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專業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9 03:10:1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園藝專業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園藝類畢業論文指導問題及對策分析
【摘要】高職院校畢業論文(設計)是學生走向社會前在學校的最后一個綜合性的實踐教學環節,合格的畢業論文(設計)是衡量高職院校教學水平及教學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據。為有效提高學生畢業論文(設計)質量,本文針對高職院校園藝相關專業的共性與特殊性開展研究,總結出論文指導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并從課程改革、增強師生交流、加強學生能力鍛煉等多方面提出對策分析。
【關鍵詞】高職;園藝;畢業論文
高職畢業論文(設計)是學生走向社會前在學校的最后一個綜合性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實現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最佳途徑[1];是學生探求真理、強化團隊合作意識,同時服務社會、提升知識儲備、強化技能操作和完善自我能力的重要過程;更是培養良好的道德觀念及意志品質、嚴謹求真的工作作風及關鍵創新意識的重要一環。其中,由于近年來國家對園藝產業的重視,社會對園藝相關專業畢業生的知識素質儲備、實踐技能掌握等要求不斷提高。在園藝專業培養過程中,實踐教學不斷加強、創新精神的要求不斷提高、實踐能力與適應能力的結合日益緊密的情況下,如何使學生將所學、所看、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結合,以完成最終的實踐考核,成為當下的研究目標[2]。
一、高職院校園藝相關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指導課程開設情況及存在問題
高職院校園藝相關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指導課程通常開設于第四學期,并貫穿學生頂崗實習及畢業實習。在此階段,學生已學習或正在學習專業課程,其中包含園藝植物生產技術、園藝植物育種、園藝植物保護、設施園藝、園藝產品營銷等專業核心課程[3]。在該過程中,為行之有效地檢驗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及實踐操作技能掌握情況,需要讓他們在后續實習階段,通過參與到校企合作實踐項目、院區結對服務項目,參加招聘會等形式,投身至園藝產學研相關行業。基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在完成實習要求的同時,學生將以畢業論文(設計)的形式,對所學專業進行有效提煉及總結。畢業論文(設計)指導課程的開設,則是為了更好銜接學生的校園學習與初次步入社會的生產實習。由于園藝專業涵蓋面較廣,專業課程又細分為果樹園藝、蔬菜園藝、觀賞園藝、生活園藝、觀光園藝等方面。因此課程開設數量較多,內容詳實復雜,培養過程中理論知識掌握與實踐能力提升并重。對學生提出了全面了解園藝產品自育—產—研—銷四步完整過程的高標準嚴要求[4]。目前,高職院校園藝相關專業依舊沿用本科院校畢業論文(設計)的指導模式,在吸收本科院校較為完善的畢業論文(設計)寫作指導相關經驗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的問題。1.畢業論文(設計)指導初期(1)學生重視程度不足本階段的授課過程中,任課教師將畢業論文(設計)拆分成數個重要的組成模塊,分門別類為學生進行講解與授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相較于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專業課程,同樣為專業必修課,畢業論文(設計)課程由于內容集中于書本,實踐操作較少,即便借由多媒體的展示及相關專業知識的案例分析,仍有部分學生缺乏對課程的重視性。(2)對授課教師個人能力依賴較高本課程在課本教材的基礎上,相較于知識點的分析,更偏重于實例講解。要求授課教師能夠就園藝相關專業的不同方向,對不同類型的論文進行拆解,有條理、有層次地向學生講授。現階段,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所占比例不斷增大[5],他們必然要直接參與到對學生的畢業論文指導工作中去。青年教師基本都是碩士或博士畢業,專業知識豐富,思維活躍,受過良好的科研訓練,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質。但相較于青年教師在研究生階段所開展的研究工作,高職院校學生的實習內容更偏向于生產實踐。同時青年教師所學專業通常為園藝學下屬某個方向,對其他研究方向的了解可能存在欠缺。這種知識面廣度的不足會導致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只講授自己所熟悉的內容,而無法較為全面開拓學生思路,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延伸的鍛煉。(3)相關參考書目指導性不足畢業論文(設計)指導課程參考數目雖多,但內容普遍大同小異。其中針對園藝相關專業書籍較少,通常包括在農業大類中。