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茶業經濟工作大會領導講話稿

時間:2022-01-16 04:07:00

導語:全市茶業經濟工作大會領導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市茶業經濟工作大會領導講話稿

同志們:

今天的會議非常重要。市第五次黨代會剛結束,我們召開的第一次會議是市委常委會議,緊接著是昨天在風景區召開的管委會黨委擴大會議,第三個就是今天的茶業經濟工作會議。是我們引為驕傲的第一山水王牌;茶葉,是我們引為自豪的第一農產品資源。剛才同志跟我說,今天的會議是這多年來召開的第一次大規模、高規格的關于茶產業發展的工作會議,市四套班子領導都來了,市茶業經濟促進會的立威會長也請來了。這次會議的主題是,深入學習貫徹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總結和分析近年來茶產業發展情況,研究和把握茶產業發展的趨勢和前景,明確并細化未來五年的目標任務,確立下一步工作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點,努力把茶產業打造成的特色產業、支柱產業、戰略產業,為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今天一天確實很高興、很振奮、很受鼓舞,也很受教育。為什么這么說?我想有這么幾條理由:一是參會者關鍵。有市四套班子領導,區縣委書記或者區縣長、分管區縣長,區縣農委主任、茶葉站長,22個市直部門和駐黃單位負責人,33家茶葉企業、23個重點產茶鄉鎮和10個產茶重點村的代表。可以說,是一竿子到底,有種茶的、做茶的、賣茶的,還有指導和服務茶產業發展的,涉茶的方方面面都請來了。二是內容實在。會議有參觀、有考察、有表態、有部署、有交流,還有對接。這個對接,一個是銀行與企業的對接,也可以說是銀行、擔保公司與茶企的對接,剛才市人行王林行長說了,今年月份全市茶產業貸款增幅達22%,比同期各項貸款增幅高6個百分點,非常不容易。還有一個對接,就是茶產業與“智慧”的對接,今天我們特地把“智慧”的朱總也請來了。“智慧”是我們建設現代國際旅游城市的重要支撐點,市委、市政府對此非常重視,將投入幾千萬元,依托途馬打造一個網上、在線。昨天我去看了,網站建設起點比較高,里面的設計也不錯,現在全市4A、5A級景區和百佳攝影點等,都通過3D技術在網上宣傳推介,我們的茶葉企業也要利用網站和3D技術,對基地、產品、生產流水線包括企業形象等進行全方位展示,開展網上交易,促進產品銷售,擴大對外影響。今天不少企業跟我說,全國有多少個經營網點、專賣店和茶樓,這是一種營銷模式,但現在應該更多的是網上宣傳、網上營銷,這樣做既可以減少成本、保證質量,又可以促使“智慧”做大,茶企受益、途馬受益、政府受益,一舉數贏。今天請朱總來,就是希望我們的茶葉企業特別是33家到會企業,主動與“智慧”聯系,請他們搞好指導和培訓,盡快實現上網宣傳交易,具體請市農委牽個頭,把這項工作對接好。三是形式新穎。上午18家企業進行了現場表態,下午7個區縣和4個部門作了交流發言,企業之間、區縣之間、部門之間競爭意識都很強,謝裕大、汪滿田、松蘿提出搞10個億,猴坑、六百里等提出搞5個億,休寧提出搞30個億,這些都很不錯。這幾年茶產業快速發展,各區縣、各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省管部門在品牌打造、原產地保護等方面支持很大。四是組織精心。今天大家只要深入其中好好體會,都將有很多收獲和感受,同志、義生同志和市農委其他同志做了大量工作,部署周密,準備充分,使得我們今天的會議開得很成功,收獲很大。今天的會議主要是聽同志的報告,本沒有什么好說的,但剛才聽了大家的發言,也產生了不少靈感。對茶葉我是一個初學者,但是一個喜歡喝茶的人,新方、金如還有立威同志都是專家,我下面講幾點,講得不對的請大家指正。

