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調查報告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6 10:44: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心理調查報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心理調查報告

干部心理預期調查報告

隨著地方黨委換屆的日益臨近,各級干部對換屆的關注增加、議論增多、期待增高,換屆的氛圍和氣候正逐漸形成。為掌握換屆前干部的心理狀況和心理預期,了解干部對換屆的想法、看法和辦法,幫助組織部門和領導同志判斷形勢、科學決策,中共**市委組織部專門組織了換屆前干部心理預期專題調研組,對換屆前干部的心理特點和預期進行了相關調查和綜合分析。調研范圍主要為縣、鄉兩級干部,包括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其他部門單位各個層次,其中縣級領導干部111人,縣級部門干部347人,鄉鎮(街道)干部411人。調研形式有三種:一是開展問卷調查。共制作調查問卷1000份,市轄5個區市縣各200份,回收有效問卷869份。二是召開座談會。召開座談會5個,參加座談人員86人。三是調查走訪鄉鎮。實地走訪鄉鎮、街道21個,問卷調查346人。

調查表明,當前干部思想狀況活躍而復雜,總體良好但仍有個別情緒浮躁,主流積極但也存在一些消極心態。從座談走訪和問卷調查情況看,絕大多數干部對這次換屆有正確認識和思想準備,占59.7%的調查對象對這次換屆保持一種“順其自然”的平和心,90.9%認為即將到來的換屆對現在的工作沒有影響或影響不大,并能安安心心做好本職工作,做到“屆期目標打圈圈,年內目標打基礎”。但有一些干部對換屆不能保持正確的心態,存在“等”——等著組織安排、“拖”——工作得過且過、“說”——整天猜測議論、“跑”——到處勾兌關系、“怕”——擔心職位不保等不正?,F象,有9.1%的對象認為換屆對當前工作帶來了較大影響。而在這個總的心理狀況下,各級干部對換屆的心理預期呈現出多樣化、復雜化。

改革預期:期待與擔憂并存

此次換屆將落實十六屆四中全會關于改革地方黨委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系列重大部署,也是這次換屆最牽動人心、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從調查情況看,絕大多數干部對此高度關注并認識端正。一是對改革的主動性持肯定態度,普遍認為這次換屆改革是促進發展、適應發展的主動跟進。二是對改革的重要性有充分認識,紛紛認為改革具有積極的、實際的意義,有利于減少和避免黨政分工重疊、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和執政水平。三是對改革的實效性寄深切關心,希望改革是破舊與立新的雙贏,而不是口號與形式的作秀。在問卷項目中,有55.7%的對象對改革的順利推行持樂觀態度,52.6%的對象表示愿意接受此次改革。當問及如果改革涉及個人利益的問題時,64.4%的對象表示積極服從。

調查也反映出一些干部對此次換屆改革的思想認識不夠和思想準備不足,暴露出在改革面前的盲從心態和擔憂情緒。對這次換屆改革的態度,持“消極心態”的占19.5%,“擔心改革對自己不利”的占13.3%;面對改革涉及到對個人利益的調整損害時,有14.3%的對象表示“不能接受”,21.4%認為“損傷積極性”。絕大多數干部普遍存在擁護改革與擔心被改革的矛盾心理。如在問及“你對這次換屆改革最擁護的是什么”時,46.2%的對象選擇了“減少領導職數”,遠遠高于其他選項;而在座談走訪過程中,不少干部擔心減少領導職數會“減”到自己頭上,對個人的何去何從感到迷茫。這一方面印證了“人是經濟人”的命題,表明干部同樣具有對利益的積極趨向和對不利的本能規避,我們在強調干部講服從、講奉獻的同時,同樣要關注干部的合理利益訴求;另一方面也凸現出改革對舊有體制的調整和既有利益的打破的固有本質,我們在大力推進改革的同時,應當最大限度地減少改革的代價,充分考慮被改革對象的承受能力和合適出路,這也是換屆對以人為本精神的彰顯和對構建和諧社會的促進。

職位預期:服從與抵觸同在

查看全文

干部心理預期調查報告

隨著地方黨委換屆的日益臨近,各級干部對換屆的關注增加、議論增多、期待增高,換屆的氛圍和氣候正逐漸形成。為掌握換屆前干部的心理狀況和心理預期,了解干部對換屆的想法、看法和辦法,幫助組織部門和領導同志判斷形勢、科學決策,中共廣安市委組織部專門組織了換屆前干部心理預期專題調研組,對換屆前干部的心理特點和預期進行了相關調查和綜合分析。調研范圍主要為縣、鄉兩級干部,包括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其他部門單位各個層次,其中縣級領導干部111人,縣級部門干部347人,鄉鎮(街道)干部411人。調研形式有三種:一是開展問卷調查。共制作調查問卷1000份,市轄5個區市縣各200份,回收有效問卷869份。二是召開座談會。召開座談會5個,參加座談人員86人。三是調查走訪鄉鎮。實地走訪鄉鎮、街道21個,問卷調查346人。

