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糧食生產情況總結

時間:2022-08-01 09:15:00

導語:農業局糧食生產情況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局糧食生產情況總結

特別是糧食生產雖然取得了較大成績,縣的農業生產。為國家糧食生產平安作出了一定貢獻,但由于我縣是農業大縣,財政窮縣,資金投入有限,仍存在農業基礎建設單薄、科技經費缺乏等現實問題,為此,請求上級部門在政策上、農業項目建設等方面加大對我縣的支持力度。

個典型的農業大縣,縣地處湘中丘陵地區。全國基地縣。全縣轄個鄉鎮,個村,總人口萬,農業人口萬,現有耕地面積69.1萬畝,其中水田56.7萬畝,旱土12.4萬畝。境內土壤肥沃,水源充分,排灌方便,溫光資源豐富,無工業三廢和有毒重金屬等污染。糧食生產是農業的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全縣糧食終年收獲面積130萬畝,總產穩定在60萬噸以上。縣委、縣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農業生產尤其是水稻生產,稻谷產量和質量一直處于全省先進行列。近幾年來,縣緊密圍繞增加農民收入這個中心,把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作為農業生產的重中之重來抓,認真落實國家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穩定糧食收獲面積,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生產技術,積極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有效地提高了糧食的生產能力,確保了糧食生產平安,取得了較大成效。年、年次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

一、主要效果

縣糧食生產面積穩定,繼續獲得穩產高產。2004年全縣糧食收獲面積136.8萬畝,2005年137.5萬畝,2006年141.8萬畝;2004年糧食總產58.5萬噸,2005年59.9萬噸,2006年61.7萬噸;2004年糧食單產427.6公斤/畝,2005年428.5公斤/畝,1糧食生產繼續穩產高產。近幾年來。2006年435.1公斤/畝,全縣糧食收獲面積、總產、單產逐年增加。目前,全縣農業人口人均占有量約740公斤,糧食商品量達到27萬噸,商品率約44

縣積極調整優化糧食品種結構,2糧食品種結構不時優化。近幾年來。大力推廣優質高產品種,糧食生產的優質化水平不時提高。1998年起,縣多次被確定為省優質稻米產業化開發基地縣。自2004年以來,全縣重點推廣了湘晚秈5號、13號、天龍香106湘早秈31號、中鑒100金優207等30多個優質高產糧食品種。2006年全縣優質稻面積達87.05萬畝,比2005年增加20.25萬畝,占水稻面積的81高檔優質稻12萬畝,比2005年增加6.7萬畝,優質稻總產達41.4萬噸。為適應我縣牲豬生產的發展,2006年我縣又在發展雜交玉米上做文章,全縣雜交玉米種植面積達到14.5萬畝,品種主要為臨奧一號、澄海11號、聯合3號、豫玉22號,玉米生產全部實行雜交化、優質化。

組織龍頭企業與糧食生產基地和農戶簽訂合同,其中高檔優質稻全部訂單化,每年訂單收購稻谷數量10萬噸以上。二是糧食加工業不時發展。全縣現有年加工能力達5萬噸的企業2個,有加工能力5000噸左右的中、小型米廠31家。此外,3糧食產業化水平不時提高。一是訂單化水平顯著提高。縣依托縣大米廠、米業、市國家糧食貯藏庫等糧食加工龍頭企業。還有小型糧果、餅干、粉絲等食品加工廠400余家,每年需糧食1萬多噸。三是專業合作組織逐步建立。為推進優質稻米產業化發展,2006年,由精制大米廠等稻米加工龍頭企業牽頭成立了優質稻米協會,并在各鄉鎮建立分會,現有協會會員2150個。

二、主要做法

落實糧食生產責任。為抓好糧食生產,1加強組織領導。縣委政府的支持下,局牽頭抓好了對糧食生產的組織領導。一是建立糧食生產目標責任制。縣委政府把糧食生產納入全縣目標管理考核的重要內容,縣、鄉、村層級簽訂責任書,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總產量等目標任務的完成。二是制定糧食生產計劃。為加強對糧食生產的指導力度,局每年都制訂糧食生產計劃,將糧食生產面積、總產等任務逐級分解下達到各鄉鎮、村,實行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三是及時召開糧食生產工作會議。局每年要組織各鄉鎮分管農業負責人、農技站長召開兩次以上專題會議,對各階段的糧食生產工作作出及時的安排安排。四是建立基層聯系點制度。局規定每個班子成員聯系兩個鄉鎮,負責各項政策的落實,督促農業生產的各項工作開展,同時,每個技術干部聯系一個村,搞好農業生產技術指導。