而傳統大田作物與園藝作物生長周期、生長特性、產銷需求的差異,決定了適應高職院校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所采用的參考書籍需要細化,不可一概而論。2.畢業論文(設計)指導中期(1)學生實習時間安排有待優化本階段,學生已步入社會,走到實習崗位中,承擔起崗位相應職責。但新的環境和工作內容會擠占學生較多的時間和精力,造成學生能夠花費在論文設計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很多學生在此階段無法做到合理安排時間,實習或畢業論文往往會相互影響,使得學生在選題過程中思考不夠充分,知識體系的盲點補充不及時,最終影響畢業論文或設計的完成質量。(2)教師跟進存在困難該階段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論文初定選題起,完善選題方向、確定文章題目。在填寫論文任務書后,逐步完成論文提綱、開題報告,并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初稿,交予教師評閱。教師根據學生選題及開題報告,對初稿提出修改意見。學生拿回初稿,根據教師修改意見進行修改,從而形成二稿,三稿,直至最終定稿,結束畢業論文(設計)的寫作環節[6]。但在此階段,由于學生基本不在校,且實習單位各異,因此大多與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聯絡不緊密。實際上論文指導過程中也存在一定問題,例如在學生進行論文初步選題時,指導教師無法及時根據學生實習過程中的具體崗位工作及職位安排進行選題指導,從而使后續擬定論文提綱及撰寫開題報告等工作受到影響。同時論文初稿完成后,需經反復修改才能夠定稿,但學生正處于畢業生產實習中,繁重的實習任務容易使部分學生產生懈怠心理,無法及時修改甚至是不愿修改論文,最終影響論文質量及答辯結果。(3)實習單位對畢業論文的支持不力原則上,學生的實習工作與畢業論文或設計存在緊密的聯系,學生的畢業論文或設計基本脫胎于頂崗實習過程中所從事的工作內容。但實習單位出于保密性需要或其他原因,對學生在工作中獲得的與畢業論文(設計)有關的數據,不能或不愿意提供相應的支持,使得學所需數據往往不完整或不連貫,無法很好支持論文的撰寫。部分企業安排學生實習工作時,給學生安排與專業關聯不高或無法接觸專業相關內容的簡單重復勞動崗位,使得學生在撰寫畢業論文(設計)時無從下手,無法按照畢業論文(設計)的要求,提煉出具有研究價值的觀點,或無法將現階段工作或任務的成果進行有效轉化[7]。3.畢業論文(設計)指導后期這一時期的主要工作圍繞著論文答辯進行。在此階段,學考索•探微•2生所面臨最大挑戰是如何建立強大心理,順利通過答辯。答辯要求學生在現場能夠順利講述論文選題意義、研究現狀及進展、實驗開展情況、所得文章結論及存在不足,較為準確回答答辯小組提出的問題,沉著應對答辯現場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二、高職院校園藝相關專業學生不足
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改革效果
摘要:園藝植物育種學是園藝專業的主干課程。品種是農業的芯片,人才是鄉村振興的源泉,該課程在園藝人才培養中至關重要。基于此,分析了園藝植物育種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索與實踐園藝植物育種學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為鄉村振興培養高質量育種人才。
關鍵詞:園藝植物育種學;教學改革
園藝植物育種學是園藝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理論性、實踐性很強。育種為農業提供優質、高產、適應性強的優良園藝植物新品種。品種是農業生產實踐的基礎,是農民增收有利途徑,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鄉村振興的芯片。課程組從園藝植物育種學改進教學方法、考核體系、校企合作等角度開展課程建設,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課程基本理論的同時,提升育種實踐技能,為學生投身育種事業、助力鄉村振興奠定基礎。
1西昌學院概況
西昌學院位于四川涼山州,是四川省首批整體轉型試點院校,國家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100所應用型本科高校,也是省、部、委共建高校,擁有57個本科專業,8個專科專業,其中園藝專業是四川省一流專業、四川省應用型示范專業、四川省特色專業、四川省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
2園藝植物育種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新西蘭梅西大學農業類高等教育教學
摘要:新西蘭梅西大學農學專業是該校最老的專業,2015~2016年在世界大學排名農業和林學專業擠進前50名,有著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梅西大學注重培養學生實際產業知識和技能,培養的學生極具競爭力,深受雇主歡迎。本文總結了梅西大學農業類高等教育的專業設置、培養過程、課程學習和實踐教學。與我國農業類專業相比較,梅西大學辦學具有專業設置靈活、基礎厚、注重過程教學和實踐教學特點。梅西大學在農業類教學中的有益經驗,對于中國農業類高等教育教學具有較大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農業類;梅西大學;高等教育;經驗;啟示
