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特色優勢講話
時間:2022-10-10 02:17:00
導語:中醫特色優勢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辦好中醫院必須靠中醫特色和優勢。一直以來,我院把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提高中醫臨床療效作為醫院建設和發展的主旋律,在實踐中逐步發展和形成了一條適合醫院發展的道路——“在發展中堅持中醫特色,靠中醫優勢發展中醫院”。目前醫院有臨床重點學科和重點專科16個,國家級基地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研究室5個;有國際合作項目4項,國家級課題26項,省部級課題1**項;有博士導師30多名,碩士導師120多名,還有了博士后流動站。門診量連續9年在全國醫院中排行第一,20**年門診量340多萬人次,今年1~11月比去年同期上升近10%。床位數增加到1700多張,明年大學城醫院建設完成以及后年芳村分院擴建后,床位數將會超過3000張。平均每天調劑處方16000余張,其中中藥處方14000余張,每天中藥飲片使用量6噸多。占地面積360畝。醫療用房面積30.3萬平方米,醫療設備總值近5億元,成為全國最大規模的中醫院。反映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均排在全國醫院的前列。
一、構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夯實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的基礎
優秀的中醫藥人才是將中醫藥特色和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載體。我們始終把建設高水平的中醫藥人才隊伍作為發展醫院的著力點,努力構建一支堅信中醫、精通中醫,并且知識結構合理,能夠在臨床上得心應手地運用中醫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的人才梯隊。
(一)遵循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制定合理人才培養計劃
我們實施了以繼續教育為核心的育人工程,培養方案強調厚基礎、強能力、寬知識、深鉆研。
(二)區別不同培養對象,多種層次培養人才
為了更好地實施育人工程,我們針對不同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采用不同的培養方法。
1、朝陽計劃——這是針對有潛質苗子的培養計劃。為加快人才成長,我們制定了“朝陽計劃”,著力培養后備人才。鄧鐵濤教授專門拿出個人積蓄設立了“鄧鐵濤人才培養獎勵基金”,獎勵經典掌握好、在臨床運用中醫藥有一定體會的青年中醫。
2、青年拔尖人才培養——這是針對具有成為中醫名家素質的中青年人才的培養計劃。我們實施了《青年拔尖人才管理條例》,選拔具有一定工作基礎和良好素質的中青年人才,為他們創造條件,讓他們盡快成熟,脫穎而出。
3、名師帶徒——這是培養具有深厚中醫功底的名醫大師計劃。組織高素質人才,跟師名中醫,力求把他們培養成為在某一專業領域中醫水平站在前沿、現代醫學跟蹤得上,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熟練運用中醫藥技能解決臨床問題,能夠承擔重大項目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
4、西學中——這是針對西醫人才進行中醫知識系統培訓的計劃。對西醫人才進行中醫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系統培訓,幫助他們在臨床實踐中,運用中醫藥知識和理念解決臨床問題,盡快融入到醫院的發展軌道上來。
5、一代帶二代——這是針對七年制碩士班的培養計劃。為了建立代代相傳的師承機制,我們讓七年制碩士班學生拜名老中醫的弟子為師,從而形成了一代帶二代的師徒關系。促使名醫弟子們更加勤奮地學習、傳承老師們的經驗。
(三)創新師承培養模式,多種手段培養人才
為了做好師承工作,我們不斷探索和創新有效的師承模式。
1、“本院名師帶徒”模式。我院長期的歷史積淀,形成了眾多富有嶺南特色的中醫流派。我們遴選了能帶動本專科建設的業務骨干30多人,跟師本院的名中醫,讓他們把這些流派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完整地繼承下來,并在臨床實踐中發揚光大。
2、“跨地區拜師”模式。我們聘請了30多位全國最著名的老中醫來我院帶徒,開拓性地探索形成了“跨地區拜師”新模式。應邀來我院帶徒的30多位名老中醫是全國各地最高水平的大師,他們各有所長,有利于徒弟們博采眾長,融會貫通,更好地掌握中醫藥精華。
3、“集體帶,帶集體”模式。為了克服“師徒授受、獨立傳承”的舊師承模式帶來的“一徒一師,難有突破”,而且容易出現“流派之爭”、“門戶之見”的弊端,我們創建了“集體帶、帶集體”的傳承新模式。使每位徒弟在學習自己老師經驗的同時,通過參與其他名師的學習活動,兼收并蓄,更快實現“學我、似我、超我”的目標。
4、“定期交流,分享經驗”模式。我們注重發揮徒弟們的輻射作用,推廣“分享文化”,擴大師承成效。醫院組織了“岐黃醫學研究會”。以跟師名老中醫的徒弟為主體,帶動全院參與跟師經驗的分享討論,共同交流。