一、多年多方面的持續努力為茶產業發展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基礎

咱們,茶產業發展歷史悠久,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近幾年,全市上下堅持以“雙十”工程為抓手,圍繞加快基地建設等10個方面重點工作,強力推進茶產業發展,茶產業正處在由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粗放加工向清潔化加工、單一產品向多元化產品、大宗茶向名優茶的重大轉變過程之中。具體來說,有10個方面的成績比較突出:一是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年我來的時候,全市茶葉綜合產值為31.79億元,今年預計可突破60個億,比3年前翻了將近一番,比上年凈增14個億。二是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全市現有規模以上茶葉加工企業66家,年銷售收入超5000萬元19家,其中超億元7家;擁有省級龍頭企業13家、市級龍頭企業35家,8家企業入選中國茶葉行業百強。三是基地建設步伐加快。“”期間,全市共完成低產茶園改造20萬畝,建成百畝以上連片示范基地55片、生態高效茶園10.2萬畝,有機茶園、綠色食品茶園和無公害茶園認證比率達98.3%,居全省第一位。四是品牌影響日益擴大。“三大品牌”(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享譽國內外,“三樣國禮茶”()由總書記贈送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和省著名商標、名牌產品爭創等工作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五是質量安全不斷加強。“”期間,全市共引進購置茶葉生產流水線26條,完成初制廠優化改造400余家,并有153家企業通過質量安全QS認證。六是市場營銷成效顯著。連續多年在上海、北京等地成功舉辦了名優茶展示展銷會,深受廣大消費者好評。七是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全市茶葉協會和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46家,帶動茶農近50萬人。八是茶文化得到較快發展。相繼建成并開放了毛峰茶葉博物館和太平猴魁“茶文化樓”,公開發行了毛峰、祁門紅茶、太平猴魁、徽州松蘿四大名茶系列茶書;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獲原產地域保護,其傳統手工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九是產業鏈條逐步拉長。茶文化、茶旅游、茶家樂等得到較快發展,茶葉與文化、旅游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十是茶農收入大幅提高。年,全市70萬茶農人均茶葉收入達到1930元,比“十五”末740元增長159%。重點茶區的猴坑村民小組人均茶葉收入據說已高達20萬元,真是了不得。

上述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團結奮斗的結果。立威、灶福等市級老領導給予了大力支持,國權、迎峰、等同志做了大量工作,新方、金如、家雯等同志也付出了大量心血,市直有關部門、駐黃有關單位、金融機構和區縣、鄉鎮、村以及科研單位等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廣大茶農、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茶葉協會和經銷商更是作出了積極貢獻。借此機會,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并通過你們向全市廣大茶農、茶企、茶商和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差距和不足。據市農委的同志跟我講,當前茶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茶葉單產低。全市茶園平均畝產34公斤,比全省平均水平(42公斤/畝)低8公斤、全國平均水平(48.5公斤/畝)低14.5公斤。辯證地看,這也說明我市茶產業發展的潛力很大。二是茶園畝產值低。全市茶葉畝均產值1901元,雖然略高于全省(1800元/畝)和全國(1541元/畝),但只有福建縣畝產值(5673元/畝)的1/3,比浙江畝產值3000多元也差不少。7個區縣由于茶葉品種不同,畝產值也不平衡,比如區就比較高,達到4000-5000元。三是無性系良種覆蓋率低。全市目前無性系良種覆蓋率只有13.4%,而浙江和福建分別高達80%和100%,與我省“十二五”確定的發展目標40%差距也很大。四是企業規模小。今天看的18家企業,大一點的是謝裕大和松蘿,年銷售額2-3個億,在全國茶葉企業第一方陣中還排不上位次。此外,茶葉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品牌多名牌少和質量安全等問題也還依然存在。必須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茶產業大發展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和廣闊前景