1949年前,中國高等教育的學科專業體制主要是學習日本或者德國模式,后轉而學習美國,1949年后進行到全面學“蘇”階段;20世紀80年代后再次向美國學習,借鑒美國高等教育模式。體系頻繁變更、直接拿來主義,再加上政策導向為主、高校缺乏自主,偏重短期目標、缺乏長遠規劃等原因造成我國學科專業設置較為混亂。我國農學類專業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管理等培養環節大多延續老的傳統,在培養現代農學類創新型人才中很難有突破。目前我國現有農業高等院校59所,在校人數大約9萬人,平均每萬名農業人口中擁有在校大學生1人,與其他國家相比差距很大,但就是這些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很多人在畢業時覺得農業收入低、工作累、沒有發展前途而轉行,繼續做農業的學生,通常因實踐能力差、所學知識落后等原因不能勝任工作崗位。要解決這一困擾我國農業類高等教育發展的桎梏,吸取先進經驗無疑是個好方法。
1梅西大學簡介
梅西大學是新西蘭最大的一所教育和研究學府,于1927年建校,原為農學院,60年代后相繼成立獸醫學院、理學院等,目前是新西蘭唯一一所真正的全國性大學,現下轄五所學院,分別是商學院、科學院、藝術學院、教育學院以及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梅西大學在商學、獸醫、農業科學、工程、航空和藝術等學術研究方面極為出色,梅西大學在全球大學實力綜合排名在283位(英國泰晤士報世界名校排行榜),農學專業世界大學排名19位,在農業類教學具有較高的國際影響力和研究水平。筆者作為國家留學基金委首批農學類高等教育教學法出國研修項目留學人員到新西蘭梅西大學留學訪問,系統學習了西方高等教育的一些理論基礎;與專業課教師就他們獨特的上課方式、所用數字化資源開發、課程考核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研討;旁聽了部分專業課程和基礎課程;參與一些有特色的專業課程實驗和實訓。通過這一系列學習,深刻體會其辦學特色鮮明、教學理念先進、教學方法靈活,是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的。
2專業設置
農林院校土壤學課程教學創新研究
土壤學作為農林高校農業資源與環境、農學、園藝、草學、林學、土地資源管理、生態學等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它既是一門具有一定系統理論的專業基礎課,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應用類課程。在目前高校擴招,學生人數大量增加且專業基礎和專業課學時明顯減少的情況下,在有限的學時內既要使學生掌握土壤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要使學生及時掌握學科的發展方向和應用技術,為學生在日益劇烈的人才競爭中打好基礎,靠傳統的教師講臺上講、黑板上寫,學生座位上聽、記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已很難奏效。為此,我校土壤學課程組在注意吸收現代土壤科學研究成果以及參考國內外土壤學教材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了大膽改革,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進行了探索,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一、根據社會需求和學科發展,優化教學內容
土壤學具有歷史悠久、實踐性強的特點以及長期與農業、資源和環境等多學科間的相互滲透,教學內容多而廣。因此,要在有限的教學時數內完成其教學任務,教與學的難度均很大。
(一)堅持“三個面向”,不斷修訂完善教學大綱
近年來,課程組根據各專業的特點和三個“面向”的要求,對土壤學教學大綱進行了多次修訂。修訂后的教學大綱突出了土壤學的特點、重點和難點,避免與其它學科的重復,強調土壤學的系統性、綜合性和實用性。(1)系統性:以土壤圈物質組成、結構和功能為線索,加以重點介紹。同時介紹它與地圈、生物圈、大氣圈和水圈的物質遷移與能量交換及其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強調土壤學在資源環境科學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2)綜合性:除了講授土壤圈物質組成、結構和功能外,還講授它與其它圈層間的物質遷移與能量交換及其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3)實用性:將土壤學的基本知識與農業生產、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工作中面臨的實際問題緊密結合(如目前國家正在開展的土壤污染調查和測土配方施肥)。
(二)根據專業特點組織教學內容
