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工作計劃四

時間:2022-01-19 06:24:00

導語:民政局工作計劃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工作計劃四

2008年上海民政工作的總體思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市委、市政府“促發展、調結構、抓統籌、重民生”的工作基調,按照“惠民”、“強基”、“善政”的基本要求,務實創新,狠抓落實,深化落實上海民政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探索現代民政理念,完善現代民政方法,提升現代民政手段,健全現代民政制度,加快形成與率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相適應的現代大民政格局,在推動科學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中作出新的貢獻。

2008年上海民政工作的總體要求:一是更加注重改善民生。重點圍繞“三類群體”解決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保障中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健全既適度普惠又可持續發展的民生保障。二是更加注重能力建設。重點圍繞“三社互動”,充分發揮社區基層組織的自治能力、社會組織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以及社工隊伍的專業能力,不斷提高民政部門化解社會矛盾、促進多元共存的和諧能力。三是更加注重平臺建設。重點圍繞市委、市政府明確的民政工作“五大平臺”,在救助幫困、社區建設、雙擁工作、老齡工作、民間組織管理方面強化服務功能,更好地為部門決策服務,為基層和社會服務,形成推動民政工作的合力。

一、進一步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通過細分困難人群、細化救助政策,深化“分類施保”,完善政府救助和社會幫扶相結合、“剛柔相濟”的救助體系,加強對困難人群的托底性保障,做到“應保確保、應業盡業、應幫即幫”。

1、完善社會救助政策。根據物價變動情況,適時調整城鄉低保標準,相應調整特殊救濟對象補助等標準;會同有關部門研究進一步降低低保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就學子女在義務教育階段以及高中和職校階段的費用減免等措施;配合居民醫保制度出臺,提高醫療救助的力度和受益面;以促進就業為導向,提高低保家庭就業人員的收入豁免標準,健全救助與就業聯動機制。

2、推動社會慈善事業發展。拓展互助幫困工作的參與面,加大對社區綜合幫扶工作的資金支持力度。進一步培育慈善意識,研究扶持政策,營造慈善氛圍。

3、加快救助專業人員隊伍建設,提高救助人員的能力素質。

4、提高救災應急能力。細化本市救災應急預案,年內完成閔行備災倉儲的改造工程,在部分區縣開展“社區減災”試點,完成20個居民減災示范小區。

5、繼續建設“市民收入核對系統”,在全市城市化地區的126個街鎮全面鋪開。

6、推進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進社區,年內實現全市街鎮全覆蓋。

二、以完成市政府實事項目為重點,不斷推進社會福利事業和老齡工作

根據老年人照料的現實民生需求,進一步推動養老服務從“補缺型福利”向“適度普惠型福利”轉變,完善“9073”的養老服務格局。建立家庭養老的社會支持系統,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政策,探索多層次、多品種、可組合、可選擇的養老新模式。在繼續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采取更有效的鼓勵政策,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發展養老事業。

1、完成市政府實事項目。新增1萬張養老床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人數從13萬人增加到17萬人,其中享受養老服務補貼人數從7萬人增加到10萬人。新建100家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設立200個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點。

2、加強為老設施建設和老齡工作。以郊區薄弱村為重點,資助養老機構改造,建設300家標準化老年活動室。以高齡、病殘、獨居老人為重點,為1萬名有需求的純老家庭安裝緊急呼叫裝置。繼續落實獨居老人結對關愛活動。鼓勵、推動社會各行業為老年人提供合適的優待項目和措施。推進“銀發無憂”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工作,試行養老機構意外責任保險,讓更多老年人受益。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對社區老年人健康干預研究。組織開展第六期“銀齡行動”,探索本地區開展“銀齡行動”的有效途徑。

3、發展福利彩票事業。2008年銷售額力爭突破23億元。此外,根據民政部要求,完成全市孤殘兒童福利證的發放工作。

三、深化雙擁共建,鞏固提高優撫安置工作水平,服務于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從國家利益和國防大局出發,積極為駐滬部隊和優撫對象解難題、辦實事,在物質幫助、精神褒揚等方面加大力度,體現國家和社會對他們的尊重和優待。

1、籌備召開本市雙擁命名表彰大會,規劃部署今后一個時期的雙擁工作。

2、扎實做好擁軍優屬工作。提高部分重點優撫對象的撫恤補助標準,會同相關部門落實軍嫂就業和生活保障政策。

3、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完善退役士兵的教育培訓和服務體系,扶持退役士兵通過市場實現就業。

4、認真做好軍休安置管理工作。完成軍休安置年度交接任務,落實好第四批無軍籍退休職工接收安置計劃,穩妥推進軍休干部住房改革工作。

四、推動社區服務,推進基層民主,加強和諧社區建設

以提升功能和完善機制為重點,以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建設為抓手,提升社區公共服務水平,構建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在管理中體現服務,在服務中實現管理。

1、加強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推動建立市級政府部門之間的工作聯動機制,全市標準件的配送率達到70%以上;抓緊研究制定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職業標準,使各類人員持證上崗率達60%以上;擴大“一口”受理的比例和“一頭”管理的試點,開展“全年無休”和“全市通辦”的研究。會同市農委推進村級社區事務點建設。

2、加強居(村)委會能力建設。研究完善居委會運作機制和設置模式,進一步改善居(村)委會工作條件,組織開展街鎮負責人和居(村)委會主任的業務培訓。完善社區代表會議制度和“三會制度”,進一步探索推進社區共治。深化村務公開,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創建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村400個、示范鎮30個,爭創全國模范區。

