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第一季度工作總結

時間:2022-06-17 05:31:57

導語:民政局第一季度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第一季度工作總結

我局始終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和省民政廳、市民政局工作要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秉承“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緊緊圍繞最底線的民生保障、最基本的社會服務、最基礎的社會治理和專項行政管理職責,推進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現將具體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社會救助保障有力

一是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線。截至3月底,全縣其有低保對象7139戶11799人,其中農村低保6318戶10422人,城市低保821戶1377人;城鄉特困553戶580人,其中城市特困31戶34人,農村特困522戶546人。貧困戶納入低保1609戶3706人;貧困戶納入特困262戶277人。二是全面完成提標提補工作。將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標準提高60元,達到765元;財政月人均補差水平提高40元,達到490元。將農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標準提高45元,達到515元;財政月人均補差水平提高30元,達到355元。將城鎮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提高80元,達到每人每月995元。統一農村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標準,將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標準提高55元,達到每人每月670元;其中,農村特困失能、半失能人員供養標準提高80元,達到每人每月995元。已全面完成城鄉低保、特困提標提補工作并發放到位,并從1月1日開始補發,其中補發城市低保金5.22萬元、農村低保89.55萬元、城市特困0.8萬元、農村特困9.19萬元。三是突出臨時救助的救急難作用。為進一步發揮臨時救助救急難作用,截至3月底,全縣累計發放臨時救助60戶32.16萬元,其中發放特別救助2戶5.9萬元,預撥給各鄉鎮小額臨時救助備用金105.53萬元,用于做好轄區內各類急難型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累計發放小額臨時救助255戶23.53萬元。四是全面落實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費。全面落實特困人員照料照料護理費,失能、半失能、全自理分別按每月1200元、300元、70元的標準進行發放護理費。六是深入開展“黨建+社會救助”試點工作。根據試點工作有關要求,深入開展“黨建+社會救助”工作試點摸底工作,出臺制定了《中共縣委辦公室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縣“黨建+社會救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主要從六個方面明確了我縣“黨建+社會救助”的工作目標、具體做法。根據市民政局要求,確定了全縣47個村(社區)作為“黨建+社會救助”單位。

二、養老服務質量顯著提升

一是加快公辦養老機構升級改造。狠抓縣福利中心(一期)外圍工程、許坊中心敬老院、孫坊中心敬老院、六家橋鄉敬老院消防設施改造建設。二是積極推進河上、航埠、相山、馬鞍、巴山等中心敬老院的PPP項目建設,現已完成平面圖設計,年前已完成地勘工作。現由縣幸福醫養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推進項目建設。三是全面推進失能集中照護,將全縣特困失能對象統一安置到縣銀心養護中心開展照護,累計接收特困失能對象13人。四是強化居家和社區養老建設。結合我縣養老服務體系現狀,狠抓各鄉鎮農村幸福之家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114個農村幸福之家,覆蓋率達到75.5%,但是大部分未運營;巴山鎮一木、西路、道南、中山、中大、勝利等六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已建設完成,完成總數的54.5%,但均未運營。

三、基層社會治理持續深化

全面完成第十一屆村(居)民委員會選舉工作,共選出2300名村(居)委會工作人員,進一步夯實基層自治能力。大力實施城市社區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按照“4+X”模式持續推進四個服務中心設施建設。加強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城市和農村覆蓋率穩步提高。加強社會組織政治建設,提高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率。持續開展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規范收費行為。大力培育社區社會組織,發展專業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

四、社會事務和社會組織建設穩步推進

一是婚姻登記及收養登記規范化建設取得新成效。婚姻登記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團隊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截至3月底,共辦理結婚登記1046對,離婚登記49對。二是福利彩票銷售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3月底,全縣共銷售福利彩票162萬元,其中電腦票144萬元,即開型彩票18萬元。三是老齡工作穩步推進。截至3月底,65周歲以上老年人辦證16本。按照《省財政廳關于落實70周歲以上老年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實施意見》(贛老齡委發〔2016〕4號)的文件精神,及時為70周歲以上老年人辦理了意外傷害險。四是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進一步加強。切實加強流浪乞討人員巡視救助工作,做好長期滯留的流浪乞討人員管理工作,結合春節等假期,多次開展街面巡邏等工作,累計救助流浪乞討人員4人。五是做好“三留守”、兒童關愛保障工作。指導各鄉鎮開展全國兒童福利信息系統錄入工作,確保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婦女、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孤兒助學等信息及時線上反饋,數據變化及時更新,健全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機制,建立定期巡訪制度,推動健全完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體系。六是加強社會組織管理,促進規范化建設。根據國務院和民政部的有關規定以及上級有關文件精神,我縣社會團體共成立社會組織159家,其中社會團體100家,民辦非企業59家;2020年督促社會組織辦理到期換證和變更登記等32家,注銷登記3家。

五、下步工作計劃

我局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和五中全會精神,加強民政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服務群眾、以制度建設為重點,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推進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一要在學黨史抓黨建上下功夫。今年是建黨100周年,始終堅持在黨的領導下,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牢記抓黨建是最大的政績,牢記主責主業,切實履行黨組織主體責任、主要負責人“第一責任人”責任和分管負責同志“一崗雙責”責任,堅持黨建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扎實推進黨建“三化”建設,大力推進“黨建+民政業務”工作模式,進一步擦亮“大愛民政”黨建品牌,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二是強化農村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今后五年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過渡期。要繼續實行“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舉措、資金支持力度、幫扶工作力量總體穩定,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有關任務。持續落實低保延退、低保“單人保”、臨時救助等政策。加強對農村留守老人、兒童、婦女的關愛服務。三是推動城鎮脫貧解困工作常態長效。在組織城鎮脫貧解困成果驗收評估、健全城鎮扶弱助困機制、研究制定城鎮貧困群眾防貧保險政策的基礎上,保持工作機構不撤、工作經費不減、工作任務不降,確保城鎮脫貧解困工作常態化、制度化、縱深化。四是夯實“困有所助”的基本民生保障體系。全面推進社會救助綜合改革創新,深入開展“黨建+社會救助”試點工作,不斷鞏固農村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和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成果,統籌推進生活無著人員、孤棄兒童、殘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實現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更加密實牢靠。五是夯實“老有所養”的養老服務體系。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支持家庭承擔養老主體功能,推動專業照護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門服務。實現城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農村互助性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六是夯實“逝有所安”的殯葬服務體系。不斷補齊殯葬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常態長效抓好惠民綠色文明殯葬管理,鞏固火化改革、生態安葬改革成果,持續整治“三沿六區”散埋亂葬和新的散埋亂葬,推進移風易俗。七是夯實“和諧穩定”的社會治理體系。深化社會組織“放管服”改革,完善培育監管體制機制。加快發展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推進社工人才隊伍建設。認真落實《慈善法》,充分發揮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加強城鄉社區建設,開展“綠色社區”創建活動和“市首屆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申報工作。加快推進城鄉社區民政服務元素融合,全面提升城鄉社區治理水平。穩妥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加強行政區域界線管理,深化“平安邊界”創建。規范地名命名更名,推進地名普查成果轉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