風景園林專業課堂教學研討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我國風景園林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我國風景園林教育的發展趨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風景園林學科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國園林教育開始于本世紀20年代中葉、城市規劃專業、環境藝術專業涉及的相關園林內容很少、風景園林教育指導思想落伍、風景園林教育課程設置缺乏廣度和深度、制圖是園林教育重要的一環、園林專業知識信息容量大,實踐性強、風景園林專業教育系統化、風景園林專業教育國際化、我國傳統的園林設計方法、風水與中國園林、國學是中國園林之源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社會的發展與城市化的進程為風景園林專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同時也向風景園林教育提出了挑戰。通過分析我國風景園林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論述了我國風景園林教育的發展趨勢,并就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風景園林學科提出建議。
論文關鍵詞:風景園林教育中國特色學科建設
一、我國風景園林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園林教育開始于本世紀20年代中葉。最近20年來,我國處于大規模建設時期,對風景園林專業的人才需求比較大,很多院校開設了相關專業。目前,高等院校從事風景園林教育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建筑院校的城市規劃與建筑學專業;農林院校的園林、觀賞園藝專業;藝術院校的環境藝術專業;資源環境院校的資源生態專業。這些專業根據各自的條件和對園林教育的理解,在課程設置、培養目標等方面各不相同,水平相差各異。城市規劃專業、環境藝術專業涉及的相關園林內容很少,真正涉及我國園林人才培養的只有農林院校的園林專業。目前,我國風景園林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問題:
(一)風景園林教育指導思想落伍
研究員職稱農業推廣論文
摘要:根據國家有關政策精神,從1992年起農業系列職稱增設了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以下簡稱農業推廣研究員),意義重大。筆者從數量、行業、區域、專業等方面對農業推廣研究員情況進行了科學分析。研究發現,農業推廣研究員等結合國家需要和各地農業生產實際,積極轉化推廣科技成果,培養基層農技推廣隊伍,普及農業新知識、新技術、新成果,為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貢獻。同時,也發現農業推廣研究員存在數量少、專業分布不勻、地區間不平衡等問題,對此提出了農業推廣研究員評審權限下放、拓寬評審范圍、完善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方式方法等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職稱評審;農技推廣;農業科技隊伍建設;主要問題;對策建議
黨中央十分重視人才工作。1986年以來,中央職稱改革領導小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人事部,以下簡稱人社部)和農業農村部(原農業部)先后印發了《農業技術人員技術職務試行條例》、《工程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農業科學研究人員執行〈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務試行條例〉的實施細則》、《水產技術人員執行〈工程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的實施細則(試行稿)》、《農業九專業中、高級技術資格評審條件(試行)》[1]等系列文件,構建了農業職稱制度的政策體系。為適應農業生產快速發展、科技成果推廣轉化、農業科技隊伍建設的需要,1991年開始,農業部、人社部經過大約2年的深入調查和研究,決定在全國開展農業系列正高級職稱農業技推廣研究員評聘工作,隨后印發了《關于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教學科技人員評聘專業技術職務有關問題的通知》([1993]農[人]字第52號)[2](以下簡稱52號文件)、《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實施辦法》([1994]農[人技]字第4號)[3](以下簡稱4號文件),1994年首批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評審工作正式組織實施。
1農業推廣研究員職稱的重要意義
農業技術推廣是農業科技轉化為農業現實生產力的橋梁和扭帶,是加快中國現代農業建設、促進農村生產力發展的有效措施。開展農業推廣研究員任職資格評聘工作是貫徹落實“科教興國”和人才強農戰略、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重大舉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影響。一是完善了評審制度。解決了當時廣大農技推廣人員職稱評聘無標準、業績評價不規范等問題,通過客觀公正的科學評價,有效提高了農技推廣工作的社會認可度。二是穩定和提升了人才隊伍。職稱評審工作充分肯定了長期在推廣第一線農技人員的能力、業績和貢獻,激發了廣大農技推廣人員服務“三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極大地穩定和提升了農技推廣人才隊伍。三是有助于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職稱評審工作有利于培養和選拔農業技術推廣戰線的學術、技術帶頭人,為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2專業設置和評審標準
