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綜合醫院醫療糾紛分析

時間:2022-09-08 11:23:56

導語:三級綜合醫院醫療糾紛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級綜合醫院醫療糾紛分析

[摘要]目的:通過福建省某三級綜合醫院2016-2021年發生的40起醫療糾紛案件,分析醫療糾紛發生原因,提出預防醫療糾紛的建議。方法:通過回顧性研究方式,利用EXCEL分析醫療糾紛的科室分布、處理途徑、賠償金額、發生原因。結果:醫療糾紛發生和理賠金額最多的科室是外科,醫療糾紛處理方式均按照法律法規程序進行處理,醫療糾紛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醫護人員對病情評估預判不足、誤診誤治漏診和醫患溝通不足。結論:預防醫療糾紛需要常態化開展醫療糾紛警示教育;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增強醫務人員責任意識;建立良好暢通的醫患溝通機制和推進醫療機構后勤管理精細化。

[關鍵詞]綜合醫院;醫療糾紛;分析對策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護人員在阻擊疫情傳播和健康中國建設中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在社會上形成了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但相關文獻發現各級各類醫療糾紛仍然呈現逐年上升趨勢[1]。患者作為醫療服務的核心主體,在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實施診療服務過程中因醫療過失和非醫療過失導致患者生命權、健康權受到損害時,患方必然通過各類手段主張自身權益。醫療糾紛處置得當對構建良好的醫患關系,建立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防范和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成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密切關心的課題。本文通過福建省某三級綜合醫院在2016-2021年發生的40起醫療糾紛案件,分析醫療糾紛現狀、發生原因,探討減少和妥善解決醫療糾紛的措施。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福建省某三級綜合醫院2016-2021年發生的醫療糾紛。本文醫療糾紛指的是通過醫患雙方協商解決、第三方調解、行政調解及司法訴訟的案件。

1.2研究方法

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收集福建省某三級綜合醫院近6年共40例醫療糾紛,匯總醫療糾紛發生科室、醫療糾紛發生原因、處理方式、賠償金額等相關信息,主要數據通過EXCEL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醫院基本情況

該院為福建省省屬三級綜合醫院,設有床位505張,共有執業醫師250名,執業護士391名,病房開設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重癥醫學科、新生兒重癥醫學科、眼科、耳鼻喉科等11個臨床科室。近年來,診療量保持相對穩定趨勢,全年門急診量約70萬人次,出院患者約1.7萬人次,手術人數約7000人次。

2.2醫療糾紛總體情況

在40例醫療糾紛案件中,2016年9起(22.50%),2017年3起(7.50%),2018年7起(17.50%),2019年9起(22.50%),2020年3起(7.50%),2021年9起(22.50%),該數據表明該三級綜合醫院醫療糾紛發生例數呈現隔年交替上升的情況。

2.3醫療糾紛發生科室分布情況

從2016-2021年醫療糾紛分布的科室看,手術科室如婦產科、骨科、急診科發生的醫療糾紛例數最多,占醫療糾紛總數的52.50%(見表1)。手術科室因患者病情復雜、手術風險大、談話告知不全面、醫療技術要求高等特點,容易出現術中、術后達不到患方預期而發生醫療爭議。急診科發生醫療糾紛的例數也較多,在所有發生醫療糾紛科室中排第三,說明在急診科接收患者發病急驟、病情兇險、變化迅速,如果醫護人員不具備較強的基礎理論、跨學科的知識、技術水平和處理能力,極易因溝通不暢、救治不及時導致醫療糾紛的發生。在40例醫療糾紛中,有2例因后勤管理不善導致發生醫療糾紛,其中1例因地板濕滑導致患者摔倒行骨折手術,另1例患者因家庭矛盾在未安裝防盜窗的病房跳樓自殺,這提示醫院后勤管理部門要及時排查醫院日常管理中的隱患,避免因管理不到位發生不良事件。

2.4醫療糾紛處理途徑情況

根據《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規定,醫療機構發生醫療糾紛時,醫患雙方可通過自愿協商、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訴訟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5種方式解決醫療糾紛,根據醫療糾紛檔案統計,該院醫療糾紛主要通過自愿協商、人民調解、法律訴訟3種途徑解決,經醫調委解決的有24起,通過院內調解的有9起,通過司法訴訟調解的有6起,通過行政調解即醫療事故鑒定的有1起。隨著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及醫責險相關政策的不斷完善,通過醫患雙方自行協商解決的案件不斷下降,通過醫患調解委員會和司法訴訟解決的案件呈增長趨勢,該院醫患調解委員會和司法訴訟案件解決比例從2016年的33.33%提升至2021年66.67%(見表2)。

