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理論研究思考
時間:2022-10-03 02:44:00
導語:領導干部理論研究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在部分領導干部中,有一種有影響的觀點認為,在現代通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辦公手段、條件日趨現代化,調研主體日益多元化的新形勢下,領導干部的調研工作已變得沒有多少價值可言了。
與此種認識多少有些關系,很多調查研究變了味,走了調。在部分干部那里,所謂的調研要么是先設定好框框、論點,再按圖索驥的“論證式”調研;要么是沽名釣譽、嘩眾取寵的“名利式”調研;要么是“規定動作”,只調“好”不調“差”的“盆景式”調研;要么是“形而下而神不下”的“走馬觀花式”調研;要么是光調查不解決問題的“兩張皮式”調研;等等。這樣的“調研”實際上已演變成實用主義和形式主義,偏離了調研宗旨。
這些看法和做法的存在,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前有相當數量的領導干部,對調查研究的含義、價值、及改進方法等應把握的基本問題,不甚了了,有很多模糊乃至錯誤認識。這就使得各級領導干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新認識調查研究,扎實提高調研工作水平,變得格外必要和格外重要。
一、調查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來,總書記一再指出,在新時期,盡管我們開展調查研究的對象、內容、手段、條件,發生了新變化,但調研在黨的決策工作和全部領導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從未改變,且顯得更重要,只能加強,不能削弱。他強調,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總書記的論斷,充分表明了調查研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從某種程度上講,調查研究既是領導干部的一門必修課,又是領導干部的一項基本功。這一工作做得好壞,直接關乎現代化的成敗,關乎社會主義事業興衰。
首先,開展調查研究是領導干部的一項基本任務。說過:“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而領導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講,主要表現為決策工作。決策是人們有意識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人們主觀能動性的突出表現。在辯證唯物主義看來,就像其他任何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都要受一定客觀條件限制一樣,決策也要受一定條件限制。決策以認識為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決策正確與否,取決于人們認識正確與否。要保證決策正確,必須首先保證認識正確,如實反映客觀世界,充分反映各方面、各層次人群的需要。由于調查研究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最基本途徑,所以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切實提高對調研重要性的認識,把調研當作自己的一項主要日常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努力擺脫主觀主義、形式主義、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束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握社會現象,特別是復雜社會現象的來龍去脈,弄清問題的歷史、現狀和趨勢,從而為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奠定堅實基礎。
其次,重視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和一貫作風。作為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早在青年時代就十分關注社會問題,注重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一些重大社會問題進行調查研究。他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時期所作的調研工作卓有成效,為奪取新民主主義的勝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礎。他后來總結指出:“民主革命階段要進行調查研究,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階段,還要進行調查研究。一萬年也要進行調查研究。”
1941年,黨中央專門制定下發了《中共中央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指出系統而周密的社會調查,是決定政策的基礎,領導機關的基本任務就在于了解情況與掌握政策。在我黨歷史上,第一次要求在主要領導機關,設置專門的調查研究機構,收集國內外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及社會階級關系各方面的材料,認真研究,為中央及各地決策提供依據。還強調,全黨、全軍及政府之各級機關及全體同志都要動員起來,認真做好調研工作,為上級決策提供有益材料。
