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師物理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1 18:25:0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中師物理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師物理論文

物理教學改革論文

一、為什么要強化科技意識教育

(一)由社會發展的需要所決定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國的現代化建設進程,就要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進步與發展,關鍵在于提高人才的素質和造就大量科技人才。教育是發展科技的基礎工程,強化科技意識教育的實質就是使教育與科技、社會發展相適應,以主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的需要。

(二)由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所決定

《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質,要從小學抓起。師范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小學教師。為此首先要深化師范學校的改革,徹底改變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師范生的素質,使他們具有為發展小學教育而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強化科技意識教育是深化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素質的有效途徑。只有當師范生有了濃厚的科技意識,才能在小學教育中把這種意識滲透到青少年中,從而激發小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樂趣,培養小學生勇于動手,敢于創新的進取精神,為培養浩浩蕩蕩的科技隊伍打下基礎,這是一個有戰略意義的大事。

(三)由物理學科的特點所決定

作為自然科學基礎的物理學在科技意識教育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現代化高科技領域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物理學發展的成果。如能源技術、電子技術、空間技術等,作為信息時代核心的電腦也與物理學密切相關。可以說,沒有物理學的發展,就沒有今天的高科技,也沒有人類社會的現代化。物理學還滲透著科學方法教育和科學精神培養,包含著豐富的科技意識教育內容。所以通過物理學來加強科技意識教育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為此中師物理應在以下幾方面作出努力:

查看全文

初三一級教師述職報告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之間,踏上工作崗位已是第29個年頭。我于××年××月在××中學高中畢業,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學教師,我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作為自身教育理念,扎實工作,勤奮學習,革故鼎新,與時俱進;視教師為渡工,為學生引航開渡;視教師為春蠶,無私奉獻;視教師為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出來的高中生去教初中的物理,我深感知識貧乏。1988年,恢復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工作后,我被評為中學物理三級教師。1989年又參加成都教育學院培訓,繼續深造,并于1991年獲得物理學專科畢業證書。1992年評聘為中學二級教師。1996年12月晉升為中學物理一級教師。自教書以來,我一直擔任物理教學工作,期間并擔任正副班主任工作和物理實驗員工作多年,擔任過電化教育教學管理員,擔任過學校黨支部宣傳委員,擔任過全校師生及教師家庭的電路檢修和停電發電的電工。特別是自1996年12月20日被聘為晉升為中教一級教師以來,一直保初三,在任初中三年級兩個畢業班物理教學工作以及物理實驗員工作以來,更是讓青春流逝在三尺講臺、讓粉筆染白自己的雙鬢、讓歲月寫下自己奉獻的足跡。回顧過去的10年,我在教育教學工作德、能、勤、績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績總結如下:

一、愛崗敬業,默默奉獻。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本人始終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為人師表,傾心奉獻,以培養人才為己任,恪守職業道德,情操高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維護好教師的良好形象。身為教師,我深深認識到“教書育人”、“文以載道”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多年來,始終具有明確的政治目標,崇高的品德修養,認真貫徹教書育人的思想,積極實踐“三個代表”。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思想素養,熱愛、關心全體學生,對學生的教育能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科學的世界觀。每天堅持早到晚歸,嚴格按照學校的要求做好各項工作,甚至還放棄節假日的休息,回校做好有關工作;甘于奉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絕對做到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在學生和教師心目中,都說我的心態好,從來不去爭名奪利,具有很高的威信。1990年12月13日,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99年7月被評為×××ד優秀共產黨員”。1997年獲×××ד先進個人”榮譽證書,1999年獲×××ד優秀教育工作者”榮譽證書,2006年7月被評為×××ד優秀共產黨員”,2006年9月被評為××××鎮“優秀教師”,2006年9月被評為“2005-2006學年度考核優秀”。