3、推進社區服務熱線聯動。以市社區服務熱線“962200”為統一受理調度平臺,指導區和街鎮社區服務熱線的運行,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捷服務。

4、指導推進社區建設。跟蹤了解和總結推廣街道財力保障體制改革成果,推進街鎮職能轉變。繼續開展“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創建活動。積極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實驗活動。推進建立社區綜合保險等民生實事項目。加快建立社區注冊志愿者制度,推進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

五、加強社會組織培育和監管,提高社會治理的水平

以促進社會組織又好又快發展為主線,以加強社會組織建設為核心,大力培育社區公益性服務組織,著力提高社會組織的公信力和執行力,發揮它們在擴大群眾參與、反映社會訴求、提供社會服務方面的積極作用。

1、推進社會組織的分類發展。推動建立長三角區域性行業協會。扶持和培育非公募基金會等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積極發展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城鄉基層社會組織。

2、完善對社會組織的扶持政策。繼續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機制,進一步落實公益救濟性捐贈稅前扣除的政策。落實社會組織年金制度,切實提高社會組織工作人員養老保障水平。探索成立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基金,扶持社會組織的發展。

3、規范社會組織管理。深入開展民辦非企業單位信息公開和承諾服務活動,擴大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評估試點范圍,探索推行社會組織財務收支信息公開披露制度,研究制定加強本市社會組織建設的指導意見。推行群眾活動團隊備案管理,制定本市社區群眾活動團隊備案管理的實施意見。穩步推進涉外社會組織的登記試點工作,研究涉外社會組織和國內社會組織涉外活動的管理辦法。加強社會組織網上年檢工作,對部分社會組織資金募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加強行政執法工作,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建立健全市區兩級聯動執法機制。

六、全面推進社工隊伍建設,提高社會管理專業水平

研究全市社會工作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社會工作職業認證工作,增加社會工作人才總量。進一步加大民政系統社工隊伍建設步伐,形成示范效應。

1、推動多領域社會工作發展及其人才隊伍建設。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社工職業水平評價考試相關工作,研究制定社工崗位設置、教育培訓、薪酬待遇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擴大社會工作試點,探索因地制宜、形式多樣的社會工作發展模式。

2、加強社會工作機構的實務建設。鼓勵和引導社工組織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和公共服務,不斷提高社工本土化實務能力。推行社工見習計劃,推進機構、社工和公眾之間的互動,提高社工的工作實效。

七、加強規范,進一步提升專項社會事務管理和服務水平

1、完善行政區劃管理工作。總結、梳理和完善本市行政區劃和行政建制方面的有關規定。深入開展本地平安邊界創建活動,鞏固完善行政區域界線管理維護制度。繼續做好無居民島嶼調查工作。組織實施全市村(居)委會核界工作。

2、規范婚姻與收養管理工作。積極推進預約結婚登記頒證儀式。開展有關婚姻家庭和諧的咨詢服務。加強收養登記規范化管理,進一步做好收養登記的調查、評估和事實收養的源頭防范,配合修訂《上海婚介機構管理辦法》,加強對婚介機構規范管理。

3、提升殯葬管理工作水平。會同有關部門認真做好清明節市民祭掃的接待服務工作。繼續做好幫困濟喪工作,完善低價喪葬用品套餐服務,在全市殯儀館推進節儉型殯殮服務。促進節地葬式改革,擴大海葬社會影響力。制定殯葬中介服務標準,促進殯葬市場健康發展。

4、做好社會福利企業管理工作。全面實施福利企業稅收新政策,推進新型示范福利企業試點工作。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福利企業,推進具備勞動能力的殘疾人進一步就業。加強本市康復輔助器具生產裝配企業管理,完善相關政策法規。繼續抓好本市城鎮重殘人員納入醫保相關復核工作。

八、進一步加強民政自身建設,提升民政工作水平

按照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加強黨風、政風、行風“三風聯動”,推進民政工作的法制化、標準化、信息化和專業化,提高民政工作的透明度、便捷度和親和度。

1、推進文明行業創建和政風行風建設。2008年是新一輪文明行業創建的評審年,要及時整改測評中存在的問題,抓好民政服務窗口的標準化建設,培育民政優質服務品牌。建立“政風行風熱線”反映問題的協調處理機制,推進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組織開展對窗口單位的民主評議。

2、提高民政隊伍專業水平。繼續深入開展學習曹道云同志先進事跡的活動,弘揚民政孺子牛精神,塑造民政核心價值觀,培養民政職業操守,推進民政文化建設。完善民政人力資源的發展規劃,細化專業分類,優化專業結構,研發品牌課程,加強專業培訓。

3、加強民政法制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志愿服務、家庭收入核對、五保和養老機構等方面的立法調研。進一步明確行政執法職責,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探索建立市民政局集中實施行政執法的體制。加強對行政執法行為的管理和監督,探索建立市和區縣民政行政機關內部依法行政的監督制度。

4、推進民政業務的標準化建設。以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規范建設為先導,認真開展和推進機構養老服務、居家養老服務、婚姻介紹、公墓服務、殯葬服務等標準化建設。積極組織推進社區服務中心、福利彩票服務管理標準化建設的可行性調研。

5、推動民政信息化建設。完善“上海民政”網站,優化網上辦事流程,強化便民服務功能。提高民政專網覆蓋范圍,完成10個以上市局直屬單位的專網互聯工作。加快建設電子政務平臺,拓展應用范圍。

6、加強分類指導,為基層開展工作創造條件。在政策和資金方面進一步向基層傾斜,加大項目扶持力度。鼓勵區縣結合實際創造特色工作,及時總結推廣基層經驗。繼續加大對浦東綜合配套改革的參與和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