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理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6 05:58: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職場心理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職場心理論文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設計研究

摘要:生涯適應力對個體生涯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是眾多高校的必修課,把生涯適應力加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作者通過大綱改革在教學中加入了生涯適應力的理念,并以問卷及訪問等形式調查學生對此的適應程度,是一次針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改革的有意義的嘗試。

關鍵詞:生涯適應力;生涯規劃;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

一、生涯適應力的概念

生涯適應力是個體因生涯角色變化并與之保持平衡的能力,被視為個體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中獲得生涯成功的關鍵能力,是國外近年來生涯心理學領域的一個新理論生長點。生涯適應力的界定為“一種心理策略,積極應對在目前和未來的可測或不可測定工作轉變、發展和提升自我以及工作挫折的準備程度。”

二、生涯適應力的重要性

近幾年,《哈佛商業評論》的多篇文章都提到了“VUCA時代”,VUCA是易變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復雜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的縮寫,概括了當今信息時代商業世界的特征。在VUCA時代,信息不斷更新迭代,各個領域暫時達成平衡的局面不斷被打破,無論是商業組織還是個人,很容易陷入一團亂麻。如今,周而復始的恒常運轉正在遠去,取而代之的是“快速的變革”與“爆炸式的技術發展”。很多曾經被證明行之有效的規范和秩序正在被顛覆,傳統的工作觀念、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已逐漸變得無所適從,人們在職業生涯中的恐慌感在VUCA時代也愈演愈烈,按部就班的職業規劃很可能在時代的洪流中被一招即碎。因此,人們逐漸意識到長遠的職業規劃不再“長遠”,適應才是這個時代核心的命題。生涯適應力作為生涯建構理論的核心概念,已經被大量的研究證實其對個體職業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查看全文

旅游管理專業畢業指導創新與實踐

[摘要]本文在對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環節現狀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在畢業環節中,增加畢業教育實踐活動,通過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調整心態,做好從校園到職場,從學生到從業者的轉變,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做好畢業前的教育指導工作,完善旅游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關鍵詞]高職院校;旅游管理;畢業設計;培養體系

高職院校肩負為我國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重任,在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專業學習、實踐教學、企業實習及畢業論文等環節都是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1],其中畢業實習及論文寫作是在校學習的最后一個重要環節,是對學生專業學習的一次總結和檢驗,也是提升理論研究的一個嘗試[2]。通過畢業實習和論文的完成過程,可以訓練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是培養和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及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環節。

一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環節分析

(一)畢業實習崗位對口性不強

旅游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業人員進入門檻低、學歷層次不高、工作流動性大、崗位工作強度高,行業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脆弱性,大多數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實習采取集中實習的原則,但行業有淡旺季差異,旅游淡季對實習單位的確定有很大的困難,旅游景區或旅行社等企業用人需求量不大,實習單位很難落實,酒店相對旅行社用人需求量較大,因此,旅游專業學生在酒店實習人數比例較高,由于實習崗位不對口,專業技能無法得到提升和鍛煉,實習效果欠缺,對就業的推動作用受到一定影響。

查看全文

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質量的思考

一、網絡暢通、資源豐富,耐心做信息上傳下達的宣傳員

網絡暢通,就業信息傳達及時是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關鍵。學校通過給用人單位寄發畢業生資源信息冊(2013年郵寄了600份、2014年郵寄了700份)、主動聯系用人單位、聯絡校友、網絡資源等多種途徑收集用人單位對學校各專業畢業生需求信息;建立了中國移動信息MAS平臺、及時通過手機短信發送招聘信息,另外,通過公共微信平臺、QQ群、飛信群、網站、電話通知、校園廣播等方式為學生提供信息服務,及時準確地就業信息。學校的就業信息工作做到“三快”:捕捉信息快、處理信息快、信息快。三年來,學校共崗位需求信息近4萬個,每年提供工作崗位逾萬個,均是當年畢業生總數和相應專業畢業生數的3~4倍,用人單位數據庫的數據總量達到1500多家。學校建有功能完善、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快的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站,設置獨立服務器,確保網絡暢通,網址為http://jy.hncu.net/,學校就業信息網已嵌入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一體化系統,并鏈接湖南省畢業生就業網,日均校內外信息20條左右,學校就業網及時更新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廳的網上供需見面會,認真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相關部門組織的“網上雙選周活動”。