二、精心施教,差班不差,形成特色。

我們知道,教學是學校的中心任務,學校以教學為主,這是辦好學校最基本的規律。我校從1992年開始至今,把學生分成尖子班和差班兩層。分層次教學,尖子班確實好教,教師都爭著去教,可我從來沒有去和領導要過尖子班來教,我知道差班的學生和家長承受著極大精神打擊,經歷著非同尋常的心里創傷,他們需要關愛,需要我。所以,力求讓差班學生勤奮學習,愉快生活,全面發展。我連續從事差班教學工作十多年,在教學方面,能準確把握教學大綱和教材,特別是把握住學生,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把各種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力求教學由簡到繁、由易到難、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本人十分注重提高教學技巧,講究教學藝術,教學語言生動有趣,學生學得輕松,老師教得自然。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學工作者,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始終以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切實抓好教學工作中的各個環節,特別是備課、輔導、考試三個環節,花了不少功夫,進行了深入研究與探討;備課就是備教材、備學生、備重點、備難點、備課堂教學中的各種突發因素;輔導就是輔優生、輔差生、重點輔“邊緣”學生;考試就是不超綱、不離本、考題靈活、開發思維、迅速反饋、及時補漏、源于生活,便于實踐。切實抓好教學的每一個基本環節,深鉆教材,精心設計每一堂課,創設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師生雙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動,合理并創造性地運用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精講精練,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反對題海戰術。加強培優補差,對于物理方面的特長生,要不斷拓寬知識視野,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使這些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為將來更好地學習物理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有步驟有計劃地加強課外輔導,特別是適時補上物理上所需要的語文數學基礎知識,善于發現這些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也能學好物理。從而使整個班級物理成績逐步上升。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所帶的差班的物理畢業成績年年居全縣同類班級前列,沒有一名學生是因為學習物理、上我的物理課而流失。在繁忙的教學之余,也筆耕不輟,撰寫了多篇有創新意識的教研、教改論文在校刊上交流發表,自覺地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多次參加校內外的物理公開課、教研課聽評活動。教學過程中,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狀態,改進教學方法,自始至終以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為宗旨,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個性、特長順利發展,知識水平有顯著提高。特別是2003年,有一位學生叫邱波,從我們差班考上了國家重點中學錄取分數線,我所教的兩個平行班物理成績名列全縣同類前茅。這就是奇跡,我和同事們也獲得到海南免費五日游的嘉獎。我還廣泛聯系教師,了解學生實際情況,提高教學組織水平;我還經常到大自然中去實地考查,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參觀;我以事實為依據,以客觀的態度,從教學理論、教學創新和教學效果的角度進行自我評價,促進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2003年至今,我還擔任了物理實驗員工作,與每個物理教師密切配合,我自己制作了溢水杯、電磁鐵、浮沉演示器等等,很多至今還在用。精心組織安排好每一次學生分組實驗和老師演示實驗,確保了每屆學生畢業實驗操作考試全部合格,今年,還順利通過了省級的實驗室檢查驗收。

三、潛心鉆研,完善自我

查看全文

物理實驗教學考核開始論文

摘要: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是物理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新課程要求和具體實驗教學實踐中的矛盾以及目前研究的可行性不足,本文提出改革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應以可操作性為前提,實驗考核為突破口,立足學生實驗操作能力,逐漸加大改革廣度和深度。

關鍵詞:實驗教學改革可操作性實驗考核

物理科學伴隨著物理實驗的發展而發展。在教育教學領域,物理實驗教學發展到今天,對物理教學起到了巨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新課程標準提出“三位一體”的目標應該是我們教學實踐追求的終極目標。然而,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往實驗教學中存在的缺陷逐漸暴露出來,也引起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為解決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就需要我們找到問題的“瓶頸”。

1.問題的提出

1.1新課標的實驗要求

查看全文

關于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思考論文

論文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深入實施,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定位,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展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論文關鍵詞:教師角色教學行為學生方式合作學習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標)告訴我們,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學的成敗會十分敏感地反映在學生身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合作者”,顯然制約物理課程改革的瓶頸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理解與認識。下面就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角色的定位及教學行為轉變的思考

