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課程總結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2 08:01:5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水彩課程總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環境設計色彩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目前,國內高校設計類專業的色彩課程主要以水粉繪畫為主,但水粉顏料存在透明性差、易粉和易臟等缺點,不易畫薄、畫透,限制了設計類專業所需的繪畫表達效果。另外,國內外學者關于色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色彩藝術家及其繪畫技法方面,常采用個案比較研究方法,研究內容主要側重在繪畫作品中技法材料和意境營造方面,而關于色彩在國內高校設計類專業教學方面的探討相對較少。由于水彩顏料具有透明性、色薄和輕快的特性,更利于設計類專業表達設計效果圖,因此,本文以設計類專業中的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在色彩課程中采用水彩替代水粉的可能性,從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實踐環節方面展開說明,為藝術類專業色彩教學改革提供借鑒,同時也為更好地詮釋設計效果圖的內容提供參考。
一、課程體系的調整
閩南理工學院環境設計專業原有色彩課程依據藝術類培養方案,與素描課程融合,體現為繪畫造型基礎課程中部分內容,依據專業課程體系結構被安排在大一上學期完成。在執行教學計劃過程中,繪畫造型基礎課程中的色彩部分被安排為36學時,課時較少,2014年的繪畫造型基礎課程中的色彩部分僅能講授水粉的基礎技法,不能較好地掌握水粉的用筆技法、形式感及畫面氛圍;2015年繪畫造型基礎課程中的色彩部分對水彩傳統技法中的干濕畫法掌握不熟練,對撒鹽法、涂蠟法及對印法等特殊技法課堂內無法嘗試,直接影響到學生后續手繪表現技法課程的學習。在2016年的環境設計培養方案中,通過將繪畫造型基礎課程拆分為素描和色彩課程,各48學時,同時,在大一下學期的建筑速寫課程中安排24學時的色彩課程,可以充分講授色彩知識,并提高學生的手繪能力。
二、教學內容的更新
色彩課程要求學生掌握繪畫造型的基礎知識、造型設計的要素、構思方法、表現技法,并且能夠結合理論知識,進行造型設計的構思、美感和表現技術的實踐訓練。在2014和2015學年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時安排較少,對色彩的表現技法講授不全面,同時,對造型設計的構思、美感及技術表現訓練也較少,學生作品點評次數較少,不能及時掌握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熟練程度。通過與講授建筑速寫和手繪表現技法課程的教師溝通發現學生在畫面美感、技法表現及顏料特性掌握方面存在不足之處。在2016年的教學大綱中,色彩課程重點講授色彩基礎知識、水彩的表現方法與步驟和水彩課題訓練,同時在建筑速寫課程中通過大量的訓練,使得學生在水彩繪畫過程中對水的控制更加熟練,色彩技法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三、教學方法的改進
城規水彩課程教學體系分析
一、城規專業水彩課程教學體系校內環節
(一)基本技能培養方面
1.水彩概述及色彩基本原理。包括水彩畫的歷史演變及現展歷程、水彩材料的介紹、色彩基本原理以及水彩上色的繪畫程序(由淺到深,由濕到干,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遠及近,由主到次)等方面的學習。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色彩基本原理的講授是重點,內容包含了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色彩的冷暖關系(色性、色彩冷暖的區別、色彩冷暖的相對性以及色彩冷暖的聯系);色彩的調和;三原色、間色、復色、補色;色環與色立方;色彩觀察分析(光源色、物體色、環境色、大氣色)等等。
2.靜物臨摹/寫生。色彩訓練和素描訓練一樣,往往選擇從靜物開始,這是因為室內的光線較之室外是很穩定的,這便于學生長時間地進行相應的觀察分析,表現描繪對象物。在靜物的臨摹和寫生環節中,除了提醒學生要注重對色彩知識的學習與運用以外,還要加強學生對物體造型、體面、質感、空間等方面塑造能力的培養。在這一部分中,除了對水彩的基本技法進行講解外,還要對“水”———水彩的重要媒介進行重點講解,要讓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水的特性,畫出水彩水色交融的奇妙感覺。上色前可以先用噴壺在畫面上噴上清水,或者用大板刷在畫面上刷上水,水量以自己的畫面需求而定,然后在紙或潤澤或半干的情況下上色;也可以先上色再噴水或刷水,目的是要以畫面效果潤澤、透明為準。
3.建筑單體臨摹/寫生。色彩靜物練習的目的是要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的色彩基本知識,熟悉水彩的表現方式和技巧,培養學生基本的色彩表現能力,而建筑單體的臨摹/寫生學習,則是為下一部分的風景臨摹/寫生學習打好基礎。在這一部分的學習中,學生應重點把握對建筑物造型、質感、空間、透視等方面的表現。在講解透視的過程中,要把一點透視、兩點透視、多點透視、散點透視等透視方法及手段講解清楚,并要輔以相應的練習訓練,避免出現明顯、簡單的透視錯誤。
