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環境物流企業管理創新模式

時間:2022-06-01 14:51:45

導語:電子商務環境物流企業管理創新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商務環境物流企業管理創新模式

【摘要】本文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趨勢,對當前中國物流行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研究,并提供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產業新發展模式的相關建議,為“十四五”期間我國持續深入推動快遞業轉型升級提供參照與借鑒。

關鍵詞:電子商務;物流企業;創新模式

一、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體系特點分析

現代物流管理本質上就是對企業進行電子商務化的管理改革,在充分支持企業內部的電子商務過程的基礎上,將不同行業的客戶規范進行集成,并對數據進行全面分析。與以往批量生產不同,當前交易環境逐步出現碎片化、高頻化的趨勢以適應用戶的需要。總之,隨著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人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日益顯現,而這些因素對企業的持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業發展現狀

1.電子商務發展給物流企業發展增添新動力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為現代物流公司的經營管理創造了一個極佳的平臺,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現代高速公路、鐵道、航空運輸、海港等物流設施的不斷完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也日益完善。由于我國快遞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換越來越多,快遞業務的服務品質也越來越好,信息交易也更加便利。同時,電子商務也促進了第三方物流配送、企業共同配送、多式聯運等物流服務的發展,推動了異地物流服務、跨境物流網絡的建設,物流企業的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初步形成了覆蓋城鄉的物流體系,我國物流企業整體競爭力明顯增強。2.電子商務促進物流信息化水平持續提升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并初步形成了一個集采購、財務和運營為一體的信息化系統。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裝卸、運輸、倉儲、配送等方面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在物流供應鏈中,電子商務極大地促進了上下游企業的信息交換,滿足了不同的客戶的不同的物流需要。第三方物流、共享服務、智能物流、無車運輸等物流新模式的產生,使物流資源得到了某種程度的整合與優化,既擴大了物流服務的市場范圍,也擴大了物流服務的市場范圍,同時也使物流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得到了提升,物流企業的經營成本也隨之下降。3.電子商務物流融合發展態勢更加凸顯物流行業與電商是相互依賴關聯、共同發展的。電商網絡平臺的迅速發展,以及貨物、資金、商品、信息流三者間的協調發展,使得商品交易更為便捷、資金流動能力提高,物流公司和電商間的聯系也越來越密切。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打破了以往的國別與區域之間的貿易格局。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1.物流企業管理理念和經營模式存在短板由于我國物流業起步較晚,在傳統的經濟制度下,物流企業的管理觀念比較落后,對物流系統的認識和理解不到位,在運輸、倉儲、裝卸、加工、分揀、配送、信息等環節未能形成完善的供應鏈體系。目前,我國的物流企業普遍存在著“小,多,散”的局面,一些中小型物流企業在規模、質量、效益等方面不協調,存在著嚴重的結構性矛盾;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標準化、自動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低、物流費用高,農村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也比較滯后。2.物流企業管理技術水平亟待提升我國物流行業存在著集中度較低、不規范的市場競爭以及各省市區物流規劃和建設不夠協調,以及物流基地、園區、中心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不對稱、信息不連貫、標準不統一等問題。一些國際運輸通道不暢通,有些重要的國際戰略運輸通道和樞紐還沒有全面開通,無法適應現代物流的發展。以某物流公司為例,該公司的經理與實際運營人員都是由集團物流公司分流而來,公司的經營經理盡管在物流業多年,但由于受傳統的物流經營思維模式的影響,思想比較保守,未能根據市場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企業管理方式,對于公司的運營規劃與方案制定容易陷入原有傳統的運輸模式;網絡技術應用有限,在業務開拓、信息化建設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對新形勢下物流智能化發展缺乏足夠的經驗和方案,其運營方案缺少創新。管理人員缺乏科學、完整的現代物流管理觀念,管理方式不科學,容易造成員工的選擇機制不平衡,薪酬管理不合理,導致企業人力資源流失現象嚴重。3.物流企業高端人才、領軍技術人才稀缺人才是企業最主要的資源,創新是最大的驅動力,然而,目前我國物流業人才的質量狀況仍然不均衡,高技能人才、高級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特別是在現代電子商務物流領域,缺乏具有高層次、創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復合型人才,多數仍沿襲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以前述這家物流公司為為例,其員工大多來源于傳統物流業,缺乏高水平、高素質的相關管理人員,整體學歷較低也導致其難以將實際工作與物流理論相結合,并且由于公司在對員工的繼續教育以及相關培訓的不到位,也使得公司實際工作要求與員工整體素質存在脫節現象。目前,我國物流企業的發展正面臨著一個瓶頸,即物流企業的實際操作能力、理論知識水平不高。由于缺乏基礎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我國物流管理的理論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而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還比較落后。企業、高校、科研單位、使用者等缺乏有效的協作,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物流技術創新系統。物流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還不健全,物流培訓制度不健全,激勵與制約機制不協調,職業教育制度還很不健全,這就更加需要高素質的專業人才[3]。