5、“科技為助,深入挖掘”研究性繼承模式。對名老中醫學術思想,我們不僅著眼于原汁原味的繼承,更著眼于研究式地繼承。我們以名醫工作室為載體,運用現代研究方法和信息技術,建立囊括了全國范圍100多位名老中醫臨證經驗文獻的智能型數據庫系統,不斷深入、持久地開展名老中醫從個體到群體經驗的整理研究,綜合集成分析,掌握規律,使名醫經驗得到升華。
(四)引進關鍵人才,優化人才隊伍
關鍵人才的引進,可以加速人才隊伍的培養,優化人才結構,促進學科發展。近五年來先后從國內外引進各類人才90多人。同時,醫院還聘請了20多位各學科領域的知名教授作為外聘專家,以提高相關學科的中醫藥專業技術水平。如聘請陳可冀、王永炎兩位院士為雙聘院士,全面指導我院的中醫藥人才培養和科研工作;聘請熱衷于中西醫結合的凌鋒教授等知名專家加盟我院的腦血管病研究中心;引進了全國名中醫林毅、梁冰為首的一批著名中醫專家等,使我院諸多學科領域的中醫防治水平和解決重大疑難疾病問題的能力有了迅速的提高。不僅使醫院的學科建設得到迅速發展,更重要的是為培養優秀中醫藥人才創造了條件。
“育人工程”、“名醫工程”造就了一支高素質的中醫藥人才隊伍。20**年鄧鐵濤教授欣然為我們題詞“鐵桿中醫的黃埔軍校。”
20**年突如其來的“**”,考驗了這支隊伍,我們收治了100多名“**”患者,70%是危重患者。實踐中探索形成的中西醫結合防治“**”的方案,得到了醫學界的認可和肯定。抗擊“**”的關鍵時刻,香港醫管局希望我院給予中醫支援,經過再三考慮,醫院黨委毅然決定派出林琳、楊志敏兩位專家赴港參與香港公立醫院的醫療工作,開了香港醫療史的先河,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是內地唯一受到香港“抗炎勇士金質勛章”殊榮的專家。在國家需要提供人禽流感防控方案時,我們再次勇挑重擔,并獲得了全國名老中醫的支持,及時提供了中醫防治的預案。
二、以專科專病建設為龍頭,全面推進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
專科專病建設是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的有效途徑,為此,我們把建設“名院、名科、名醫、名藥”作為我們的目標,要求“院有專科、科有專病,病有專藥、人有專才”。并以“專科專病”建設為載體,在全院范圍內全面推進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
(一)挖掘和繼承中醫藥精華,為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的專科奠定堅實基礎
專科專病建設能否成功,關鍵是能否具備中醫特色和優勢。因此,專科專病建設首先必須做好繼承和創新這篇文章。
1、充分挖掘和繼承古代經典、文獻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各個專科的首要任務,是全面挖掘歷代典籍中的相關文獻和國內外現代研究進展。目前,我們所有專科都建立了本專科的古代經典、現代文獻數據庫系統,為提高臨床療效和推動專科發展打下了基礎。
2、充分挖掘和繼承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及臨證經驗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是名老中醫藥專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辨治思想和診療技術的結晶,包含了獨特的學術思想、豐富的臨證經驗和鮮為人知的獨門絕活,是專科建設的重要內容。我院歷史上有過許多著名的醫家。我們組織對原有的九大學術流派、現有專家和全國名老中醫經驗進行了系統整理,先后整理出版了《名中醫經驗系列叢書》,打造專科專病學術基礎。
如運用鄧鐵濤教授五臟相關理論指導我院心臟疾病學科建設,有力地促進了心臟學科的發展,成為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建設單位。“五臟相關理論繼承與創新研究”還被列入了國家973計劃。
3、充分挖掘和繼承中醫特色療法和適宜技術
特色療法是體現中醫特色和優勢的治療手段。我們建立了“全國科技成果推廣項目示范基地”,為傳統特色療法的繼承與運用搭建了平臺。我們走訪全國有中醫特色的醫院與名家,建立了傳統療法中心,吸收、開展、研究各種具有療效的中醫特色療法。
目前,我院已經開展的中醫特色診療項目共計250余項,為打造“中醫特色名科”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二)認真研究中醫優勢發揮的著力點,準確把握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的切入點
我們在挖掘和繼承中醫藥精華的基礎上,有組織地對所有專科的不同病種,逐個展開研究,準確把握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的切入點。我們調整思路:中醫藥的優勢可以體現在疾病治療的全過程,也可以體現在某一個側面、某一個環節、某一個階段。
國家級重點專科乳腺科,根據乳腺的生理病理特點結合婦女月經周期中不同階段性激素水平差別,總結出中醫藥周期療法,開創了治療乳腺增生病及阻斷與逆轉乳腺癌癌前病變的有效新途徑。他們的成果已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鑒定。
(三)運用科研創新,促進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
我們以提高臨床療效為出發點開展科學研究,鼓勵針對臨床實踐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尋找用中醫藥治療的解決方法,從而形成和強化了專科特色和優勢。