4.風景臨摹/寫生。在風景臨摹/寫生中,學生應依照老師詳細講解的水彩課程風景寫生步驟程序(選景,構圖,起稿,上色,經營畫面,整理畫面)進行相應的繪制,要強調在繪畫時,先畫遠景,再畫中景、近景,即先畫天空、遠山、遠樹,再畫房屋、橋梁、近樹等畫面的中景、近景。這樣有利于學生控制畫面的整體關系,使畫面具有空間層次感。這樣可以少走彎路,避免出現在繪畫過程中常遇到的“不知從哪開始”,或者不知所謂地東一筆西一筆的混亂局面。
民間美術資源在小學美術的應用策略
美術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底蘊,承載了強烈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自信心,在傳統文化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非常關鍵,不僅幫助學生了解美術、學會繪畫,更是培養學生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教師需要選擇適合的民間美術資源加以利用,融入小學生的美術教育課堂中去,充分發揮民間美術資源的作用,增強學生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幫助學生感受人文藝術,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提升學生的美術綜合能力,營造積極向上的美術課堂氛圍,以達到美術教學的目的。
一、民間美術資源
民間美術資源在我國有著上千年的積累,是我國民族精神傳承的承載體。民間美術資源具有區域性,承載并體現該區域獨特的精神特點和文化風格,是該區域的文化縮影。民間美術的特別之處并不是客觀的物質,而是能夠體現出精神層面,具有審美價值和提升人文素養。例如洛陽的唐三彩、敦煌的壁畫石雕、景德鎮的陶瓷文化都是人們長期生活積累下來的文化產物,展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在我國傳統節日風俗中,也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文化。如端午節的賽龍舟、元宵節放的孔明燈、春節的窗花和對聯,這些不同的表現形式展現出民族風采和民族自信。只有真正了解民間美術資源的內涵才能把它有效地利用起來,轉化為小學美術課堂資源,進而體現民間美術資源的價值。
二、小學美術課堂民間美術資源應用價值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教學資源豐富多彩的同時也良莠不齊,如何選擇正確適當的美術資源是小學美術教師的一大難題。需要教師真正地了解民間美術資源的價值,選擇和教學材料相適應的民間美術資源。通常,學生對美術教學并不感興趣,長時間地繪畫作品,對小學階段的小學生而言是不易做到的。教師需要提升其對美術的積極性,選擇豐富多彩的、為學生所感興趣的民間美術資源。同時,民間美術資源有著很多的表現形式,并不僅僅拘泥于紙張上面的繪畫,還有布藝、剪紙、捏泥人、繪畫石雕、手工制作等一些小學生感興趣的表現形式。例如在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可以改變把作品擺在講臺上讓學生對照著繪畫的形式,開辟一個小課堂讓學生自己討論,自主發揮,不拘形式,這樣的美術課堂氛圍輕松愉悅,也增添了學習趣味性。合理地利用民間美術資源,既體現民間美術資源的應用價值,又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
三、民間美術資源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應用策略
解析高中美術課的重要性
【摘要】美育就是要教會學生們從美麗的事物中發現美,欣賞美從而達到美的升華,培養孩子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美好向往。就是美育的主要教育任務。使孩子們在一種寬松愉悅的環境中得到熏陶和享受這就是美育的一個主要的標志。而美術這門課就是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高中生,學習壓力大,一堂生動有趣實用性強的美術課,對學生們調節情緒,緩解壓力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中美術;創造力;創新能力;提高審美;多元發展
高中美術教學,面對的都是十六至十八歲的孩子,他們對于美術的認知和實踐能力漸漸淡化,基本都轉入了緊張的學習中去,但是美術教育對于高中生來說,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孩子們的人格得以提升,情操得以陶冶,心靈得到凈化。更有利于多方面、多角度的賦予高中生完善、豐富、健康的情感體驗。美術教育對于保障學生們的心理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培養學生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深遠意義與作用。
一、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
