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農產品質量建設工程的提議
時間:2022-06-11 04:02:00
導語:加快農產品質量建設工程的提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順應群眾對農產品優質全性的要求,加快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現就加快實施農產品質量建設工程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面向農業現代化、市場化和經濟全球化,按照農業標準化要求,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加快建設一批放心農產品生產基地、放心農產品加工企業和放心農產品銷售窗口,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全水平,促進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二、主要目標
“十五”期末,全市初步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建設申報認證管理體系、生產技術推廣體系、農業標準制定體系、檢驗檢測體系、監督管理體系和市場網絡體系;主要農產品基本實現無害化生產,優勢和特色農產品達到綠色食品AA級或有機食品標準,出口農產品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標準。爭創10個競爭力較強、市場占有率較高的農產品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形成20個知名品牌,全面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建成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400萬畝,其中糧油270萬畝、園藝100萬畝、水產30萬畝。獲得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標志300個,其中糧油產品140個,園藝產品50個、畜禽產品60個、水產品50個。市區農產品市場全部實行市場準入,縣(區)級市場準入覆蓋面達60%以上。制定市級以上地方標準100個,每個鄉(鎮)均要建成1個以上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
年,通過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認定面積150萬畝,其中糧油96萬畝、園藝35.45萬畝、水產18.55萬畝,畜禽91.5萬頭(羽)。各縣(區)計劃指標為:區10萬畝,其中糧油7萬畝、園藝3萬畝,畜禽10萬頭(羽);區20萬畝,其中糧油14萬畝、園藝4萬畝、水產2萬畝,畜禽11萬頭(羽);縣20萬畝,其中糧油12萬畝、園藝6萬畝、水產2萬畝,畜禽20萬頭(羽);區20萬畝,其中糧油11萬畝、園藝5.05萬畝、水產3.95萬畝,畜禽7萬頭(羽);縣40萬畝,其中糧油30萬畝、園藝6萬畝、水產4萬畝,畜禽12萬頭(羽);縣20萬畝,其中糧油11萬畝、園藝6.4萬畝、水產2.6萬畝,畜禽21萬頭(羽);縣20萬畝,其中糧油11萬畝、園藝5萬畝、水產4萬畝,畜禽10.5萬頭(羽)。
年,全市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標志達到100個。即:無公害農產品86個,其中糧油產品20個、園藝產品30個(含茶果產品4個)、畜禽產品20個、水產品16個;綠色食品14個,其中糧油產品8個、園藝等產品6個。各縣(區)計劃指標為:區5個,其中無公害糧油產品2個、無公害園藝產品3個;區15個,其中無公害糧油產品3個、無公害園藝產品3個、無公害畜禽產品3個、無公害水產品2個,綠色糧油產品1個、綠色園藝產品3個;縣10個,其中無公害糧油產品2個、無公害園藝產品3個、無公害畜禽產品3個、無公害水產品2個;區15個,其中無公害糧油產品4個、無公害園藝產品7個(含果樹產品1個)、無公害畜禽產品2個、無公害水產品2個;縣20個,其中無公害糧油產品4個、無公害園藝產品5個、無公害畜禽產品5個、無公害水產品5個,綠色糧油產品1個;縣20個,其中無公害糧油產品3個、無公害園藝產品6個(含茶果產品3個)、無公害畜禽產品4個、無公害水產品3個,綠色糧油產品4個;縣15個,其中無公害糧油產品2個、無公害園藝產品3個、無公害畜禽產品3個、無公害水產品2個,綠色糧油產品2個、綠色園藝等產品3個。
年,全市制定市級農業地方標準31個,其中2個,、、、各3個,5個,和市直各6個;市級以上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達到29個,其中2個,、、、各3個,4個,5個,市直6個;市場準入試點每個縣(區)2個,市直3個(附表三)。
三、具體措施
(一)高標準選擇基地,全面開展基地環境檢測。基地是“源頭”,是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首要環節。選擇的基地周邊3km以內無污染源(包括工礦企業和醫院等污染源),蔬菜等經濟作物要距公路100m以上,基地內大氣、土壤、水體要符合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基地應選擇在農產品的主產區、高產區和獨特的生態區,其中農作物基地要土壤肥沃,農田水利設施完好,灌溉與排水方便;畜禽魚養殖基地要相對集中,具備封鎖隔離條件的區域。基地周圍交通方便,便于產品的運輸和銷售。選擇好的基地,要樹牌明示,加以保護,禁止任何形式的人為破壞。要按照農業部、省農林廳和省海洋與漁業局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要求,全面開展基地環境檢測,對在檢測過程中發現污染嚴重的地區,限制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加快控制和治理步伐,改種花卉苗木或退耕還林,種植非食用農產品。對農業生態環境好,基本沒有污染的地區,3年內全部建成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要積極開展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整體認定,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申報認定費用。