教師創優典型事跡
生科班的、、等位同學去年以優異成績分別考入大學、師范大學、農業大學等高校研究生;、、等5位同學也同時考取國家公務員;余下13名同學也全部就職企業。該班29名學生在四年學習生活中無一人違反校規校紀,7名同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個優秀班級的形成得益于一位優秀的班主任--生命科學學院高級實驗師、首批黨員示范崗實驗教師。
同志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今年是他工作的二十七個年頭,也是他從事班主任工作第十七個年頭。這些年的教育生涯中,他時時以一名優秀教師和模范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用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引領、示范、表率的作用,深受學生、同事、領導的好評。
嚴師慈父當好學生領路人
“老師對我的培育之恩和無私幫助,怎能用只言片語說盡,我要做常懷感恩之心、常思奮起之志的人,以感恩的心態回報社會。正如老師所教育、所期盼我們的那樣……”每每說到此處,同學都潸然淚下。
在大三的時候,正在備研考試的她突然接到父親離世的噩耗,她第一時間跑到老師家里,哭訴著要退學。父親是家里的頂梁柱,在偏遠山區供養一個大學生太難,還有2個年幼的弟妹需要照顧……多么可憐的孩子,多么沉重的擔子,老師憐愛在心。他第一時間召開了班會,號召全班同學向同學伸出援助之手,在生活和學習上給予她更多幫助。他利用各種機會找她聊天、談心,了解她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動態;多渠道為其申請學校困難補助,助學金等,更大程度的給予她關心和支持。天氣變化時,老師就會發短信噓寒問暖;生活中有困難,老師就會買些自己女兒時常喜歡的日常用品帶給她;時常周末、節假日,老師家里的餐桌上也會出現這個學生的身影……
天道酬勤,勤奮好學的以370分的成績被南京師范大學錄取。當然,老師也是第一時間收到這個喜訊。電話中,哽咽著說了6個字:“老師,謝謝您……”我們知道這時的淚水是幸福的,喜悅的。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模式研究3篇
第一篇
1完善教學計劃體系,通過課程設置體現創新創業的理念
教學計劃是高校人才培養的綱領性文件,我校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重實踐、高素質”的思路,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訓練,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高層次人才。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園藝專業花卉方向的教學計劃設立了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平臺課程、專業準入課程、專業準出課程、專業拓展課程和個性拓展課程等教學模塊,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此外,還設立了6個學分的創新與創業教育模塊,其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職業素養提升與就業指導、創業教育等課程共3個學分,還規定每個學生必須參加學科競賽、學術活動、社會實踐、文體活動、職業資格考證等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相關的實踐教學環節共3個學分。在創新型人才培養計劃與方案中,還特別注重結合學科特點和專業特點設計課程體系,既要考慮突出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與探討,又要考慮創業知識與技能的積累與實踐,使專業學習與創業學習交叉滲透,互相促進[5]。
2進行教學改革,在專業課教學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
2.1精心選擇教學內容,采用“嵌入式”教學
在專業課教學中貫穿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是我校園藝專業花卉方向的特色和優勢之一。“嵌入式”教學是指根據學科專業特征,將創業教育嵌入日常的專業教育之中,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實現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教師認真挖掘教學內容中與創新創業有關的因素,找準切入點,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根據自身生活經驗對未來的創業工作進行聯想與思考,找出創新的點子。
混合教學模式在食用菌栽培學的應用
【摘要】根據我省推進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創新型人才培育要求,江西農業大學利用中國大學MOOC線上教學平臺,開展了“食用菌栽培學”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探索。教學團隊通過梳理教學內容,完善線上資源,改進教學措施,優化考核體系,整個教學過程使用線上、線下多元混合模式交互實施,克服了傳統‘填鴨式’教學弊端,有利于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
