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農業增產增收工作意見

時間:2022-06-05 10:08:00

導語:農業局農業增產增收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局農業增產增收工作意見

各村民委員會、鎮直有關部門:

*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實施“*”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意義重大。為實現*年農業增產增收目標,根據《資中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年農業增產增收的意見》(資府辦發〔*〕26號)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現提出如下意見,請各村民委員會,鎮直有關部門認真組織實施。

一、明確發展思路,落實增產增收目標

*年全鎮農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努力推動我鎮農業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全鎮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50178畝以上,糧食總產達到16116噸。

大春生產要按照“穩定面積攻單產、科技避災爭主動、優化結構提品質、產業化經營增效益、實現增產又增收”的思路,穩定提高水稻,主攻旱糧生產,突出抓好玉米,大力發展馬鈴薯,積極擴種大豆,增加精細蔬菜,大抓名特水果。計劃全鎮大春糧食總產達到16116噸;蔬菜產量12640噸;力爭大春季為全鎮農民人均增收20元以上。

二、落實關鍵措施,確保糧食穩定增產

(一)采取多種途徑,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切實加大基本農田保護力度,嚴禁非法亂占濫用耕地。同時,在依靠科技擴大糧食播種面積上狠下功夫。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蓄水情況,采取分段育秧,推廣旱育稀植育秧技術,實行大、中、小苗配套,千方百計多栽水稻;通過改制復種和“三田”改旱,在大抓春玉米的同時擴大二季玉米和增種田坎玉米,穩定玉米播種面積;通過改制復種、大搞“增種”增加紅苕面積;要通過調整作物結構擴種馬鈴薯,充分利用旱地預留空行增種馬鈴薯;要通過推廣“麥/玉/豆”種植新模式和春玉米間作冬大豆以及利用果園、田邊地角等擴大大豆面積。通過上述途徑,力爭*年全鎮大春糧食面積穩定在50178畝左右,其中水稻11870畝、玉米19216畝、紅苕15767畝、馬鈴薯1494畝、其它(豆類)1831畝。

(二)扎實開展高產創建,提高糧油作物單產水平。以“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年”為契機,在全鎮扎實開展“66422”糧油高產創建活動,即集中成片建立畝產600公斤水稻、600公斤玉米、400公斤小麥、200公斤油菜、2000公斤馬鈴薯(鮮薯)的千畝展示片,集成創新配套栽培技術體系,示范推廣優良品種和實用增產技術,輻射帶動大面積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水平的提高。

(三)落實防災減災措施,盡力減輕災害損失。始終堅持抗災奪豐收的思想不動搖。確立“順勢而為、主動應對、科學制旱、積極避旱”的抗旱工作思路,變被動抗旱為主動避旱,變以抗為主為防抗結合,變單一抗旱為綜合抗旱。繼續切實抓好以早制旱、以水制旱、以旱制旱、以調制旱、以改制旱、以科技制旱和以多制旱等“七個以”制旱措施的落實。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強化落實“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加強農業生物災害監測與預警,檢疫有害生物及外來有害生物的監測、阻截與控制,加強村植保專業服務組織建設,狠抓重大病蟲害有效防控。大力推廣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技術,科學、安全、合理使用農藥,切實搞好高毒農藥替代工作,確保全年病蟲防治面積占應治面積的95%以上,重大新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30%以上,病蟲草鼠危害損失控制在5%以下。

三、強化科技支撐,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圍繞現代農業“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切實從實用技術推廣、資源高效利用、農民素質提升三個方面強化農業發展的科技支撐。推進農科教結合、產學研協作,開展科技攻關和科技創新,力爭在優良品種選育和栽培技術的集約化、輕簡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大力開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進一步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創新推廣機制,實施科技入戶工程,把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主體培訓有機融合,實現人員、技術、品種、物資、信息等“五入戶”,擴大實用技術覆蓋面。

四、加強基本農田建設,提高耕地的產出能力

切實加強中低產田造,強化以土地平整、地力培肥、渠系配套、農田節水、地力監測等為主要內容的標準農田建設,全面提升耕地的地力水平和產出能力。重點抓好退耕還林地區基本口糧田建設、優糧工程標準糧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省“金土地”工程等項目,完成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任務;實施國家測土配方施肥和省“育土工程”項目,為農戶提供無償的測土配方施肥服務,畝節本增效30元以上;實施國家土壤有機質提升試點項目、稻田保護性耕作項目和地力培肥項目,示范推廣稻田秸稈還田免耕技術。

五、以農村能源建設為載體,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以農村沼氣建設為紐帶,支持農民新建沼氣池和配套實施改廚、改廁、改圈,推廣“豬—沼—果(菜、茶、糧等)”能源生態模式,發展生態養殖業和高效種植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因地制宜開展沼氣綜合利用工程試點,在集約化養殖場、養殖小區和養殖大戶建設與養殖規模匹配的沼氣工程。在污水管網難以覆蓋的區域、農民社區、農家樂和農村中小學興建生活污水凈化沼氣工程。

六、推進產業化經營,轉變農業經營方式

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在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基礎上,培育壯大農村經紀人、營銷合作組織、加工流通企業等農產品市場經營主體,積極發展訂單農業、連鎖經營等現代流通方式,改善營銷服務,不斷開拓農產品市場。積極創新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投融資機制、運行機制和利益聯結機制,完善“公司+基地+體系+農戶”產業化經營模式,通過延長產業鏈條,實現產業升級,將優勢農產品轉化為優質產品,打造名優品牌。繼續抓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貫徹實施,依法規范專合組織的運作,維護專合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支持專合組織發展經濟實體,不斷壯大自身實力,增強對農民的組織和帶領作用。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因地制宜發展“一村一品”,加大對示范村的扶持力度,加強技術指導和信息服務,發揮好示范作用,帶動“一村一品”發展。農業部門要繼續聯系龍頭企業,從品種推介、基地建設、技術培訓、政策咨詢等多方面提供服務。

七、切實加強領導,確保增產增收目標任務的實現

實現*年農業增產增收目標任務,強化行政推動是關鍵。一要強化政策落實。認真落實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糧食最低保護價收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進一步保護和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二要強化目標管理。按照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的要求,將*年糧食產量指標層層分解,納入政府目標考核內容。三要強化農資監管。扎實開展“農藥種子肥料管理年”活動,切實加強農資市場監管,落實《農藥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等六個新規定。抓住春耕備耕關鍵時節,以農藥、種子、肥料為重點,加強對農資市場的清理整頓,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確保農民群眾用上放心農資。四要強化作風轉變。組織廣大農業科技人員進村入戶,搞好技術培訓,抓好示范樣板,輻射和帶動大面積生產。各有關單位要密切配合、分工協作,搞好技術、信息和市場服務,幫助農民解決各類技術難題,協調解決好生產中的具體問題,為奪取*年農業增產增收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