茶產業是富民產業、特色產業、生態產業和健康產業,與我們的事業、工作、生活緊密聯系、息息相關。昨天我想了一下,當前茶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前景可以從多方面去分析,為了便于大家容易記住、容易理解,我想可不可以從這么五個方面去把握:一是消費需求量越來越大。現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把茶葉列為六大保健飲品之首(過去是第二),茶葉特別是綠茶越來越多地受到整個人類的喜愛。目前世界上有60多個國家產茶,160多個國家消費茶,年茶葉消費總量為400多萬噸,人均消費量1.2斤;我國茶葉年產量為150萬噸,其中出口30多萬噸,深加工6-7萬噸,國內消費110多萬噸,年全國茶葉人均消費量1.5斤,較2005年(0.5斤)增長了2倍。也就是說,現在外國人一年喝1.2斤茶,中國人一年喝1.5斤茶,而且增長很快。在消費量增加的同時,消費結構也在發生變化。過去我們常講茶葉分為六類,比較復雜。近期我看了一些資料,了解到全世界有三本茶葉經典著作。一本是中國陸羽著的《茶經》,一本是20世紀20年代美國學者威廉·烏克思撰寫的《茶葉全書》,還有一本是位日本和尚寫的。據威廉·烏克思撰寫的《茶葉全書》,他把茶葉分為綠茶(不發酵茶)、烏龍茶(半發酵茶)和紅茶(全發酵茶)。在這三大茶類中,比重大的綠茶、烏龍茶消費穩步提升,比重小的紅茶增勢強勁。年與2005年相比,全國綠茶銷售比重由48%上升為56%,烏龍茶由12%上升為15%,紅茶由2%上升為5%,尤其是紅茶消費勢頭看好,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喝紅茶,其他一些茶類包括茶飲料發展也很快。二是質量安全要求越來越高。當今社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意識日益增強,更加注重綠色消費、安全消費,這對茶葉的內在品質、生產條件和衛生環境也就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綠色、安全、優質和健康已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和制勝的“法寶”。前不久,有條消息反映我們的茶葉質量,后經了解是一家外地企業打著毛峰的牌子在作假。這要引起大家的重視和注意。三是消費方式越來越多元。過去我們的茶葉主要是家庭消費和勞保消費,現在禮品消費、休閑消費、旅游消費、公益消費、工業消費都在不斷攀升。為什么要說消費方式轉變這個問題呢?因為消費方式的轉變,帶來的是茶葉產品的變化,茶飲料、袋泡茶、速溶茶、茶多酚等產品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上午汪智利老總說了,他們之所以開發茶奶和茶食品,就是為了適應消費方式多元的需要,其他有條件的企業在這方面也應該有所探索、有所作為。四是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剛才我所講的都是從需求方面說的,消費量在增加、結構在變化、方式在多元,總的來說有利于我們發展,但并不是說市場越大我們的茶葉就越好賣,這里面還要考慮一個供給問題。現在的市場競爭很激烈,雖然我們一直在抓質量、抓品牌,有進步、有發展,但與我們的競爭對手相比,我們有些方面還不及他們。比如太平猴魁、毛峰、祁門紅茶雖然很有名,但在全國茶葉市場中,講得比較多的還是福建的茶、浙江的茶、四川的茶,在座的各位企業家感受應該更深。供給方面的競爭激烈,既是壓力也是動力,應辯證把握,更應在競爭中堅持創新發展,強者都是在競爭中產生的。五是政策環境越來越看好。省里已設立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投入1個億,余欣榮副省長說過,安徽茶葉有“四朵金花”,其中“三朵金花”在,這就是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肯定是省里支持的重點。省委、省政府還決定在全省選擇7個縣進行重點扶持,每個縣每年投入500萬,一定3年,7個縣中我們就有4個(區、徽州區、休寧縣、祁門縣)。另外,市里也將出臺相關政策,每年籌措資金500萬元,進一步加大對茶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

