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管理范文
時間:2023-03-23 09:28: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輿論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網絡輿論政策制定影響。
近年來,被稱為“第四媒體”的網絡迅速崛起,其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公共政策制定除借助于傳統的信息收集外,越來越受網絡的影響,網絡輿論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成為公民參與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徑。
一、網絡輿論:公民參與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徑。
隨著民主政治的發展,逐漸出現了一些公眾參與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徑,如:選舉、決策聽證、公眾咨詢、政治結社、、協商對話等方式,同時,從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看,立法聽證會、行政聽證會、政策研討會等,對公民直接參與政策制定過程以及擴大政策議題來源也起到了積極作用。這些經傳統途徑進行溝通的方式雖然對公眾的政治參與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嚴肅的、重大的、反映社會主流思想的內容往往沒有機會成為議題,阻礙了政府對民意的了解。隨著我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政府對信息化的大力推動,近年來,中國網民數量逐年遞增,“互聯網已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網絡的開放性、互動性成為民眾表達情緒、發表觀點的重要平臺,逐漸形成了頗具影響力的網絡輿論,網絡輿論使得民眾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對公共政策的話語權,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公民通過BBS、新聞跟貼、網上簽名、網上論壇、專題討論、網上征詢意見、網上民意調查、網上議政等多種方式參與社會政治生活,網民與政府官員進行在線交流,通過網絡投票、網上建議征集參與政策制定。今年兩會前夕,總理走進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直接問政于民,表明互聯網已經成為民意的直通車。網絡輿論與傳統途徑相比有很多優勢,比如網絡信息一經便能得到快速的傳播,增強了網絡輿論的影響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時網絡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進政府與公眾的溝通,從而使政府透過網絡輿論更加準確地了解民意。網絡輿論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逐漸成為公民參與公共政策制定的一個新途徑。
二、網絡輿論對公共政策制定的雙重影響。
自2003年孫志剛事件引發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的廢除和《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的出臺后,網絡輿論對公共政策制定的影響和作用開始受到關注。
近年來發生的與網絡輿論有關的事件,說明了網絡輿論對公共政策制定的影響越來越大,網絡輿論對公共政策制定的影響有積極方面也有消極方面,主要表現在:
(一)有利方面。
1.打開“政策窗口”,推動公共政策議程。
社會公共問題轉化為政策問題,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環節,而社會問題轉化為政策問題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一方面社會公共問題要反映公眾的普遍訴求并在社會上廣為傳播,另一方面政府認識到此社會公共問題有解決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議事日程。政策議程的建立是社會公共問題轉化為政策問題的關鍵一步,政策議程分為公眾議程和政府議程兩個階段,網絡的發展使得公眾關心的問題能夠更快的傳達到政策制定者,同時政府也可能迫于網絡輿論的壓力把某一社會問題提上政府議事日程,這就縮短了公眾議程到達政府議程的時間,使公眾參與公共政策制定過程成為可能,同時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會問題的來源,從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會信息,使社會問題盡快進入政府議程。如2003年孫志剛事件,事件發生后,《南方都市報》首次披露了孫志剛慘死事件,此后全國各大媒體紛紛轉載此文,并開始追蹤報道,同時在網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文章被各大網站轉載,網絡輿論對于“孫志剛事件”的高度關注和有力報道,讓人們了解到事件的發生,許多專家學者紛紛上書中央政府,把“孫志剛事件”推入了決策者面前,使這一社會公共問題很快進入了政府議程。
2.拓寬政策方案的選擇空間,使政策制定更科學。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公共政策最優化,政府部門只有了解公眾的切身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從各種政策方案中選擇出一個最優的是政府部門的職責所在,互聯網上的信息量與知識量是任何媒體都無法代替的,政府部門可以從中選擇解決社會問題最有利的信息來制定公共政策。國家法定節假日的調整,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2007年11月9日,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草案)在新華網、人民網、國家發改委等網站上公布,并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引起了強烈反響,最終在綜合網絡輿論與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國務院對原有三大“黃金周”進行調整,減少了“五一”假期,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這說明網絡輿論有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抉擇,同時節假日調整向網名征求意見也說明了政府注重運用網絡信息對政策方案進行抉擇。
3.及時調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質量。
政府出臺的每一項公共政策都要經過理論的評估和實踐的檢驗,如果發現某項公共政策已經不適合社會的需要,不宜繼續執行,或者此項政策的負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對此作出必要的調整。2003年6月20日,國務院宣布廢除實行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兩天后頒布了《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這意味著1982年5月12日頒布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同時廢止。兩種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前者的社會救濟和治安管理職能轉變為后者的在自愿基礎上的社會救助,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收容遣送制度的進步,新辦法更加體現了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在“孫志剛事件”中,網絡輿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網絡輿論有利于及時調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質量。
(二)不利方面。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輿論在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逐漸成為公眾參與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徑,但網絡輿論在影響公共政策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負面影響,表現在:
第一,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與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網絡是民意表達的平臺,但網絡民意與網絡輿論則是既密切聯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網絡民意可分為“原生態民意”和“真實民意”,“原生態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此外,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雖然網名的數量越來越多,但是總會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碼的信息技術能力而被排除在網絡參與之外。比如農民由于經濟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甚至買不起電腦,這使得農民不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農民在網絡參與中喪失了“話語權”。這種不均衡的政治參與使政策的制定無法完全代表真實的公眾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網絡上的虛假信息可能會造成決策者的決策失誤。由于互聯網具有虛擬性,網絡輿論的參與實行匿名制,一些情緒性的宣泄只要不觸及法律法規,就可以免受責任的約束,因此在網絡空間中,缺乏自律的網民就有可能不加證實隨意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決策者可能會因網絡上的虛假信息造成決策失誤。
第三,過量的信息提供會引起決策者的“盲目決策”。科學決策需要適量、適時的信息支持,網絡條件一方面改變了信息量過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過多也會產生盲目決策。信息量過多導致方案決擇困難,在過量信息的條件下,多種方案的利弊難以權衡,使得決策者無所適從,只能閉著眼睛“跟著感覺走”,從而使方案選擇帶有較多的隨意色彩,即產生所謂的“布里丹效應”。
而且,公眾在網絡上的信息常帶有個人傾向,帶著個人情感傾向的過量信息,使決策者疲于應付,貿然決策。
三、完善網絡輿論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對策建議。
網絡輿論拓寬了公民參與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徑,增強了公民的政治參與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學、更合理、更能真實反應民意,但網絡輿論存在的消極影響也不可忽視,因此要完善網絡輿論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培養高素質的網民,提高其網絡參與能力。
沒有網絡素質過硬的網民和干部隊伍,網絡參政就會失范,就有可能成為少數人謀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責任采取措施鼓勵、支持提高網民的網絡素質,加強網絡教育,造就具有較高政治素質和網絡素質的網民,是適應網絡時代的政治參與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網絡參與能力的途徑之一。加強網絡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強其網絡道德教育,網絡以其自由、開放的特性給網民提供了一個能使個性盡情釋放的空間,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現實道德規范的約束,使得網絡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須普遍開展網絡道德教育,規范網絡政治參與言行。
2.對網絡進行管理,規范網絡輿論。
虛假的網絡輿論,不僅不能有效地影響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會打擊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對網絡輿論的信任度,對社會公共秩序產生一定的影響。要避免虛假輿論操縱公共政策制定,應讓民眾認識到網絡輿論不是“宣泄不滿”的空間,更不是隨意虛假信息甚至網絡犯罪的平臺,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達民意”的途徑。一方面要完善網絡管理的相應法律法規,同時要對網絡犯罪進行嚴厲懲罰,另一方面可考慮建立和推行網民身份認證制度,通過各種方式鼓勵網民實名登陸,規范網絡輿論,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3.建立現代化的政策信息網絡系統。
掌握全面、準確的信息,是各級政府決策避免失誤的基礎。
信息情報量的大小、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決策質量,政府要想在決策上不失誤,必須有豐富可靠的情報來源、迅速的情報傳遞、準確的情報研究,因此,要建立現代化的政策信息網絡系統。現代化的政策信息網絡系統應包括:(1)專門化的信息機構和信息隊伍,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充分發揮信息機構在政策制定中的職能作用;(2)現代化的信息工具,即以電子計算機和現代化通訊設備相結合,形成網絡系統和電子計算機系統;(3)網絡化的信息傳輸渠道,形成一個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信息網絡。
參考文獻:
[1]樸貞子。在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08-06-27.