美術教育是一種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教育與培養,而審美教育是人們的重要教育門類。美術教育能豐富高中生的情感,完善他們對于生命豐富的感受,還能提升孩子們的精神境界。這對建立健全高中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有著重要的意義。舉個例子,比如老師拿一些大師的美術作品讓學生們來欣賞的時候,孩子們從感覺器官上就能感知出作品所流露出的美感,所表達的一些含義,畫面的沖擊力,能跟著老師的介紹,感受到畫中內容和藝術情趣,同時,學生們在欣賞的過程中接受美學的感化。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美術作品本身就是具有輕松的美感。在整個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心情愉悅的體驗著美,感受著美,欣賞著美,升華著美。慢慢的,自然而然,教學效果就會非常好了。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教師再加以引導,讓學生通過對比不同層次,不同品質,不同類型的作品總結出更健康,更有品味的審美情趣。同時老師在搭配合適的心理學技巧干預,這就會更有利于學生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并能通過藝術創作進行內心世界情緒、情感的有效表達。最終構成學生知識結構、情感模式、意志和人格的深層圖式,從而提高孩子們的美術素養和審美體驗。
二、豐富的美術教學能融合各學科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零基礎老年學員油畫教學方法
[摘要]為順應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形勢,內蒙古開放大學老年開放學院應運而生。在老年開放教育中,零基礎學員學習油畫是一個教學難題,內蒙古開放大學老年開放學院油畫班在教學實踐和教學改革中,逐漸總結出一些針對老年群體的教學方法。但在教學中,對零基礎和老年學員這兩個特征的分析和把握還不夠準確,這些特征與開放教育融合的教學方法還需探索。
[關鍵詞]老年;開放教育;油畫;色彩;零基礎
一、學習油畫專業的老年學員學情分析
目前,老年群體對于油畫專業的學習需求呈現上升趨勢,學習油畫的老年學員有以下特點:1.文化素養比較高。從實際報名學習油畫專業的老年學員文化素養來看,大多數老年學員接受過高等教育,具有大學以上學歷。多數老年學員退休前在各自的工作單位取得了專業技術高級職稱,有一部分老年學員退休前從事過教師工作。2.學習熱情非常高漲。學習油畫專業的老年學員到課率非常高,很少有人遲到、早退、請假,而且在繪畫過程中往往非常投入,總是感覺時間過得很快,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過了下課時間。3.對油畫有著強烈的興趣。學習油畫的老年學員都有過接觸繪畫的經歷或者出國參觀教堂和美術館的經歷,之前就萌生了對油畫的向往和學習油畫的想法,有了這樣的人生經歷和愿望才使他們退休后決定投身到油畫的學習中。4.零基礎老年學員占比大。油畫專業的老年學員絕大多數是零基礎,有個別學員曾經參加國家開放大學舉辦的線上油畫班學習或畫過一點國畫。5.學員年齡、性別的構成。油畫專業的老年學員絕大多數年齡在55到70歲之間,女學員是男學員的四到五倍。6.學員工學矛盾分析。老年學員雖然已經退休,沒有工作壓力,但多數老年學員已經承擔起照顧孫子、外孫的責任,相對中青年學員工學矛盾較輕,但依然存在其他事務與學習矛盾。
二、零基礎老年學員學習油畫的教學方法
(一)繪畫工具的選擇
色彩的“簡化”在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色彩的“簡化”是基于造型的“簡化”基礎上,對藝術設計基礎課程中色彩問題的研究。目的是幫助高職高專學生,從傳統繪畫色彩向設計色彩轉換。本文從色彩“簡化”在其他藝術形式中的作用,以及色彩的“簡化”在藝術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等方面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色彩的“簡化”;色彩的秩序化;色彩的采集與重構
色彩在高職藝術設計的各專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中,色彩的相關課程的學習,主要是訓練學生認識色彩、有效地組織色彩、有效地在設計中應用色彩,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設計審美能力。在適應高職藝術設計基礎課程改革的基礎上,配合設計造型從立體到平面,從傳統色彩向設計色彩轉換的思路,提出色彩的“簡化”。
一、色彩的“簡化”在相關藝術形式中的體現和重要作用
“簡化”,作為一種設計主流風格登上設計舞臺,是在20世紀80年代,人們在設計作品中渴望追求造型、色彩的寧靜與秩序,希望通過簡單的色彩搭配,來更加直接地傳達設計意圖和理念。色彩的“簡化”在相關藝術形式中都有著很顯著的表現和作用。例如,中國畫講究“氣韻生動”,它不滿足于追求事物外在的模擬和形似,要盡力表達出某種內在的風神,這種風神要建立在對自然景物、對象的真實而又概括的觀察、把握和描繪的基礎之上,中國畫的用色簡練、精準,對造型和色彩本質的提煉,是“簡化”的集中體現,并能通過這種形式很好地表達作者內心的感受。在其它畫種中,例如,油畫、水彩、版畫等等,都是畫家的相由心生,對觀察和感受到的客觀色彩進行提煉,表達自身的情感。同時,色彩的“簡化”在藝術設計的各個領域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二、色彩的“簡化”在藝術設計基礎課程中的實踐應用
小學語文教材插圖利用策略研究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插圖是教材的重要的教學資源。充分利用教材插圖,能夠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助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增加了教材插圖。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對于插圖利用的重視程度低。