二、深入研究、完善教學,善做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引路人

加強對大學生及時、有效、全過程、全方位的就業指導是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環節。學校將《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作為必修課列入教學計劃,設2個學分38課時,根據教學進程由教務處按學期教學安排統一排課;學校成立了由招生就業處、團委、商學院人力資源教研室、各學院部分專業教師組成的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教研室,招生就業處負責就業工作的副處長擔任教研室主任,歸口教務處統一管理,服從學校教學研究室管理制度,接受統一檢查、考核和評估;制訂了就業創業指導課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為了不斷創新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教學工作,學校每年舉行一次全校性的就業創業指導教學研討會(2012年6月,2013年7月,2014年9月已舉行三次)。經過集思廣益,形成了湖南城市學院《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實施方案》《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大綱》。學校以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為目標的就業指導體系日益完善,將大學生就業指導教學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在大一開展專業教育;大二開展大學生職業發展規劃與設計,考證、考研、考級、考公務員培訓指導;大三進行職業基礎知識、求職擇業技巧、職場中的禮儀、創新創業教育;大四開展就業及面試心理與應對、就業形勢與政策、求職材料制作與面試技巧指導。學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活動,投資五萬元購買了吉訊大學生職業測評與規劃系統,該產品網絡化、自助式的系統操作模式能夠輔助80%以上的學生完成自我探索,包括了解自我、職業探索、決策行動、生涯發展藍圖等,更有助于解決當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自我了解不清楚、人生目標不明確、對職業茫然無知、思想不能轉化為行動等問題;有助于老師掌握學生整體和個體的情況,做到有針對性的輔導,提升工作效率與專業性。

三、強化實踐、引導創業,用心做學生創業指導的探索者

通過創業帶動就業是未來就業工作發展的趨勢。學校成立了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就業創業教育工作機構,成立了大學生創業者協會,出臺了《大學生課外科技項目立項申報規定》《大學生創新性科研項目申報規定》等一系列就業創業的文件,設立了就業創業專項資金,確保經費足額到位,聘請專兼職工作人員對學生創業項目給予技術、智力扶持。與湖南省益陽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合作,建立了大學生創業“綠色通道”,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場地、資金、實訓、指導等方面的服務。三年來,學校舉辦了創業計劃、市場調研、職場模擬等賽事,組織創業導師報告會和專題培訓約500余場。學校現有大學生社團29個,其中創新創業社團三個,比較有特色的是茶藝社,茶藝社是在學校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老師指導下組成的一個集黑茶研發、包裝設計、黑茶銷售和傳播黑茶文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社團。該社團是學校大學生結合專業特色,通過研發創新來創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典型。學校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三樓的“大學生創業一條街”有八間工作室,占地面積264.6m2,兩百多名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參與城鄉規劃、建筑設計等項目,采取真題真做的形式參與城鄉規劃設計項目。

查看全文

現代大學生就業現狀思考

1現代大學生就業現狀

從現階段大學生就業取向來看,大學生就業的目的更加理性地從自身條件出發,人生價值取向更加合理、現實,對于人生的思考漸趨于成熟、多元,但在就業類型選擇上,選擇“行政事業單位”和外企的最多[2],在就業地區選擇上,多數選擇東部發達地區和一線城市,結果是大量畢業生在沿海找工作越來越難,而處于大開發初始階段的西部卻招不到人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西部大開發的發展進程[3]。從就業市場對大學生需求情況看,就業單位對大學生存在“三高”的要求:第一個是隨著大學生就業市場供大于求,較多的單位招聘越來越多地向學歷高的人才傾斜,對學歷要求高。第二個是單位在招聘時更多注重考查大學生的工作經驗、辦事方法、專業水平等,對大學生適應崗位的能力素質要求高。第三個是由于市場競爭及單位發展要求,越來越多的招聘單位注重考察人才的潛力、發展空間與人才的悟性、學習能力,對人才的潛力、個人發展空間是否能與企業發展步伐的匹配性要求高。

