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和群眾監督經驗交流
時間:2022-09-11 09:35:17
導語:輿論和群眾監督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今年干部選撥任用監督工作政策法規集中教育活動中,認真系統地閱讀了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編印的學習材料,其中選編的干部選撥任用監督工作政策法規達17件之多。這么多的《條例》、《意見》、《規定》、《辦法》等,對加強和規范干部選撥使用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但還是沒有全面實現“兩個提高”和“兩個滿意”。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可能與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被重視程度有關。
一、在加強“體內循環”的同時提高外部參與程度
在工程建設領域中,規劃設計、施工、監督與驗收的四位一體的傳統模式,容易產生腐敗,逐漸被認識,被打破,經過不斷完善,形成了公開、公平、公正、競爭、相互制約與監督的機制,分散了權力,規避了猜忌與質疑,增強了公信力,減輕了黨和政府組織的壓力。而我們干部選撥任用的一套程序和辦法,仍舊是類似于過去工程建設領域的四位一體傳統模式,仍舊是體內循環,這也可能是對黨管干部理解的偏頗。任免權、管理權高度集中在黨組織手里,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經濟社會結構、法制文化意識等均發生了極大變化,人們關心關注政權建設和干部任用及反腐倡廉的程度越來越高,數量也越來越多,方法也越來越新,這就給黨管干部的原則與方法提出了挑戰。用干部是黨的事,也是群眾的事,因為黨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為群眾辦事的,也是領導群眾干事的,何況在用干部的條件里還有群眾公認這一條,因此提高群眾知情權,擴大群眾參與度,讓干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盡量抽去“油水”,融洽建立“魚水”,這不正是我們希望擁有的干群關系與和衷共濟的人際環境嗎?
二、在打破“暗箱操作”的同時加大公開力度
在干部選撥使用提高透明度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下了不少功夫,但還是常常被人質疑,不時被網絡曝光,如:更改年齡的,學歷造假的,家庭背景有“黑幕”的,臺上反腐臺下腐敗的……輿論嘩然,如若被證實曝光無誤時,各級組織被動異常,威信大受影響,被擬任的干部可能終身難受,說嚴重一點,可能動搖人民群眾對黨的執政地位的信任,影響某個地區乃至全國大局的穩定。選撥干部只要出于“公心”,“公心”是不需要掩蓋的,遮遮掩掩,羞羞答答,遲早會露出真面目;“真金不怕火煉”,要相信,真正德才兼備品能優秀干部是經得起考驗的,經得起“曬”;提撥使用某個干部,向社會公開,尤其要向擬任職務的地區、單位、部門公開:去擔任什么職務,有哪些閱歷,以往品行如何,優特點有哪些,也有哪些不足,為什么提撥任用他等等,明明白白地公示與眾,通過媒體接受監督。這種監督,不僅是對這個干部的監督,是對寫出公示意見考察人和考察部門的監督,也是對提名推薦人的監督。公示的結果還應該公示,讓大家知道社會和輿論的監督能否發揮作用。社會和輿論監督的作用發揮了,與此同時他們的責任也就相應增大了。同志說得對:相信群眾,相信黨,是我們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
只有真心實意地接受人民對自己的監督,才能夠把選撥任用干部工作置于輿論和群眾監督之下。
- 上一篇:創先爭優長效機制調研報告
- 下一篇:黨的組織制度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