四、電子商務環境下創新物流企業管理模式的主要措施

1.適應電子商務環境變化,進一步完善物流監管法規政策體制機制良好的業務環境是企業成長的關鍵。各級政府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完善有關法律、法規。要實現政府執政理念的更新,必須堅持頂層設計,統籌規劃,科學決策,推動電子商務和物流的一體化;“放、管、服”改革要進一步深化,放開管制,健全配套制度,健全負面清單,精簡審批手續,放寬管理權限;加強各產業間的合作,破除體制壁壘,開辟高品質的物流發展道路;加強稅務管理工作,切實降低快遞公司的稅負,降低快遞公司的運營成本。同時,為適應國際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政府應積極拓寬和創新對物流中小企業的投融資途徑,為符合要求的中小企業提供各類融資擔保,促進金融和物流業之間的廣泛協作,為物流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融資保障。2.不斷創新管理理念,積極推動電子商務物流融合發展物流企業要充分利用供應鏈的專業化、合作化、系統化、柔性整合的功能,積極推進供應鏈的創新,使各種生產、流通的資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從而達到共贏的目的。要大力推廣先進的物流組織方式,建立集中配送、共享物流等物流方式,以達到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的目的。要加快企業信息化,打破企業經營管理、財務管理、生產制造、運輸等方面的信息壁壘,進一步加強企業和行業的數字化建設,提高行業整體運行效率和效益,只有充分發揮區域的特點和優勢,才能更好地利用區域的物流資源[4]。3.深化物流企業供給側改革,不斷激發物流企業經營發展創新活力和創新模式要大力推動和深化物流業的供給體制改革,徹底打破傳統的物流組織運行方式,將分散的物流資源進行整合,聚集物流發展力量,優化物流業布局,從而實現從快捷物流到精確物流的轉變。要進一步推進鐵路、公路、航空、港口等基礎設施的互聯,降低流通環節,實現各種交通工具的“無縫對接”,從而提高物流的運行效率。統籌城鄉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健全物流網絡交通系統;推進配送基地、重點物流園區、配送中心的建立,促進技術、人員、信息等要素的合作資源共享,以形成和諧高效、暢通有序的現代物流配送系統。要做好農業物流配送基礎設施的建設,推進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綜合利用,進一步地健全農業的物流配送服務網絡,暢通城鄉之間的“最后一公里”,進一步完善農業物流配送條件,提升農業物流配送效能。4.適應電子商務迅猛發展要求,持續加快物流企業信息化現代化水平緊跟電子商務的發展,大力發展智能物流和數字物流,推動各種物流要素的數字化,不斷推動物流和物流的融合。通過構建具有物流優勢的供應鏈與價值鏈,促進各大物流公司之間的協作,整合產品的生產、運輸、配送、銷售、庫存,從而提升行業的集中度,積極推進信息化程度的進一步提升。加快無人機配送、遙感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推廣,加快智能化改造,構建完善的物流服務系統。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依托,加快智能物流的布局,推動智能化、自主化、安全化的方向發展。通過建立大型倉儲設施、物流園區和物流基地,使其具有更好的輻射帶動效應。發展綠色物流、推動綠色倉庫、實現綠色運輸,從而節能減排。加快物流國際化、標準化、綠色化、加速企業現代化,努力打造國際化的跨國物流企業[5]。5.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參與與“一帶一路”國家、區域間的物流合作,把握信息技術發展的戰略契機,加速“走出去”。通過金融服務,戰略投資,兼并重組,資本運作,資源整合,優化布局,提升國際物流的全球配送能力。加強與全球供應鏈企業、物流企業的合作,為適應全球物流發展的需要,應構建健全的物流服務系統。積極研究、主動適應“一帶一路”有關政策、政策、習俗、文化,積極融入本地經濟,實現交通運輸的優化,實現境內外物流暢通有序,滿足物流跨境運輸服務需求。積極發展國際貿易物流,整合相關優質資源,建立國際貿易平臺,加強資源的整合,形成協同效應,提高核心競爭力,提升跨境服務能力,進一步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加快構建以市場為動力、政產學研結合、相互支持的人才培養體制,構建多層次、多渠道、多樣化的人才成長和培訓模式。

參考文獻:

[1]嚴浚秋.大型物流企業管理及信息化應用研究[J].中國儲運,2022(04):125-126.

[2]張沂.當前物流經濟管理模式與發展策略探討[J].中國儲運,2022(04):205-206.

[3]鄭婷婷,王愛晶.大數據背景下現代物流企業管理策略優化研究[J].中國儲運,2022(04):104-105.

[4]翟宇翔.大數據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2(04):110.

[5]李愛武.倉儲、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新進展[J].中國儲運,2022(02):201-202.

作者:謝萌 姚晨靜 宋莎 單位:陜西服裝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