一、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插圖的特點
(一)內容豐富合理。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內容涵蓋了人物描繪插圖、動植物,以及故事等插圖。插圖的設計表達了語文的核心素養-人文性。例如,在小學一年級上冊課程《我是中國人》中設置了插圖,插圖由北京天安門廣場以及象征著五十六個民族的五十六個小朋友們構成。其中五十六個小朋友象征著我國各民族間的團結友愛。(二)注重弘揚傳統文化。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插圖中,很多插圖都采用了水墨畫、水彩畫的方式,畫風清晰,生動分明,符合了小學生的視覺特性。相對于以往版本的教材而言,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更多的融入了中國元素,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池塘》古詩詞中設置了插圖,插圖采用了我國傳統的水墨畫以及水彩結合的形式。在有助于學生利用插圖深入理解古詩詞內容的同時,還讓小學生了解到了我國傳統文化,可謂是一舉兩得。(三)圖文貼切,注重兒童趣味。圖文能夠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才能有助于小學語文教學。相反不但不能起到促進孩子知識積累的目的,還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更加討厭學習。在兒童時期,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兒童教育中應該注重順應學生的情趣,在嚴謹的同事還不乏童趣,激發興趣。對于不同學齡層次的兒童,從她們對實際生活的認知與已經掌握的知識為基礎,設置了符合其年齡層次的插畫。(四)編排科學,凸顯時代特色。在教材圖文的編排上更加的科學合理,并且融入了科技時代因素。教材中多采用圖文交融的形式,畫襯托著文字,使頁面看起來美觀不突兀,有助于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
二、利用教材插圖進行教學的策略
(一)利用插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1.利用插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由于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感知能力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教授知識時,同時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在觀察能力的培養上,授課教師可以通過生動的插圖,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觀察,并且將觀察結果用語言形容出來,從而提升小學生對于語文課文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文字認識不全,通過教材插圖能夠有效的將學生引入插圖所展示的情景中去,根據各自不同的生活實際進行觀察,從而提升小學的觀察能力。所以,在教材中科學的設置插圖,能夠使抽象的描述更直觀,直接形象的展示了教學內容。2.利用插圖,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小學正處于啟蒙階段,小學語文對于語言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日后的學習與生活影響深遠。所以,應用教材插圖來引導學生觀察描述,能夠起到培養小學生語言能力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插圖描繪的情景,創設口語交際的情景,引導學生參與到口語交際活動中來。3.利用插圖,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根據生活實踐、學齡層次的不同,思維是具有獨特性的。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面向全體學生,杜絕“一刀切”。在授課中,注意加強思維引導,不斷的拓寬其思維的廣度。僅僅通過文字來講述課文,不僅會導致課程枯燥無味,同時限制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發散。教材插圖你補了文字表述的缺陷,學生通過觀察能夠潛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4.利用插圖,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在小學時期,正事不斷的接觸新事物的時期,因此學生的好奇心強,思維靈活不固化。因此,在思考問題時,往往能夠打破成年人思維的局限性,對于事物勇于創新。小學閱文教材插圖,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教學改革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合理的運用教材插圖,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造能力。