1961年,為應對當時國內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包括黨和國家高層領導在內的各級領導干部,紛紛深入基層搞調研。這次全黨上下共同進行的大規模調研活動,開展得相當扎實、系統,摸清了問題的要害,在此基礎上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條例,確保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的有效實施,也使大批領導干部痛切地感受到自己工作失誤,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他們負疚自責,在后來的工作中更謹慎地判斷形勢,更求實地開展工作,也更尊重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作為黨的第三代領導人的主要代表,總書記一貫重視調研工作。自上任以來,他多次深入農村、企業、城市社區等領域,身體力行,就一些緊迫、重大的社會問題進行調研,得出了很多有價值的重要結論,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各項工作的發展。他在1993年全國政研室主任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結合黨和政府近年來的實踐,站在時代高度,再次強調調研工作的重要性,號召全黨大興調研之風,闡述了許多精辟論斷。指出:“加強調查研究不僅是一個工作方法問題,而且是一個關系黨和人民事業得失成敗的大問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任重道遠,在前進中會遇到許多復雜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不斷探索和解決,須臾也離不開調查研究。”“全黨同志首先是各級領導干部更要重視和加強調查研究。”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黨之所以能在短短的80年中,在促進民族進步、推進社會發展方面,取得歷史上少有的輝煌成就,這與黨一貫重視調查研究,注重求真務實,重視開拓創新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直接有關。相反,黨每次出現失誤尤其重大失誤,都與忽視調查研究,導致主觀脫離客觀分不開。無論建國前陳獨秀、王明、李立山、瞿秋白等人所犯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和“左”傾冒險主義錯誤,還是建國后出現的“”、浮夸風、瞎指揮等錯誤,以及最近在我們國家一定程度上泛濫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錯誤,都與缺乏調研,重視調研不夠密切相關。
再次,加強調查研究是領導和駕馭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完成長久以來形成的一個宿愿即實現現代化,是其目前一個最主要的目標。回顧現代化一百余年走過的道路,可清楚地看出,這是一個極為復雜的艱辛過程。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每一點成績的取得,都與通過調研獲得的正確認識有關;每一次失誤和彎路的出現,都與調研不夠,認識不正確有關。毫無疑問,在未來現代化的征程上,還會遇到無數需及時正確決策解決的矛盾和問題,需要各級領導干部經常深入基層,開展大量有效的調研活動,提出正確、合理的結論和建議,使每個決策都能奠定在牢固基礎之上。特別是在人類日益進入知識經濟社會,社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這一新的歷史條件下,現代化越來越表現為一個動態過程,不再簡單表現為一個工業化過程,而且同時還包含著一個新的信息化過程,其實現難度正變得越來越大。這就迫切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對調研工作給予更多重視,投入更多人、財、物資源,不斷提高調研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為現代化的實現、民族復興大業的完成,貢獻出自己應盡的力量。
二、調查研究的含義、類型及結構
調查研究,是對特定事物有意識的探索和把握。這種探索和把握的結果,作為對特定事物的認識,通常能揭示事物的內在聯系及本質,反映事物的真實狀況。從某種意義上講,調查研究是人們認識世界的最基本途徑,是每一個體、群體都離不開的最重要的認識活動。
調查研究從方式或手段上講,分為文字調研(間接調研)和實地調研(直接調研)兩個基本類別。這兩種調研,一方面互相區別。前者側重事物的過去,更理性,更接近事物的本質;后者側重事物的現在,更生動、新鮮。另一方面又互相聯系。二者互為補充,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調研系統,擔負著對特定事物的認識任務。成功的調研活動往往是這兩種調研的有機結合。
