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文化大市座談會講話稿
時間:2022-11-06 10:14:00
導語:創建文化大市座談會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領導、同志們:
文化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根系,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靈魂,是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紐帶,是激勵全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力量。民族和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以及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文化的競爭,是文化力的比拼。從某種意義上講,文化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力與后勁。
總書記總書記指出,我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順利完成了第二步戰略目標,現在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小康社會需要小康經濟,同時也需要小康文化。寧波作為沿海發達地區,理應成為小康文化、小康經濟的先導者。市委九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了“繁榮大文化,建設文化大市”的要求。象山縣委、縣政府繼8月全市文化工作會議后,及時召開了全縣文化工作會議,會上順勢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文化大縣的奮斗目標。我們認為,建設先進文化,創建文化大市、文化大縣,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重要內涵;是順應經濟文化一體化趨勢,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必要條件;是提高城市品位,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也是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舉措。
象山文化大縣建設應該是寧波創建文化大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是文化大市建設的題中之義。建設文化大市、文化大縣,所涉范圍寬泛,涵蓋了哲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社會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體育、科普和旅游文化、城建文化等諸多領域,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光榮使命,它需要各級各部門的齊抓共管,需要全社會的通力協作,需要全民的共同參與。文化大市、文化大縣建設,必須著眼于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必須著眼于人的文化視野的開拓,這是前提,這是關鍵,因為思想意識上的提高是付諸行動的先決條件。因而,我們只有切實認識到文化是民族靈魂和血脈;切實認識到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和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切實認識到文化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切實認識到文化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及象山縣委、縣政府提出創建文化大市、文化大縣才不會“一紙空文”,才不會紙上談兵。也只有這樣,創建文化大市、文化大縣才會變“要我創”為“我要創”,變為主動、自覺行為。
創建文化大市,從我縣角度來看,當前要著重抓好濱海特色文化(漁文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文化產業發展、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隊伍建設等諸多方面。下面,我結合本縣文化工作實際,就如何挖掘開發濱海特色文化和做強做大文化產業,積極促進文化大縣建設這兩個方面談些初淺看法。
我縣的濱海特色文化,即就是海洋文化、漁文化。象山漁文化溯源于境內的塔山文化,距今已有7000余年歷史。從塔山遺址發掘出土的文物看,居住在今縣城東側沙溪邊上的先民以海為伴,以漁為生,大量的陶制品留下了他們親手描繪的水波紋以及貝殼印痕。他們是地道的象山漁文化最早的播種者和建設者。在長期與海共舞的實踐中,我們的先祖學會了打船、織網,掌握了勞動禁忌、服飾要求等等。同時,以這種物質性的文化現象為出發,逐漸形成的漁區風俗、信仰崇拜和勞動伴生的號子、歌謠、傳說、故事等精神品質的要素開始逐漸豐富,幾經滄海桑田,從而形成了底蘊豐厚的象山漁文化,成為了象山人的一種符號。
開發挖掘濱海特色文化(漁文化),首先是要確定發展目標。底,我縣在集思廣益、充分論證基礎上,研究制訂了《象山縣“十五”文化發展規劃》,確定了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大精神為指導,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全面推進文化大縣建設,到2020年建成濱海特色鮮明、文化設施先進、市民素質優良、社會文明進步的文化大縣總體目標。這個總體目標定位準確,突出了我縣濱海文化特色,有利于發揮我縣的地域文化優勢;又強調分步實施,符合我縣縣情實際。我們將圍繞既定目標,通過三個階段的努力,逐漸把象山建設成一個開發與保護并重,傳統與現代融合,經濟與文化協調發展的濱海文化大縣。