2以大學教育為平臺,打牢大學生就業基礎

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應充分利用大學教育資源,搞好就業教育工作,讓學生學得到、用得上。

2.1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對接

當前,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經常發生熱門專業工作難找,冷門專業供不應求,大學的專業、課程、學科內容應與經濟社會充分接軌,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做出相應調整。一是認真研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充分總結近年來大學生就業情況和市場需求,重點加強對新型產業、新型市場、國家扶植產業發展研究,加大對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分析研判,緊盯經濟社會發展方向。二是培養一批專業帶頭人。大學平時應加強人才儲備,引進和培養一批深專細研的專家學者,鼓勵教師開展新學科、新領域的研究,為學科設置打牢人才隊伍基礎。三是研究探索學科、專業設置。對于不合理的專業,應逐步減少師資力量的投入,減少招生規模,更新專業課程,謀求專業轉型,對于極不合理的專業,應給予取消或者合并,擴大市場需求較強的新學科、新專業、新課程的規模,突出學校辦學特色和專業亮點。

查看全文

語文審美教學管理論文

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聯系我們

網站首頁┆課件下載┆教學論文┆實用文檔┆個人簡歷┆論文中心┆演講稿┆考試相關┆黨團社會┆職場技巧┆作文園地┆法律文書

您當前的位置:中國文書論文網->語文論文->教學內容退出登錄用戶管理

贊助商

查看全文

工業設計跨年級課程設計研究

摘要:在地方本科應用型轉型的大背景下,工業設計作為應用型專業典型,其實踐教學與行業實務還具有一定距離。為克服教學資源和師資缺陷,在現有條件下如何有所突破,是很多院校工業設計專業面臨的普遍問題。本研究以文獻探討為依據,借鑒當前工業設計行業中的人員培養模式,在產品設計的課程設計中進行年級混合的教學實驗。通過實際教學可知,跨年級的實踐教學模式有助于各年級學生間的互助學習,一定程度上促成學生端正專業學習的態度,明確技能學習的目標,為設計人才的梯隊式培養提供案例,是現有條件下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工業設計;課程設計;實踐教育;產品設計

(一)大學教育的職業化傳統和責任

城市社會學家LewisMumford在他那本關于城市歷史演變的社會文化學巨著《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中談到,大學的前身大概是行業公會。那些在黑暗中世紀完成初步財富積累的工商業主們以資助學校、建立老年人和孤兒收容所的方式來實現社會安定。12世紀時行業公會的名稱就是拉丁文universitas,指的是由一些有知識和技藝的人組成的傳授技藝的聯合體。和行業公會一樣,后來出現的大學,目的也是為從事某種職業的人準備基礎條件,同時制定出這一職業應共同遵從的規則。隨著知識的整合與科系的細分,大學的功能上升到文化的貯存、傳播、交流、創造、發展高度。即便如此,大學可以脫離直接的社會責任,通過師徒之間的直接交往,對文化遺產重新嚴格評價,并繼承和創新[1]。可見在大學發展伊始,職業培養就是其根本職能,當前國家所倡導的高等院校應用型改革[2],正是大學傳統責任在新的社會技術文化背景下之重拾與發展。

(二)工業設計實踐教育的師資與資源困境

在當前制造業轉型升級背景下,以設計手段增加產品附加值已經成為政府、產業界和學界的共識[3]。在如此環境下,工業設計專業在國內各個層次的高校普遍開設,導致很多院校的師資和教學資源都參差不齊。不少專業教師是剛從研究型高校走出來,習慣了論文和實驗的碩博士,可能已經遠離設計實踐有一段時間,卻要在實踐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設計。即便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面對擴招背景下數量眾多的學生,往往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