除了上面所說的,剛才我還在邊聽邊想,有這樣一些心得,能不能這樣講:茶葉既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既是一產,又是二產、三產,今天邦柱同志、建華同志也來了,茶產業發展不光是義生同志的事,跟你們也有關系,120億的茶葉綜合產值中,二產就占到80個億,我們的茶葉企業實際上是工業企業;既是世俗的,又是高雅的;既是傳統的,又是時尚的;既是區域的,又是全人類的。剛才講的主要是指茶葉的實物形態,還有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文化,在文學家眼里是格物致和,在哲學家眼里是天人合一,在政治家眼里是崇德貴民,在社會學家眼里是遠神近人。同時,喝茶和茶文化還可以教我們做人做事、待人接物,有深度的教化功能。比如做人,茗上一口清茶,體現的是清廉節儉而不失風雅;人與人之間交往,清茶一杯,講究的是倫理道德、禮敬誠信;對個人心態和修養來說,喝茶可以去浮消燥、平心靜氣;而茶文化與琴棋書畫結合,還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因此,大家應為致力于茶產業、茶經濟發展而感到光榮、感到自豪,茶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我們作為全國重點名茶產區和安徽省主產茶區,有優質的生態環境,森林覆蓋率達77.4%,空氣質量優良率為100%,土壤也比較適合種茶,品種也全;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包括擁有一批優秀的企業家和科技工作者;有優越的區位條件,我們毗鄰的是全國消費量最大、收入水平最高、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地區;還有長期積累的茶文化底蘊,茶產業正步入加快發展的快車道。廣大種茶人、做茶人和賣茶人要倍感自豪,堅定信心,加快發展;各級黨委政府、涉茶部門和科研單位要強化責任,加強指導,做好服務。

三、齊心協力把茶產業打造成我市特色支柱產業

有關茶產業發展,市第五次黨代會報告中專門寫有一段,剛才同志也說了,我這里就不再重復。今天的會議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貫徹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把今后五年的茶產業發展目標任務分解落實下去。這個發展目標具體用一個數字來說,就是120個億,但必須明確的是,這個發展目標包含著質和量兩個方面,是質與量的有機統一。質包含著內在品質、產品安全和生產加工標準化、清潔化、規模化等要求。要實現這個目標,三次產業要協調發展,確保一產達到20億元,二產達到80億元,三產達到20億元;各種茶類要齊頭并進,毛峰實現51億元,太平猴魁實現19.8億元,祁門紅茶實現9.8億元,屯綠實現17.4億元,其他茶類實現22億元;各個區縣要競相發展,剛才7個區縣交流發言中都明確了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綜合產值加起來就將近140億元,其中歙縣40億元、休寧30億元;龍頭企業要做大做強,今天18家企業帶了個好頭,大家信心滿滿、勁頭很足,上午我問過18家企業的老總,加在一起到2015年就將近80億元,占到全市計劃的2/3了。歸納到一點,就是四句話:“質量統一、多方聚力、共同努力、志在必奪”,確保完成并超額完成上述目標任務。

四、千方百計全面提升茶產業的綜合效益

茶產業是我市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富民強市的可靠抓手。過去我們研究茶產業效益時,談得比較多的是茶業富民、茶企增效,而政府似乎得不到多少好處,但從現實看,發展茶產業我認為至少有茶農增收、茶企增效、政府增稅、環境增美、形象增優、健康增壽等“六大效益”。

一是茶農增收。茶產業發展首先要讓種茶人得好處,富裕種茶人。過去我說過“五把一讓”,其落腳點就是要讓茶農致富。現在茶農來自茶葉的人均純收入是1721元,占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6716元的25.6%。未來五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要實現倍增計劃,達到1.4萬元、爭取1.5萬元,這其中來自茶產業的比重不得低于25%,人均茶葉純收入要達到3800元左右。這樣,茶葉作為支柱產業、戰略產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得到體現。

二是茶企增效。上午我與18位企業老總面對面地進行了交流,大家目標很明確,謝裕大、汪滿田和松蘿提出要搞到10個億,猴坑、六百里、新安源、祁門紅茶、祁門茶業和國色祁香提出要搞到5個億,茶業集團提出要搞3個億,希望大家按照這個目標去努力。企業規模上去了,肯定會有效益,沒有效益大家就不可能從現在1-3個億發展到未來的5—10個億,效益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希望在座的33家企業,都能盡快地把效益規模發展到3個億以上。

