、外資企業實現退稅出口額分別為257億美元和453億美元,這兩類企業受退稅政策調整所涉及的退稅出口額分別為103億美元和108億美元,雖然內外資企業受影響的絕對額大體相當,但受影響面分別為40%和24%。內資企業受影響面高出全省平均數10個百分點,而外資企業低于全省平均數6個百分點。
2、一般貿易受到的影響大于加工貿易。根據2007年上半年出口退稅數據統計,我省一般貿易和進料加工貿易項下出口額分別為290億美元和420億美元,這兩種貿易方式受本次退稅政策調整所涉及的出口額分別為149億美元和62億美元,受影響面分別為51%和15%。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受影響面高出全省平均數21個百分點,而進料加工貿易方式出口受影響面低于全省平均數15個百分點。
3、經濟欠發達地區受到的影響大于經濟發達地區。根據2007年上半年出口退稅數據統計,我省經濟欠發達的蘇北、蘇中和經濟發達地區蘇南實現的出口額分別為23億美元、68億美元和619億美元,這些地區受退稅政策影響所涉及的出口額分別為15億美元、34億美元和162億美元,受影響面分別為65%、50%、26%,雖然經濟欠發達的蘇北、蘇中地區的絕對值不大,但受影響的面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數,分別高出35個和20個百分點,這對外向型經濟剛起步的地區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4、中小企業受到的影響大于大型企業。根據2007年上半年出口退稅數據統計,我省大、中、小型企業實現出口額分別為401億美元、78億美元和231億美元,這三類企業受退稅政策調整所涉及的出口額分別為60億美元、32億美元和119億美元,受影響面分別為15%、41%和52%,可見中、小型企業受影響面分別高于全省平均數11和22個百分點,而大型企業則低于全省平均數15個百分點。
雖然2007年上半年實現的出口額大多還是執行老的退稅率,新的退稅率調整還沒有涉及到,上述幾個特點也是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僅僅是對新老退稅率變化作一個理論上的靜態分析,但從上半年出口的趨勢、規模、結構來看,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的出口情況,我們認為與上半年的情況基本相同,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三)退稅率調整實際影響情況
退稅率調整絕大多數是從2007年7月1日起執行的,到10月份為止,已執行了3個多月了,由于出口退稅電子數據和退稅申報數據的滯后性,我們根據總局下發的2007年7-9月的海關出口電子數據按新老退稅率進行測算并分析,2007年7-9月三個月,我省出口企業共實現退稅出口額482億美元(其中,一般貿易出口197億美元,進料加工貿易出口285億美元),與我省外經貿部門提供的464億美元數據差不多。新的退稅率執行后,涉及影響的出口企業14951戶,影響的出口額144億美元,受影響面30%,其中:降低退稅率商品退稅出口額133億美元(占總額的92%),取消退稅率商品退稅出口額11億美元(占總額的8%),退稅改免稅商品退稅出口額67萬美元。按企業類型分:內資企業實現的退稅出口額187億美元,涉及影響的出口額73億美元,受影響面39%;外資企業實現的退稅出口額295億美元,涉及影響的出口額70億美元,受影響面24%。按貿易性質分:一般貿易項下出口額197億美元,涉及影響的出口額103億美元,受影響面52%;進料加工貿易出口額285億美元,涉及影響的出口額40億美元,受影響面14%。
從7-9三個月實際執行情況來看,雖然時間較短,但反映出來的情況,與我們對上半年的分析結果基本相同。
二、退稅率調整對我省經濟和稅收影響分析
我省是外向型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2006年我省的進出口總額為2840億美元,占全國的16.1%,其中出口總額1604億美元,占全國的16.6%,2007年1-9月全省進出口總額為2532億美元,占全國的16.1%,其中出口總額1464億美元,占全國的16.7%。此次出口退稅率大范圍、大幅度調整必將對我省的經濟發展和稅源情況產生一定的影響,現分析如下:
(一)退稅率調整對外貿出口的影響分析