如我院中風項目組牽頭承擔的國家“九五”和“十五”科技攻關項目,通過對高血壓性中、大量腦出血,血腫清除術后運用中醫中藥綜合療法的臨床研究,證實中醫藥干預對于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具有極重要的臨床意義。該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部的優秀成果獎,還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為提高中醫藥研究水平,我們致力于建立中醫藥研究的關鍵技術平臺。通過國家“九五”、“十五”攻關項目、國家863、973計劃的實施以及省證候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建立了GCP、DME等中醫藥研究關鍵技術平臺和規范,組織了一支專門從事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的研究團隊。
(四)形成規范,推動中醫特色和優勢的廣泛應用
中醫特色和優勢在臨床的廣泛應用需要依靠規范來推動。我們制定出了一系列具有中醫特色的專科專病診療常規,為臨床提供診療依據;在此基礎上編輯出版了16個分冊,1500多萬字的《專科專病中醫臨床診治叢書》,并多次再版。
為了保證這些中醫診療規范在臨床上的應用,我們引進了臨床路徑這一管理手段,制定體現中醫優勢的臨床路徑,在臨床實踐中按照路徑實施,規范醫療行為、發揮中醫優勢、提高醫療質量。
通過大量的、規范的臨床實踐和研究,我們正著手制定《臨床各科中醫特色與優勢指南》,為專科專病的進一步發展,臨床中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明確方向。
(五)引進人類文明一切成果,構建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的技術平臺
“中醫水平站在前沿,現代醫學跟蹤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診療方案,是我們在專科建設中追求的目標。為此,我們有計劃地引進、開展了學科前沿的診療技術。這些新的診療手段和項目的引進,拓展了中醫藥在眾多疾病的治療領域,對深入研究中醫藥和發揮中醫藥的治療優勢提供了條件。
我們指導思想非常明確,引進人類文明的一切成果,目的不是為了取代中醫中藥,而是更好地為提高中醫藥的臨床療效服務。實踐證明,只要指導思想明確,現代醫學的引進,不僅不會縮窄中醫藥的服務范圍,而且會讓中醫藥在更高的技術平臺上發揮作用,為中醫特色的保持和優勢發揮賦予了新的內涵,實現了現代科技成果與中醫優勢的融合。
(六)加強傳統中藥研發,確保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
中藥飲片及其制劑在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上起著關鍵作用。我們和有關廠家合作,按照GMP標準建設飲片加工廠,并專門聘請了包括北京同仁堂老藥師在內的中藥炮制專家,從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到炮制加工過程,進行全面的監督和指導,保證了質量。
院內中藥制劑是名中醫多年來豐富臨床經驗的結晶,在疾病治療上有確切的臨床療效。我們積極推動中藥制劑的研發,投入了大量資金按照GMP標準對制劑室進行改造。目前,我院已經能夠生產20多種劑型,500多個品種的院內制劑,確保了我院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
三、創新運行機制,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發揮的動力源
在全院各科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必須構建既有動力又有壓力的運行機制,調動各類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一)采取多種形式,營造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的氛圍
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離不開濃郁的中醫文化氛圍,在潛移默化中,使每一個人形成信仰中醫、學習中醫、實踐中醫、發展中醫的信念。同時也讓老、中、青和中西醫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諧進步。
1、開展系列“中醫年”活動,培育中醫特色形成的沃土
我們把年分別定為“中醫年”、“中醫提高年”、“中醫鞏固提高年”,開展了一系列具有濃郁中醫文化色彩的活動。種植“名醫樹”,寓意名醫、名院共育英才;舉辦“歧黃薪火,代代相傳”的拜師典禮,宣讀拜師誓詞;建立寓意“手把手,代代傳”鑄有名醫與弟子手印的“星光道”。樹立《中醫頌》碑,銘刻中醫名篇《大醫精誠》的大樓基座,建設中醫文化墻;開展系列中醫知識競賽;邀請著名中醫大師講中醫、開辟岐黃論壇等。努力在全院范圍營造一個“愛中醫、學中醫、講中醫、用中醫”的良好氛圍。
2、為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營造和諧的人文環境
