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提升經濟競爭力的戰略任務

時間:2022-03-12 03:58:00

導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提升經濟競爭力的戰略任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提升經濟競爭力的戰略任務

在綜合國力競爭愈來愈體現為科技競爭的新形勢下,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我國經濟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

自主創新是提升經濟競爭力的關鍵

突破貿易壁壘的有效手段。自主創新能力直接決定著發展中國家的出口競爭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出口競爭優勢大多是建立在勞動力價格低廉以及產品低價格基礎上的。雖然這種優勢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商品出口量的增長,但容易導致國際貿易摩擦,使一些國家頻繁對我國出口商品設置各種貿易壁壘。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實現出口商品結構轉型,是應對國際經貿摩擦、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促進我國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的必由之路。

擺脫技術依賴的戰略選擇。跨國公司對東道國技術發展的影響,有直接渠道和間接渠道。直接渠道是跨國公司的技術轉移,間接渠道是跨國公司對本土企業的溢出效應。跨國公司對勞動力和管理層的培訓、對企業家精神的培養,可以被全行業乃至整個經濟體所運用;跨國公司的示范效應,可以促進本土企業加快采用新技術的速度。然而,跨國公司的存在也會阻礙本地企業和技術的發展。例如,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依賴跨國公司的技術轉移獲取新技術,而愈是依賴跨國公司的技術轉移,技術來源愈是集中,本國技術發展的戰略主動性就愈弱;同時,大量資源被投入到技術引進上,又進一步削弱了本國技術發展的能力。因此,我國應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避免陷入對跨國公司的技術依賴和技術陷阱。

轉變增長方式的技術支撐。在現代經濟發展中,自主創新能力直接影響一國的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同時也制約一國的經濟總量和發展水平。一個國家能否有效地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關鍵在于其自主創新能力的強弱。發展中國家由于缺乏必要的自主創新能力,導致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進而影響了經濟整體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盡管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有所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制約了我國的產業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因此,增強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具有根本性的戰略意義。

為自主創新營造良好環境

促進技術創新模式由引進模仿轉向自主創新,需要大力保護知識產權,實行支持自主創新的財稅、金融等政策。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一是完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為保護知識產權、鼓勵自主創新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二是大力發展知識產權教育,培養高層次的知識產權人才,為保護知識產權奠定人才基礎。三是積極參與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制定和調整,在《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框架范圍內加強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標準的研究,積極參與各項規則的協商談判,分享世界科技進步成果。四是構筑積極向上的知識產權文化,營造有利于知識產權發展的社會環境。

加強政策扶持。在國家創新體系中,應確立企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投入的主體地位,健全企業技術研究和開發體系,增強企業的研究開發能力,支持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打造知名品牌。為此,政府應優化有利于企業技術創新、發展高新技術和實現產業化的政策環境。一是制定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建設各類研發機構,增加科技投入,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發投入的主體。同時,支持企業組建各種形式的戰略技術聯盟,在關鍵領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專利和技術標準。二是通過創業投資、貼息貸款、稅收優惠等方式,支持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三是加大政府采購企業技術創新成果的力度,促進國產科技產品的發展。四是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建立有效的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機制,提高人才的創新能力。五是構建創新平臺,提升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六是加快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科技基礎平臺和有效共享公共信息、公共數據的機制,提高科技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