教師作為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自我角色定位發生轉變,由課程的忠實執行者向課程決策者轉變;教師由教學權威向教學平等參與者轉變,教帥是學生發展的主動參與者,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和諧的。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理解、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師生將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在新課程中,綜合性學習正是當代課程改革中旨在實現課程統整的一種努力,教師要突破學科專門化的樊籬,具有整體把握與綜合的能力,改變單兵作戰的工作方式,與其它學科教師聯手合作。課堂上,教師的觀念、教學方式都發生了顯著的改變。教師要由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要善于捕捉和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學習的靈感,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挖掘學生發展的潛能,喚起學生成長的渴望;教師要由教學活動的主角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配合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為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并促進評價的內化。

教學是師生間交流和溝通的過程,教師放下尊嚴的架子,從講臺上走下來與學生做朋友,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參與者,師生間的關系是和諧、民主、平等的。教師要適應新課改理念下的教學,就必須通過學習課改理論,參與課改培訓,對新課程充分理解,誠心接受,熱情投入,有效實施,并根據新課程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成為“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學生潛能的喚醒者,教育內容的研究者,教育藝術的探索者,學生知識建構的促進者,學校建設的參與者,校本課程的開發者……”。

查看全文

探究物理實驗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內容摘要:本文著重闡述了目前高中物理實驗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在實驗教學中為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提出了探究式實驗教學的對策和實驗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

關鍵詞:實驗教學;對策;基本原則

一、問題的提出

探究式實驗教學是新一輪的教學改革極為推崇的教學。這種教學重視實驗的探究,可以使學生體驗物理規律發現和形成的過程。通過探究性的學習,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發現、創新的良好科學素質,而且使學生品嘗到探究過程中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新編物理教材中給出了較多探究性實驗,但有些實驗存在可見度小,受氣溫、濕度、陽光等條件的限制,成功率低;有些結論缺乏實驗探究。

我們的物理實驗教學現狀還是不容樂觀;學校和教師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普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驗的思想;實驗教學模式僵化,物理實驗教學的基本原則沒有充分體現,教學方式呆板;學生對基本測量儀器的使用不規范,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差,以“背”實驗結論“代替”實驗操作。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手段,它不僅使學生直接地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規律,而且對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起著決定性作用。但目前實驗的教學還比較普遍的存在一個誤區:教師先演示給學生看,然后把原理、結論講給學生聽。這種教法的最終結果必然造成學生處于被動地們位,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末能有機結合。

查看全文

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論文

一、挖掘教材特點

新教材增加了大量新穎的插圖和“討論與交流”、“迷你實驗室”、“信息窗”、“請提問”等欄目,使得教材的形式生動活潑,內容豐富有趣,可讀性和啟發性都大大增強了。教師應挖掘新教材的特點,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應不斷用新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以適應教改形式發展的需要,提高物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教學中充分發揮插圖的優勢,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能力。充分挖掘新教材欄目的變化,能促進新課程的實施。

第一,啟發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與交流”,能夠訓練學生的思維方法,有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思維的發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推動課堂教學中師生的雙邊活動,營造活潑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增進師生間的交流。第二,新教材中增加的“迷你實驗室”欄目,對幫助學生掌握物理知識、增長才干、培養操作技能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結合教材內容,組織學生積極參與這方面的訓練,對提高學生的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第三,指導學生閱讀好“信息窗”的內容,能使學生從中積累知識,收集信息,開闊眼界,在潛移默化中使情感受到熏陶,意志品格得到培養,審美情趣及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同時,還能從中了解到此鮮為人知的有關科學家的故事,領略科學家們為了探索自然奧秘而經歷的艱苦歷程,讓學生體會到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對取得科技成就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第四,處理好“請提問”這個欄目,對解決教材中的疑難很有幫助,能使學生養成積極思考的好習慣,經常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學生解決問題能力也會大大提高。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些新欄目,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發展智力的同時,在思想方法、道德品質、個性特長、心理素質等方面都能得到相應的提高與發展。