領導干部由于自身所處位置和擔負的使命,所進行的調研通常與決策有關,在某種意義上皆可看作決策調研。從內容上分,主要包括以下幾類。一是對戰略問題的決策調研。戰略問題是關系全局、長遠的問題,如一個時期內指導全局的總方針、總計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各級黨委、政府都要重視運用新的觀點、方法,對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進行深入、系統、全面的再認識再研究。二是對重大問題的決策調研。重大問題指具有全局性、綜合性的問題。如當前的農民增收、國企改革問題。對這些問題,中央有清楚、明確的方針政策,問題的關鍵是狠抓落實。如何落實,需要因地制宜,這個“宜”字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通過調研來解決,找出符合當地實際的具體措施和路子。三是對熱點問題的決策調研。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是深化改革過程中新舊機制矛盾的顯露。這些問題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社會的穩定,關系到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各級領導干部要圍繞熱點問題,加強調研,多深入基層,認真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憂、所愛所惡、所期所盼,找準問題癥結,開出正確藥方。四是對苗頭性問題的決策調研。抓住了苗頭性、趨勢性問題,就能對事物的發展趨勢做出科學判斷,做出駕馭局勢的正確決策,把握當前和將來工作的主動權。各級領導干部在做好當前工作的同時。要注意調研下一步即將提上議事日程的重大問題,力求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五是對典型問題的決策調研。典型經驗往往反映事物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方向。一個好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種精神,一條發展路子。各級領導干部都應善于發現、總結和推廣先進典型經驗,以推動兩個文明建設。
從結構上看,一個完整的調查研究通常由六個要素構成。
(1)調研目的。人是價值動物,人的活動都有一定的價值追求即目的。調查研究作為人類認識世界的主要形式,是服務于人們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的,要取得滿意效果,須重視對調研目的的確定。從一定意義上講,調研目的的正式確定,既是整個調研活動的開始,又標志著整個調研活動有了靈魂。
(2)調研主體。調研主體可是自然人,包括專業人員和非專業人員;也可是由黨政機關、單位和團體組織的調研群體。調研主體素質狀況如何,體現在政治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文字表達能力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調研的水平和質量。要獲得高質量的調研成果,就必須重視提高和優化調研主體的人員構成、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
(3)調研客體。它是針對特定目標而選定的客觀事物,調研客體必須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對它的選擇要有客觀性、代表性和價值性。調研客體的選定與調研目的直接關聯。調研客體的選定,如同選礦一樣,選準了,可相對輕松地開掘出豐富的礦藏;選不準,就可能勞民傷財,一無所獲,得不償失。
(4)調研過程。調研的學問大都包含在調研的過程與方法中。沒有調研過程和方法,只滿足于看有限的某些書面材料,不參加實際的調研過程,算不上真正的調研。任何調研都是在一定的時空內進行的,沒有這一客觀過程,就不可能認識客觀事物。嚴格說來,只有直接接觸調研客體,掌握第一手材料;經歷調研全過程,包括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的過程,才稱得上是做了一項完整的調研工作。
(5)調研方法。調研方法是在調研過程中采用的主要手段和途徑。調研方法有很多,概括起來,有兩種最常見。一種是傳統經驗型調研方法,如開調查會等;一種是現代科學型調研方法,即把一些現代科學理論知識和技術用于調研之中,如抽樣調查、電腦模擬調查等。調研方法妥當與否,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調研的成敗。把調研方法在調研報告或文章中加以強調和說明,常常有助于增強調查報告和文章的客觀性、可信性和說服力。
(6)調研結果。調研的目的是為解決問題,不是為調研而調研。沒有結果的調研毫無價值,在嚴格意義上不能叫做調研。調研結果通常有三層含義。一是對調研客體有清晰明確的認識和結論;二是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辦法;三是把調研所得用文字表達出來,寫成調研報告或論著等,用以推廣經驗,總結教訓,指導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要特別指出的是,一項調研,一般必須具備調研目的、主體、客體、過程、方法、結果這六個要素。這些要素各自具有特定功能,在調研客觀事物的過程中相互作用,形成一個穩定的系統。若六個要素的選定和運作都呈良性狀態,那么最后必定會出現有重要價值的調研成果。
三、提高調研工作水平的基本途徑
調查研究作為“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一項創造性很強的社會活動。通過調查研究,不僅要說明情況和原因,更重要的是提出意見,做出決策,解決問題。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各級領導干部要結合工作實際,切實改進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斷提高調研工作水平。