查看全文

工程造價本科專業畢業設計探索

摘要:文章以工程造價本科專業的畢業設計為研究對象,從畢業設計的參與主體和內外部資源環境條件兩個方面分析了工程造價畢業設計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分類指導和“任務包”協作模式、培養學生的調研能力和作品意識、優化校方畢業設計管理流程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工程造價;畢業設計;調研能力;作品意識;過程控制

畢業設計(文章中的畢業設計包涵設計作品和論文作品等形式,以下不做特別區分)是高等教育本科教學培養計劃中重要的實踐環節[1],是本科生在大學學習生活中最具綜合性和專業性的一項大型任務作業[2]。通過畢業設計環節才能實現從知識輸入到知識輸出,從理論教學到理論運用的教育閉環,其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及特有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畢業設計的水平質量是評定本科生學業成績的重要依據,也是衡量高校人才培養方案有效性和教學質量的重要評價指標。筆者以執教的建筑工程學院工程造價專業為例,根據指導學生畢業設計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分析影響畢業設計水平質量的原因,并結合自身長期對該問題的思考,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

1造價專業畢業設計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筆者所在的建筑工程學院于2014年招收第一批工程造價專業本科生,截至目前已有兩屆畢業生實踐并通過了畢業設計,在此期間本系師生既收獲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也遇到了各種困難和阻礙。1.1畢業設計參與主體的問題分析。(1)學生方面的問題分析。本系工程造價專業的畢業設計通常安排在大四下半學年進行,在這半年時間里學生要同時兼顧實習、就業求職、考研復習或出國留學申請等多項任務壓力。造價專業20本科畢業生畢業去向統計數據顯示,其中94%直接進入就業市場,5%考研及出國留學,剩余參軍入伍及其他。對直接就業的單位所屬分工類型進行統計,61%為施工企業,21%為非建筑類行業,14%為咨詢單位,剩余4%涵蓋勘察、設計及開發等相關領域。通過相關系數顯示,畢業意向、專業與就業的對接程度對畢業設計的質量有顯著影響,傳導途徑主要體現在學生對畢業設計的重視程度上,留學、入伍及跨行業就業的學生對于畢業設計的要求較低、研究深度有限、設計成果完成度不高。考慮到就業率和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因素,有時候面對一些情緒敏感脆弱的學生,指導老師和答辯小組會比較謹慎,不敢提嚴苛的修改意見,這在無形中造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損壞了教育和研究的公平原則,這會給后來的學生帶來暗示——只要能完成任務,無論優劣都能通過答辯。(2)教師方面的問題分析。近些年,由于院系專業調整、本科專業擴充,教師資源無法滿足本科生源的增長需求已經發展成為基本矛盾。目前,工程造價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教師與學生的比例已經超過了標準所規定數目的50%以上。另一方面,由于很多教師面臨課題申報、職稱評定、教學檢查與評估等各方面的壓力,大多數教師很難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指導教師通常是在選題階段提出建議,在實施階段對指導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最后對初稿提出修改意見,缺乏對畢業設計全過程的進度控制、質量控制及研究路徑和方法上的指導。很多指導教師長期深耕于教學一線,缺乏實際的工程造價經驗,對于工程實踐中遇到的造價問題和應對策略缺乏切身的認識,很難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切入點和認知角度。(3)校方管理部門的問題分析。從學校到學院,再到院系專業,對畢業設計工作都予以高度重視,并實施較為嚴格的管理制度。以造價專業的畢業設計為例,針對選題,每個學生選擇一套“小而全”的建筑工程圖紙,根據圖紙按單位工程、分部分項工程編制清單,運用計量軟件計算工程量,關聯到造價軟件中組價取費,形成一份完整的預算報價書,選題范圍單一以及研究專門課題的論文成果形式缺乏。另外,畢業設計過程管理缺乏彈性。為了方便過程管理,很多院校要求學生要在指定的教室和機房集中進行畢業設計的相關工作,以確保學生有最低限度的準備時間。指導教師每周去機房指導學生,并填寫指導檢查記錄,以確保指導老師履行最低限度的指導義務。雖然這些措施在表面上確保了畢業設計時間投入的底線,但也限制了優秀學生自由發揮的上限,因為這會侵蝕他們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去實習項目發掘真實問題的時間。1.2畢業設計內外部資源環境分析。(1)畢業設計目標與市場需要矛盾。工程造價專業是為建筑行業培養素質優良、知識全面、能力過硬、善于組織協調的工程造價人才。符合新經濟新市場要求的造價人員,不僅要有基本的識圖算量、組價投標的能力,更要具備成本控制、施工方案對比分析、材料采購及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綜合能力。現有的畢業設計形式并沒有將這些能力模塊融入其中,還在延續前工業時代的陳舊思想,將造價能力的考察范圍限制在“量+價”結合的狹義范疇內。為了達到統一的規范化而犧牲了形式的多元化,如此培養及考評出來的畢業生勢必會跟市場對造價人員的實際需求相脫節。(2)軟硬件資源配置不足。工程造價專業的畢業設計中,從算量、套價、取費和整套預算書的編制,約有80%~90%的內容需要在計算機上完成。目前,建筑工程學院擁有兩間機房,約計100臺計算機,大部分上機課程都安排給了教學課程內容,留給畢業設計的時間安排非常有限。另外,計算機硬件維護更新不足,軟件版本更新滯后,學生無法應用最新的軟件功能來解決實際問題。(3)校企合作資源利用不充分。目前,學院已與中建二局、中建三局、中建鋼構武漢分公司等200余家知名建筑企業建立了長期校企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了優質的實習就業場所。但在共同指導畢業設計方面還沒有展開全面的合作,一方面表現在二者之間的橫向研究課題比較缺乏,另一方面表現在合作企業大多不愿意將項目產生的實際數據交付給實習生作為畢業設計的素材。