作為一家綜合性的中醫醫院,有老、中、青不同梯隊和中西醫不同學術結構的人才,他們都是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的中堅力量。因此,形成一種和諧的人文環境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老專家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獨特的學術思想,是我院最為寶貴的財富之一。我們制定并實施了“主任導師制”,讓到了離、退休年齡的老專家擔任學術帶頭人,為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指引方向,為培育中醫藥人才梯隊發揮作用。
“主任導師制”的實行,為中醫藥傳承提供了制度保證。為離、退休名老中醫營造一個永遠的“家”,深深溫暖了老專家們的心,我院所有離、退休名老中醫沒有一個離開他們深愛的省中醫,沒有一個在外面兼職。
同時,我們關心中青年專業技術人員的成長和成才,為他們造就成就事業的環境和氛圍。我們深刻認識到“對人最大的關心是對他成長成才的關心”。醫院領導甘當人梯,為他們找學習單位,聯系導師,爭取課題,進一步調動了中青年專業人才學中醫,用中醫的積極性。過去我們是依靠行政手段強制要求中青年學習中醫,現在從“要我學”轉變成了“我要學”。
我們強調要處理好中醫藥和現代醫學之間的關系,讓西醫專家同樣感到醫院對他們的關心和重視。同時鼓勵他們努力學習中醫,運用中醫,醫院形成了良好的中西醫和諧共事局面。心臟中心阮新民主任,是我國僅有的兩位美國心臟外科學會的委員之一,當他認識了中醫特色和優勢之后,主動提出要拜鄧鐵濤教授為師,學習中醫。象這樣的西醫專家還有很多。
良好的空氣和土壤深深吸引了全國名老中醫們,看到我院如此誠心于中醫事業,紛紛聚集廣州,薪傳嶺南,傾囊相授,90多歲的名老中醫干祖望教授激情澎湃地寫下了“為使中醫有傳人,不畏馬革裹尸還!”的詩句。
(二)實行“目標管理”,使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落到實處
實行目標管理,把實現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的要求制定成具體的內容,分解到各部門和個人的目標中,保證了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的實現。
在目標管理中,我們針對不同級別和崗位的專業技術人員,確定不同的考核指標體系,重點內容之一就是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的落實情況。我們考核科室的目標管理時,把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作為重要內容。每年我們都要對個人和科室的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并且與獎懲掛鉤。
為了充分發揮全國重點臨床學科和專科、省重點專科在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的示范作用,我們充實和完善了原有的評價體系,增加了中醫內涵的指標,加大了在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方面的權重,嚴格了對他們的考核評價,專門設立基金,每年獎勵在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方面做得好的重點專科和學科。
(三)充分運用利益杠桿,調動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的積極性
我們結合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有效地運用利益杠桿,促進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
我們把競爭機制、淘汰機制引入到人才管理中,把學習和實踐中醫藥的成績與職稱的晉升和聘任掛鉤。醫院制定了以中醫藥繼續教育為核心內容的培訓方案,運用學分制管理,規定必須完成培訓計劃,達到最低積分,才準予申報高一級職稱。連續兩年未達要求者給予降級、低聘甚至解聘;把缺乏中醫內涵的病歷定為乙級病歷,不僅要扣罰獎金,而且當年累計出現5份乙級病歷者,取消當年申報職稱晉升資格。
在人才選用上,打破論資排輩、能上不能下的僵化格局,把“相馬”變為“賽馬”,讓有才華的人脫穎而出,建立起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我們以“德才雙精”評價人,在才的方面強調中醫藥臨床能力。在安排師帶徒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鼓勵每一個愿意成才的人自愿報名,公平競爭,師徒雙向選擇。
我們實施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辦法,把中醫水平的高低作為分配高低的要素。同時,向關鍵崗位、關鍵人才,特別是高水平的中醫藥人才傾斜,調動廣大醫務人員努力成為名中醫的積極性。對于科室,我們按學術水平和業務能力把科室分成A、B、C三級,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中醫藥的學術水平和業務能力,實行動態管理。A、B、C三級科室之間形成收入差距,科主任的任命方式也與科室級別掛鉤。
運行機制的建立為中醫特色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礎,調動了廣大醫務人員探索形成中醫特色和優勢的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