二、重視教師備課

新課程標準要把科學探究學習和科學內容學習放到同等甚至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師應做好多方面的教育教學準備。由于探究教學的開放性,決定了教學具體過程不可預測,因此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對教師備課要求大大提高。就備課而言,在上每一堂課之前,都要認真閱讀教材,明確教學目標、總領教材的主要內容及重點、難點。

查看全文

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與對外開放實踐

摘要:重點從教學方式、管理與開放機制、對外開放的講解方式及改進的建議策略等方面闡述了我校大學物理演示實驗走廊與天文科普館教學與對外開放的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演示實驗;天文科普館;對外開放;講解方式

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是將抽象的物理知識通過具體的物理演示直觀、形象地呈現出來,引導實驗者分析與觀察物理現象,激發實驗者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將理論知識傳達給實驗者,充分體現了讓實驗者自己動手的創新思維模式.演示實驗的主體既可以為教師也可為學生,既可在課堂內進行,也可在課外進行,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采.為促進我校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拓展演示實驗教學與對外開放的功能,全面提升以學生為核心的科學素養,我校購置一批包括力熱光電的大學物理演示實驗儀器,建立了物理演示實驗走廊.另外,還建立了天文科普館,里面包含由南京中科院生產的大型天文望遠鏡-施密特格林折反射式望遠鏡,及各種小型望遠鏡,這些演示實驗均已用到教學與對外開放.

1演示實驗的教學探索

1.1演示實驗走廊的授課

我校物理演示實驗走廊占地面積140m2,里面包含近70多種演示儀器,這些儀器包含了力、熱、光、電、磁各部分知識點,且大多易于操作、現象明顯.要上好一門物理演示實驗課,首先得有課前準備,包括教師與學生,教師在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還得自己動手調試好各項演示實驗儀器.比如說,龍卷風模擬的霧化部分是否有足夠的水,激光琴的孔位有沒有對齊等等.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說教師還得制定課前預習PPT,讓學生提前預習物理演示實驗的理論知識,讓他們對即將學習的課程感興趣.由兩位教師負責,學生分為4組,一組學生大概8到10位不等,讓他們輪流做演示實驗.一次演示實驗課3課時,其中兩個課時讓學生自己輪流演示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最后一個課時由教師講解、演示,滿足學生求知的好奇心及系統的給學生們講解理論知識.課后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演示實驗自己動手做教具,比如萬花筒、肥皂膜裝置,小型龍卷風模擬等.從演示實驗的課堂效果可以看出,此種課堂氛圍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率大幅度提高.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及教師的演示與講解,對理論內容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深刻的記憶.

查看全文

物理教學全面素質教育實踐

素質是指“人在后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基本品質,也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基本的品質結構”。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要讓學生主動發展。下面試談一下我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是怎樣貫徹上述精神的。

—、面向全體學生

我教全年級物理成績最差的一個班,我沒對這個班放任自流,而是從“立志”抓起。我問學生:“你最想干的一件事,可是家長反對,你是怎樣千方百計說服他們,終于干成這件事的?”學生紛紛發言,說自己如愿以償的經過。我因勢利導,對學生說:“這說明有志者事竟成。你們希望干的事就是你們的‘志’,你們千方百計爭取支持就是調動自己的‘潛能’去破難關。據醫生解剖發現,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大腦與普通人的大腦并沒有多大不同,由此得知一個人的成功和失敗并不取決于大腦的大小,而取決于是否積極調動大腦的潛能。人的大腦的潛能很大!如果你肯立‘一定要把物理學好的志’,又積極調動自己的潛能,也一定能夠如愿以償。”經過這樣的動員,全班同學自卑感消失了,爭上游的信心鼓起來了。我又不失時機針對具體問題進行耐心輔導。結果這個班的物理成績從全年級倒數第一升到正數第一。在市物理競賽時,全年級有九人取得名次,這個班竟有四人。還有一年,我教的兩個班,一個是全年級成績最好的,一個班是成績最差的,對這個成績差的班我也沒有嫌棄,而是從抓學風入手使之迎頭趕上,上課時針對該班學習基礎差,每解一道題我都一絲不茍地板演,連標點都不省略,從學風上給他們做示范,并對做題格式也反復強調。對該班“注意力不集中”“馬虎”等毛病,我視為樹立好學風的大敵,千方百計糾正。每上一節課我都做到“手勤、口勤、眼勤”,真可以說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后來這個班的成績也上來了。不管教哪個班對后進生我從不歧視而是以滿腔熱情幫助他們。一次,班主任批評一個逃學很久的學生,并聲言不要她了。我趁機給他說好話,讓班主任留下他,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此后,他進步很快,中考物理竟得高分。