其次是要深挖歷史文化內涵,弘揚特色民間藝術。我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山海資源豐饒,文化積淀深厚,這為“文化大縣”建設提供了良好基礎。當務之急是要繼續充分發掘歷史文化資源,提煉歷史文化特色,打造獨特的現代化濱海旅游城市品牌。一要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歷史文物對于繼承和弘揚優秀文化傳統,激發人們愛國愛鄉的情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將在尊重科學、充分論證基礎上,切實做好塔山古文化遺址、古陶窯、古沉船等文物的保護和發掘工作,進一步做好文物普查資料整理建檔工作,申報一批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文物保護點。同時將加快博物館建設,開辟塔山文物、象山史跡、古書畫、漁文化、象山名人等常設陳列館和二至三個機動陳列館,做深做透歷史遺產文章。二要積極研究、發掘名人生平事跡。歷史名人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幾處供人瞻仰的故居和幾本古籍,更重要的是他們所承載的歷史底蘊和他們身上所散發的人格魅力。我縣已發掘出一批有著豐厚人文價值的歷史資源,今后將進一步利用各新聞媒體,全力打造幾位具代表性的“品牌名人”,如“大贏??汀庇崾考?,“東南一學者”姜炳璋,國學大師陳漢章,左聯五烈士之一紅色詩人殷夫等,重現他們昔日的風采。三要加強方志、典故、傳說的編纂工作。文藝工作者的辛勤編修和精心雕琢,將進一步豐富象山歷史文化。尤其是自80年代中期編纂《象山縣志》以來,已近20年。這20年象山變化巨大,“十五”期末應加緊續編或修編《象山縣志》。四要保護和弘揚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高妙蘭農民畫、謝才華剪紙、張德和竹根雕,在省市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也是我縣寶貴的民族民間藝術資源。下步我們將啟動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工程,將竹根雕、農民畫、剪紙等列入縣、市、省三級保護項目,同時籌建謝才華剪紙藝術書苑,使我縣的特色民間藝術更好地得到繼承和嫡傳。
再次是要精心打造濱海特色文化。我縣漁文化風情獨特,建設文化大縣必須精心打造濱海特色文化品牌。一是節慶文化要成為海洋文化的最佳展臺。1998年以來,我縣已連續六屆成功舉辦了“中國開漁節”,賦予傳統漁區文化以新的生機和活力?!爸袊_漁節”已成為寧波市三大地方特色節慶活動和國家旅游局確定的“中國體育健身游”重點項目,“三月三、踏沙灘”也成為極富地方特色的群眾性游樂活動。我們將繼續以民俗為基礎,以節日為載體,辦好開漁節、海鮮節、“三月三”海洋旅游周等節慶文化活動,使象山深厚的特色文化綿延不絕并不斷創新。二是海洋文化、漁文化要為海洋旅游業增色添彩。目前,我縣已成為浙江省海洋旅游重點開發地區之一,是寧波市旅游“一圈四帶”中的濱海旅游帶。我縣將抓住這一發展良機,大力發展濱海旅游業,加強媽祖文化開發與研究,注重挖掘和提煉海洋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構筑一條具有濃郁海洋風情的百里黃金海岸旅游帶,形成象山旅游文化的獨特情境和意境,從而更好地吸引中外游客。同時,我們將創新文藝作品,為地域文化建設添磚加瓦。立足象山,面向全國,內引外調,精心組織,大力倡導和鼓勵廣大群文工作者深入基層、深入生活,重點在曲藝、音舞、美術、攝影等門類上下功夫,努力創出一批生活氣息濃郁、濱海特色鮮明的優秀群眾文藝作品。適時舉辦一些筆會、采風、作品展覽等文學藝術活動,吸引四方文人墨客,讓他們更好地了解象山、描繪象山、宣傳象山。公務員之家
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20世紀90年代以來,已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在美國、日本、英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文化產業的發展既能夠為社會提高豐富的精神文化產品,也能夠涵養稅源、解決就業,同時也是促進文化大縣建設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從目前來說,我縣的文化產業尚處于初創階段,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巨大。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為動力,著力提升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積極為文化大市、文化大縣建設服務。
首先是加強文化產業規劃,調整文化產業結構。“十五”及今后一段時期,我們將重點發展文化旅游業,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產業,創新拓展邊緣文化產業,初步形成行業門類齊全、內部結構合理、地域特色鮮明、整體效益顯著的梯度文化產業體系。著力做好旅游與文化相結合的文章,充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和半島海洋資源,推出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活動和文化旅游產品。改造提升影視娛樂業、演出業、體育健身業、圖書音像發行業傳統文化產業,使之成為象山文化產業中的支柱型產業。
其次是深化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和機制。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文化發展規律,借鑒經濟領域改革的歷史經驗和有益做法,加大改革力度,激發內在動力。切實轉變文化行政部門職能,理順關系,實行政事分離、政企分開,逐步實現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區分性質,分類指導,積極推進文化企事業單位改革。加快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向文化市場主體轉變,造就一批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管理科學的文化企業。將充分發揮市場化程度高、民營經濟發展較快、民間資金充裕和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完善市場準入機制,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放手吸引企業、個人、社會團體和境外資金等社會民間力量參與興辦文化產業。
再次是加強文化市場管理,維護市場經營秩序。認真貫徹國家有關出版管理、文物保護、著作權、專利、版權保護和文化市場管理法規。堅持不懈地開展“掃黃”、“打非”專項斗爭,堅決掃除文化垃圾,凈化文化市場,做到“以管理促規范,以規范促發展”。同時加強對文化經營戶的法制教育,增強他們依法經營的自覺性;加強對文化市場管理執法人員的法制培訓,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積極推進我縣文化市場依法管理工作。
- 上一篇:市委創先爭優活動會講話稿
- 下一篇:深刻理解內涵實踐發展觀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