落實各項惠農政策。一是積極宣傳中央1號文件和各項惠農政策。中央1號文件下達后,2加大宣傳力度。局在認識組織學習的基礎上,及時組織干部職工,通過出動宣傳車、印發宣傳資料、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使中央的政策深入人心,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和宣傳國家、省扶持發展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二是切實做好良種補貼工作。從2004年開始,中央對種糧農民實施良種補貼。2004年至2006年我縣良種補貼面積309.93萬畝,國家下撥我縣良種補貼資金2955.57萬元,全部及時足額發放到戶。通過對政策措施的宣傳貫徹

大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落實。為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發明了有利條件。

提高農業科技水平。一是完善農技推廣體系。目前,3強化技術服務。全縣建立了以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為主體,縣農業科技合作社、優質稻米協會等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為依托的健全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二是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局每年要開展水

開展新技術的示范推廣工作。近年主要推廣了旱育拋秧、測土配方施肥、稻草覆蓋免耕、天燈地鴨沼氣肥生態優質稻開發等新技術,稻、玉米新品種試驗示范30多個。每年推廣新技術面積達150萬畝次。三是加強技術指導。局在縣電視臺開辟了電視專題欄目,每周播放次,每年制播期;自行編印了農業》小報,每月1期,年發行量180萬份;年舉辦各種形式的農民科技培訓班180期,培訓農民2萬余人;縣農技推廣中心技術人員臨時駐村蹲點、深入農戶和田間地頭指導技術,每年辦樣板示范點20余個,以點帶面,輻射全縣;縣農技推廣中心設立“農技信息咨詢服務大廳,各鄉鎮農技站建立了農技110和農業信息網絡。農技推廣服務職能全市第一,專家服務基地全市第一。四是辦好示范基地。主要建立了高檔優質稻核心示范基地、玉米高產示范基地、植保“四無”示范基地、測土配方施肥基地、旱作節水農業基地等30多個基地,各基地都取得了明顯效果,真正起到示范帶動的作用。

維護農民合法利益。近幾年來,4加強農資管理。局以農業行政執法大隊為主體,以農資管理和打假護農為工作重點,依法辦事,切實維護了農民利益。一是加大宣傳,營造良好工作氛圍。通過印發宣傳單、開展電視講話、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農業法律法規,使之家喻戶曉。二是創新機制,規范農資市場體系。主要建立了農資可追溯制和農資經營誠信體系,特別是種子經營方面,建立種子經營檔案,發放《種子經營信譽卡》三是加強監管,嚴厲打擊制假販假。建立農資經營市場準入制,堅決打擊假冒偽劣農資,嚴格執法,從源頭上治理農資坑農害農案件的發生;取締販假、售假、無證經營等非法行為,杜絕一切坑農、害農事件的發生,切實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利益。

提高糧食生產后勁。一是積極爭取農業項目。近幾年,5加強項目管理。為充分利用國家對糧食生產日益重視的新形勢,局積極爭取到農作物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建設、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測土配方施肥、優質稻產業化開發等一大批農業項目,項目資金1000多萬元。二是認真組織實施項目。局對項目建設實行了嚴格的管理制度,進行陽光操作,項目資金實行專款專用,嚴禁挪作他用,設立專項帳戶,實行專帳管理;項目建設施工按規定實行招投標制度,嚴格按程序辦事;項目建設物資儀器的推銷依照政府集中推銷制度執行,沒有私自購買行為;施工單位的確定實行公開競爭,擇優選用;對項目建設的質量管理,嚴格按規劃設計施工,每個環節嚴格把關,高標準、高質量完成項目建設任務。通過農業項目的實施,有力地提高了縣糧食生產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