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目前不少學校對智育普遍重視,而對德、美重視不夠。為此,我努力結合本科教學進行了“德美”素質教育的嘗試。在德育教育中,我重點抓了“公民意識、愛國意識、民主意識”及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質培養。在愛國意識教育方面,我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進行滲透的。比如,講到“磁現象”時,我熱情洋溢地告訴學生羅盤是我國對世界科學事業的重大貢獻;講到“內能的利用及噪聲的危害”時,我結合保護環境進行愛國教育和公德教育,并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建設文明學校文明城市活動,要求他們從我做起,把愛國和愛家、愛校統一起來做保護環境的模范,并要善于勸阻、制止破壞污染環境的人。在民主意識和公民意識教育方面,我通過不搞師道尊嚴,發動學生給我提意見進行,我不僅當場接受了學生的意見,而且讓大家很快見到改的行動。學生說:“老師給我們樹立了接受意見的榜樣”。從此,不守課堂課堂紀律的學生也能聽取別人勸阻了。教師講民主讓學生提意見,不僅改進了教學,還進行了民主意識和公民意識的教育,因為公民意識包括遵紀守法、責任感兩個方面。我的主動征求意見正是出于忠于職守的“責任感”的表現。對學生進行民主意識、公民意識教育,使之能夠聽取意見、辦事認真,對他們成才意義重大,對國家法制建設也至關重要,物理教學理應重視這些素質培養。在挫折教育方面,我主要是結合教學中發現的問題有針對性進行的。例如,有一次上課,我發現一個學生無精打采,我了解到他是為了照顧多病的父親從農村到市里的,面臨著經濟困難、升學志愿難報等難題。我通過挫折教育使他放下包袱,結果他以很好的成績考入中師。還有一次,我發現一個新轉來的學生唯獨我教的物理不及格我了解到是因為他過去物理的最高成績是62分,而且只有這一次及格,因而產生了心理障礙,一提物理就害怕。我不僅通過挫折教育幫助他克服懼怕心理,還通過做題培養他的興趣,我不是就事論事回答他的問題,而是抓住他概念不清、定理掌握不牢進行指導。通過引導,他逐漸克服了心理障礙,對物理產生了興趣,并以物理109分的成績進入重點高中。在體育教育方面,我是通過言傳身教和專業課滲透進行的,為了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確保健康,我總是盡量少留作業,不搞題海戰術,堅持以課堂消化為主,不和別人爭自習。一次,我布置作業,因為題少學生竟然喊出物理萬歲的口號。此外,我重視通過言傳身教進行教育,畫圖、書寫講究美觀,儀容保持端莊,并引導學生分清美丑,不穿奇裝異服,不追星、不趕時髦。