調查表明,當前干部思想狀況活躍而復雜,總體良好但仍有個別情緒浮躁,主流積極但也存在一些消極心態。從座談走訪和問卷調查情況看,絕大多數干部對這次換屆有正確認識和思想準備,占59.7%的調查對象對這次換屆保持一種“順其自然”的平和心,90.9%認為即將到來的換屆對現在的工作沒有影響或影響不大,并能安安心心做好本職工作,做到“屆期目標打圈圈,年內目標打基礎”。但有一些干部對換屆不能保持正確的心態,存在“等”——等著組織安排、“拖”——工作得過且過、“說”——整天猜測議論、“跑”——到處勾兌關系、“怕”——擔心職位不保等不正?,F象,有9.1%的對象認為換屆對當前工作帶來了較大影響。而在這個總的心理狀況下,各級干部對換屆的心理預期呈現出多樣化、復雜化。

改革預期:期待與擔憂并存

此次換屆將落實十六屆四中全會關于改革地方黨委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系列重大部署,也是這次換屆最牽動人心、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從調查情況看,絕大多數干部對此高度關注并認識端正。一是對改革的主動性持肯定態度,普遍認為這次換屆改革是促進發展、適應發展的主動跟進。二是對改革的重要性有充分認識,紛紛認為改革具有積極的、實際的意義,有利于減少和避免黨政分工重疊、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和執政水平。三是對改革的實效性寄深切關心,希望改革是破舊與立新的雙贏,而不是口號與形式的作秀。在問卷項目中,有55.7%的對象對改革的順利推行持樂觀態度,52.6%的對象表示愿意接受此次改革。當問及如果改革涉及個人利益的問題時,64.4%的對象表示積極服從。

調查也反映出一些干部對此次換屆改革的思想認識不夠和思想準備不足,暴露出在改革面前的盲從心態和擔憂情緒。對這次換屆改革的態度,持“消極心態”的占19.5%,“擔心改革對自己不利”的占13.3%;面對改革涉及到對個人利益的調整損害時,有14.3%的對象表示“不能接受”,21.4%認為“損傷積極性”。絕大多數干部普遍存在擁護改革與擔心被改革的矛盾心理。如在問及“你對這次換屆改革最擁護的是什么”時,46.2%的對象選擇了“減少領導職數”,遠遠高于其他選項;而在座談走訪過程中,不少干部擔心減少領導職數會“減”到自己頭上,對個人的何去何從感到迷茫。這一方面印證了“人是經濟人”的命題,表明干部同樣具有對利益的積極趨向和對不利的本能規避,我們在強調干部講服從、講奉獻的同時,同樣要關注干部的合理利益訴求;另一方面也凸現出改革對舊有體制的調整和既有利益的打破的固有本質,我們在大力推進改革的同時,應當最大限度地減少改革的代價,充分考慮被改革對象的承受能力和合適出路,這也是換屆對以人為本精神的彰顯和對構建和諧社會的促進。

職位預期:服從與抵觸同在

查看全文

初中生基本心理素養調查報告

在辦公室里經常聽到老師發出這樣的議論:現在的孩子究竟怎么了?學習一點也不努力,一點也不能吃苦。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私、狹隘,追求享樂······確實,自認為年輕的我對這些年輕人的想法、做法還真有些不能理解了,難道這就是代溝?我們與這些孩子們的隔閡究竟在哪兒?他們真的是我們所認為的一無是處嗎?近日,我從學生們對自己、對同學、對老師、對家長、對學習等五個方面的思想和看法對全班40名同學進行了調查。

一、調查的內容和所反映的情況

(一)學生對自己的認識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边@些孩子們了解自己嗎?就此,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一是你認為自己的綜合素質?其中優秀2名,占5%;良好8名,占20%;一般28名,占70%;較差2名,占5%。

二是你對自己學好課程的信心?其中有信心的4名,占10%;較有信心的8名,占20%;一般24名,占60%;沒信心4名,占10%。

查看全文

稅務干部心理調試調查報告

二十一世紀,物質世界高度發達和豐富,而生存的壓力越來越大,人的健康受到空前關注,健康指的是身體和心理的全面健康。1946年召開的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上曾為心理健康下過一個定義: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狀態。并且在這次大會上認定心理健康的標準為: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適應環境、人際關系中彼此能謙讓;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從智力正常、情緒穩定、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際關系適應、適應能力良好、心理特點符合年齡特征等七個方面判斷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現在大多數人都處于亞健康狀態,群體中焦慮癥、憂郁癥、易怒易激動、自卑等人數占很大比例,這些癥狀對身心造成危害的同時,也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其工作效率和日常生活質量,阻礙了潛能的發揮,不良的情緒對健康的關注程度也受到空前重視。