[2]黃麗華,姜曉寧。互聯網影響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8(1)。
[3]劉祖華。網絡民意與公共決策。黨政論壇。2007(5)。
篇2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得到不斷提升,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對社會、政治文化以及軍事等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網絡孕育下的電子產品具有更新換代快以及受眾廣泛等特點,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通過互聯網來了解信息,獲取新聞,進行輿論監督。其主要原因在于互聯網具有匿名性和地域交互性,網民能夠實現自由的意見表達,通過這種自由化的意見表達渠道能夠形成網絡新聞輿論,從而對政府公共管理決策具有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
網絡公共輿論;政府公共管理;影響
互聯網給公民參與政府公共管理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也存在著諸多難以忽視的問題,從而擾亂了網絡空間秩序。近年來,我國網民數量逐漸增長,公民通過網絡輿論監督的作用來影響公共決策的效果日益顯著,其積極作用也逐漸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認可,但其中的不少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來。因此,政府必須加強重視,尤其要強化網絡輿論對國家公共決策所產生的正面作用和影響①。
1.網絡新聞輿論對信息傳遞發展的影響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日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在短期內得到了快速發展,然而隨之而來的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自然環境遭到破壞等問題也日益突出。基于此,政府倘若繼續堅持原有的理念和決策方式則無法滿足社會各階層人們的需要,必須打破傳統,為人民和政府創造更多的機會和途徑。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知識水平逐漸提升,其政治意識也不斷提高。為此,政府也要積極轉變觀念,暢通民眾自身利益的表達渠道,不斷緩解社會壓力而導致的各類危機②。首先,網絡輿論影響了我國政府公共管理的方式。在互聯網出現之前,民眾之間的信息交流大多停留于口頭交談,這種交流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難以實現大范圍的傳播。而在互聯網產生之后,人們通過QQ、微信等方式實現信息交流,獲取新聞資訊,這樣的方式既快速又便捷,能夠起到重要的影響公共輿論和政府公共決策的重要作用。其次,通過互聯網能夠實現信息多對多的交流。在互聯網還未普及之前,人們的觀點很難傳播給多數人,需要通過電視、報紙以及書籍等傳統媒體才能實現。然而,現今微博、論壇等的興起為民眾獲取信息和傳播信息提供了比較廣闊的平臺。很好地實現了信息多對多的傳播與交流。根據調查顯示,微博是政府進行政務宣傳的主力軍,并且隨著互聯網技術和內容的不斷發展,這一運營水平逐漸成熟,微博問政等服務能力逐漸增強。
2.網絡新聞輿論對政府公共管理帶來的阻礙
2.1網絡新聞輿論可能會引發非理性的社會心理
網絡具有自身獨有的特點,它改變了傳統媒體受到時間、版面以及播出時間的障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民眾參與成本的風險,民眾可以通過互聯網自由表達情緒。然而,在沒有約束力的情況下,人們時常將最深層的感受進行表現。尤其在沒有約束的環境下,網民的身份處于匿名狀態,因而容易出現部分網民受到心理操控而變得失去理智,網絡內容低俗化以及情緒化問題則會暴露出來,容易引發非理性的社會心理,危及國家安全管理。
2.2部分不良信息會誤導政府公共輿論的走向
通過網絡開放自由的環境,人們能夠自由發聲,個性得到張揚和釋放,但也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就是信息的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障。由于受到人們知識水平、價值觀念以及信息處理能力等因素的影響,人們對信息的選擇和處理能力會有不同的反應,這就有可能導致所傳播的信息發生質的變化。尤其對于部分情緒比較激動的網民而言,他們在看到有煽動性言論的時候會出現跟風的現象,久而久之則會誤導公眾正確的輿論導向③。
2.3可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權益侵害
由于網絡的開放化和自由化,實現了真正的以人為本,與此同時有效延伸了公民的權利。然而,一般而言網民在網上發表言論無需接受責任的制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強權和暴力行為的發生。現代社會,關于網絡謠言事件層出不窮,嚴重阻礙和影響了網絡輿論監督環境以及現實的社會秩序。在網絡時代,個人的隱私缺乏保障,部分網民或許會出于仇恨和報復之心而對他人進行人肉搜索,網絡暴力行為嚴重損害了個人的權利。其實網絡暴力猶如看不見的拳頭,一方面給受害者帶來了傷害,損害了其利益,另一方面使得部分不法分子逍遙法外。
3.網絡新聞輿論對我國政府管理帶來的積極影響
3.1有助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
在政府公共管理的過程中,其首要環節就是制定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制定主要由國家權力機關通過圍繞生活的某個方面問題所指定的政策目標,其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則。因此,確定政策目標是制定公共政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政府必須在充分考慮公眾意愿的前提下才能最終確立政策目標④。盡管傳統媒體在公眾輿論表達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表達渠道依舊較窄,并且百姓在期間的話語表達權較弱。通過網絡新聞輿論,能夠有效改善這一現狀,暢通了民意表達渠道,為政府制定出公平民主的公共政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2有助于政府政策行為的執行
政策的執行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核心,執行過程能否最終達到預期目標會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涉及信息、執行人員以及資源配置等方方面面。宣傳是政策執行的核心環節,它關乎公眾對社會公共政策的認知程度。而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管理機構能夠利用公共網絡實施輿論導向,不斷擴大政策宣傳力度。通過網絡新聞輿論,能夠傾吐民眾對政策表達最真實的意見。通過網絡新聞輿論的交互性原則,能夠有效實現與網民進行溝通,政府向網民認真解讀各類公共政策,從而為政策的執行提供良好的輿論環境,有助于政府政策行為的有效執行。與此同時,當民眾通過網絡新聞輿論發現政策執行存在不合理之處或者明顯的漏洞時,則可以及時向政府部門匯報,從而確保政策的執行能夠走向正確的發展道路,促進政策目標的順利實現⑤。
3.3有助于政府公共管理中的輿論監督
政府公共管理同樣離不開監督的作用,而監督又離不開媒體的作用。媒體監督作為主要的公共輿論監督工具,大多數情境下主要反映政治以及精英媒體人士的意見。由于受到媒體自身公信力的影響,實施起來容易便捷,而社會大眾在監督上存在著較多難以實現的地方,很難實現普通大眾的看法和觀點。基于這樣的現狀,媒體監督和社會監督存在著較大局限性,必須借助更加高效而有力的措施和監督手段,網絡新聞輿論監督就是其中最為實用的重要方式。與大眾傳統媒體相比,網絡新聞監督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特點,它使得公眾能夠平等參與組織各項管理,憑借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幫助網絡輿論獲得良好形成。為此,政府公共管理部門要善于利用好網絡這一利器,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切切實實為人民辦實事,從而不斷提升政府公共管理的水平和質量。⑥
4.結語
總而言之,網絡新聞輿論對我國政府公共管理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它有助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助于政府政策行為的執行;有助于政府公共管理中的輿論監督。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討論,首先闡述了網絡新聞輿論影響我國政府公共管理的方面;其次分析了網絡新聞輿論對政府公共管理帶來的阻礙;最后詳細分析了網絡新聞輿論對我國政府管理帶來的有利影響。
作者:周慰祖 單位:耐克體育(中國)有限公司
注釋:
①靳德濤.網絡輿論對我國公共決策的影響研究[D].河南大學,2009.
②楊永峰.網絡公共輿論對我國政府公共管理的影響[J].新聞知識,2012,12:30-32.
