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教育思想在初中語文的實踐

時間:2022-10-14 14:41:04

導語:論語教育思想在初中語文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語教育思想在初中語文的實踐

摘要:《論語》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語文教師應該挖掘《論語》中有價值、有生命力的教育思想,諸如“因材施教”、“學而不厭”、“舉一反三”等,通過教學實踐不斷傳承、創新教育思想,出色完成新時期的教書育人工作。

關鍵詞:《論語》;教育思想;傳承創新

一、“因材施教”,重視對學生啟發

在事物發展過程,內因能夠決定其發展方向,同時,對于學生內心進行干預也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利用啟發式教育可以促進學生自主思考。《論語》中說“不憤不啟……則不復也”,朱熹對于此句話的解釋為,教學過程,學生如果不通過自身鉆研和思考,或者不到他渴望獲得知識的時候,不可提示他。從《論語》當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注意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并且認為當學生能夠將思維能力、探究精神充分發揮的前提之下,此時教師輔以點撥,并且給出提示,才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教育效果。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好引導者角色,切勿一味地運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恰當引導以后,還需要為其預留想象空間,激發學生深度思維,讓教學過程能夠實現良性循環。運用啟發式教學,需要突出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只有點燃學生的探究熱情,才能激發其學習動力,產生遷移知識的能力,讓教育效果能夠最大化。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啟發誘導等教育觀念一脈相承,二者之間互為依托。一方面,通過因材施教,能夠在宏觀層面上給予學生更多方法方面的指導;另一方面,誘導啟發可以從微觀之上提供實踐方法。運用因材施教的理念,主要是按照學生差異,選擇教學方法。孔子認為人天生有相似的本性,但是受到后來環境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習主體能力存在差異,因而需要選擇差異化的教學方式。采用不同的引導方法,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要為啟發技巧的運用提供更多依據。“因材施教”在語文課堂當中應用的優勢顯著。初中語文教學,應該關注學生技能、特長等培養,關注學生興趣、能力方面的差異,為其劃分不同層次,之后展開分類和引導。教育者應該明確,因材施教并不是對個體進行教學,而是從集體教學角度出發,選擇對于不同個體采取不同的引導措施。例如,在《桃花源記》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掌握課文翻譯方法,理解文章主要內容,筆者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為各小組分配差異化的探究任務。若小組學生擅長翻譯,那么可以每人負責一個段落。在翻譯過程中遇到不明確之處,學生之間還可以相互溝通協作,組織集體攻關。在小組合作模式下,可以發揮優等生的帶動作用,讓基礎薄弱的學生有機會參與合作探究過程,逐漸提高學習能力。與此同時,各小組成員還可相互監督,提高學生合作能力。當然,因材施教的應用,需要教師在小組劃分之時,將學生的能力情況考慮全面,保證各小組學生能力水平均衡性,這樣能夠保證合作討論過程的順利進行,還能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讓學生在翻譯課文的過程當中,相互幫助與監督,高效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能力。

二、“學而不厭”,育人過程不厭倦

《論語》中,孔子除了提到關于育人的各類觀念,還提出了更多“育己”的觀點,像“默而識之……何有于我哉”,其中“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即為孔子對于自身的要求。他認為,作為教育者,在育人的同時還應該重視自身師德培養,只有勤于鉆研學問,養成刻苦學習的態度,才能成為賢明之人。孔子還提到“我非生而知之者……求知者”。可見,孔子十分注重后天努力,并且堅信勤能補拙,即使先天存在不足,也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來彌補。由此可以看出,《論語》中,孔子發現因為所處后天環境不同,導致個體存在差異。因此,在教學過程應該因人而異,才能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正確看待自我特點,也關注后天努力對于個體發展的影響。從此處可以看出,孔子從人性平等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教育觀點。孔子認為,所有的人生下來的時候是平等的,那么其后天學習也應該具備同等機會,要求自身刻苦學習。“學而不厭”和當今“終身學習”的理念是一致的,只有教育者不斷積累知識,豐富自己,孜孜不倦地育人,才能達到新時期的教育要求。《論語》中,孔子說“發憤忘食……將至云爾”,這也是對教育者綜合素養方面的要求。育人過程,要突出“誨人不倦”教育理念。孔子給予學生人格方面的尊重,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能夠以身作則,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引領學生進行學習。從《論語》中孔子對于自身教學行為提出的要求中,可以判斷孔子教導弟子不分時間與場合,常常是在日常對話環節就傳授了做人的道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從這一行為能夠看出,孔子和弟子之間關系“亦師亦友”。學生們對孔子也極度尊重,這樣的教學行為能夠拉近師生距離,讓教育過程形成良性循環,師生之間雙向互動。新時期,初中語文教學需要教育者將“學而不厭”的教育觀點應用于實踐,不斷學習,完善自身綜合素養。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三、“舉一反三”,關注實踐探究

《論語》中,孔子說“不憤不啟……則不復也”。大致意思就是教學過程中,教育者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若非到達苦思冥想的情況,不要輕易去引導學生;若非到達學生心里明白然而卻難以自主表達程度,不可輕易對其進行啟發;若非到達學生可以舉一反三的程度,就不要為其反復舉例。”“憤”在文中的意思是心中求通達而未得到,而“悱”就是口欲表達但是卻未能說出口。教學過程,應該引領學生積極思考,注重其學習過程的自主性和獨立性,關注學生狀態,到達“憤悱”時機以后,才可以對學生進行誘導和啟發。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創設情境,還可以和學生互換角色,倡導學生合作探究,調動其學習熱情,這樣才能將其主動性發揮出來,促進創新思維。教師要在恰當的時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不斷深入學習,這樣,教學效果才能事半功倍。《論語》中的上述教育思想和新課標中倡導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等理念高度一致,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主體性得到發揮,處于教師引導之下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因為語文知識和生活有緊密關聯,在現實生活當中可以發現諸多和語文有關的內容。所以,要讓學生學以致用,那么教師還應該關注語文學科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運用。《論語》中,記錄“子路從而后……使子路反見之”。從中可以看出,孔子要求弟子通過實踐進行學習,從生活中獲取知識。這種“實踐觀”強調語文和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啟示當今教育者在教學過程切勿脫離實際,可以創造機會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到生活當中學習語文知識,更好地培養學生實際能力。比如,在《濟南的冬天》教學中,筆者選擇如下導入語:“同學們想象冬天的場景是怎樣的?”“同學們去過冬天的濟南嗎?”要求學生圍繞上述問題展開交流和討論。為了培養學生的類比思維,筆者還將北方冬天的場景向學生展現,從呼嘯的北風,到茫茫的白雪,再到水滴成冰的美景,讓學生對比思考濟南的冬天,無風無寒冷,房頂上薄雪覆蓋,仿佛是優美的畫卷。生活化情境的創設,突出學生主體性,為對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營造了生活化的寬松環境。綜上分析,《論語》中的教育理念之所以能夠千年不衰,本質原因就是其教育理念具有科學性和人文性。教育過程,以德育為本,注重因材施教,利用身邊事物對于學生進行誘導和啟發,側重對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教育者應該將《論語》中“誨人不倦”的思想作為自身教育行為的重要指導,和學生形成“亦師亦友”的關系。這樣,課堂上師生之間才能良性互動,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其學習態度更加端正,有助于教師切實做好新時期的教書育人工作。

作者:尉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