1、外貿出口增幅已有所回落。今年以來,江蘇外貿雖然在利用外資、境外投資、調整外貿結構、擴大國際經濟合作、推進開發區建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由于受到退稅率調整、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受本次大范圍、大幅度地調低出口貨物退稅率稅收政策的影響,預計江蘇今年進出口的增長速度將有所回落。從2007年1-9月的出口情況看,雖然江蘇上半年和第三季度的出口增幅沒有多大變化,但從10月開始,與前3個季度相比,出口增幅已回落了2個百分點。從第102屆廣交會提供的信息來看,我省涉及退稅政策調整的商品成交受影響比較明顯。據統計,紡織服裝、玩具、五金、箱包、化工產品分別成交9.4億美元、1.9億美元、1.5億美元、7229萬美元和2301萬美元,同比分別下降了0.9%、12.3%、12%、16.3%和43%。我們預計,從今年第四季度起,江蘇出口雖較上年仍有增長,但增幅將逐漸回落,明年將更為明顯。
2、出口商品的結構逐步優化。一是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保持快速增長,據統計,我省2007年1-9月,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出口分別為61億美元和100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5%和28%,與今年上半年增幅持平;二是取消退稅的商品出口有所減少,“兩高一資”類產品出口有所控制,據統計,2007年上半年,全省出口取消退稅率商品的出口企業有3770戶,出口為20億美元,占調整退稅率商品出口總額的9.5%,退稅率調整政策從7月1日起執行后,今年第三季度實際從事該業務的出口企業有2711戶,出口為11億美元,占調整退稅率商品出口總額的7.7%,與上半年相比下降了近2個百分點。在上半年出口取消類商品的前20名企業中,到了第三季度,有11戶企業不再出口,三季度的出口額為零,另外的9戶企業的出口額比上半年也有較大幅度的減少。
(二)退稅率調整對我省稅收的影響分析
1、對我省出口退(免)稅總額影響。根據2007年7-9月實際情況測算,今年第三季度我省出口企業實現退稅出口額482億美元,其中涉及本次退稅率調整的商品出口額144億美元(不包括鋼鐵產品),按老退稅率重新計算,3個月共減少退(免)稅總額47億元,其中屬于降低退稅率商品出口減少退(免)稅額38億元,取消退稅率商品出口減少退(免)稅9億元,退稅改免稅商品減少58萬元。預計2007年下半年,我省共減少退(免)稅總額90億元,其中:減少應退稅額68億元,減少免抵稅額22億元。
2、對我省國稅收入的影響。出口退稅率調整對國稅收入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增值稅和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上。
(1)對增值稅收入的影響分析。根據現行退稅辦法,對外貿企業實行的是退免稅辦法,當退稅率下調后,對下調退稅率部分由企業成本列支,企業利潤變小,同時應退稅款的減少,企業應納增值稅沒有發生變化。對外貿企業出口取消退稅率的商品,雖然按規定應征收增值稅,但由于出口與進貨的差價不大,再加上出口銷售額要換算成不含稅價計征,在實際執行中,很難有應納增值稅。經測算,2007年下半年,預計外貿企業出口取消退稅率商品8億美元,實際沒有多少應納增值稅。
對生產型企業,實行的是免抵退稅辦法,根據規定,對出口貨物征退稅率之差部分,依出口銷售額計算不予抵扣稅額,一方面,通過進項稅額轉出處理,另一方面從企業成本中列支,由于進項稅額轉出的增加,直接影響到當期應納增值稅。按增值稅應納稅額和免抵退稅的計算公式,當退稅率下調后,對下調的部分,增加計算不予抵扣稅額,同時減少相等的免抵退稅額。在會計處理上,首先反映進項稅額的減少,當企業沒有留抵稅額時,增加應納增值稅,同時減少相等的免抵稅額;當企業有留抵稅額時,如果該企業在按老退稅率計算時,有應退稅款,先反映原來的應退稅款的減少,不足沖減的,其不足部分反映應納增值稅的增加,同時減少免抵稅款;如果該企業在按老退稅率計算時沒有應退稅款,則直接增加應納增值稅,同時減少相等的免抵稅款。按此原則,我們對2007年下半年我省出口企業出口退稅率調整商品進行測算,具體如下:
對取消退稅率商品的出口企業,大多有應納稅額,沒有應退稅額,所以取消后,預計2007年下半年增加應納增值稅8億元,同時減少免抵稅款8億元。
對降低退稅率商品的出口企業,我們通過對11585戶生產型出口企業的測算,預計2007年下半年增加應納增值稅14億元,同時減少免抵稅款14億元。按企業類型分:內資生產企業4億元,外資生產企業10億元;按地區分:蘇南、蘇北、蘇中分別為11億元、1億元和2億元,其中,蘇南地區的工業園大多為外商投資企業,且生產出口的商品以IT產品居多,這次退稅率調整基本不涉及到,所以影響很小;按規模大小分:大型企業4億元,中型企業2億元,小型企業8億元。
總之,退稅率下調后,雖然增加應納增值稅22億元,但同時也減少了免抵稅款22億元,增值稅稅源從總體上看沒有發生變化,僅僅是應納增值稅增加與免抵稅額的減少之間結構性發生了變化。
