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園區倉儲環境設計研究

時間:2022-06-08 15:57:05

導語:智慧物流園區倉儲環境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智慧物流園區倉儲環境設計研究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能夠保持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是一個長期而重要的戰略目標。經濟發展的轉型是各行業生產活動的基礎,在我國物流倉儲行業成熟發展的勢態下,智慧物流倉儲空間的建設量逐漸增加,其內部環境的改善成為發展物流行業的重要基礎,必須加快智慧物流園區倉儲環境建設。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已在國內廣泛形成了共識,一致認為其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1]。為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發展需求,物流行業必須進行戰略轉型,加快建設公共的物流信息平臺,充分發揮現有物流的重要優勢。在完善倉儲和運輸以及裝卸等環節下,將加工和信息處理有機地完成融合,在物流內部形成了更加系統化和規范化的智慧平臺,具有高效率和高品質等服務優勢。本文以此為基礎,研究當代經濟發展下智慧物流園區的倉儲環境,進一步完善我國物流服務的基礎設施,提高智慧物流的服務效率[2]。

1.智慧物流園區倉儲環境現狀

推進現代化智慧物流園區的建設,是實現各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和成熟發展,在各省市內物流園區均以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打造智慧園區能夠以現代化的標準,打造新型物流業務,精準策劃物流的時運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解決庫存堆積等問題[3]。智慧物流園區以傳統物流模式作為基礎,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在園區內部能夠形成集交通運輸和商業貿易,以及金融信息為一體的綜合園區。物流產業能夠對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我國發展物流的歷史較早,在倉儲環境建設中投入的資金較少。以倉儲空間環境的冷熱循環為主,在智慧物流園區中,一般以大量的設備來進行通風,使得工作人員或者倉儲物品,能夠在一個較為安全的溫度下,進行工作和儲存。一方面基礎設施的組建,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熱流,但是會出現較高的能耗,造成園區內的資源浪費。另一方面集散通道建設較為密集,在大量物品儲存過程中,倉儲空間的氣流不能快速流通,極容易發生倉儲物品損壞的情況。工作人員在進行檢查貨物或者搬運時,也會影響其身心健康。針對智慧物流園區倉儲環境熱效應等問題,需要進行良好的環境設計,以減少大功率設備的使用,實現智慧物流園區的綠色發展[4]。

2.智慧物流園區倉儲環境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信息化程度較低導致倉儲環境混亂。根據物流園區的倉儲環境現狀,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其一是優秀的技術人才較少,對信息技術的掌控能力不佳,造成信息化建設程度偏低,在進行實際的物流園區環境設計中,很難將真實的目標進行落實[5]。就目前而言,我國智慧物流園區倉儲環境的設計過程,主要是在產品自動化識別和信息追蹤方面,其他類似于物品定位和自主分類等倉儲管理,還需要進一步發展完善。在實際的倉儲環境設計過程中,出現了信息規范沒有統一標準問題,以貨物的編碼和格式狀態,以及數據接口等作為設計基礎,在沒有統一標準前提下,不能保證信息交流起到實際效用。信息程度的建設要與物流發展相匹配,一方面倉儲環境內的平臺信息流轉存在較大限制,在貨物信息和交易信息等管理中,均沒有一個完善的信息服務體系,造成園區內信息管理水平不足,內部的倉儲環境十分混亂。另一方面在倉儲環境信息管理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障礙,主要是物流園區內各個企業的發展水平不同,在軟件和硬件等設施條件上的差異較大,智能化建設的效果也不同,難以使物流信息形成統一的傳輸標準,成為新的障礙[6]。2.2倉儲空間布局不合理利用率過低。物流園區中存在著大量的貨物運轉業務,隨著倉儲供應鏈的不斷發展,智慧物流園區內的倉庫規模和數量都明顯增加,對內部環境的設計更是提上日程,但倉儲環境設計過程仍存在一些問題。隨著電子商務的網絡經濟發展現階段倉儲貨物的類型多種多樣,若不能進行合理的空間布局,會出現貨物混亂的局面,無法滿足特殊性商品要求[7]。實際上倉儲貨物的擺放不會占用上方過大空間,家電和最高疊層高度也只有三四層,高度也就在3-4米左右,但倉儲凈高度會設計在10米,造成空間浪費,貨架的利用效率達不到一半的標準,大部分倉儲空間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智慧物流園區的倉儲環境設計,主要以改善現階段資源配置效率低等問題,以保證在有限資金投入下能夠實現智能化倉儲作業。倉儲內部沒有統一的布局,貨物只能進行隨意的擺放,在倉房內呈現出雜亂無章的現象。甚至一些倉房還會將到達貨物和出庫的貨物進行混合放置,出現提錯客戶貨物的問題。