③汪旻艷.網絡輿論背景下的中國政府治理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④趙婷婷.網絡輿論對我國公共決策的影響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
篇3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利學院,鄭州 450011)
【摘 要】網絡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高校教育管理服務與大學生網絡輿論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與影響呈現日益加強的趨勢,高校教育管理服務事業的發展受到大學生網絡輿論環境的制約和影響,以大學生網絡輿論為鏡,在對其進行教育引導的同時,反查高校教育管理服務缺陷,進一步優化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服務水平,有利于高等人才的培養和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 高校;網絡輿論;引導;互促影響
作者簡介:郜軍艷(1988—),女,漢族,河南新鄉人,碩士,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助教。
0 引言
大學生網絡輿論是指大學生通過互聯網,對于一切感興趣的社會生活領域、社會公共事務尤其是校園公共事務所產生的一切意見、愿望、態度、情緒、期待、評價和想象的公開表達,是多種主導性社會意見的集合體。
隨著網絡力量的發展,高校教育管理服務事業的發展受到大學生網絡輿論環境的制約和影響。高校教育管理服務與大學生網絡輿論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與影響正呈現日益加強的趨勢,因而,研究探索如何運用大學生網絡輿論,推動高校管理服務等各項事業的進步,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
1 大學生網絡輿論及其教育引導
大學生網絡輿論具有與其他社會輿論不同的特點,即信息傳播速度極快,對校園群體性事件反應迅速、影響面廣,如果控制不當將嚴重影響校園穩定;網絡輿情煽動性強,控制難度大;網絡輿情難辨,容易造成學生群體的盲從與沖動。
一方面,大學生網絡輿論,必須加以有效引導。大學生網絡輿論引導是指在遵循網絡輿論自身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分析網絡輿論反映的大學生對學校和社會的意見、情緒和態度,設置符合大學生心理訴求和社會知覺的相應議程,回應大學生的合理訴求,緩解大學生的不滿情緒,解答大學生的疑惑,疏導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合理應用各種方法和技巧達成大學生態度向積極方向改變的過程大學生網絡輿論引導策略方面,相關學者研究較多,本文不再贅述。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大學生網絡輿論引導應注重符合高校教育精神和人文理念,而不能采取極端化手段,片面追求“一種聲音”。
另一方面,通過大學生網絡輿論,反查高校教育管理服務漏洞;以大學生網絡輿論為鏡,監督完善高校事業發展,是高校行政管理極易忽視的。根據大學生網絡輿論,通過統計分析等手段,優化高校教育管理服務水平,有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有利于高校長遠發展。
2 結合大學生網絡輿論,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服務水平
大學生網絡輿論代表了公眾相對一致的某些態度與觀點,對于高校不僅具有監督的作用,而且直接關系到高校的穩定和發展,新形勢下,對于大學生網絡輿論陣地,高校不能被動地接受,而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引導、應對與解決,以師生為本,致力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服務水平,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
2.1 暢通大學生問題反饋渠道,建立和完善表達機制
輿論環境的變化使高校“教育、管理、服務”的職能受到了充分的考驗,并強化了新時期高校文化的人本特質。高校一方面應“以人為本”,強化服務意識,另一方面要引導大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強調個體的“個性化”。這樣以來,構建上通下達的信息傳導體系,正確把握網絡輿論真假緣由與發展勢向,及時權威真實情況或問題解決方案,持續關注網絡輿論變化,并以此為監督,完善高校教育管理服務工作。
2.2 加大校務公開力度,提高高校管理部門、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交流
大學生通過網絡平臺發表個人觀點、宣泄情緒等現象很大程度是由于校園信息的不完全或不對稱引起的。基于此,高校管理部門、教師應加大校務、教學等信息的公開力度,引導學生對學校、教師予以正確認識,提高行政管理部門、教務教學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交流水平。校務公開是引導大學生網絡輿論、糾正大學生認知偏差的一項根本措施。
2.3 提高高校服務意識,提高學生滿意度,建設和諧美麗校園
眾所周知,高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但是,新時期以來的大學生知識訴求程度不斷提高的同時,“被服務”意識也逐漸增強,大學生認為學校應盡可能提供更好的學習、生活氛圍,由此而引發的網絡事件不勝枚舉。因此,高校應轉變認知,將服務意識充滿到教育、管理工作中,提高學生滿意度,構建和諧美麗校園。
2.4 第一時間平穩輿論危機,建立校園突發事件輿論應急和事件處置機制
面對校園突發性事件,新聞發言人第一時間信息是化解輿論危機、贏得學生甚至社會理解和寬容的第一道屏障。舉例:2003年2月25日,清華北大兩校食堂同天發生爆炸,信息迅速傳遍國內外,北大校園網在一個小時以內就播發了來自校方的權威信息,宣布兩校共有9人在爆炸中受傷,并通過BBS張貼了相關信息,各方恐慌情緒很快安定,校內校外輿論趨向平穩,常常與突發事件相伴生的流言四起、謠言肆虐、小道消息漫天飛的景象并未出現。此突發事件的處理,北大正是通過網絡的積極引導,使輿論朝著有利于將危機轉變為轉機的方向發展,促成健康、積極的主流輿論的形成。
當然,平穩輿論危機的同時,高校應抓緊調查事件發生原因、控制事件惡化發展并落實解決事件及相關隱患,構建一套符合自身特點的高校應急事件處置機制,切實有利于解決各類校園突發事件。
2.5 利用新媒體,掌握輿論主動權,建立校園輿論發展的“參考系”
目前,數字化新媒體技術發展迅速,大學生利用微博、微信、易信等新媒體平臺個人公開言論,其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個體化與社群化,自由性與參與性等特點,增強了大學生的校園主人翁地位。為發揮高校主導地位,引導大學生正確輿論,高校行政管理部門甚至個人,應利用新媒體平臺,及時權威信息,掌握輿論主動權和主導權,真正建立校園輿論發展的“參考系”,以大學生輿論為鏡,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服務水平的同時,引導輿論。
3 結論與研究展望
任何事物都具有其兩面性,大學生網絡輿論亦是如此。對于高校而言,一方面身負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高校應以符合形勢要求的教育精神和育人理念引導、提高大學生的事物認知能力,正確引導大學生輿論態度;另一方面,高校作為行政事業單位,應運用辯證的哲學思想和發展的觀點,正確看待分析大學生輿論內涵,查找問題根源,并通過設計管理制度、改進技術設施、引進專業人才、完善服務機制等手段,全面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服務水平。只有這樣,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才能得到長遠發展。
本文研究過程中,未能通過具體數據分析來對大學生網絡輿論與高校教育管理服務之間的影響關系進行定量化分析,有待在后續研究工作中進一步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葛晨光.做好高校網絡輿論引導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廣角,2009(12):54-55.
[2]邱啟照.大學生網絡輿論引導運行機制探析[J].大學教育,2012(10):16-18.
[3]湯桂香,王小飛.論高校管理服務水平的提升與和諧校園的建立[J].云夢學刊,2006,27(3):123-125.
[4]張沛.論突發事件的網絡輿論引導[D].中國政法大學,2010.