(二)加強生產過程控制,實施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一要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的制定。以國家或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或規范為依據,結合名、特、優、稀、新農產品,加快制定適宜的、操作性強的生產技術操作規范,形成具有“米”、“菜”、“禽”、“畜”、“魚”特色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體系,年內制定市級以上地方標準31個。二要加強生產過程監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要逐步建立環境監測站,每三年對基地環境進行一次大氣、土壤、水體全面檢測;建立病蟲草害預測預報點,準確預測預報病蟲草害發生、發展情況,及時提供科學選擇農藥、合理使用農藥技術;要建立農業投入品購買、使用登記制度和動物用藥、休藥期記錄,建立生產過程跟蹤制度,規范使用限用農藥、獸藥、魚藥,嚴禁使用國家禁用、淘汰的農業投入品;大力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無公害農產品適用農(獸)藥;大力推廣輪作、防蟲網覆蓋、平衡施肥等新技術;要加強動物疫病防治,全面實施畜禽免疫標識制度。三要建立企業自檢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產品抽檢制度,逐步推行沒有通過檢測的產品不準流向市場、抽檢不合格的產品嚴禁上市場的制度。上市的基地產品采用統一包裝,注明生產產地、采收日期等,對基地產品實行質量全承諾,逐步推行農產品質量全追溯制度。
(三)突出農產品質量建設生產技術的組裝配套與推廣。實施農產品質量建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形成集全、優質、增效、節本于一體的生產技術體系。一要圍繞名、特、優、稀、新農產品的開發,引進推廣優新品種。年內引進國內外優質新品種50個,其中廣陵香粳、連粳3號、3優18、豐優香占等優質水稻,麥20、揚麥10號等優質小麥,秦優7號、寧雜3號等“雙低”油菜,密玉8號特色玉米等糧油作物品種10個;紫花苜蓿、多花黑麥草等牧草飼用型作物5個;津優、津美黃瓜,早佳、天黃西瓜,圣多美番茄,87—114大白菜,鄂蓮4號荷藕等特種蔬菜品種10個;871·872蠶、育711桑等新品種5個;北美系奶牛、波爾山羊、白羽王鴿等優質畜禽新品種5個;鱖魚、白魚、黃顙魚、魚回魚、鱘魚等優良品種5個。二要建設優質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范區、示范片。要根據本地農產品質量建設規劃,按不同農產品的要求,分別建立示范方、示范片、示范區。年內各縣(區)要新建立市級以上農業標準化示范區3個。三要廣泛開展技術培訓,將生產技術教給群眾。縣(區)和鄉鎮農技推廣部門,要大力開展農產品質量建設技術培訓班,參訓人數要達到農戶總數的三分之一;要抽調精兵強將,組織專門班子,分門別類地編寫適合本地的生產技術規程。
(四)著力培育責任主體,加快市場網絡建設。要大力培育生產責任主體,通過生產責任主體,把分散的千家萬戶組織起來,統一按標準組織生產,并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各縣(區)要把精力集中在引導、扶持和服務上,大力推進“公司+基地+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加快培育龍頭企業,提高組織化程度。國家、省、市級龍頭企業,要充分利用政府出臺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企業的科技創新和新品開發能力,推進農產品生產、加工、貯運全程標準化進程,努力提高產品檔次和企業綜合經濟效益。要按照“三綠工程”(綠色市場、綠色通道、綠色消費)要求,加快農產品市場準入步伐。一是發展對外銷售窗口。對北京、上海等實施農產品市場準入的城市及市場,加大我市已獲得標志產品的推介力度,鼓勵農民經紀人和合作經濟組織經銷標志農產品,提高經營層次和水平。二是瞄準連鎖“超市”,聯合經營米、菜和乳鴿、正大雞蛋、湖野鴨、老侯野鴨、河活珠(毛蛋)、金宇水產加工品和迷隆橋臘魚等系列品牌農產品,將一批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推向市場。三是建立標志農產品銷售網點。市成立標志農產品展銷配送中心,各縣(區)所有標志農產品都要踴躍參加,設柜銷售。各縣(區)組織到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配送中心參加展覽展銷的標志產品應不少于5個,以進一步提高我市農產品的知名度,實現優質優價,發揮品牌效應。今年,市直市場準入試點再增加3個,總數達到8個,各縣(區)新增2個市場準入試點,使全市市場準入試點總數達到27個,方便廣大市民購買。所有實施市場準入的市場,要掛牌經營,規范管理,確保市民吃上全、合格的農產品。
(五)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實施市場質量全檢測和監督管理。進一步明確相應的工作機構,積極組織和開展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努力搞好有關認定(證)工作的咨詢、技術培訓和實地操作,使符合認定(證)標準的產品、企業或基地及時通過認定(證)。農產品和畜禽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要全面開展農產品和畜禽水產品的質量檢測工作,產品檢測要力爭年內通過省級計量認證。引導、鼓勵和支持縣(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等農產品經營銷售場所建立農產品快速檢測點,確保入市交易的農產品都經過檢測,是合格、全、放心的農產品。對標志農產品,生產或經銷單位要對其質量全,向社會作出承諾,置于全社會監督之下,真正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抓緊制定農產品質量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市場行為,對販賣被污染農產品及違法使用標志農產品的行為,要加大查處打擊力度,切實保護廣大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權益。