三是政府增稅。年,全市茶產業各種稅收加起來不到3000萬;去年達到3854萬,增加了近1000萬;今年月份超過3000萬,預計到年底可望實現4500萬,發展形勢還不錯。我希望企業在規模增大、效益提升的同時,能給政府多交稅,年銷售收入超10億的企業,上繳稅收要爭取達到1000萬元以上;銷售收入5-10億的企業,上繳稅收要爭取達到500—800萬元。希望能建立一個良性循環機制,做到企業多依法繳稅,財政多給力支持,爭取茶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20億元時,全市茶產業提供的稅收不少于2個億。

四是環境增美。茶樹既是一種高效的經濟作物,又是四季常青的綠色植物,尤其是在廣大農村,一塊塊、一片片、一層層的茶園點綴在青山綠水、徽派建筑之間,構成了濃郁的生態底色。現在全市有百畝以上成片茶園55片,給我印象深刻的有這么幾個地方,一是上午大家看的徽州區謝裕大1000多畝生態茶園;二是休寧縣榮山茶廠5000多畝茶園;三是祁門鳧峰1100畝茶園;四是區現代化農業示范園;五是篁墩對面、新安江拐彎處的143畝茶海。這些地方都非常漂亮,已成為眾多游客和攝影愛好者競相追逐的觀光場所。

五是形象增優。我們經常講,有“六張王牌”,其中一個就是物產豐饒,這當中就包括我們的茶葉。由此我想到一句話,就是“游山玩水來、品茗(茶)休閑到徽州”。茶葉是我們的形象,外地人來,一說就說到我們的茶好,猴魁了不得、祁紅了不得。休寧松蘿茶沉在海底200多年撈起來品質依然如舊,余香猶存,真是了不得。我們出去宣傳推介,茶葉是一個“重要資本”。

六是健康增壽。對消費者來說,茶葉是生活必需品,也是一種保健產品。把“茶”拆開看,草字頭代表二十,下面的八和十代表八十,一撇一捺又是一個八,加在一起就是108,因此108歲的老人又稱為“茶壽”老人;再從“茶”的字面看,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寫照,寓意“人在草木間,誰能不喝茶”。據現代科技分離和檢測,小小一片茶葉,有機化學成份450多種,無機礦物質40多種,加起來接近500種。所以茶葉是個好東西,對人體健康很重要,已居三大飲料之首。

因此,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必須堅持“六個效益”的有機統一,并把茶農增收放在首位。對于這一點,各級黨委、政府和我們的企業應該是贊成的。

五、科學確立并重點抓好茶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

加快茶產業發展,重點抓哪些?我過去說過“五把一讓”(把茶產業做強、把茶產品做優、把茶企業做大、把茶市場做活、把茶文化做響、讓茶農致富)、說過十個方面的工作(加快基地建設、壯大龍頭企業、注重品質安全、突出科技支撐、加快品牌建設、善于市場營銷、提升組織化程度、振興徽茶文化、延伸產業開發、強化指導服務),剛才同志又提出了八個方面,這些都是完全一致的,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抓好貫徹落實。結合今天的會議,我想當前重點是要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基地建設。今天上午我特地跟18家企業老總說了,你們一定要有自己的基地,包括良種茶園發展、低產茶園改造、“三茶”(有機茶園、綠色食品茶園、無公害茶園)認證管理等,而且基地要多要大。據初步統計,“十二五”期間,這18家企業的生產基地將由現在的19.7萬畝擴大到50.4萬畝,這很好,一定要抓好落實。