篇4
對于迅速傳播、負面影響較大的輿情事件的發生,建立隨時監測、預案準備、應急響應的管理機制,基于其自身發生、演變規律,在不同階段采取相應措施,化解危機,避免陷入被動,維護區域投資環境的良好輿論形象。
1.及時發現,正確應對。只有通過建立“區域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才能做到對于緊急輿情事件的隨時監測、及時發現,為正確應對爭取必要的時間準備,在第一時間掌握輿情事件的醞釀、發展狀況,根據其演變規律,運用相應的管理機制程序化應對,避免輿情危機事件對區域投資環境形象造成更大的危害。2.把握發展趨勢,積極引導化解。基于危機輿情發生醞釀、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建立“區域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在各個不同階段作出相應的正確反應,才能夠逐步化解危機輿情對于區域投資環境形象造成的負面影響。
二、建立“區域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的基本思路
“區域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既需要發揮常態化的信息收集渠道功能,又需要發揮準確信息功能,具有一“收”一“放”兩重功能。通過“收”來收集信息,作為改進環境基礎的信息參考依據;通過“放”來釋放準確信息,避免信息誤傳,引導輿情傳播正確信息。因此,建立“區域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的基本思路有“收”與“放”兩個方面:在“收”的方面,需要“悉心傾聽、總結改進”;在“放”的方面,需要“主動引導、及時應對”。
(一)發揮“區域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的信息收集功能
以“悉心傾聽、總結改進”為基本思路發揮“區域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的信息收集功能。
1.“悉心傾聽”是“區域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的工作基礎。通過“區域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監測采集到真實的輿情信息,反饋投資者、大眾對于區域投資環境的真實感受、意見,這是區域投資環境輿情聲譽管理工作的信息基礎。2.“總結改進”是“區域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的實質目標。基于輿情監測信息,基于投資者和大眾意見、建議,“引導”政府及各個部門的工作,切實改進區域投資環境。
(二)發揮“區域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的信息釋放功能
1.“主動引導”是“區域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的常態模式。“主動引導”的基本思路是將“主動引導”作為“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的基本功能。尤其是當監測到虛假信息的傳播時,需要通過傳遞真實信息,“引導”輿論了解真實信息,避免信息誤傳,體現聲譽管理的主動性,塑造良好的投資環境聲譽,主動營造良好的輿情環境和輿論基礎,幫助吸引各類投資。2.“及時應對”是“區域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的應急功能。當發生輿情危機事件時,需要具備應急反應能力,維護區域投資環境聲譽。關鍵是建立及時的輿情反應機制以作為應對輿情危機的管理保障。做到及時應對,積極反應。在網絡自媒體時代,輿情演化規律早已突破了原有傳統媒體時代的局限性,有時小小的輿情傳播,如不加以重視、及時應對,有可能演化為大的輿情事件的爆發。因此,應急反應的及時性是掌握主動性、積極應對的關鍵。
三、建立“區域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的基本策略
具體落實建立“區域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的基本策略入手,即:“系統規劃、部門負責、專人管理、隨時監測、消化吸收、引導應對”。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一)系統規劃
針對“投資環境聲譽”的維護,首先,需要明確投資者的需求;其次,針對投資者對投資環境聲譽的要求,系統規劃區域“投資環境聲譽”目標;最后,是基于區域“投資環境聲譽”目標,規劃建立相應的“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建立相應的包括制度、部門、人員等在內的保障機制。
(二)部門負責
由區域投資主管部門牽頭、協調,組織金融、財稅、工商、宣傳、報紙、電臺、網絡管理等部門共同組成工作機制,根據區域投資環境聲譽的形象要求,研究制訂總體規劃,確定部門分工、建立協調機制,定期、不定期溝通信息、協調工作、研究完善規劃、任務以及分工協作機制。
(三)隨時監測
監測區域投資環境輿情主要有兩個方面的目的,可以總結為“一收”、“一放”。一方面是吸收,即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幫助科學決策;另一方面是傳播,即發現輿論誤解、傳播真實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或者進行相關信息傳播的溝通、解讀、解釋以獲得理解、增加信任。基于輿情監測兩個方面的目的要求,其重點也就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從輿情信息中了解輿論訴求,以便獲取有價值的決策信息,幫助調整工作方向、彌補工作偏差;另一方面,把握輿情傳播狀況,以便及時澄清謬誤、傳達真實信息,或者進行相關溝通、解釋、回應,增加信息透明度,增加理解、信任。反應及時性是掌握主動性、積極應對的關鍵,而及時反應又基于有效的監測、預警體系。在技術實現層面上,一方面,可以由信息管理部門負責開發專門的具備輿情監測預警、分類匯總、分析報告功能的軟件;另一方面,也可以選擇采取技術外包的方式,有專門的技術公司根據要求協助開發具備相關功能的輿情監測軟件。
(四)消化吸收
消化吸收體現“區域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的內部作用。建立“區域投資環境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體系”的信息收集、整理與常態化處理機制,對于監測收集到的有關區域投資環境方面的輿情信息,進行歸類整理、分析研究,發現所反映的問題真實、可靠,對于投資環境工作的改進、完善有啟發作用的,就應該落實到具體部門和具體責任人,主動利用輿情信息改進工作、不斷完善區域投資環境,體現投資環境輿情信息對內部管理、完善內部功能的積極作用。
(五)引導應對
篇5
一、企業倫理文化概說
1.企業倫理的產生與發展
工業文明使人類獲得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但伴隨而來的也有生態環境的破壞、不可再生資源的耗損、道德的淪喪和人性之惡的暴露。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人們開始呼吁企業承擔起社會責任,提出了可持續發展和利益相關者管理等,開始建構最初的企業的倫理文化。
對實際的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倫理道德因素的重視,則發端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企業倫理運動。在當時,許多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大肆污染自然環境、銷售不合格產品、忽視員工權益,這些不道德的行為在被曝光后,引起了公眾的強烈反感,并在全社會引發了一場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運動。此后,企業自身迫于社會的壓力和自身存續的需要,開始重視起企業倫理問題。
20世紀80年代之后,企業倫理進入了全面發展的階段。首先從范圍上,企業倫理學從美國擴展到了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其次,在許多大學的商學院都開設了相關的企業倫理和商業道德方面的課程,企業倫理教育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重視;第三,許多企業開始明確企業的價值觀和信念,制定企業經營管理守則和行為規范,對企業員工進行道德培訓,建立起相應的企業倫理領導和倫理辦公室制度。
2.企業倫理文化的?群?
企業倫理逐漸形成和發展,促進了相關的企業倫理文化的形成。企業倫理文化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了同員工、消費者、社會、自然環境等一系列利益相關者之間保持和諧相處、互相促進的共生關系,所遵循的道德規范和倫理責任價值觀,包括生產倫理文化、管理倫理文化等多重內容。企業倫理文化以“義利關系”“競爭與合作的關系”“企業目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企業自身和社會的關系”等具體關系加以展開,并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企業規范等影響企業和企業相關人員的實踐行為。企業倫理文化對員工的日常行為和企業的生產經營都有著約束力,并能有效的調節企業各建設項目之間的關系,是企業文化的重要載體和源泉,也是企業文化正確與否的標尺。
二、企業管理與企業管理的現代化發展趨勢
企業管理,是企業為了實現經營目標,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所進行的一系列組織、計劃、指揮、監督和調節等職能。企業的管理方式和水平對企業的發展方向和持續營業時間有著重要影響,因而在當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局面下,企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要不斷改善企業的管理方式,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伴隨著全球化、生態危機的影響以及合作主體間的相互作用,企業管理的現代化方式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首先,承擔社會責任逐步成為企業的共識,這個共識影響著企業價值觀,成為企業使命的一部分。其次,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越來越重視人的作用和價值,把對人才的吸收、培養、任用、激發列入戰略規劃之中。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越來越關注員工的權益保障、消費者的需求滿足等。第三,對信息的獲取更加智能化。在互聯網、智能終端等各種應用體系廣泛使用的情況下,社會信息化的程度不斷加快,企業將會在短時間內擁有更多信息,運用商務智能將數據倉庫、數據挖掘等技術應用到企業的管理中,通過集成多種數據類型,從數據中發現新的關系,有利于企業提高企業效益、創新管理模式。
三、企業倫理文化與企業管理的關系
在許多人看來,企業的管理是一種經濟行為,但是企業的倫理文化培養是非經濟行為,因而認為二者是沒有實質必然性的聯系的,比如說“管理活動不容干預論”就認為,企業管理在真正發揮作用的過程中,要盡量減少非經濟因素的干預。還有一種“企業倫理文化培養無用論”認為企業的倫理文化培養只是一種形式主義,浪費金錢并沒有過多的效果,認為在新形勢下,企業倫理文化的培養應該“退居二線”。但是在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企業的倫理文化培養與企業管理二者是內在統一的。一方面,企業倫理文化培養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企業倫理文化能夠提高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能力,培養員工的敬業精神,同時也能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會無形中為企業帶來巨大收益;科學有效的企業管理最終的目的也是為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企業管理活動內容本身包含了企業倫理文化培養。企業管理的過程中需要調節企業與個人、企業與國家、企業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就必然會需要相應的企業倫理文化來給自己的行為作出指導,沒有企業倫理文化培養的管理活動不是完整意義上的企業管理活動。不僅如此,企業倫理文化和企業管理最終還在“人”這個維度上達到了統一。企業倫理文化實質上是人所培養,并為人服務,企業管理也是由人來進行,由人來完善,且人的充分完善和人的價值的發揮本身就能為企業帶來收益。
