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增產增收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9 11:01:00

導語:農業增產增收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增產增收工作意見

一、明確增產增收目標

20*年我市農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省委九屆六次全會和市委六屆九次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三大任務,著力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按照加快發展的要求,調整理念思路,落實惠農政策,創新體制機制,轉變發展方式,力爭在糧食高產創建、優勢特色效益農業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農業科技創新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保障主要農產品供給,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計劃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73.9萬畝,比20*年增加2.53萬畝,總產206.9萬噸,比20*年增加3.5萬噸,種植業為全市農民人均增收80元以上。

各區縣要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20*年小春增產增收意見》(瀘市府辦函〔20*〕202號)要求,切實抓好小春生產,當前重點加強小春田間管理,特別要搞好小麥赤霉病、條銹病、蚜蟲和油菜菌核病、蚜蟲等的防治工作,力爭全市小春糧食增產1萬噸以上,小春生產為全市農民人均增收20元以上。大春生產要按照穩面積、攻單產、調結構、提品質、抓特色、促增收的思路,突出水稻、玉米、高粱、薯類,擴大精細蔬菜面積,狠抓糧食高產創建,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計劃全市大春糧食總產達到178.5萬噸,蔬菜總產85萬噸,水果總產16萬噸,茶葉總產0.35萬噸,力爭大春種植業為全市農民人均增收60元以上。

二、穩定發展糧食生產

(一)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的決定》(瀘市府發〔20*〕37號)精神,切實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力度,嚴禁非法亂占濫用耕地。要通過改革耕作制度,做好“三田”改旱和田坎文章,增種玉米或高粱,力爭完成30萬畝高梁種植任務;通過復種大搞增種,增加紅苕面積;古敘山區要通過調整作物結構,努力擴種馬鈴薯,完成或超額完成省上下達的馬鈴薯種植任務;要擴大玉米間作冬豆面積,要利用果園、桑園、田邊地角等擴大大豆種植面積。通過以上措施,確保20*年全市大春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20.3萬畝以上。

(二)扎實開展高產創建活動,提高糧油作物單產水平。要擴大高產創建活動規模,拓寬高產創建領域,提高高產創建層次,組織實施“糧食作物良種良法入戶到田工程”。在全市開展水稻、玉米、高粱、馬鈴薯、油菜的高產創建活動,各區縣要創建水稻畝產700公斤(中初+再生初畝產900公斤)、玉米畝產600公斤、高粱畝產500公斤(正季高粱+再生高梁畝產800公斤)、馬鈴薯畝產2000公斤(鮮薯)、油菜畝產200公斤的千畝展示的96522目標。大力開展超高產攻關,通過選用優良品種,采用最佳農藝措施,精心打造一批水稻畝產700公斤(中稻+再生稻畝產1000公斤)、玉米畝產700公斤、高粱畝產500公斤(正季高粱+再生高粱畝產900公斤)、馬鈴薯畝產2500公斤、油菜畝產225公斤的百畝超高產典型。按照百畝攻關、千畝展示和萬畝示范要求,輻射帶動大面積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水平的提高。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高產創建活動作為全年農業生產的中心工作,作為科技興農的關鍵舉措,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建立一套高產創建活動考核、評價、驗收和獎勵辦法。同時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加強高產創建活動的宣傳引導,營造輿論氛圍,宣傳活動成果、先進典型、高產模式和成功經驗,推動高產創建活動順利開展。

(三)落實防災減災措施,盡力減輕災害損失。始終堅持抗災奪豐收的思想不動搖。立足抗大災,扎實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繼續采取“以早制旱,以水制旱、以旱制旱、以調制旱、以改制旱、以科學制旱、以多制旱”的措施,防旱減災。切實抓好“防病保糧、蟲口奪糧”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強化“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理念,加強農業生物災害監測預警,及時監測預警信息,抓好重大病蟲監測和防控、植保監控體系和病蟲防控服務體系建設,大力實施“植保工程”,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力爭全年病蟲防治面積占應防面積的95%以上,病蟲危害損失控制在4%以內,高產創建示范中病蟲專業化防治達到100%。

(四)加強基本農田建設。實施國家優糧工程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土壤有機質提升、育土工程、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全市改造中低產田土12萬畝,推廣耕地培肥技術30萬畝,推廣測土配方施肥200萬畝,為60萬農戶免費提供施肥技術服務,化肥利用率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

三、抓好優勢特色產業

各區縣要抓好優勢特色農產品的區域布局規劃,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抓好優質水稻、高粱、專用玉米、專用馬鈴薯、專用油菜、名優蔬菜、名特水果、名優茶葉、優質蠶繭等特色效益農業產業發展。