(2)對所得稅收入的影響分析。據對2007年下半年出口情況的預測,退稅率調整后,預計2007年下半年,我省共減少退(免)稅總額90億元,同時相應增加企業成本90億元,其中,外貿企業35億元,內資生產企業19億元,外商投資企業36億元,按規定相應減少企業計稅利潤90億元,經計算2007年下半年減少企業所得稅22億元,其中:外貿企業12億元,內資生產企業6億元,外商投資企業4億元(按平均稅負率10.34%計算)。
(3)我省是一個出口貨源生產大省,退稅率調整后,除了自營和委托出口生產企業增加了成本外,供貨給外貿企業的生產企業,也要承擔一部分成本,這樣,相應地也會減少計稅收入,減少一部分增值稅和所得稅。
(三)退稅率調整對我省經濟的影響分析
退稅率的下調會直接影響出口企業的成本,從而也會對企業的出口數量、價格,甚至采用何種貿易方式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次退稅率調整后,我省受影響比較大的是紡織物的制成品、塑料及其制品、有機化學品、鋼鐵制品和針織制成品等行業,這些行業大多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競爭非常激烈,行業利潤相對較低,特別是一些行業中的小企業,由于無法承擔退稅率下調后增加的成本,可能會將部分外銷產品轉為內銷或者縮小生產規模,有的甚至要關門停產。通過對這幾個行業的調查分析,我們認為,退稅率調整后,對我省的經濟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長遠看有利于我省經濟發展。一是為我省的產業結構調整帶來新機遇。政策調整形成倒逼機制,促進各地淘汰落后的生產加工能力,加速蘇南地區新型工業化進程,加速傳統產業的洗牌和整合,實現傳統產業升級;二是促進我省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政策調整將直接遏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引導企業增加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的出口,同時將進一步規范出口秩序,提高出口企業的整體素質。
2、從短期看影響較大。一是直接沖擊企業生產經營,除了企業在手合同損失較大外,對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小企業,將增加企業的經營困難;二是削弱我省傳統優勢出口產業競爭力;三是對我省蘇中、蘇北地區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次退稅率調整,受影響最大的是蘇北、蘇中地區。再加上加工貿易政策的調整將進一步阻礙蘇北利用土地和勞動力資源的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的加工貿易,對全省南北產業梯度轉移進程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退稅率調整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
1、此次退稅率調整,涉及出口商品較多,而一些具體商品的歸類劃分不清。商品歸類不同,退稅率則不同,即使相近稅則號也有不同的退稅率。企業把低退稅率或不退稅出口貨物申報成高退稅率的稅則號,由于相關專業知識的匱乏,稅務部門在審核出口退稅時很難發現,容易給企業鉆空子。企業往往會往“其他”方面的代碼靠,特別是取消退稅率的商品。
2、此次退稅率調整基本屬于普遍調整,沒有體現區別對待的原則。如不考慮出口商品的技術構成,實行同類不同商品統一退稅率的辦法,不利于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另外,對自主品牌產品出口,也沒有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我們對我省2007年獲得“中國世界名牌產品”和“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的102戶企業,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的16戶企業的出口產品進行了統計,2006年和2007年1-9月分別出口10.27億美元和10.57億美元,如果對這些企業實行統一的退稅率,不利于自主品牌的培植。。
3、此次退稅率調整,對開展加工貿易有利,鼓勵企業使用進口料件,不利于企業使用國產料件。對進料加工業務,在計算不予抵扣稅額的時候,不予抵扣稅額抵減額在征退稅率之差中作了相應的沖減;而對一般貿易,按出口額全額計算不予抵扣稅額,不予抵扣稅額抵減額沒有。由于貿易方式不同,結轉到成本中的不予抵扣稅額的項目不同,同樣的出口業務,同樣的價格,進料加工貿易項下出口商品的成本要低于一般貿易,企業負擔不同,這樣,企業可以選擇貿易方式出口,對提高使用國產化率不利,不利于民族工業的發展。