2造價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進措施與建議

查看全文

新生代員工游戲化管理思維研究

傳統的績效管理模式由于類型單一、不夠靈活,導致其在企業績效管理中并沒有完全發揮出績效管理的作用。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伴隨著游戲成長的85后、90后新生代員工已經步入職場并逐漸成為職場中的中堅力量,他們對新型的績效管理方式以及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想吸引他們為企業所用,充分激發其潛力,就要充分了解其特點,他們對游戲尤其是電子游戲的形式更為熟悉,對其中的樂趣也有切身的體會,將績效管理融入游戲元素。而游戲化績效管理作為人才激勵的新途徑,設計理念符合其追求個性的心理需求,也在逐漸改變企業績效管理的實踐,相比于傳統的績效管理方式,不僅高效精準,更加具有針對性[1]。

1概念界定

為闡述此文,首先界定兩個模糊概念:第一,“游戲化”概念在1980年由多人在線游戲的創造者理查德•巴特爾首次提出,論證了以游戲化模式開展工作的論點;另外,《游戲化思維》一書則將游戲這樣定義“在非游戲情境中使用游戲元素和游戲設計技術”;Zicherman和Cunningham提出在解決問題時,讓人們參加的過程中使用游戲的邏輯思維;Wwerbach認為游戲化是一個游戲過程。綜上所述,游戲化即利用游戲元素應用于非游戲領域[2]。第二,“新生代”一詞本文特指“85后”“90后”群體,這類群體已成為社會發展的新生主推力量,與“60后”“70后”相比,是互聯網時代中成長出來的一代,更看重內在激勵以及價值實現。他們追求自由舒適的工作環境,渴望被重視,從事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等級觀念淡薄,自我成就意識強烈[3]。

