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后有感

時間:2022-05-18 09:59:00

導語:讀論語后有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讀論語后有感

在聽了讀書沙龍上由輔仁中學李國華老師作的關于《論語》的講座后,我再度捧起這一中國巨作閱讀了一番,突然發現其中還真是有許多值得思考的東西,自己也有了一些心得體會,在此貼出與大家共同交流探討。

如今話及《論語》便有于丹,這位教授對于《論語》的個人的獨到見解得到了很多人的呼應和擁護。當然,也會有許多的反對和聲討之音。其實一部書不同的人讀就有不同的體會,更不用說是《論語》這樣的書了。網上下載了一篇電子稿,版面設計的非常好,還在版面邊緣寫了作者的小注,讀者很容易理解這些內容。孔大圣人的話已有很多成為了世人引經據典的材料,各種評論和解釋也有很多,而我獨對其中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一句頗有感觸。“君子”二字的含義,我們每個人寫一個答案的話,我想每個人的解釋都不一樣。但是孔子那時候,司馬牛去問他,什么叫君子,孔子的解釋特別簡單,就四個字,叫“不憂不懼”,就是內心不憂思、不恐懼。學生不以為然,說:“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這就能叫君子了?好像太簡單了吧?于是老師說:“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一個人叩問自己的心靈去反省的時候,上不愧蒼天,下不愧子女,那么他內心有什么憂、有什么懼呢?也就是說,一個真君子,他的內心坦坦蕩蕩,沒有戚戚之懷,認認真真活在當下,盡心做好每一件事情,如此而已。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作為自古以來人們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許多人常常將此寫成條幅,懸于室中,以激勵自己。作為君子,應當有寬廣的胸懷,可以容忍別人,容納各種事件,不計個人利害得失。心胸狹窄,與人為難、與己為難,時常憂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為君子。為人要寬容、要有胸懷、要大氣、要大度。要知道,長戚戚的人不僅寂寞和憂愁,而且身體也會不好的。我們還是坦蕩蕩的快樂工作、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和快樂交友好。

再看今日,蕩蕩者不多,戚戚者見長。現在我們如何擇君子而交往?這就要看他的人格、道德、慈悲、誠信;我們要如何防患與小人交往?小人往往無品、少德、慳吝、虛偽。所以,君子與小人,不難知也!有道、無道,有法、無法,這就是君子與小人之別也。與此同時,如何注意自身的修養的提高對于一名教師來說是非常之迫切而又重要的事情。作為教育工作者,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被人所議論或是模仿,如果自己本身的修養很高,相信能為學生甚至社會作出榜樣。當然,雖然凡人都想作君子,可是怎么做卻經常是讓人頭疼的事。最為糟糕的事是你君子人小人,無形中就有一種不平衡,久而久之可能就無法保持原來的君子之心代之以小人了。就個人而言,雖然社會上小人不少,但是只要自己保持那份坦蕩蕩的心胸,那么自然而然地就能影響周圍的人,乃至最后影響整個社會風氣。自己君子不難,可要讓君子更多卻是難中之事。作為教師,以坦蕩之心于世之時更可感化教育學生,相信這樣的話,將來的君子必居多,小人亦不存,如若如此那真是萬幸了。

上面亂七八糟地扯了很多,無非是想是或作為教師應當在自身保持君子之度的同時也能影響感化周圍的人,以使今后能有更多的君子的出現。其實說實在的,真要能做到這點的話還是需要很多的人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只是無論從道德角度還是健康角度出發,君子總是勝于小人的。停筆于此,純粹是一些雜感,話語凌亂,但卻由心而發,還請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