4、加工貿易稅收政策的不統一,不便于稅收管理。現行的加工貿易,由于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稅收政策的不統一,在國家不斷降低出口商品退稅率的情況下,為減少損失,不少企業將進料加工貿易改為來料加工貿易。有的企業,在同一手冊項下有的原材料按來料,有的按進料,在成品出口時則按照進料加工辦理核銷手續,不利于稅務部門進行稅收管理。
5、相關政策不明確,執行中存在理解上的不同而導致各地政策執行的不統一。現有文件規定,對出口不退稅的貨物要視同內銷征稅,但在實際執行中,對于深加工結轉屬于不退稅的貨物、在特定監管區域內企業出口不退稅的貨物以及其他貿易方式下不退稅的貨物,是否要征稅,如何征稅,目前政策不夠明朗。而在實際執行中,由于稅務人員理解上的不同,存在有的地區征稅,有的地區免稅的情況,人為造成了企業間、地區間的不公平競爭。據我們統計,2007年上半年,我省出口企業從事深加工結轉業務中,結轉取消退稅率商品的金額為2億美元,退稅率政策調整后,從2007年7月至9月3個月中,在深加工結轉業務中,結轉取消退稅率商品已達1.3億美元,金額、戶數都呈上升趨勢。
四、有關政策建議
從實際運行情況看,退稅政策的調整,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降低了“兩高一資”產品的出口規模,減少了貿易順差,促進了出口企業改善產品結構,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如內資企業受到的影響大于外資企業,一般貿易受到的影響大于加工貿易等,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進一步完善加工貿易有關稅收政策。我國加工貿易出口稅收政策始終優于一般貿易,目前對加工貿易進口料件實行免稅政策,而對一般貿易則沒有相應的優惠措施,因此此次退稅政策調整對一般貿易出口企業的影響要遠遠大于從事加工貿易的出口企業,部分生產企業為了規避征退稅率差擴大帶來的成本增加,會提高使用進口料件的比重,甚至通過將進料加工改為來料加工來降低成本,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抵減出口退稅率下調的政策效應。為此,我們建議國家稅務總局,一是盡快統一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的稅收處理辦法,取消來料加工的免稅政策,統一實行免抵退稅政策,并對免抵退稅計算方法進行調整,對保稅進口料件的征退稅率之差部分征稅;二是統一一般貿易與加工貿易的稅收政策;三是對深加工結轉統一規定征稅政策。
2、規定加工貿易出口貨物使用國產料件比例,提高出口產品國產化率。據了解,我省加工貿易比重較大的蘇州、無錫和南京三市,加工貿易中的進口料件占出口額的比重高達近80%,增值額20%剔除加工費部分,實際使用國產料件的比重非常低。為促進加工貿易的升級轉型,防止高污染行業的滋生蔓延,控制低附加值、簡單裝配企業的發展,提高出口產品的國產化率,建議對實行免抵退稅政策的加工貿易企業逐步設定使用國產料件比重這一條件。
3、規范海關特定監管區域的功能。對目前諸多的海關特定監管區域進行功能整合,政策疊加,實行統一的海關特定監管區域的出口退稅政策。我們建議鼓勵加工貿易在海關特定區域內發展,這樣也可以便于加強對加工貿易進行監管。尤其是鼓勵到目前發展較慢的出口加工區開展加工貿易業務,這樣,既有利于這些出口加工區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加強對加工貿易的管理。
4、對高新技術產品和知名品牌產品按征稅率退稅。為促進高新技術產品和品牌產品的出口,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我們建議國家稅務總局繼續執行財稅字[1999]第273號文規定,即:對列入《中國高新技術商品出口目錄》內的及被國家有關部門評定為知名品牌的產品,凡出口退稅率未達到征稅率的,產品出口后,可按征稅率及現行出口退稅管理規定辦理退稅。實行此辦法,雖然對基層稅務部門的審核管理帶來難度,只要相關部門配合,還是有許多辦法可以解決的。如果此辦法實行后,必將對我國的民族工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5、進一步明確降低退稅率的商品代碼。按照目前的退稅率碼庫,有的產品可以用這個代碼,也可以用那個代碼,而退稅率卻不一致,操作中難以掌握。建議細化出口商品的目錄、代碼,對一些難以確定的,總局可以制定一個標準,授權各地按此規定辦理。
6、繼續鼓勵出口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開展境外投資業務。建議國家制定鼓勵“走出去”的稅收政策,引導各地開展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工作。
精品范文
10出口企業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