2理論綜述

如今,85后、90后等新生代員工步入職場并逐漸成為各大企業的中堅力量。河海大學的劉航教授在《90后新生代員工游戲化思維管理研究》中提出,90后新生代員工在工作態度、行為、價值觀等方面都與以往的70后、80后有著很大的區別,他們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1)追求舒適自由,創新意識強,興趣至上。(2)自我成就意識強烈,自信程度高,渴望被重視,敢于挑戰有難度的工作,具有很強的可塑性。(3)價值觀和心理需求多元化,企業忠誠度低,心理缺乏彈性。(4)注重“軟福利”,崇尚自由民主,兼顧工作與生活的平衡[4]。由于新生代員工這些突出的特點,企業傳統的管理方式和以物質激勵為主的激勵方式遭到質疑,出現了“管理失靈”。因此需要尋找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契合新生代員工的特點,滿足新生代員工對管理的新需求,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從而有效提高新生代員工的工作績效。對于“游戲化管理”的研究進行國內外比較,國外在游戲化管理模式探索上已有顯著成效,而國內僅有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針對現代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對游戲化管理的主要模式、開發與應用等進行探究。如中國人民大學的林新奇和潘寒梅教授在其論文《游戲化管理在現代企業中的開發與應用》中,對游戲化管理的設計思路,游戲化管理在人力資源各模塊中的應用及其在國內企業的初步開發作了闡述與說明,并進一步提出游戲化管理開發應用的若干難點問題。而馮其洪和石金濤教授在《游戲規則中的激勵機制研究中》,以盛大集團的“游戲式管理”模式為例,對這一管理模式進行了詳細的研究論證。然而將“游戲化管理”與新生代員工聯系,并從科學理論角度出發闡釋此種管理模式在提高新生代員工績效方面作用的研究文獻少之又少,對普通企業如何應用此種管理模式當然更是未有成熟的定論。因此,我們的研究有利于填補相關領域的研究缺口,并對游戲化管理的進一步發展完善提出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

3實踐運用——盛大網絡公司

查看全文

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論文

一、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考核現狀

當前,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考試主要仍以知識的積累為主要目標;考試方法重在教室和實訓室考試;考試形式常用“理論”和“實作”兩種考試模式相結合;考核內容主要依附于教材。在這個“人才飽和”就業困難的情況下,仍出現了“技工荒”,月薪三千難尋一個“數控技師”局面;打字速度相當快、辦公自動化考證獲得“優秀”等級,卻不能勝任一個機關打字員的工作,因為不會使用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不知道公文規定格式。

以上問題說明現行計算機專業課的考核機制存在一些不足:學校忽視了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差;把學生學習局限在校園內,不利于學生職業技能的提高;沒能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不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很好的張揚;教學脫離了職場工作環境,沒能很好地與行業接軌,不利于學生就業。這使我們中職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專業課程考的改革。

二、課程考核改革前景

對于職業教育來講,“就業”就是目標和生命,而受到行業親睞的是不需要“再培訓”就能上崗的學生。針對當前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考核機制中的諸多不足,其前景何在?

總理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必須著力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實行靈活多樣的人才培養模式,逐步形成完備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全國職教工作會的召開,為中職計算機專業的發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中職計算機專業改革的指導思想就是要以“以學生能力為本位、行業需求為導向”,結合計算機專業自身的特點,以課程考核機制的改革來推動計算機專業全面、深入的改革。

