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的選擇探索
時間:2022-07-11 15:07:21
導語:學生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的選擇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真的喜歡就是最好的選擇
曾經與一名美國教授交談,幫助一名朋友的孩子詢問,選擇讀某個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好不好。在交談過程中,那位教授連續反問了三遍,“你是不是真的喜歡這個專業?”真的喜歡就是最好的選擇。雖然我清楚生涯規劃的原理,但是聽到如此直白的表達還是第一次,讓我很感慨,學生能夠選到自己喜歡的專業,真是一件人生幸事。每年高考季,我們會做很多職業發展、志愿填報方面的咨詢。在這個季節,會有很多家庭為了孩子的專業方向而煩惱,甚至一家人會產生爭執。有很多人認為好工作就是掙錢多的專業,好工作就是大家都期待的熱門專業,或是父母、專家認為的好的專業,完全不會把學生自己喜歡什么適合什么當成最重要的考量標準。每年大學新學期開學,新生來尋求咨詢的,其中很多就是因為對自己選擇的專業不滿意,這樣的學生成為咨詢中心來訪人群中較多的人群之一。我從二十五年的大學咨詢經驗發現,許多學生因為專業選擇不夠好,在大學里痛苦地掙扎著;甚至有少數人大學畢業后重新考大學,重讀四年;更嚴重的,有少數人會后悔一生。
二、不同的選擇成就不同的人生
我的來訪者A就有這樣一個痛苦經歷,爸爸喜歡化學專業,覺得化學專業有前途,而爸爸覺得化學專業有前途的原因是,爸爸有一位好朋友是某地大型國營化工廠的廠長,如果兒子將來化學專業畢業到這家國有公司工作,會前途無量。而兒子卻不喜歡化學化工,不愿意讀這個專業,結果拗不過爸爸,就勉強填寫了這個專業。他被化工專業錄取了,來到大學讀書,雖然各門功課過得去,但是他說,真的不喜歡化學,煩得很,主要時間和精力用來玩游戲和讀閑書了。由于沒有認真準備轉專業考試,考得不夠好,轉專業失敗,他來到學校咨詢室尋求咨詢,無比沮喪。A希望自己能讀軟件工程專業,入學時分數是達到該專業錄取線的,但是爸爸強烈建議他學化學,沒上成。他來咨詢的另一個原因是,爸爸堅持自己的觀點,還不同意他轉專業,他更加郁悶。畢業之后,他沒有回家鄉工作,放棄了他爸爸為他設計好的人生道路,而是在外省謀了一份工作。一個孩子選擇大學的專業,不是在高考之后幾天才匆忙選擇的,這是進入青春期,從初中,甚至從小學就開始的一個重要的職業方向的選擇過程。選擇不同的職業方向,就會因此擁有不同的職業人生,這件大事需要權衡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的資源利弊來確定。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當事人(學生)自己喜歡且擅長什么。我的另一個來訪者B,她的爸媽很理性,當女兒初二時說喜歡心理學,就馬上高度重視,找我及其他心理學專家咨詢心理學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的前途。當他們發現,心理學本科畢業后不好找工作,非常焦慮,但是B堅定地表示喜歡心理學,于是經過幾年的準備,高中畢業時考取了美國某名牌大學,一個心理學排名很靠前的大學。雖然爸爸媽媽仍然擔心女兒將來工作難找,還是尊重了女兒的意愿。女兒說:“別擔心,我一定可以找到滿意且自己喜歡的工作的,我會讀到博士再工作的。”事實是,孩子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就不怕苦不怕累,持續努力,當擁有了自己的成就體驗后,會容易在自己喜歡的方向上有所建樹。最重要的是,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他會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未來負責。曾經有一名喜歡地理專業的來訪者C,他自己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填報了南京某大學地理系,很多人都為其惋惜,覺得專業選錯了,學完了沒有出息,因為地理學本科畢業真的很難找到工作機會。然而,C同學本科畢業時被保送到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研究生畢業后第一個工作單位是國務院國土規劃局,這時誰都覺得他的選擇是正確的,他的父母真的英明。其實英明的父母就是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職業方向,并支持他走自己的路。也有同學因為大學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職業方向,到畢業要工作了仍然覺得遺憾。比如我的來訪者D,曾經是財會專業畢業,在一家公司擔任會計,但是自己覺得每天的工作都是與數字表格打交道,毫無意義,實在無趣,于是毅然決然地辭去了工作,重新考大學,被錄取到某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經過四年的勤奮努力,成為那一年的優秀畢業生,她的畢業作品獲得全國大獎?,F在她開設的花樣設計工作室全國聞名。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她之所以讀財會并做會計工作,是她的爸爸媽媽的意見和決定,當時考慮的是,平民家的女孩子有一個工作就不錯了。