二是質量安全。怎樣保證質量安全?第一是良種化,就是加快良種繁育推廣步伐,提高茶葉內在品質;第二是規范化,可能這個表述不一定準,意思是要在種植環節實行農資配送、專營專賣,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等;第三是清潔化,就是大力推廣應用清潔化、自動化生產流水線和電力、燃氣、沼氣等清潔化能源,保證產品達到相關質量要求;第四是標準化,就是加快建立健全茶葉生產加工標準化體系;第五是法制化,就是工商、質監、檢驗檢疫等部門要依法嚴管,凈化農資市場和茶葉市場。上午我說過,誰生產、銷售損害消費者健康的產品,誰就是罪人;誰生產、銷售損害形象的產品,就砸誰的牌子。茶葉,從廣義上說,也屬于食品。食品的“食”字,上面是“人”,下面是“良”,這說明食品生產要講良心。要樹立這樣一種理念,對不健康的產品一定要堅決杜絕,對害群之馬要嚴懲不貸。

三是龍頭培育。龍頭企業如何做好?我想講三句話:第一是要勇于做大。咱們的企業家比較內斂,講究穩當,這是非常好的品質,但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我們不能一味地講究穩當,而要敢于承擔風險,勇于拼搏做大。第二是要敢于做強。路子選得正,加上有自己的優勢,我們完全可以做強。第三是要善于做優。有的時候并不是規模越大、產量越多就好,而是要把企業做優、產品做優,以優取勝。

四是品牌建設。重點要圍繞五個方面來推進:一要創建品牌,力爭“十二五”期間,全市爭創中國馳名商標2-3件,新增省級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8-10個。二要整合品牌,現在我們有些品牌證明商標授權使用的企業太多、太濫,既不利于保護,也不利于做強,要加快整合。三要保護品牌,重點抓好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報注冊和出口認證等工作,強化品牌的原產地保護。四要提升品牌,幫助和指導企業抓好名茶標準實物樣的制定與推廣,積極爭創中國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和國家級、省級名牌產品。五要宣傳品牌,充分利用“智慧”這個平臺,開展網上宣傳促銷,繼續在上海、北京等地開展名優茶展示展銷會等。

五是產業延伸。縱向,就是依靠科技進步,延伸產品加工,搞好茶飲料、茶食品、茶多酚等新產品開發,拉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橫向,就是充分挖掘茶葉的文化價值、旅游價值,大力發展茶文化、茶旅游、茶家樂,促進茶葉與文化、旅游的深度結合,做大做強茶產業。

六、博采眾長提高指導和推動茶產業大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加快茶產業發展,面臨的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和殘酷,在座的各位一定要有開放眼光,博采眾長,善于學習和借鑒。比如在基地建設上,云南省普洱市非常注重茶園基地良種化、園林化、生態化建設,茶園既是生產基地,又是旅游休閑的好歇處;在龍頭企業培育上,四川省峨眉山市堅持在做大做強上下功夫,該市竹葉青茶業有限公司躋身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達5.25億元,名列全國第八;在品牌建設上,毗鄰的杭州市提出“茶為國飲、杭為茶都”,專門制定出臺了《杭州市西湖龍井茶基地保護條例》,重點抓好龍井茶的基地建設、原產地保護、品牌管理和市場規范;在質量安全上,福建省縣出臺了《縣茶園投入品經營使用管理辦法》,從嚴依法加強對茶園投入品的經營和施用管理;在市場營銷上,福建省武夷山市每年投入100—300萬元,用于“大紅袍”等品牌的宣傳營銷,并在全國建立營銷網點4000多個;在品牌推介上,周邊天方茶業的霧里青搞得也比我們好,等等,都值得我們很好地虛心地去學習。我們人有許多優秀品質,民風也非常淳樸,但是傳統中也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說我們總認為什么都是的好,看不起別人,這在當今社會是不行的,要虛懷若谷,主動向他人學習,只有善于學習他人我們才能超越他人。

總之,對于茶產業發展、茶經濟振興,我還想對各級黨委政府、涉茶部門和金融機構等講一句話:發展茶產業我們怎么認識都不為過、怎么努力都落不到底、怎么支持都不過分!讓我們共同努力,把的茶產業搞上去,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