一、其主要表現狀態

1.精神抑郁

抑郁癥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征的神經性障礙。是因感到無力應付外界壓力而產生的消極情緒。處于該狀態中的人,看到的一切仿佛都是灰暗的,對什么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同時自我評價偏低,對生活缺乏信心,體驗不到生活的快樂,并伴有食欲減退、失眠等。

2.情緒焦慮

查看全文

中學創辦心理咨詢室的調查報告

中學創辦心理咨詢室的調查報告

近年來,心理問題已經成為困擾青少年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由于公眾對心理問題的了解和認識的滯后,許多隱患不能及早發現、治療,心理問題不能得到正確對待和解決,導致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以至悲劇的發生?;谶@個現狀,姜堰二中把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擺到一定位置,與學校的其它工作同思考、同部署、同安排本公務員之家支持原創作品,并于2002年創辦心理咨詢室。經過三年的探索和實踐,心理咨詢室已成為同學們心靈溝通的橋梁,心語傾訴的“知心室”,使同學們在關愛中健康成長。

創辦之初衷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人們在學習、就業和工作等各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高中生這一群體,面臨著高考這一決定著前途命運的關卡,家長關注、教師關注、社會關注、全民關注,教師、家長對他們的投入最多,期望也最大。然而,長期以來,不少人卻忽略了與他們發展息息相關的心理健康問題。從學校近三年對學生設計的心理調查問卷可以看出,高中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挫折承受力差。在高手如林的高中,學習競爭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試,既是對學習知識的檢驗,也是一次心理考驗,不少學生考試緊張,擔心考不好,受到老師、父母的責備,同學的冷眼,產生焦慮。這種現象在高三尤為突出,約占50%左右。

二是人際關系不協調。重點高中的學生絕大多數是初中階段的佼佼者,由于初中學習成績好,常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贊揚,加之獨生子女在家多受“寵愛”,自我中心意識強,人際關系能力弱,不善于處理與同學、老師、父母的關系,使得人際關系不協調。這部分同學約占20%左右。

查看全文

流動兒童心理適應的調查報告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農民流入城市,流動兒童的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流動兒童從小就深刻地感受到社會的排斥以及“二等公民”的不公待遇,內心世界對社會差別感受到的強烈不平等,將加深他們的被歧視感和對立感。長期處于社會邊緣,他們可能會趨于“激進”化。如果不對流動兒童進行正規有效的教育,不幫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很可能會產生對整個社會的對抗情緒。這個現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采取許多措施幫助他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這是一個長期的問題,不是一時可以解決的,需要我們長期關注。本文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些調查,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可以促進外來人口特別是兒童與本地居民的和諧相處,構建和諧社會。

一項對41名打工子弟學生和23名本地學生的心理健康調查顯示,打工子弟學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的問題檢出率為58%,而同期調查的相對應的本地學生的檢出率為26%。調查還表明,打工子弟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強迫癥狀,情緒不穩定,適應不良與人際關系緊張和敏感等方面,而且在高年級階段表現更為突出。連云港的情況也是這樣。令人深思的是,原創:有一半以上的流動兒童不喜歡甚至討厭城市的孩子,一個需人們警惕的現象是,流動兒童已感覺到了城市孩子與自己的差別。內心世界對社會差別感受到的強烈不平等,將加深他們的被歧視感和對立感。這是一個讓人觸目驚心的問題,這些流動兒童從小就深刻地感受到社會的排斥以及“二等公民”的不公待遇。

其實兒童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中,自我評價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他們的自我評價往往受周圍老師、同伴、父母等的影響,所以,周圍的人對他們的身份認同起到了關鍵作用,我們認為他們行,他們會很棒,如果我們認為他們不行,他們就會感到不行。對于打工子弟來說,他們所處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相對較低,因此,他們會經常得到負面的消極評價,這樣導致他們在心理上會產生更大壓力,由此產生較重的上述癥狀。促進外來人口特別是兒童與本地居民的和諧相處,最好的方法是教育,最好的地方是學校。一起學習,一起生活,成為朋友是保證安定、團結的根本渠道。

一、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狀況

2005年3月,連云港市新浦區延東社區婦聯對10戶外來務工人員家庭就兒童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調查。