【關鍵詞】食用菌栽培學;線上線下混合;中國大學MOOC;創新型人才
“食用菌栽培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用性都很強的專業課[1,2]。自20世紀80年代起,該課程一直廣受江西農業大學園藝、農學、植保等農科專業歡迎,每學年開課2次,年度選修人數達200人以上。2021年11月2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贛府廳發〔2021〕35號文件表明:推動我省從食用菌資源大省向產業強省轉變,要加強產學研聯合攻關,培養高層次食用菌產業人才,培育食用菌產業創新團隊。在此背景下,培養新一代熟練掌握食用菌生產、育種及發酵等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具有創新創業精神,應用實踐能力強且具有現代高效農業思維,德才兼備的應用型人才[3-5]成為當前我校“食用菌栽培學”課程建設的首要任務。
1“食用菌栽培學”課程內容安排
“食用菌栽培學”課程總學時數為32個(包括理論課20學時,實驗課12學時),講授內容包括五大塊:食用菌形態與分類、食用菌生理生態、菌種生產、代表性“贛菇”的生產技術及食用菌病蟲害防治。整個課程教學通過線上平臺教學和線下課堂教學交互實施來完成,線下為主,線上為輔,其中線下課程教學注重理論指引,安排20個課時數;線上教學注重知識理解與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安排12個學時數。整體實施過程以中國大學MOOC(慕課)網絡教學平臺的在線課程“蘑菇概論”為載體,結合我省食用菌產業高層次人才培養要求與產業發展前沿動態,課程教學團隊及時梳理了線上線下教學內容(見表1),從教學價值上去蕪存菁,以緊密圍繞著我省食用菌增產、增效,更好地服務我省地方特色食用菌產業為主。同時,教學團隊秉承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關心的科技前沿、產業創新案例以圖片、PPT、微視頻、音頻或其他電子資源整合到線上教學資源庫中,用以配合線下教學,從而達到加深理論知識與產業發展融合共進,增加課程的產業特性和吸引力的目的。
2“食用菌栽培學”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設計
農業機構概況研究管理論文
整理說明: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號懺庵,贛之新建人。中國現代植物學研究事業的奠基者,著名植物分類學家。胡先骕雖以科學名世,而于國學亦有頗深造詣,屬于較為鮮見的文理兼通的大家。其在從事研究之余,也留意收集其所從事之學科史料,所著《植物分類學簡編》(上海技術出版社,1958年)一書,即有“關于中國植物分類的研究工作”的歷史論述,分別介紹歐美植物學家和中國植物學家對中國植物分類的研究成績;在后人編輯出版的《胡先骕文存》(江西高教出版社,1996年)中,也有不少此類文字。今春搜討史料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得胡先骕未完成《近世中國農業機構概況》手稿,該文原未署篇名,此系據文意所加。
該文作于1950年,其時作者任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研究員。文分八個部分,主要介紹浙江、江西、華北等三所農業研究機構和中山、金陵、嶺南、南京、西北等五所大學之農學院,于各機構之創建始末、發展沿革、隸屬變更、研究成果等皆作簡明之記述。諸多情形,今多已失記,可視為中國現代農學史和各校校史之材料,因商之于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和胡先骕之哲嗣,得允予以整理刊出。作者未寫完之處,在文中注明;其衍文以[]示之。錯誤之處,恐為難免,懇請讀者指正。
一、浙江省農業改進所
浙江省農業向稱發達,兼以交通便利,文化水準較高,故以科學改進農業之運動,亦較之他省發生為早,遠在前清光緒二十三年,杭州即有蠶學館之創設,至宣統三年勸業道即在杭郊筧橋設立農事試驗場,至一九一五年設立原蠶種制造所,一九一九年設立棉種試驗場,一九二四年設立昆蟲局與造林場,一九二七年設立蠶業試驗場,一九二八年設立水利局,一九二九年設立杭州繅絲場,一九三O年設立稻麥改良場,一九三二年設立化學肥料管理處,一九三六年設立園藝場、家畜保育所與土壤調查所,一九三七年設立茶葉改良場,一九三八年設立農業改進所,將各農業機關合而為一,改進機構,至一九四O年蠶業推廣部分復行劃出,成立蠶絲管理委員會,一九四二年又劃出農田水利部門于建設廳內成立水利處,一九四九年五月杭州解放后本所改組,除一面歸并與農業有關各機關外,內部力求簡化,只設立農藝、農藝化學、植物病蟲害、森林、畜牧獸醫、農業推廣等系,其后省府加強領導農業生產,擴大各種生產有關的專業機構,本所原有推廣、造林、治蟲防疫等工作,在實業廳成立專業部門負責進行,農業推廣系與森林系取消,西湖林場湘湖繁殖場劃歸實業廳直接指導,三界茶場劃歸中茶公司杭州分公司,牟山湖繁殖場劃歸余姚縣人民政府,另接辦黃巖園藝場及海寧豬種繁殖場歸并入硤石綿羊場,再度改組后本所現有農藝、農藝理化、植物病蟲害、及畜牧獸醫各系,下設稻麥場、蕭山棉場、黃龍洞農場、黃巖柑桔場、硤石種畜場。
農業改進所業務狀況
(一)稻麥浙省稻麥改進工[作]開始于一九三O年創設之稻麥改良場,歷年以來工作方針,始終一貫,一九三三年以后稻麥改進設備,日趨完善,一九三六年美國育種專家海斯博士來華考察,譽為國內最完備之育種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