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對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解
時間:2022-07-14 06:29:00
導語:領導對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是開放的、發展著的科學體系,“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深入理解和研究鄧小平理論的思想淵源和創新發展,對于我們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在新的實踐中繼續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統一的科學體系
鄧小平同志一生堅信馬克思主義。正如1986年他在接受外國記者采訪時所說的,“我是個馬克思主義者。我一直遵循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是鄧小平理論形成的理論基礎。
同志倡導和確立的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一條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鄧小平同志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是“思想的出發點、根本點”和“精髓”。過去,同志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開創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把中國革命引向勝利,并在此過程中大大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創立思想,靠的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新時期,鄧小平同志領導我們黨和人民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靠的也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具體實踐相結合,堅決擯棄那些對馬克思主義的某些原則的教條式理解,堅決反對那些根本否定馬克思主義的錯誤觀點,找到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把中國建設和改革引向成功,并在此過程中大大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創立了鄧小平理論。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鄧小平理論的主題。鄧小平理論就是圍繞著這個主題,緊緊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來形成和展開的。鄧小平同志強調:“一個公有制占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他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同志一方面從生產關系的角度,指明了社會主義社會不同于任何剝削階級居統治地位的社會的發展目標,堅持了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另一方面從生產力的角度,指明了為達到上述目標必須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堅持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是整個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的基本觀點。他一再強調中國還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也就是不發達的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訂規劃。”他最關切的是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努力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鄧小平理論的方方面面,都體現著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則的遵循。鄧小平同志堅持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研究、解決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比如,關于四項基本原則的論述;關于必須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的論述;關于中國搞改革開放,“老祖宗不能丟”的論述;關于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培養“四有”新人的論述;關于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緊密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論述;關于端正黨風,反對腐敗,加強黨的建設的論述;關于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的論述;關于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的論述;關于反對霸權主義,維護國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的論述;等等。正如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強調指出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統一的科學體系。
科學總結我國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的歷史經驗并正確分析時代特征的結果
鄧小平理論是科學總結我國及蘇聯東歐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并正確分析當代時代特征的結果。
科學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新中國成立后,以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正確分析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的特殊國情,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領導全國人民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始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偉大成就。1956年,黨的八大制定了全黨要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的正確路線。但是,從1957年開始,我們黨逐漸偏離了黨的八大的正確路線,忽視客觀經濟規律和中國具體國情,急于求成,政治思想方面把社會主義社會中一定范圍內存在的階級斗爭加以擴大化和絕對化,犯了長達20年的“左”傾錯誤,特別是“”那樣全局性和長時期的“左”傾嚴重錯誤。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和全國人民撥亂反正,實現了偉大的歷史轉折,挽救了黨和國家;同時,又堅決維護和創造性地繼承了我們黨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所取得的一切積極成果。這樣,在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進行科學總結的過程中,認清了中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具體國情和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規律,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即鄧小平理論。
認真研究和汲取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特別是蘇聯的歷史經驗。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列寧、斯大林的領導下曾創造出舉世矚目的輝煌。但后來由于經濟、政治體制僵化,對外奉行大國沙文主義,與美國爭霸,內部產生脫離群眾、背叛人民的官僚階層,蘇聯逐漸衰敗了。早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就指出了蘇聯計劃經濟制度管得過死,缺乏活力,社會主義制度不健全,民主和法制常遭破壞等問題。他反復強調:“在革命成功后,各國必須根據自己的條件建設社會主義。固定的模式是沒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規的觀點只能導致落后,甚至失敗。”
科學分析新時期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國際環境和時代特征。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鄧小平同志指出: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超過戰爭力量的增長。在較長時間內不發生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是有可能的,維護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他還指出,和平問題雖沒有完全解決,但發展問題對于第三世界國家更重要,是“核心問題”;中國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尤其需要很好地解決發展問題。實際上,鄧小平理論就是構筑在這個時代大背景下的,是以敏銳地把握住時代主題的轉變為客觀的、邏輯的前提的。鄧小平同志還深刻揭示了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任何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世界這一時代大趨勢;闡述了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包括資本主義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指明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中國要發展離不開科學;等等。這樣,鄧小平同志不僅指導我們黨確立了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政治路線、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方針,還在風云變幻、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中,指導我們黨制定了“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的正確方略,指導我們國家抓住機遇、發展自己,堅定執行“三步走”發展戰略,朝著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穩步前進。
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過程中集體智慧的結晶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實踐是一切成功理論的真正源泉。實踐正是鄧小平理論得以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解放思想,勇于實踐,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路線的指引下,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第一線進行了生氣勃勃的偉大創造,極大地改變了我國城鄉的落后面貌,在各個方面創造了許多新鮮寶貴的經驗,其中包括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興辦鄉鎮企業,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轉換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經營機制,創辦經濟特區和沿海經濟開發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發展第三產業,進行科技體制、教育文化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反對腐朽思想侵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經驗。鄧小平同志始終密切關注群眾改革開放的實踐。他最相信群眾,最尊重實踐,最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他善于傾聽群眾的呼聲,善于考察群眾的愿望,善于集中群眾的智慧,善于代表群眾的利益。他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前頭,滿腔熱情地鼓勵、支持和保護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并適時加以引導、總結和提高,升華為理論。人民群眾改革開放的實踐和創造,是他理論創新活動的不可或缺的源頭。
作為中國人民的偉大兒子,鄧小平同志的心和人民群眾緊密相連。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他總是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裝在心中,放在首位。人民利益至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是他領導各項工作和指導制定政策的基本著眼點。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他判斷各種意見、辦法是否正確可行以及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準繩,是他全部理論和實踐活動的根本指導思想。實現這“三個有利于”,是他集中群眾智慧、創立鄧小平理論的真正目的和深層動力之所在,是整個鄧小平理論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只有弄清了這一點,我們才能理解、領會、弄通鄧小平理論中的重要觀點是怎樣形成的、精神實質何在,進而弄通、把握整個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并用以指導我們的各項工作。
- 上一篇:“以理殺人”新解
- 下一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任務
精品范文
10領導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