四、我國企業管理中倫理文化的現狀和建議
1.企業倫理文化認識加深
黨的十以來,中央更加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國有企業應“以規范經營決策、資產保值增值、公平參與競爭、提高企業效率、增強企業活力、承擔社會責任為重點,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十八屆四中全會中也提到要加強“企業社會責任立法”。這說明,在我國,企業的社會責任內容已經滲透到相關的法律中,這為我國的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供了統一的指導。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正視自身承擔社會責任的使命,開始通過自覺維護環境、保障消費者權益和捐助公益事業等來承擔起自身的社會責任。
2.企業倫理文化的建設仍舊滯后
目前,我國企業倫理文化的形成仍處在初級階段,我國企業一方面面臨著經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難題,另一方面還面臨著企業倫理文化和企業管理之間的融合問題,企業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有著許多經營管理層面的困難。企業倫理文化建設的滯后性集中表現在企業管理人員和員工對企業倫理文化的理解方面:企業管理者為了更大幅度的獲取經營利潤,依舊會偷稅漏稅、歧視員工;企業員工認為企業倫理文化建設同自身利益相關不大,因此選擇置之不理或者消極對待。這些都阻礙了企業的倫理文化建設,造成了企業倫理文化的滯后。
篇6
1.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其一,缺乏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主觀認識和客觀工作中沒有確實認可學生的主體道德地位,把學生當成了學校的“產品”來進行加工和生產,把道德教育本身當作學生的道德生活而忽視他們的參與。其二,在實際工作中不是按照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規律制定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教育管理的目的、任務、原則和方法,而主要是站在學校的立場上,把學生置于類似于監管對象位置進行教育和管理,學生有時甚至被當作高校發展的工具對待。例如,學校的辦學成就評價中缺少學生發展成果的描述,更多的是以取得多少國家科技成果、有多少博士教授、學校占地面積和校舍面積等硬件條件來取而代之等等,目前高校中存在的這些現象比較普遍,從中可以看出學生并沒有被教育管理者放在中心的位置。其三,對待學生的態度和行為上,時常會出現教育管理者根據自己的好惡、方便自己工作來制定教育管理制度,實施教育管理行為。更有甚者,有的教育管理者素質低下,不作為或亂作為,對學生漠不關心,傷害學生的事件時有發生,引發教育管理者與學生間的沖突和矛盾,使本應是學生溫暖家園的校園,因為學校和學校教育管理者缺乏應有的仁愛之心,而使教育管理對象缺乏主人翁感和幸福感。
2.存在不公正現象
其一,學生獲取學校資源數量不公正。學生能夠公平地獲得資源和機會,本身就是對學生教育管理的道德評價。當前高校學生獲取學校資源數量不公正的現象主要表現在學校師資力量的不均衡,一些學校追求辦學規模和辦學層次,盲目增設專業,新辦專業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實驗條件都不能滿足學生需求;學校的學習場地和公共資源缺乏,相當一部分學生不能獲得有效的學習條件,搶占圖書館座位和自習教室座位的現象在高校時有發生。此外,實習場地匱乏、娛樂設施不足,心理健康、學業指導、就業幫扶等方面都存在學校提供的資源不足學生獲取資源不均衡的突出現象。其二,制度安排不公正,機會被一部分學生壟斷的現象比比皆是,沒有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參與機會,使他們獲得公平參與競爭的起點。在目前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學校的獎學金評定、困難資助、評先評優、學生干部管理等制度安排上,教育管理者都有過大的自由裁量權,存在沒有給大學生提供參與和反饋的機會等弊端。其三,評價機制不公正。比如學校的考試制度安排上,注重對知識的考察,忽視對學生能力素質的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意見由教育管理者出具,缺乏有效的評價依據和監督。由此種種弊端都使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存在不公正問題。
3.缺乏民主法制的人文環境
其一,在教育管理者和教育管理對象各自應該承擔的權力、義務、責任劃分上,沒有形成法制的約束和民主的參與機制。教育管理者被賦予了過多的教育管理權力也承擔了無限責任,教育管理者為避免無限責任,對教育管理對象實施種種限制,此過程中法制的思想被淡化。例如,學生在學校的安全問題上,學校教育管理者實際承擔了無限責任,為了使學生能不出和少出安全問題,他們會對擅自離校和夜不歸宿的學生給予嚴厲責罰,其實學生選擇進出學校和選擇住宿地點是學生自己的自由。從中可以看出,缺乏法制環境將直接導致管與被管之間倫理關系的混亂。其二,沒有給學生更大的參與空間和選擇自由,民主參與學校教育管理事物本身就是一項倫理問題。學校學生教育管理活動本身沒有成為為學生提供倫理道德標準選擇的過程和道德實踐過程。道德標準的提供、學生的道德情感體驗和學生道德實踐都被賦予濃厚的單向教育管理的意味,學生沒有以主體的資格和民主的方式參與其中。學生被選課、被聽課、被參與活動,這些問題在目前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活動中可以說是見怪不怪。
二、適合新時期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倫理選擇
1.教育管理者要成為大學生獨立主體的塑造者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進一步加快經濟體制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運行要求未來參與市場經濟的主體必須克服依附性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習慣。首先,高校人才培養的社會屬性,要求高校的人才培養結果必須符合社會需求,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獨立思考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完善的人,在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教育管理者必須賦予和尊重學生獨立的主體資格。在日常的教育管理行為必須體現以學生為本,幫助服務、教育引導學生,大包大攬、不管不問的教育管理行為方式,都不符合學生的主體需求和現實客觀要求。要通過不斷完善教育管理不斷滿足大學生對全面發展的新期待,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建立起尊重大學生的法律、道德主體地位,實現教育管理者行為合法性、正當性和合理性的行為模式。其次,教育管理者要不斷提高教育管理對象的適應生存能力。現代科技發達、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社會轉型不斷加劇,社會矛盾凸顯,許多人被自身創造的物質所左右,追求物質利益最大化,精神荒漠化日益凸顯。這些現象對大學生產生了深刻影響,大學生網絡依賴不斷增強,生活虛擬化,交往能力弱化、心理問題突出、現實化生活能力下降等都是當前大學生面臨的突出問題,并有不斷惡化的趨勢。教育管理的倫理性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者必須承擔起拯救和引導者的責任,通過有效的行為改變和緩解大學生在學業、婚戀、就業等問題上的應變、管理和創新能力等。
2.教育管理者要成為公平公正秩序的執行者
學生在校學習生活,必須參與學校的教育活動,公平公正的教育秩序是學生完成學業、成長進步的前提條件。在經典作家看來,公平概念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它涵蓋各種資源的配置。它包括資源的分配平等和機會的平等。學校教育管理者要給每一個人提供平等資源和均等的參與機會,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生希望教育管理者能公平公正,恪守教師職業道德,做到“結果的公正”“過程的公正”,以及“理念的公正”,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得以發揮和張揚。學生和學生之間為爭取最大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而進行學習競爭,教育管理者要成為裁判員,避免一部分人因為壟斷榮譽和利益失去奮斗的動力,而另一部分因沒有參與的機會而喪失奮斗的動力。此外,實現以學生為本來處理教育管理者與被教育管理者的關系。從學生自身的成長成才規律和內在需要出發,來處理學生與學校、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的關系問題。通過有效的教育管理行為建立良好的學習生活秩序,構建起和諧的人際關系。其行為目的和目標是要做到該教育引導的環節要教育引導到位,該服務的環節提供服務到位,該管理的環節嚴格管理到位,該由學生決定的環節要尊重到位。
3.教育管理者要成為優良的大學人文環境的創造者
篇7
關鍵詞新貿易理論技術制度WTO后發優勢
1新貿易理論對技術的探討
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基本上都屬于靜態分析,即假定一國的要素稟賦、技術水平與消費偏好等變量固定不變。20世紀70年代后期,隨著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和結構變化,經濟學家開始用新的方法分析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過程、結果和貿易結構,形成了新貿易理論。
新貿易理論代表者之一克魯格曼,首先脫離李嘉圖、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用高度抽象但近似弗龍和赫崎的模型,假定只有勞動和資本兩種要素,生產新產品的國家獲得福利,利潤率提高,資本向獲利高的地方(發達國家)流動。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差距加大。一旦技術向發展中國家轉讓,一部分得到技術的國家用低成本勞動創造較高的收益,資本因此開始向發展中國家流動,改善了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縮小了差距。但是,模型所說的資本向創新技術國家還是向轉移技術國家流動是不確定的。這個模型只能說明技術創新可能給雙方都帶來收益,但如何確定趨勢,沒有進一步研究或說明,不足以說明后發展國家一定能夠或在什么約束下能夠受益或趕上產品創新的國家。其次,克魯格曼從李嘉圖模型開始,假定每個國家之間的要素不同———技術含量不同,各自在市場中有自己的地位。技術領先國家開放貿易,后發展國家“趕超”上來,消除了“技術優先”者保持其技術領先的程度。新貿易理論中的動態比較優勢理論,雖然給發展中國家的后來居上提供了一些理論依據,但是,除了少數新興工業化國家外,許多國家在技術、教育、管理方面進行了大規模投資(如印度),卻沒有對改變產品和產業結構產生明顯影響。
那么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際的技術進行學習和消化以求形成自己的比較優勢的過程中出現了什么問題?為什么并不是所有的發展中國家在當今世界經濟日趨一體化的過程中享受到技術規模經濟帶來的好處呢?