三、積極支持學生發展正當的愛好特長

查看全文

教師培養論文:當代小學教師職前培養

本文作者:王智秋工作單位:北京師范大學

能力培養是小學教師教育的重點

(一)基本理念“全過程教育教學能力培養體系”是指學生在校學習四年不間斷的教育教學能力培養過程,以培養學生的教師專業精神、教師專業知識和教師專業能力為指向,通過課上課下相結合,校內校外相結合,學生個體、團隊和學校組織相結合,大學與小學合作等多種形式,展開系列化的能力培養過程。當今,能力這一概念無論在其深度還是廣度上都遠遠超越了傳統意義上人們對它的理解。就廣度而言,能力已并非簡單地指“教學技能”環節,而是指在大學人才培養的全部過程中貫穿能力形成的理念,通過課內外各個環節,全面構建完整的能力培養體系;就深度而言,能力也不能狹義地理解為具體操作層面的職業技能傳授過程或課堂教學理論的形象解說與應用,而是既強調人在實踐過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強調個體的獨有才能和心理差異,也強調情感體驗乃至無意識潛能對于理智認識的啟發和引導作用,以形成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的能力。教師要能像醫生一樣思考,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批判和決策,使自己獲得專業成長與能力的提升,從而能夠在今后漫長的職業生涯中應對復雜多變的教學情境。因此,能力的培養必須貫穿于教師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二)在真實的教育情境中,培養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形成教育智慧教育實踐是養成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的關鍵環節,開展教育實踐要體現廣泛性、多樣性和層次性。一是廣泛性。為踐行公平教育的理念,首都師范大學將原來在城區優質校六周的實習調整為4+6模式,即4周在遠郊區縣農村校實習(大學三年級下學期),6周在城區優質校實習(大學四年級上學期)。4+6模式的實習能使學生對城鄉基礎教育有更全面的了解,獲得更多的教育體驗,從而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就業能力,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有能力面對城鄉不同的學生群體,施教自如。二是多樣性。在教育實踐進程中,首師大初教院堅持課內課外相結合,學院組織的實踐與學生個體(社團)相結合,教育教學實踐與社會實踐、科研實踐相結合等。此外,首師大初教院還開展音樂舞蹈藝術實踐、美術野外寫生、野外科學考察等活動。三是層次性。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育研習,每個層次的要求不同、目標不同。2011年,首師大初教院在原有城區74所基地校的基礎上又建設了54所遠郊區縣小學基地校并正式掛牌。另設有23個社會實踐基地、藝術實踐基地和野外科學考察基地。目前,學院各類實踐基地已達151個,覆蓋北京城鄉各區縣。(三)開放教學實驗室,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動手能力小學教育專業是一個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其人才培養要面向教育實際。為此,首師大初教院先后建成物理、化學、生物探究活動實驗室,小學科技制作車模、船模、航模實驗室,機器人設計制作實驗室,電腦美術制作工作室,工藝、美術制作室,小學電教攝像、電視編導實驗室,小學生心理咨詢與輔導研究實驗室,英語語言學習實驗室等25個實驗室。在這些實驗室工作的經歷,讓學生獲得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畢業生工作后受到一線小學的高度認可。2010年,學院學生代表隊在北京市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中榮獲一等獎。與此同時,在2010年北京市大學生藝術展演中獲篆刻一等獎、書法一等獎5項。2011年,在北京市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中榮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在北京市大學生化學競賽中榮獲三等獎。2012年,還有學生獲北京市大學生英語競賽一等獎。(四)設立導師制,培養學生的教育研究能力具有教育研究能力是時展對小學教師的要求,教育研究能力也是小學教師實現自我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是他們成長為研究型、專家型教師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為此,首師大初教院在北京市教改項目《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模式探索》研究的基礎上,系統構建了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養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培養內容上,學院確立如下培養重點,即培養學生關注小學教育現象、研究小學教育問題的意識;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實用的小學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促進學生形成用教育研究態度與方法解決小學教育問題的思維方式;通過課程教學、科研活動以及畢業論文等系列活動,使學生體驗教育研究的全過程,在做中學,使其不斷加深和修正對教育研究的理解和掌握。在培養途徑上,學院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調整課程設置,采取“123”的課程模塊;整體設計,形成適合小學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的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形成探究式教學模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確保教學質量。第二,在一系列專業基礎課與專業核心課中不同程度地開展培養大學生教育研究意識與研究能力的活動,形成在教師教育類課程與教學中培養大學生教育研究意識與能力的模式。第三,在教育實習中關注學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一是將學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養列為教育實習的內容之一;二是將畢業論文寫作與教育實習結合。第四,將學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訓練與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提高畢業論文與科研課題研究的質量,完善培養大學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管理制度。第五,成立由教授領銜的“大學生科研實踐活動學術指導委員會”,由其負責對學生科研項目的評審和全過程指導。為保障學生科研活動的科學有序展開,學院建立相關制度:從二年級開始,學生可以申報院級學生科研課題,經過專家評審批準立項,提供經費資助;三年級申報校級課題,從院級課題中選拔,給予經費資助;要求四年級每位學生有課題研究的經歷,在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畢業論文。學院“大學生科研實踐活動學術指導委員會”根據學生項目研究的內容配備一位導師,導師負責對該項目的全程指導。(五)建立“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實訓基地”能力的培養只靠學院的積極性是不夠的,必須調動起學生參與的主動性。為此,學生自發組織“音韻朗誦社”“墨池書社”“合唱團”“舞蹈隊”“《凱風》雜志社”等各類社團,實施“早讀我上講臺”工程、學生小教員輔導等。2012年成立的“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實訓基地”為學生能力培養搭建新平臺,調動學生廣泛參與的熱情,整個校園一年四季充滿著濃厚的教師文化氛圍。