(一)大力推進生產基地建設。繼續推進以高粱產業為重點的糧食產業化。力爭全市水稻國標三級以上達到145萬畝,優質釀酒糯高粱30萬畝,優質專用玉米30萬畝,加工專用馬鈴薯20萬畝。繼續推進甜橙產業發展,打造隆納高速公路沿線“百里綠色長廊”,長、沱兩江沿岸加工甜橙產業帶和赤水河流域鮮食精品甜橙帶。突出抓好荔枝、龍眼等地方特色水果基地建設,建設有機特早茶園,力爭新建成甜橙、荔枝、龍眼等水果基地1.7萬畝、茶園0.2萬畝。強力打造沿長江百里蔬菜長廊,新建蔬菜基地0.8萬畝。

(二)整合項目增加投入。各區縣要樹立項目興農理念,積極推進全省農業50強縣建設,爭取上級扶持。加強協調,整合退耕還林、金土地工程、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農村人畜飲水、農村能源建設、水土保持等支農項目。要集中利用項目資源,按照“優勢優先、突出重點、打造亮點、整村推進”的要求,將項目資金集中用于優勢主導產業、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一村一品”建設村。

(三)創新生產經營方式。各區縣要積極推進農村改革創新,試點建立土地流轉市場,探索農村土地流轉的有效途徑,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探索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勞動力等入股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鼓勵城市居民和農業科技人員到農村經營農業。要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切實增加投入,轉變農業工作觀念,大力培育一批依法登記、管理規范、富有活力、帶動力強的專合社。抓好農業招商引資工作,培育本地農業企業,鼓勵“企業+農戶”、“企業+協會+農戶”等不同發展模式,在提高合同訂單履約率的基礎上,探索采用“二次返利”等方式讓農民分享加工流通環節利潤。

(四)切實加強生產基地管理。各區縣要轉變發展觀念,堅決走“建管并舉”的道路,切實加強已建成的特色效益農業生產基地管理,打造一批重點示范果園、有機特早良種茶園、無公害優質蔬菜等特色農業基地,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五)大力發展訂單農業。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爭創知名品牌,做強做大奧運荔枝、鄧氏桂圓、瀚源有機茶等知名品牌,抓好農產品地理標志申報工作。發展訂單農業,力爭全市大春農產品訂單生產面積達到130萬畝以上,其中優質稻訂單90萬畝,優質專用玉米訂單15萬畝,優質高粱訂單20萬畝,薯類訂單5萬畝。入選“四川名牌農產品”1個。

四、強化農業科技支撐

按照現代農業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建立農科教聯席會議制度,形成部門協作,上下互動的工作機制,切實從關鍵技術研發,實用技術推廣,資源高效配置,農民素質提升四個方面強化農業發展科技支撐,力爭在優良品種的引進和栽培的集約比、輕簡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大力開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加快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創新推廣機制,實施科技入戶工程,把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主體培訓有機融合,擴大實用技術覆蓋面。

五、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

突出抓好種子、農藥、肥料等重點農資產品的專項治理。要嚴厲查處生產經營假劣種子、未審先推等違法行為;要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和添加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農藥,農藥有效成分不足等違法行為;嚴查肥料有效成分不足、假冒偽造登記證等違法行為,進一步加強配方肥生產企業的監管,完善配方肥質量追溯制度。通過開展農資打假專項集中整治行動,整頓和規范了農資市場秩序,確保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切實維護了廣大農民群眾和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六、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按照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執法年”活動的要求,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目標責任制,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實施辦法》的宣傳貫徹,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完善監管體系,加強證后監管,加大質檢體系建設和監測力度,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開展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進一步提高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全年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7個、綠色食品2個、有機農產品2個,組織申報地理標志農產品2個。

七、切實加強組織保障

狠抓基本農田保護,嚴格土地用途管制,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的規模,確保耕地數量不減。采取土地流轉、集體經濟組織代耕等形式實現撂荒耕地復耕,建立撂荒耕地責任追究和懲戒制度,對因工作不力造成大面積成片常年撂荒耕地的,追究政府主要領導的責任。切實落實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將糧食面積產量任務等重要指標列入市委、市政府目標考核,強化督查督辦。要加大農業和糧食生產投入力度,確保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投入穩定增長。各級財政要分別解決國家、省和市級項目的工作經費,保障項目的實施。產糧大縣獎勵資金的增量部分全部用于糧食產業發展,重點支持糧食重大增產技術推廣和高產創建。對糧油高產創建活動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市、區縣要爭取獲得省政府設立的四川省糧食生產“豐收杯“獎。要在春耕備耕關鍵時節,加強農藥、種子、肥料為重點的農資市場清理整頓,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確保農民的切身利益。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分工協作,搞好服務,協調解決“三農”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組織動員廣大農業科技人員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開展技術培訓,搞好高產創建,建立示范樣板,促進農業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