也許產品周期貿易理論能給我們做出一定的解釋。這種理論指出,發達國家開發創新產品首先出口到發展中國家,后者在進口這些產品并逐漸占有這些產品的生產,而發達國家繼續開發并生產更新的產品,周而復始。在這個過程中,盡管發展中國家技術的模仿對自身比較優勢的形成和產業結構的提升上的作用是明顯的,但是發展中國家的企業更容易注意到技術過時的速度較快,從而減少對學習活動的投資。技術模仿在短期內的經濟增長反而會強化技術模仿的惰性。更進一步,發達國家促進創新的政策反過來將阻礙發展中國家的趕超過程。
此時,制度作為一個國家經濟增長和比較優勢形成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2制度因素的重要性
2.1發展中國家的制度特征
雖然影響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因素有許多,如各種生產要素的稟賦和積累,但歷史經驗表明,沒有一種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有再多的生產要素及其積累的國家都有可能是低產出與低經濟福利的國家,從而使其在國際貿易往來中始終處于被動的局面。
G·阿爾蒙特、P·鮑爾在研究20世紀的政治制度發展中發現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政治力量的強弱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即:社會經濟越是發達的國家,政治力量的作用越是弱小;而社會經濟越不發達的國家,其政治力量的作用越是強大。因此,發展中國家想要發展經濟,在國際貿易中提升自己的比較優勢,必須進行制度上的改革,以避免制度性的貧困。
2.2技術與制度之爭
關于技術和制度哪一個因素能更好的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和貿易獲益,經濟學界歷來有爭論。在中國,楊小凱、林毅夫關于技術模仿與制度模仿的爭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實質上,他們雙方觀點的交鋒點是發展中國家要取得貿易上的比較優勢,應該走技術模仿道路還是制度模仿道路。
楊小凱制度模仿論的主要觀點是,以技術模仿代替制度模仿是發展中國家的“后發劣勢”,且認為在進行較為容易的技術模仿之前,要先完成較難的制度模仿。林毅夫技術模仿論的主要觀點是,作為后發優勢的主要內容和形式的技術模仿,是后發國后來居上的主要依據,后發國通過技術模仿,促進生產要素的積累(特別是資本積累)和產業結構的升級,最終達成經濟發展,上層建筑必然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動而發展。
我們認識到,所有的觀點都直接或者是間接的指出了制度在經濟增長和國際貿易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這里我們并不關注技術還是制度誰更重要,我們需要討論的是制度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發展國際貿易中地位如何,即制度到底怎樣影響著技術的形成,又如何促成后發優勢及比較優勢的生成。
2.3制度外生及其優勢
現代化研究的理論表明,就整體而言,先發國家由于沒有先例和經驗可循,其制度變遷方式以制度創新為主,多為內生的,而對于后發國家來說,大可以結合切身實際情況,大量借鑒先發國在制度變遷中的經驗教訓,其制度的生成多為外生的。但是這種制度生成方式并不是全盤的復制先發國的制度,也不排斥必要的制度創新。我們將發展中國家,即后發國在制度上模仿發達國家的這種行為可以看作是一種合法的“搭便車”現象。這種制度上的搭便車由于制度本身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而存在著巨大的有益的能動作用,體現在這種制度模仿不僅能成為發展中國家制度變遷的巨大推動力量,同時又不會阻礙發達國家的制度創新。不同于技術模仿的是,發達國家往往愿意幫助和鼓勵這種制度模仿的生成,以形成制度上的規模效應,從而有效的減少不同制度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摩擦,從而減少交易的成本,提高貿易利潤。
2.4發展中國家的制度模仿
加入WTO正是中國對WTO規則制度的模仿過程。WTO首先屬于一種多變貿易體制。而所謂貿易體制,就是國與國之間彼此發展經貿聯系的某種制度性安排。而WTO這個貿易體制完全是由各成員之間達成的一系列多變協議,既賦予各成員參與全球貿易及貿易規則制訂的權利,又賦予各成員國政府相應的義務。中國加入WTO,就是要履行其成員國義務,爭取其成員國權利,前提就是承認并接受它的制度安排,在統一的制度框架內與其他國家發生貿易往來。這么做無疑是有好處的。
3制度模仿的方式問題
無疑,發展中國家要發展經濟、推進國際貿易,必然要對制度進行改革。因為是后發國,因而可以借鑒制度的規模效應考慮制度改革的方向。事實上,這種制度上的改革更多的是一種制度上的模仿。而我們需要探討的是,這樣的模仿究竟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呢?其進行的方式對一國的貿易水平和經濟增長的影響又是如何呢?
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的變遷是受眾多因素共同影響和制約的過程。因而成功的制度變遷往往是漸進的、摸索的,那種激進的、認為制度可以決定一切而盲目的陷入主觀主義和制度決定論的觀點往往最終被事實證明是錯誤的,“休克療法”在俄羅斯的失敗正是很好的例證。
發展中國家的政府為了實現對于發達國家的趕超,人為地扶持眾多違背本國比較優勢的產業。而為了支撐這些不具備自身能力的產業,政府就必須制訂各種管制措施對經濟體系進行強有力地干預:政府對管制措施的設計服從于一定的發展戰略目標。可以想象,這種制度上的不合理安排只會繼續在長期內導致資源的不合理配置,產業結構不易優化,縮小經濟發展的空間,惡化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
中國漸進式的制度改革初期,只知道以往計劃經濟的道路不能再走了,但仍然不知道改革究竟往何處去,走的是與先發國相似的制度創新的路子,改革的代價是巨大的。如今,在全球化的開放條件下,制度的變遷不再是一個緩慢的、自發演進的過程,中國加入WTO等強制性的制度模仿過程正好說明制度模仿也可以是漸進和激進交織的過程。甚至還有學者提出,入世意味著中國漸進式改革的終結。
應該說,不論是激進式的制度模仿還是漸進式的制度模仿,終究還是一種方式,并不是目的。采取什么樣的方式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旦條件成熟,采取快速的制度模仿也是可能的。正如中國的改革開放的道路,不僅僅有技術后發優勢的發揮,也包括制度后發優勢的發揮,當然還包括資本、勞動、經濟結構等多方面的后發優勢的積累和發展。但在這個過程中,制度模仿發揮了基礎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體現在貿易上,不僅僅形成了市場交易規則和市場價格機制,對外貿易戰略也從極端的內向型經濟逐漸發展成為開放的貿易自由化戰略;不僅僅在企業內部逐漸形成了現代企業制度,人們的效率意識、競爭意識、公平意識及民主和法治意識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些都為改革開放、貿易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只有制度上的不斷完善,才能促使對外貿易的氛圍不斷完善,我國的產業結構的升級才能有強有力的保障。
4綜述
總之,我們認為,由于后發優勢的存在,發展中國家必須充分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不僅僅在技術上不斷地學習創新,更要在制度的借鑒改革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上取長補短,這樣的“追趕”才能后來居上。但我們必須注意到這和全盤的西化是決然不同的。
入世使我國的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結合,受國際通行慣例的制約更加明顯,這既是我國技術學習、制度改革的壓力,也是動力。在開放的經濟條件下,技術和制度的學習和借鑒是全方位的、大規模的,但是它們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只是手段和過程。
技術和制度的學習模仿并不排斥創新,它們的發展有利于貿易的進步,反之,貿易的發展促進技術的交流和制度的完善。這就要求發展中國家在整體的宏觀上做出有利于技術和制度從模仿到創新的戰略安排。例如完善促進知識積累與技術進步的制度基礎,構建不同層面的促進知識積累、技術進步與創新的運行機制。合理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將私人成本、社會成本和私人利益、社會利益相一致,最大化社會的共同利益,進而使創新活動成為內在的持續的過程。
參考文獻
1趙偉.國際貿易——理論政策與現實問題〔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篇8
1動員多方面力量積極參與
(1)利用社區資源優勢,充分發揮社區協調作用。社區應主動和駐地學校進行溝通與合作,及時了解駐地居民與單位需求,通過發卡的活動方式,組織社區居民與社區體育俱樂部等活動團體,有序的進校開展體育活動,并相應做好宣傳教育、管理服務的工作。
(2)指導社區居民有序參加體育活動。社區居民進入學校參加體育活動時,應自覺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愛護體育設施,共同維護學校正常工作秩序與教學,一同營造有序、安全的活動氣氛。