這樣的決定差點埋沒了一個人才,毀掉了D的輝煌人生,好在D幡然醒悟,重新選擇,堅持走自己的人生路,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我的來訪者E,明確宣稱喜歡計算機,不喜歡臨床醫學,但是因為自己是醫學世家出身,全家人包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爸媽都期待他成為臨床醫師,繼承醫學世家的傳統,于是背負眾望,委屈自己,進了某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但是進大學后,自己很糾結、很痛苦,經過很長時間的咨詢調整,兼修了計算機,最終申請了美國某名牌大學的大數據臨床醫學工程專業,還是回到了他自己喜歡的計算機方向。這個跨越雖然艱難,他為此付出了更加艱辛的努力,不過他還是幸運的,不僅夢想成真,而且也沒有辜負家人的希望。當他在大學痛苦掙扎的時候,家人才后悔,后悔過去一家人給孩子的壓力太大了。孩子自己選擇的道路才是最好的,最適合他的。
三、興趣培養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不僅是職業選擇方面,還有興趣培養方面,許多父母也是經常差強人意,要求孩子學這學那,沒有注意培養孩子自己的興趣,結果花了許多時間,孩子學得非常痛苦。甚至許多家庭讓孩子學習某個才藝,考過了十級之后,孩子表示再也不想碰了,甚至痛恨那份才藝,因為那是父母喜歡的,是父母逼迫孩子學習的。孩子自己喜歡的是什么,父母不知道,不重視,或者覺得沒有意義,于是不支持孩子去發展。這就本末倒置,浪費人生的寶貴時間。也有不少家長來咨詢,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孩子今后發展比較好,選擇自己和家人都滿意的職業方向,其實這也是可以做到的,只要從小學就開始培養。當孩子開始讀書的時候,要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喜歡學習,保護好這個喜好;幫助孩子了解某個職業方向是如何做工作的,那份工作多么有趣,多么有意義,并且讓他/她有親身體驗;培養孩子發自內心地喜歡,要盡量讓他在自己喜歡的方向上有所成就。這樣的成就或許只是參與了一項小小的研究項目,或者是運用某些原理解決了現實中一個小問題。這些成就雖然很小,但是對于孩子意義非凡,孩子會由此對自己的未來充滿遐想,會發奮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比爾?蓋茨曾經說過,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隱藏著人生的秘密。當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努力去探索和挖掘的時候,他自己的潛能和未來的無限可能性都會向他展示無窮的魅力,學習和探索本身會激發他的好奇心和奮進的動力,吸引他走向未知的世界。創新、發明的才能就是這樣逐步培養起來的,支持孩子們走上這樣的道路,國家、民族、家庭都會擁有不可限量的未來。
四、如何幫助學生做好生涯規劃
幫助學生做好生涯探索和生涯決策,有三個要點是需要注意的。首先,生涯規劃中的自我資源是最重要的考量要素。生涯決策的三角模型理論包括這樣三個重要的部分:第一是自我資源;第二是社會環境資源,包括家庭能提供的資源;第三是自己的成長和受教育的經歷、職業經驗等。我們很多家庭,甚至部分老師會過多地重視第二、第三部分,而最重要的第一部分被忽略,認為學生年幼無知而否定學生的自主選擇。其實面對未來,成年人和孩子是一樣地無知,而孩子的獨創和適應性比我們成年人強很多倍。孩子自身的資源,興趣、愛好、能力、個性和自我價值觀,是做出自我價值選擇的基礎和依據。如何幫助學生做出正確的選擇,是父母和老師需要考慮的重點,而不是根據現在已有的現狀直接告訴孩子結果。其次,更要擯棄職業偏見。職業偏見有很多種,第一種是所謂好工作,就是工作付出少而拿錢多的工作,這種工作觀本質上是剝削階級的思想,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這樣的工作。每一份工作都需要認真付出,才能有所成就并得到回報,得到社會的尊敬。第二種偏見是,認為許多工作太辛苦,吃的是青春飯,干的是體力活,比如軟件工程師等。仿佛最好的工作就是一勞永逸的,不用吃苦,終身享樂。第三種偏見是低風險的工作,只要進了某某單位,就不必辛苦,就可以“旱澇保豐收”,只要混混就可以過上幸福生活,比如進了公務員隊伍,或事業單位,或某效益良好的國營企業等。以上這些偏見都會磨滅孩子的斗志和進取心,讓他的夢想破滅,成為依附于父母或單位的混混,很多人即使這樣混著的時候,對自己也極不滿意。最后,任何人不能替代決策,填報志愿就是一次生涯決策,只能當事人自己親自完成。生涯決策是人生大事,一定不能由父母或教師替代決策,因為這一決策背后有長期而重大的責任,需要長時間去努力實現。一旦替代決策了,往往被替代者不能或不愿意承擔責任,不愿意付出長期的努力,那么再好的決策都是徹底失敗。讓學生做自己的主人,主宰自己的人生,自己做出負責任的選擇,才能成就自己的未來。這樣的選擇,才能讓每個學生綻放最美麗的花朵,收獲最豐碩的果實。
作者:陶新華 單位:蘇州大學
- 上一篇:初中物理總復習策略探討
- 下一篇:松遼盆地北部三肇凹陷扶余油層沉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