1、被調查家庭中父母年齡在30?40歲之間的有6人,占60%,40-50歲的有2人,占20%,20多歲的2人,占20%。從事的職業中:個體戶有8人,占80%;做臨時工的有2人,占20%;家長的文化程度:小學、初中文化的9人,占40%;無文化的1人,占10%。

查看全文

審計人員心理壓力調查報告

隨著審計工作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審計工作越來越受到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此同時,也給審計人員帶來了方方面面的壓力,既有一定的物質生活上的壓力,更多的是精神生活上的壓力。其實,有壓力并不是一件壞事,適當的壓力可以激發創造力,增加工作動力和效能。成功地處理壓力,可以使審計人員正確認識自我,更加自信地面對挑戰,并提升心理成熟度。事實上絕大多數審計人員是以積極的狀態在應對心理壓力,使之成為促進自身發展的強大動力。當然,過度的壓力會帶來心理的損傷,導致各種生理和心理疾病,從而給工作和生活帶來消極影響。本文對審計人員心理壓力的類型、后果和對策進行了簡要分析,希望對加強審計人員的心理壓力管理,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免疫能力有所幫助。

一、審計人員心理壓力的類型

審計人員的心理壓力源是多方面的,有與社會環境密切相關的共性壓力,也有因審計職業的特性而程度有所不同的帶有職業特點的壓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審計工作的高要求帶來的心理壓力。政府和社會各界對審計工作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對審計人員的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使審計人員產生能力的恐慌。審計機關成立二十多年來,從簡單的查錯糾弊到績效審計,到查找體質機制的問題、發揮“免疫系統”的功能作用、服務于國家治理的目標,審計工作從目標、對象和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對審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再是懂財務、懂法規就可以干審計工作的年代了,還需要審計人員精通各行各業的專業知識,了解宏觀政策和作用機制。審計人員每到一個新的行業開展審計工作,實際上是行外人員在對行內人員進行監督,這樣的高標準與審計人員的現實能力的反差使審計人員產生焦慮情緒。

(二)審計職業的特殊性帶來的心理壓力。審計工作是監督性的工作,具有強制性,職業要求審計人員維護法律法規和國家利益,而被審計單位必然站在被監督者的立場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樣的工作性質使審計人員長期處于與被審計單位博弈的狀態,而國家利益要求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必須在這種博弈中成為贏家。部分審計人員職業上的不適應也會形成心理壓力。

(三)審計出差的高頻率帶來的心理壓力。特派辦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一線審計人員的工作、生活無規律,長年在外奔波,與家人聚少離多,難以照顧家中老幼。由于出差多,無暇顧及子女的學習教育管理,子女學習成績和性格養成受到影響,由此帶來升學、就業的困難,給審計人員的精神、心理帶來壓力和負擔,審計人員容易產生負疚和焦慮感,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部分家屬子女對審計工作缺乏理解和支持,產生家庭矛盾。

查看全文

當前農村初中生學習心理的調查報告

我們于1999年3月~5月,對漁峽口鎮的兩所初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初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查看全文

高校生心理健康問卷調查報告

大學學生心思健康狀況調查,共發放問卷96份,收受接管90份,收受接管率為93.75%,其中有用問卷81份,有用率為90%.。申報從有用問卷采取抽樣的辦法,拔取20份作為樣本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一,學習問題

在此次調查中,學習問題是同學最為關懷、也是反響最為突出的問題。例如,第33題“將下列幾項所帶來的心思壓力由大到小排序”,其中有44%的同學以為,學業所形成的心思壓力最大。這闡明剛才進入大學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學對大學生活不適應,尤其對大學學習方法不適應,感應心思壓力很大。從嚴重的高考中走過,很多同學不能順應大學開放寬松的學習方法和生活方法,或過于精神嚴重死扣書本,不能從高中應試教育中擺脫出來,或覺得生活空無,全日無所事事,曠費了學習,虛度了歲月。再如第29題“上大學后,你感覺你最大的波折是什么?”其中33%的同學選擇“學習成果不睬想”,由此可見,大一學生在學習上急需獲得指導并追求獲得心思上的成就感。

二,業余生活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有45%的同學覺得大學生活自在開放,同學也比較注重學習,學習自覺性較高,其中56%的同學在第3題“你業余時間首要做什么?”中選擇在業余時間上自習或聽課,與此相反,只要10%的同學選擇上網玩游戲或談愛情。但這也從旁邊面反響了同學心思上的學習壓力仍然很大。

三,經濟生活

查看全文

當前農村中學生學習心理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概況

我于2005年4月份,對我居住地周圍的一所省重點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初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