3.當代經濟發展下智慧物流園區倉儲環境設計新方法

3.1適應經濟發展實現物流園區智能化管理。在當代經濟發展背景下,智慧物流園區內的倉儲環境設計,與傳統物流園區的倉儲存在多種區別,其中最大的區別為前者具備較高的智慧化水準。現代經濟發展格局中,想要持續穩定地發展物流行業,使其能夠智慧化和高效化的發展,需要依賴于信息技術的支撐。在此基礎上,充分實現智慧物流園區的倉儲環境設計,改善信息化程度低引起的管理問題。在建設智慧物流園區倉儲環境時,首先要設置一個初始的設計目標,必須隨時關注物流市場的信息變化情況,通過對市場變化的總結,找出物流市場的經濟發展規律。在既有的經濟發展狀態下,以社會生產體系完善為先,從智能物流園區的內部利益出發,積極推進各類運輸公司間的協作關系建立,以提高城市物流園區的柔性發展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對經濟市場的變動。通過提升信息化程度,還可以實現對園區內部各個單位的統籌調度,使整個工業園區進行動態特征監控與調度,最終提高智能城市物流園區效益。在設計智慧物流園區的物流環境時,必須著眼于園區內部,各公司內部的環境發展目標是否統一,以改變原來在園區的物流環境設計流程中,只以園區內部大物流公司發展為主的問題,還應多關注周邊中小型物流公司的環境發展計劃。通過統籌調整智慧工業園區的生產物流環境,使得整體智慧物流園區調整內部結構,進而減少生產行業間發展方向的分歧,從而帶動工業園區內各個行業效益的提高[8]。以建立完整和統一的溝通平臺為基礎,在智慧物流園區內部建立各快遞公司內部的溝通,克服閉塞產生的合作效能下降等問題。同時物流環境的信息化程度,也必須和整個配送市場的變化狀況相符,在不同的配送單位間提高信息的透明化程度,從而緩和了物流園區內各公司間的競爭關系,從而確保了其合作步伐能夠平穩開展,推動了行業的迅速健康發展。3.2提高智慧物流園區開放化程度優化配置資源。在當代經濟發展背景下,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技術手段,設計智慧物流園區倉儲的管理調度平臺,促進現園區內倉儲貨物的統一信息交流,解放園區的生產和存儲壓力,節約大量的人工勞動力,提升倉儲物流環境的信息化水平與開放程度。為了合理科學地實現現代智能城市物流園區的物流環境設計目標,在現代智能城市物流園區內,要加快基礎設施系統的布置與功能設計,并綜合設置健全化與智能化的立體交通網絡,使得現代物流與配送的基本配套設施之間可以互相連接,從而逐步完善現代城市物流園區內各個企業的生產運營環境[9]。一方面要結合園區內企業的生產情況,借鑒其他國家先進的倉儲環境設計技術,建立適應于我國智慧物流園區的倉儲環境。另一方面根據自身資金儲備條件,分析適合園區內企業的自身倉儲需求,從冷凍機械和自動分揀等多個設備,進行老舊倉庫的環境改造和更新,逐步完善符合現代化經濟下的物流環境。在智慧物流園區的倉儲環境建設中,主要以提高內部格局的開放度為基礎,積極開展多種類型企業的合作,從物聯網等多個技術入手,建立多層次和多角度深度融合機制。以更開放的心態開展物流倉庫環境設計,能夠將各個環節完成可視化和自動化的配置,從而建立動態且科學的倉庫環境,并以此提升倉庫內資料的使用率。通過運用聲光分揀系統,可以提高商品的分揀速度,在門禁系統的設計下,能夠控制貨物的進出速度,而通過無線射頻通信技術能夠對倉庫物流情況實施自動識別。在多種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下,可以形成自動采集和轉場以及盤點管理等多種作業環節,以保證物流作業工作的有序銜接。

4.結束語:

本文分析了現階段智慧物流園區的環境現狀,找出目前園區內環境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此提出當代經濟發展背景下,智慧物流園區的環境設計新方法。當代經濟發展促進了各行各業的轉型,不同的經濟體能夠促進不同類型進行的快速發展,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的全球經濟體系,能夠促進多個行業類型的共同發展。但本次研究由于時間有限,研究過程中只能從部分物流園區的環境進行參考,產生的結論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偏差性。后續研究中會多個角度考慮,現階段我國智慧物流園區環境設計的主要內容,以此提出更加合理和科學的設計方法,為物流倉儲行業的穩定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引用出處

[1]何慧,李秋豪.智慧物流跨越發展對策研究———基于蘇州193家物流企業的調查[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06):10-13.

[2]鐘冬梅.基于“5G+AICDE”的智慧物流園區之能耗管理整體解決方案[J].科技經濟市場,2021(08):47-48+50.

[3]李祿.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海外物流智慧園區發展的創新路徑探微[J].對外經貿實務,2021(08):93-96.

[4]張文.淺談“一帶一路”背景下云南省高速公路智慧物流產業的發展思路[J].全國流通經濟,2021(20):127-129.

[5]崔天.關于國際綜合物流園區近期發展路徑的探索研究———以重慶南彭公路物流基地為例[J].科技資訊,2021,19(14):122-124.

[6]仲崇霞.高校體育產業經濟發展的市場需求分析———評《當代高校體育經濟新視界》[J].當代財經,2021(04):2+149.

[7]潘建華.數字物流助推產業集群智慧轉型中國輕紡城現代物流體系服務轉型的路徑探究[J].紡織服裝周刊,2021(04):18-19.

[8]劉曉燕,梁軍.基于智慧物流技術的無錫高新物流空港物流園區轉型升級研究[J].中國市場,2020(30):161-162.

[9]杜文意,陳杰,張家鵬.共享視角下智慧鋼鐵物流園區運營設計——以鋼晨物流園為例[J].工程經濟,2020,30(10):67-71.

作者:劉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