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
時間:2022-07-04 11:27:00
導語: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推動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推行清潔生產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傳統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仍未根本轉變,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嚴重。同時,存在法規、政策不完善,體制、機制不健全,相關技術開發滯后等問題。本世紀頭20年,我國將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形勢十分嚴峻。為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的經濟產出和最少的廢物排放,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相統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為此,提出如下意見。
一、發展循環經濟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資源生產率和減少廢物排放為目標,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強化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意識,加強法制建設,完善政策措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二)基本原則。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堅持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技術進步,加強監督管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廢物的產生和排放;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相結合,形成有利于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社會氛圍。
(三)發展目標。力爭到2010年建立比較完善的發展循環經濟法律法規體系、政策支持體系、體制與技術創新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資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廢物最終處置量明顯減少,建成大批符合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的典型企業。推進綠色消費,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一批符合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的工業(農業)園區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
(四)主要指標。力爭到2010年,我國消耗每噸能源、鐵礦石、有色金屬、非金屬礦等十五種重要資源產出的GDP比2003年提高25%左右;每萬元GDP能耗下降18%以上。農業灌溉水平均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每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120立方米。礦產資源總回收率和共伴生礦綜合利用率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再生銅、鋁、鉛占產量的比重分別達到35%、25%、30%,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提高65%以上。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和處置量控制在4.5億噸左右;城市生活垃圾增長率控制在5%左右。(注:上述有關指標將根據“十一五”規劃作相應調整)
二、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工作和重點環節
(五)重點工作。一是大力推進節約降耗,在生產、建設、流通和消費各領域節約資源,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二是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減少廢物的產生,實現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預防和生產全過程控制轉變。三是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最大程度實現廢物資源化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四是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注重開發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技術與裝備,為資源高效利用、循環利用和減少廢物排放提供技術保障。
(六)重點環節。一是資源開采環節要統籌規劃礦產資源開發,推廣先進適用的開采技術、工藝和設備,提高采礦回采率、選礦和冶煉回收率,大力推進尾礦、廢石綜合利用,大力提高資源綜合回收利用率。二是資源消耗環節要加強對冶金、有色、電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筑)、輕工、紡織、農業等重點行業能源、原材料、水等資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三是廢物產生環節要強化污染預防和全過程控制,推動不同行業合理延長產業鏈,加強對各類廢物的循環利用,推進企業廢物“零排放”;加快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以及城市垃圾、污泥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降低廢物最終處置量。四是再生資源產生環節要大力回收和循環利用各種廢舊資源,支持廢舊機電產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選系統,不斷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五是消費環節要大力倡導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鼓勵使用能效標識產品、節能節水認證產品和環境標志產品、綠色標志食品和有機標志食品,減少過度包裝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政府機構要實行綠色采購。
三、加強對循環經濟發展的宏觀指導
(七)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編制有關規劃的重要指導原則。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編制“十一五”規劃和各類區域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以及礦產資源可持續利用、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專項規劃,對資源消耗、節約、循環利用、廢物排放和環境狀況作出分析,明確目標、重點和政策措施。
- 上一篇:腎缺血預處理研究論文
- 下一篇:土地沙化問題管理論文
精品范文
10加快水利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