查看全文

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培養方案論文

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現狀我國的獨立學院始于1999年,在國家大力發展民辦高等教育、擴大高等教育規模的大背景應運而生。獨立學院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由于獨立學院都是依附于一所公立大學舉辦的,母體高校的專業優勢往往就成了獨立學院專業設置的基礎。因此,除各獨立學院之間專業設置雷同外,獨立學院與母體高校專業同質化現象也很嚴重。專業設置同質化的不良后果很多,最重要的一點是辦學特色無法凸顯、辦學優勢不明顯。現行的專才培養模式不利于就業和后續發展圖4用人單位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基本工作能力要求調查圖5用人單位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專業工作能力要求調查以我校工商管理專業2008級培養方案為例,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上,表述是:本專業培養具備經濟、管理及其他多學科的知識和能力,掌握現代管理的方法和技術,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能在企業經營管理或生產管理崗位勝任工作的應用型人才。本專業特色是以工商企業管理方面的基礎理論為主線,重點訓練學生的管理實踐技能。但專業課程設置過于大眾化和普通化,如除去專業公共基礎課不談,專業技術基礎課有9門:生產與運作管理,企業物流管理,運籌學,市場營銷學,電子商務,企業戰略管理,資本營運,國際企業管理,跨文化管理;專業課有12門:工業生產技術學(金屬工藝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貿易,金融學,多媒體制作,管理心理學,項目管理學,財務管理,中國稅制,貨幣銀行學,專業英語;任選課有6門,部分課程的開出不盡合理,對必修課的重視大大超過選修課。選修課不僅課時少,課程類別也比較單一,培養出來的學生共性有余而個性不足。限制了學生的知識面和全面的就業能力。教學內容及課程設置與實際存在脫節比較突出的是所選用的教材與實際聯系不夠,理論性太強,應用性不足。課程設置有重復和低效情況存在,如專業技術基礎課中,國際企業管理,跨文化管理;專業課中,組織行為學,管理心理學就屬于此種情況。輕就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后,我國的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未來還會轉向“普及教育”。工商管理專業教育要培養能在各種組織中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管理人才,必須體現與市場接軌,我們有些課程設置了實踐環節,也僅僅留于形式。其結果是,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越來越差,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力越來越弱。我校工商管理專業2008級培養方案實踐教學環節安排只設置了入學教育與軍訓,公益勞動,認識實習(結合工業技術課程的學習進行企業考察),企業系統決策ERP課程設計,專業論文,ERP綜合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這些內容,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相差甚遠。

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模式的改進對策

社會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要求工商管理專業的就業渠道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領域:一是各級政府、國有企業的管理部門;二是管理咨詢服務等中介企業;三是中小民營企業的管理部門;四是在國內院校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或到國外學校深造學習。但不論是何種就業渠道,用人單位都會給畢業生提出較高的要求,特別是對于獨立學院層次的畢業生就業競爭壓力更大。很多畢業生經過職場的碰撞后,覺得原來我們院校的工商管理培養廣而不精,使其感到在工作崗位上什么都懂一點但什么也不會做,很是尷尬。那么用工方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工商管理人才呢?圖1-5顯示的調查數據就能說明問題。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模式的改進工商管理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在沒有實際管理工作經驗,想直接進入各級單位的管理部門是不太現實的,專業博而不精是主要原因,缺乏實踐的歷練是其最大的“短板”,如何才能克服“短板”,使畢業生在就業求職時更具有競爭力呢?對于我們獨立學院來說,就要修正培養方案使之更為貼近市場才是關鍵。目前,開設工商管理專業的高校非常多,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專科院校中均有開設。從近幾年的《招生專業目錄》中可以看到,工商管理專業的招生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按一級學科工商管理專業招生,二是按“工商管理大類”招生。近些年,越來越多的院校開始以“工商管理大類”招生,入學后再根據自己的興趣分流到具體的專業。如:北京大學按照工商管理類統一招生,分為金融學、會計學、市場營銷三個專業方向。新生入學后,統一進行為期一年半的英語和數學強化訓練,二年級第一學期末根據學生志愿和學習狀況再分專業。筆者認為,獨立學院的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案應做重大改革,可分為兩個階段模塊,四年本科的前一年為基礎模塊,后三年為專業模塊。這樣可起到前一年是厚基礎,后三年是根據學生個人興趣和市場需求由其自我選擇以后作為職業方向的專業。以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為例,其經管學部目前有8大專業,分別是: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工商管理的學生在大二第一學期課根據意愿選擇在其他專業學習。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案的前一年的基礎模塊設置如表2。通過這樣的修改,就能較好地改變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未來發展困境,也可使我們獨立學院培養的工商管理人才更加具有實用性而受市場歡迎。

本文作者:廖宇工作單位: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