四、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一)明確工作責任。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各司其職,加強協調,共同做好農產品質量建設工作。農業、林牧漁業部門是實施農產品質量建設的主要職能部門,要主動做好牽頭協調工作,切實做好基地建設和優質特色農產品的培育和生產技術指導,加強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加強對動植物產品的檢疫工作力度,盡快建立在技術、設備、管理方面處于省內領先的市級農產品和畜禽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進一步規范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申報認定(證)和管理工作。工商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共同把好市場準入關,負責組織實施市場秩序的規范管理和監督,嚴厲查處流通領域內假冒標志產品,堅決打擊無照經營和加工品牌及標志產品的違法行為;加大對市場上使用商標農產品及廣告的監督力度;加強對農貿市場、超市和商場銷售的各類農產品商標、標識的檢查。經貿部門要加強對農產品貨源的組織協調和加工、流通企業的行業指導,積極推進現代營銷方式和流通組織形式。糧食部門要加強對全市糧食流通環節的管理和監測,著重加強中央、省、市級儲備糧的管理,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糧食購銷和調撥的政策和法規,防止陳化霉變糧流入市場,確保全市糧食全。衛生部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有關食品衛生標準,加強對農產品等加工、經營衛生許可證發放的審核,實施經常性衛生監督執法檢查,開展農產品衛生檢測,依法查處無證經營和生產經營不合衛生要求的農產品的行為,確保消費者的健康與全。公機關要加強道路交通管理和市場的治管理,暢通農產品進入市場的綠色通道,協助工商機關維護市場秩序,嚴厲打擊破壞農產品質量建設,擾亂市場秩序的不法分子。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要做好進出口農產品的檢驗檢疫工作。質監部門要積極開展農業標準化工作,加強對標志產品生產加工環節中的質量全的抽檢與監管,大力實施“QS”制度,從生產加工源頭上保證農產品的全消費。環保部門要會同農業、林牧漁業部門對農產品生產環境進行全監督,完善市、縣兩級農業生產環境監測網絡,加強對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等生產基地周邊地區環境的保護,對影響農產品質量的生產環境及污染源進行監督等。計劃、財政部門要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建設項目的扶持,保障相關經費的投入。新聞單位要發揮各自優勢,搞好社會宣傳,營造農產品質量建設的濃烈氛圍。
(二)認真組織項目實施。一要以項目為抓手,促進農產品質量建設。目前承擔的農業三項工程、農業科技示范園、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農業外向型基地等項目,應積極申報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凡沒有通過基地認定的項目,不予申請驗收。今后農產品質量建設項目的推薦申報,原則上必須是通過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或產品認證的項目。二要增加財政投入。通過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的,其檢測費用按每1萬畝由市財政審核補助0.4萬元.產品檢測費用由企業等申報單位承擔。對新獲得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按每個產品由市財政審核分別給予0.8萬元(畜禽產品1萬元)、2萬元、3萬元補助。同時,對市級以上農業標準制定,項目完成驗收后由市財政審核每個補助1萬元;對市級以上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完成驗收后市財政審核每個補助2萬元;對市直新增市場準入試點,由市財政審核后每個補助2萬元。預留項目補助資金的10%,作為市級質量跟蹤管理費用。各縣(區)可根據財力狀況,出臺相應補助政策。農業系統內部資金要積極調整分配使用投向,把有限的資金重點投向農產品質量建設。三要加強培訓。要組織鄉鎮農業領導干部培訓,對農業領導干部進行有關入世知識、農產品質量標準等方面的培訓;要加強對農業技術干部的培訓,將農產品質量建設列入廣大農技干部組織教育、職稱申報等方面的培訓內容,完善廣大農業技術人員的知識結構;要注意加強對相關申報企業的輔導培訓,盡快使他們掌握有關農產品質量建設方面的知識;要對農民進行“綠證”培訓,并不斷調整充實相關內容。要加大考核力度。各縣(區)要根據市政府的目標任務,迅速將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任務分解到鄉(鎮)、村、組,落實到具體田塊和具體種養項目上,并作為各級政府目標管理的一項工作進行考核。市政府將對各地認定工作進展、上報項目、通過認定的產地數量、面積、產品認證數量等進行重點考核,定期通報考核情況,推動全市農產品質量建設工程的全面開展。
- 上一篇:關于強化中央企業金融衍生業務管制的通知
- 下一篇:企業安全生產管制暫行條列
精品范文
10加快水利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