第一,端正態度,進一步提高對調研工作的重視程度。正確的調研,是正確認識和決策的前提。領導干部要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切實把調研工作擺到適當位置,避免把它當作可有可無的累贅。調研手段的豐富,現代科學調研方法對傳統調研方法的替代,調研主體的多元化趨勢,并不意味著領導干部的調查研究,將在當代社會失去用武之地;相反,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意味著時代對領導干部的調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領導干部要適應形勢的發展,注意在繼承以往好的調研傳統的同時,努力與時共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加強知識更新,不斷改進調研手段。及時吸取借鑒其他調研主體(如派、機關調研部門、專家智囊、政府統計部門、社會中介系統和企業等)的結論,豐富、提高和印證自己的調研成果,為將要進行的決策奠定堅實基礎。各級黨委和政府,對于在社會調研方面做出重大貢獻的各類調研主體,要及時提出表揚,給予獎勵,努力在全社會造成一種從上到下,重視調查研究、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良好氛圍。
第二,積極開展真實、系統的調查活動。真實是調查的生命。領導干部在調查時,要努力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特別是自己負責的中心工作,每年都要根據有關規定,抽出足夠時間,親自深入實際搞調查。要直接深入到最基層,最普通的群眾中去,虛心聽取基層干部和群眾的意見,反映他們的呼聲,代表他們的利益。注意多到貧困落后的地方去。越是邊遠貧困的地方,越是生活貧困的人群,越是需要各級領導去。調查不僅要真實,還要系統,這是調查全面性的要求。片面的真實不足以反映事物的本質。這就要求領導干部既重視了解事物的現狀,又重視了解事物的歷史;既了解上級有關精神,又了解下級、群眾的實際和想法;既直接感受需要調查的事物,搞好實地調查,又了解間接經驗,閱讀必要的文字材料。
第三,認真思考鉆研通過調查得來的各種材料。調查是一個十分艱苦的過程,但相比起來,研究是一個更困難的過程,也是一個更為重要的階段。沒有調查算不上是調研,沒有研究更不能叫做真正的調研。從一定意義上講,研究是調查的目的,更接近問題實質,更有助于解決問題。陳云同志關于調查與研究之間關系的體會,對我們理解鉆研材料的重要性很有啟發。他說,你們看到我整天忙于找人淡話、開會、了解情況、處理一般文件與日常工作的時候,我并不累,因為那只是在實踐中加深對事物的認識,還來不及對重大問題作全面、系統的分析;當你們看到我靜下來,關起門,走來走去的時候,才是最累的時候,因為那是在重大問題上集中精力對調查所得(包括集體研究成果)作全面、系統的思考,是要花力氣、下功夫、全神貫注的。
從目前領導干部開展調研活動的實際情況來看,有調查不夠的問題,也有研究不夠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講,后一個問題更突出。總結我們黨80年的調研經驗,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要搞好研究必須著重把握兩個環節。一是要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的勇氣。要勇于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有勇氣承認落后,承認我們的認識和思想水平還會經常地落后于客觀實際,落后于基層和群眾的偉大實踐,從而以更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深入探索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執政規律和領導規律,敢于聽真話、說真話,敢于堅持經研究得來的正確觀點,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真正落實到各項領導工作中去。二是學會和使用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各種現代科學知識理論指導自己的研究,不斷提高理論思維能力。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和新辦法。堅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復”(陳云語)的研究原則。
第四,高度重視調研成果的應用轉化。一次完整的調研過程,就是一次完整的認識過程。在實踐基礎上,通過選題,調查,研究,得出初步結論,寫出調研報告,這只是認識過程中的第一次飛躍,即實踐到認識的飛躍。要完成第二次飛躍,還必須把調研成果返回到實踐中去,用以指導實踐,并接受檢驗,獲得發展。一是通過會議、報刊、調研文集和影視等多種渠道和形式,把有宣傳價值的調研成果,在較大范圍內宣傳出去,對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工作發生積極影響。二是把有理論價值的成果轉化成理論論著,使其在更大范圍、更長時期內對人們實踐發揮指導作用。三是把調研成果直接轉化成當下工作的決策意見。對領導干部而言,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最重要的轉化。領導干部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于其把調研成果轉化成決策的水平的高低。
精品范文
10領導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