(3)采用新鮮血液。充分參與學校體育設施開放的管理工作,吸納專業人員和社區居民、學校教師等作為志愿者,發揮其技術指導、組織活動等方面的優勢。
(4)妥善利用學校師生這支龐大的宣傳隊伍。要采取廣播板報、街頭宣傳、競賽觀摩、體育交流、文藝活動、健身咨詢等各種形式,面向廣大群眾宣傳并頒布、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重大意義,形成全民健身的輿論導向,提高其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認識,增強全民健身意識。(5)學校是人才相對集中的地方,尤其是體育人才,在體育師資、資料、技術、設備、場地等方面擁有很大的優勢,學校應支持與鼓勵體育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為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作貢獻,大多體育教師都接受過專業訓練,具有較高的實際操作能力與理論水平。可幫助地方制進行技術指導、訂活動計劃、指導建立實施體質測定、培訓體育骨干、提供技術服務并協助組織各種體育活動等。
2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保障機制
(1)確保校園安全,加強制度保障。學校應根據國家及本市相關校園安全管理方面的規定,完善學校安全保衛方面規章制度,預防并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建立突發事件預防與處置制度,制定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案。配備管理人員,如遇重大傳染病疫情及相似事件,要停止開放或及時調整。確保開放工作安全、有序進行。
(2)確保安全,加強體育設施管理。根據國家及北京市體育設施管理的有關規定,需加強對學校體育設施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對體育場館設施進行日常維護與檢查,確保使用安全、確保設備設施完好。在學校體育設施張貼安全須知,周邊明顯的位置設置體育器械使用方法、安全警示標識與注意事項等,指定專人在開放前與開放過程中對活動器材、活動場地進行安全性及時檢查,正確指導居民使用體育設施。居民在使用學校體育場館設施時,應自覺遵守公共、工作和生活的秩序,服從管理,共同愛護與維護學校體育場館設施。
(3)提供運動安全保障,探索多種保障形式。對于免費開放體育設施的學校,應為學校辦理公眾責任保險,由保險公司賠償在學校開放設施期間發生的因設施原因引起的人身傷害事故的經濟損失,對實行開放體育設施的學校,保險費用由學校安排向社會收取的體育場館收入中解決一部分,參加活動的人員必須自愿購買個人人身意外保險。
3規范學校體育物資資源日常管理制度,實現科學管理
部分學校校體育物資資源在管理上缺乏合理性,導致師生對體育場館合體育設施的使用有不滿之處。鑒于此,學校體育管理部門應該在管理制度上做研究。根據師生意見,制定出最佳的管理方案,同時在管理過程中不斷修改和完善管理規章制度。特別是“體育場館和體育設施的開放模式、開發時間”兩方面,盡可能減少體育館設施的閑置現象,合理地開發和利用體育物資資源。總之,無論是在開放時間上還是在資源配置上,學校體育管理部門都應該從實際出發,面向廣大師生和大眾,認真研究和探索出一種最利于體育物資資源高效利用的管理模式,既能滿足學校體育教學訓練之用,為能為大眾體育健身服務,使體育館的管理工作走上科學化道路。
4開放形式和時間
開放形式。免費向本校學生開放學校操場、田徑跑道、健身器材、球場等室外體育設施。符合開放條件的學校,應與駐地街道(鄉鎮)溝通合作,組織并免費向周邊社區居民開放。也可收取一定費用,鼓勵學校將籃球館、游泳館等室內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自主制定收費標準由學校依據器材、場地和服務情況,嚴格執行明碼標價,并對學生實施價格優惠。
篇9
Abstract: Network supervision of pubic opinions with netizen to actively express their views as a way of attracting public opinions. Discussion on pubic issues associated with fundamental human values such as rights ,freedom ,democracy, equality. It has a major impact on china’s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with expression of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and the formation of a wide rang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ina’s civil society, as a by-product of reform and open,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utur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etwork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on network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s from the theory of civil society perspective or the network supervision analysis of the civil society. Reasoningly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structure and maturity.
關鍵詞:網絡輿論監督;公民社會;公共領域
Key words: network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s; civil society; public space
作者簡介:張潔瑤(1985-),女,重慶人,東華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聞學原理。
引言
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它不僅為中國的民眾提供了一個了解世界的平臺,更賦予人民一種在網上平等交流、平等溝通、平等獲取信息的權力。
從中國網絡輿論監督的發端――1998年5月的“印尼排華事件”,到孫志剛案引發“天堂不需要暫住證”的大型討論,以及被官方定為“反腐年”的2009年“躲貓貓”事件,網絡在輿論監督中居于上風,在一系列案件中都發揮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在互聯網上,網民針對關系到自身利益或是自己關心的各種公共事務,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匯聚成一股強大的輿論浪潮。在針對這些公共問題的討論中自然滲透著權利、自由、民主、平等基本價值準則,表達社會公眾共同的利益訴求,形成一種廣泛的政治參與,對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本文將以公民社會和公共領域的理論來考察網絡輿論監督或是從網絡輿論監督的角度考察公民社會和公共領域,即將公民社會、公共領域和網絡輿論監督結合起來研究。
一、公民社會的概念
“公民社會”是來自西方的一項概念,其內涵曾幾經變遷。“Civil Society”一詞既可譯為市民社會,又可譯為公民社會,還可譯為文明社會,它本身也包含有這樣三重意思。 [1]
“公民社會”是改革開放后引入的新譯名,它強調的是政治學意義即對公民政治參與和對國家權力的制約。公民社會是公民們在官方領域和市場經濟領域之外自愿結社、自由討論公共問題和自主從事社會政治活動而自發形成的民間公共領域。公民社會的主體是公民和他們所結成的各種公民社會組織或民間組織。
公民社會的結構性要素主要有以下四個:(1)私人領域。(2)志愿性組織。(3)公共領域。(4)社會運動。[2]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公民社會在悄然興起,放眼當今中國公民社會發展滯后,制度性、規范性的建設和社會組織的發展不能急促冒進,但是公民意識,作為公民社會存在的基礎和土壤迫切需要改良。公民社會的發展有賴于公民個體主體性的確立,培養公民意識、發展公民文化成為必然要求。
二、互聯網語境下的國家與社會互動
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盧漢(McLuhan)有名言“媒介是人體的延伸”。 [3]根據麥克盧漢的理論:報刊是對人的眼睛的延伸、收音機是對耳朵的延伸、電視是對眼睛和耳朵的同時延伸、電話則是對耳朵和嘴的延伸。但這些延伸都是對各人體感官機械的獨立延伸。互聯網和已往的傳統媒體有著本質的不同。互聯網具備傳統媒體的所有傳播特征。
1、權力資源重新配置