“發展性”是小學教師教育的生命力

面對科學文化知識的不斷發展和兒童世界的不斷變化,小學教師更應該把終身學習放在重要位置。小學教師的終身學習主要體現在主動發展的意識和不斷反思、制訂發展規劃的能力。小學教師既是小學教育工作者,又是與小學生、與教育改革以及社會共同成長的學習者。小學教師要了解社會的變革、教育改革與發展,了解不同年代兒童的變化,同時還要把握國內外教育發展的動向,跟上教育理論和知識學習的發展步伐,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使學習成為自身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不斷追求新知和吸納新的研究成果,不斷提高師德修養和提升教育智慧。在培養小學教師的實踐中,小學教師的綜合性知識結構特征使得小學教育專業學生要學的課程太多,遠遠超出了1~2個學科領域,除此以外還有諸多教育學、心理學、藝術類和通識類課程,使學生不堪重負。事實上,“綜合性”不等于“大拼盤”,“所學之多”并不等于“所獲之多”。為此,首師大初教院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把關注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題研究、案例分析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強調“真情境、小問題、高觀點”。

基于《標準》的小學教師職前培養要

查看全文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論文

一、課堂內外聯系教學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體,課堂教學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內滲透社會生活中的化學,并使其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和進度來進行,只有這樣才能鞏固課內知識,同時也能及時拓展課外知識,使課內、外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累贅感,反而覺得所學知識更豐富,實用性更強。例如,在“氮和磷”的教學中,以“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氮氣的包圍之中”的現實場景引入氮氣的物理性質,說明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進而引出氮氣的分子結構和化學性質。也可以講述在打雷閃電時氮分子與氧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一氧化氮分子的場景,介紹了后續幾個反應后,得出諺語——“雷雨發莊稼”的結論。在講到NO的毒性時,補充NO作為信使分子在生命過程中的重要功能,讓學生帶著驚訝的情緒對NO產生了新的認識。

通過緊密結合教材基礎知識或重點知識的應用性知識的補充、討論與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從化學的角度逐步認識自然與環境的關系,分析有關的社會現象,培養學生聯系生活、社會中的化學問題的意識,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給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二、進行熱點滲透教學

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各種情景素材如化學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動的自然現象和化學事實等,能夠強化學生對化學與生活有關、對生活有用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現行高中化學教材中“人類保護臭氧層的行動”,這既是一個自然科學問題,也是一個“人文意識”問題,圍繞“從電冰箱的普及與換代到臭氧層”開展探究,指導學生查閱文獻,訪問網站,獲得知識。在講授重金屬汞的性質時,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討論其危害,講述汞蒸汽對人體的危害可以使學生們認識到用行動防止汞污染的重要性,例如怎樣清理破碎的水銀溫度計、如何處理含汞的廢舊電池、廢日光燈管等,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使化學教學更貼近于社會實踐,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會覺得所學知識富有時代感,具有實用價值,有助于培養學生對未來的人文關懷,將自然科學融入整個人類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分析。

三、進行生活與化學關系專題教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