2.5醫療糾紛理賠情況

將40起醫療糾紛按照手術科室、非手術科室、急診科、醫技科室和行政科室進行分類統計,經分析,該三級綜合醫院累計賠償348.75萬元,其中外科涉及的醫療糾紛最多。在外科發生的21起醫療糾紛中,涉及賠償的醫療糾紛案件共21起,賠償金額高達233.64萬元,占賠償總金額的66.99%,其次為急診科,雖然僅發生4起,其中2起醫療糾紛案件均發生患者死亡且患方通過訴訟途徑解決,賠償金額達82.84萬元,占賠償總金額的23.75%(見表3)。

2.6醫療糾紛發生的原因分析

在2016-2021年發生的醫療糾紛中,按醫療過失分析,基本可分為手術評估預判不足、手術過失、操作不當、溝通告知不足、誤診誤治漏診等八大類型(見表4)。排在前三位的是病情評估預判不足(37.50%)、誤診誤治漏診(22.50%)、溝通告知不足(15.00%)。因此,在提供診療服務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的缺陷均易導致醫療糾紛,筆者認為應加強診療環節的規范管理,督促醫護人員嚴格執行十八項醫療核心制度,加強醫患溝通,強化溝通技巧,提升診療服務各環節質量和水平。

3討論

3.1常態化開展重點科室醫療糾紛警示教育

該院2016-2021年醫療糾紛數量整體呈現出隔年交替上升的趨勢,部分原因在于醫療機構尤其是重點科室如婦產科、骨科、急診科未常態化開展醫療糾紛培訓,未詳細剖析在院醫療糾紛發生的原因,警示教育不夠,導致重點科室醫護人員在一段時間未發生醫療糾紛后出現思想松懈、醫患溝通不到位等情況,最終因診療過程中的醫療過失行為或非醫療過失行為引發醫療糾紛。因此,要切實提升廣大醫務人員醫療糾紛防范意識,每年開展醫療糾紛案例警示教育,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范,讓醫務人員充分熟悉醫療糾紛的處理程序,督促醫務人員在日常診療活動中按照法律賦予的權利與義務不打折扣地落實各項診療規范常規,既要行使權利也要履行義務[2]。醫療機構要制定并嚴格落實醫療行為過失、醫療糾紛、醫療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從制度設計、糾紛處置、責任追究、總結經驗教訓等方面入手,切實為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筑起一道堅厚的“屏障”。

3.2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增強醫務人員責任意識

研究發現,該醫療機構因病情評估預判不足、誤診誤治漏診引發的醫療糾紛占總數的60.00%。相關調查顯示,住院患者中4%-16%的醫療差錯可以避免,醫療過程缺乏規范統一的操作流程,缺乏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是相當數量醫療糾紛、醫患矛盾產生的根源[3]。醫療質量安全是醫療機構管理的核心,沒有質量就沒有醫療安全,因此,醫療機構要把醫療質量和安全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制定完善的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結合國家印發的十八項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和醫療質量管理辦法,注重發展學科建設,加強人才引進和自身培養,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強化醫療安全教育,培育一批敬佑生命、醫患和諧共處的醫療管理團隊。

3.3建立良好暢通的醫患溝通機制

據報道,有70%-80%的醫患糾紛是由于醫患溝通不暢引起的,醫務人員溝通技巧和手段的匱乏,導致醫生和患者之間信任缺失,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醫患關系的緊張。本研究發現,因溝通告知不足導致的醫療糾紛共6起,且均為外科科室,占所有醫療糾紛的15%。針對醫患溝通告知不足的問題,醫療機構應當制定術前談話標準流程,充分告知手術風險及可能產生的并發癥,尤其是告知替代治療方案并說明各種方案的優缺點。推廣多學科協同談話,對于部分高風險、非計劃、疑難危重等患者,涉及到多學科醫生參與救治的應由多學科主刀醫師共同談話,通過采取術前與患者及家屬進行充分溝通的措施,降低患者及家屬過高要求的心理預期,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從而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的主觀可能性[4]。

3.4落實醫療機構后勤管理精細化

該院有2起因醫療環境修繕不及時導致的醫療糾紛,其中1起因為地面濕滑造成患者在醫院就診時摔傷后手術,另有1起因家庭矛盾在未安裝防盜窗的病房跳樓自殺,以上2起醫療糾紛造成的賠償總金額在6.6萬元,雖然賠償金額不很高,但是暴露了醫療機構后勤管理不規范的問題。因此,醫院后勤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重點科室、重點區域、重點人群的安全巡查工作,強化與臨床醫技科室協同合作,做到后勤和安保的精細化管理。醫院各部門通過自查和集中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排查并消除安全隱患,對于巡查中發現的問題盡快作出整改,相關區域從業人員要落實好崗位職責,杜絕安全事故發生,為廣大患者及醫護人員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就醫及工作環境[5]。

作者:陳建華 郭立偉 單位:福建省立金山醫院 福建省漳州市醫院醫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