認為,社會在本質上是生產關系的總和,而目前互聯網構筑的網絡空間是社會大眾互動、并在其中形成社群的空間,在人類社會生產上扮演著及其重要的角色。雖然沒有實體化的自然環境、人口,但是通過各種技術、法律和道德上的規范已經將構成社會的基本要素完全再現在網絡之上,這就使得網絡成為一個具體而非抽象的社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社會,而是全球性的,一種由下而上、無固定疆界的全新社會。具有高度的開放性,并且反對階層式威權,此種全球性的社會,是充滿彈性且具有高度的流動性的,它涵蓋了人類生活的一切面向。互聯網公共空間自然形成了西方學者眼中的高度自足的“公民社會”。
18世紀杰出的政治思想家托馬斯.潘恩認為,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是相對立的。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資源的配置、一是政府的管理權與民間的抗權。市民社會是人民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相互合作而結成的社會聯合體,政治國家則是人們為了避免邪惡,“以法律保護人們的自由和安全而結合成的組織形式”,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市民社會愈完善,對國家的需求就愈小。[3]
但是,在互聯網時代,政府與個人之間的資源分配出現新的不平衡:互聯網增強了個人對于政府行為的監督,增加了參與的可能性。政治國家處在一種必不可免的可見狀態,使權力者從暗處走向明處,受到規訓的不再只是私人社會,政府本身也因而受到外部的監視。
2、良性互動
馬克思認為,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的分離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市民社會是政治國家的基礎,并決定政治國家,政治國家的公民首先是市民社會中的個人,作為市民社會成員的個人是政治國家的自然基礎;家庭和市民社會也是國家的構成部分,它們是國家的前提條件和必要條件;市民社會對于政治國家來說是內容,而政治國家則是市民社會的正式表現,是該時代整個市民之要求的手段。[4]
在互聯網上,公民社會組織所從事的社會公益活動和政策倡議活動,以及為推動社會問題的解決所付出的種種努力,對于政府所從事的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工作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公民們在網絡論壇等非官方的公共領域對各種公共問題所進行的自由的、理性的討論,為政府決策反映民意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從國家的角度看,國家承認公民社會的獨立性,對公民社會進行必要的干預和調節:對市民社會自身無力解決的矛盾或沖突進行協調。
在互聯網語境下的公民社會與國家的良性互動,是二者間的一種雙向的適度的制衡關系,透過這種互動,雙方能夠較好地抑制各自的內在弊病,使國家所維護的普遍利益與公民社會所捍衛的利益得到符合社會總體發展趨勢的平衡。[5]
三、網絡輿論監督對中國公民社會的提升
網絡輿論監督完善媒體公共領域。大眾傳媒的發展,“使公共領域的基本機構發生了變化”,“大眾傳媒影響了公共領域的結構,同時又統領了公共領域”。[6]由于傳統媒體只是政治國家的附屬機構,缺乏反饋機制,在輿論監督的過程中,媒體起到輿論導向和信息把關的作用,受眾被動接受信息,接受政治宣傳教育,使自主的公眾蛻變為盲從的大眾,其公共領域的獨立性也不再存在,與此同時,基于公共性與獨立性而存在的理性的批判精神也隨之消失(如圖1)。
網絡公共領域是“一種全民參加、網狀辯論、空前多元的公共領域”。[7]具有空前的開放性、獨立性與自主性。網絡公共領域跨越時空,打破了傳統國家的地域界限,實現了公共領域賴以生存的前提,即國家與社會的分離。
網絡輿論監督造就公民意識。公民意識的核心是公民的政治參與意識,即公民關注公共事務、監督權力運作,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然而,在我國傳統的群眾意識當中,盛行著“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政治淡漠感。[8]
網絡輿論監督興起后,越來越多的網民參與到政治討論中,大量的民主和法制觀念、權利和義務意識滲透到日常網絡傳播過程中,在潛移默化中公民社會的基本思想和觀念也會被廣大網民所接受,從而達到培育公民意識的作用。2009年2月28日,總理與網友在線交流并接受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聯合專訪,與網民親切互動,討論有關經濟危機問題和相關政策。《國際先驅導報》稱:通過網絡,中國公眾的參政意識和公民意識正在逐步提高,2009年將是中國的“網民問政年”。[9]
網絡輿論監督在維護公眾權益或價值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維護了社會的公平正義,使社會中的不良現象暴露于公眾的視野之下,從而促進社會文明和進步。
四、中國網絡輿論監督與公民社會互動發展趨勢
中國網絡輿論監督憑借其信息海量、覆蓋面廣、速度迅捷、互動性強、多媒體性等特點成為截至目前最具公共領域特征的輿論監督方式,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
但真正決定社會發展進程的不是網絡輿論監督本身,而是控制網絡媒體的人們。網絡媒體是中性的事物,只是充當傳遞信息的渠道,不會產生自己的意見,使用網絡媒體的網民和掌握網絡媒體的人才真正決定社會的發展方向。
網絡輿論監督的過程中,仍然充斥著大量網民的非理性宣泄、“人肉搜索”對隱私權的侵犯和“網絡暴民”的過激行為,這都嚴重影響了公民社會的構建。
提高公眾的文化素質,培養民主監督意識,加強公共知識分子在輿論監督過程中的話語權,促進公民社會的發展,同時也客觀上促進了網絡輿論監督的健康發展。
總而言之,對于網絡輿論監督,既要積極支持、熱情幫助、又正確引導、合理規范、營造一個有利于公民社會健康成長的環境,使網絡輿論監督與公民社會相互促進,齊心協力建設一個民主、公平、善治、寬容的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 俞可平.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J].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9年秋季號
[2] 何增科.公民社會與民主治理[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第2頁
[3] 馬清槐譯.潘恩選集[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4] 袁祖社.權力與自由[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第39頁
[5] 鄧正來.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社會研究的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6] [德]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M] .曹衛東等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第15頁
篇10
晨星的分析師賈斯汀?富勒(Justin Fuller)回顧,當天的會議富有深刻的內容和見解。不僅有伯克希爾公司股東們精彩的提問,更有巴菲特和蒙加坦率而生動的回答。
蒙加先生的生活哲學
蒙加認為:“如果你能切實地遵守或忠于自己最初的目標,那么失敗對你來說會是件很困難的事情。”
如何應對通貨膨脹
股東提問:如何應對通脹風險并保護自己和伯克希爾公司?
巴菲特:“應對通脹最好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收入能力。”這意味著,如果你所從事的職業在供求關系方面是處于需求層面,就具有相當好的定價能力,相對于較低收入能力的職業,你將能夠更好地應對通脹所帶來的風險。
“其次,是擁有一個極好的公司,伯克希爾也如此。”“極好的公司”指的是具有低資金要求并且定價靈活的公司,這些特性允許該其在通脹的環境中提高產品價格。從伯克希爾公司的例子來看,集中擁有此類公司的股份或許是一種應對通脹風險的合理方法,
關于美元
股東提問:美元是否會繼續走弱?
巴菲特:“根據現在的美國經濟形勢,我認為美元有可能會繼續走弱。正如以前說過的,我更喜歡持有 擁有海外收益公司的股票,而不是直接持有其它國家的貨幣來應對美元走弱。”晨星的分析師注意到,伯克希爾已經開始購買越來越多的海外公司股票。據近期的披露顯示,伯克希爾重倉持有大量的英國零售商Tesco PLO的股票,以及韓國鋼鐵生產商Posco的股票。
如何了解風險
股東提問:如何測量一項投資的風險?
巴菲特:“了解你所考慮投資公司的商業運作的經濟學原理,是減輕風險的最好方法,這能幫助投資者避免永久性的資本損失。”,
“計算投資的B值,使用波動性來測量風險,已經被許多投資者所接受,因為該方法是一種簡單的數學公式。”但就巴菲特的觀點而言,用這種簡單的方法來研究未來投資的風險性,是不正確的。
規避大的失誤
股東提司:您成功的一些關鍵因素是什么?
巴菲特:“我部分的成功是由于避免了一些大的失誤。”這與巴菲特導師本格雷厄姆(Ben Graham)所發揚的“安全邊際”理論是相符合的格雷厄姆建議投資人將精力用于辨認價格被低估的股票,而不管大盤的表現。巴菲特認為格雷厄姆的《才智投資者》(Intelligent Investor)是他永恒的投資課本,他早期從這本書中學到的原理在他的一生中都是至關重要的,并且在過去的50年中都持續使用。
更好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