學生通過教材插圖,可以融入情景,思考故事的進展,并且通過總結分析,運用語言進行描述。(二)運用插圖,理解文章內容。1.插圖創設情景,了解文本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接受過程。因此,在知識的教授過程中,情景的設立,對于課程導入、推進有著重要作用。通過情景模擬,引導學生自發的思考問題,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學中總結,通常采用問題情景與生活情景。問題是思考的源頭,有了疑問才能激發學生開動腦筋。相對于文字而言,色彩豐富的插圖能夠迅速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進入到情景中來。2.利用插入,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小學語文教材插圖更具有直觀性,能夠將抽象的文字描繪出來,幫助學生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加高效。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中,在古詩《江南》、《畫》重,設置了插圖。由于古詩字面意思難以理解,屬于課程中難以理解的部分,憑借文字講解學生很難懂。文章中插入插圖有效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插畫幫助學生理解了古詩中的內容。插圖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語文的教學理念也在不斷的變化。人教版教材中對于插圖配置合理,圖文并茂符合小學生的認知需求,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其理解能力,并且能夠提高綜合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插圖,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作者:崔麗麗 王冰 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義堂鎮中心小學
寫生對藝術生創造性思維的影響
【摘要】藝術教育思想對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的各個方面目前有很大的影響。在全國各大高校藝術教育中,通過寫生采風環節進行研究,對研究寫生采風發現對藝術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的積極作用。寫生采風不僅是創造性思維活躍的前提條件,而且直接影響著創造性思維的形成與發展。為此,我們在培養學生視覺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應努力通過寫生采風這種有效途徑,以實現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促進著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寫生采風有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基礎課程系統,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有積極地推動作用。在寫生采風中機能促進創造性思維發展提高綜合素質,又能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視覺和思維的轉換。從而達到藝術寫生與創造性思維的同步進行,完成教育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寫生;創造性思維;藝術生
1國內外本項目的研究狀況
國內:1)中國近代關于寫生采風的研究文獻很少,從在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國畫研究起。早期在繪畫中的寫生采風,有記載的是從隋朝開始的。展子虔的代表作品《游春圖》對自然進行真實的描繪,表現了豐富多彩的自然美,屬于早期寫生采風的藝術作品,唐朝自然風景也為繪畫的重要對象。五代的山水畫穩固了在繪畫界的地位。宋代繪畫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圖》。元代是中國畫歷史進程中得到突出發展的。王蒙《青卞隱居圖》,黃公望《天池石壁圖》這些作品都是間接描繪現實的方式。2)在當代研究中,有兩篇文章談到了在寫生采風中對學生能力培養,它們是:《水彩寫生采風在教學過程中的能力培養》和《與自然對話一論在油畫寫生采風教學中對學生藝術修養的提升》。研究成果:文中指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水彩教學的目標,沒有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只是提出了一個教學觀點,沒有提及創造性思維。就這些材料來言,目前我們還沒有深入的研究藝術寫生和學生創造性思維方式與當代相交融的典范,國外:1)西方寫生采風的歷史。寫生采風的歷史也就是風景畫的發展。最早的風景畫是作為人物畫的背景而出現的,米勒代表作《拾麥穗》寫生勞作繪畫。印象派在創作主張自然與生活,追求光影與色彩的變化。畢沙羅他的繪畫簡潔、自由、別具一格,構圖層次鮮明。在藝術作品中表達情感與主觀世界。塞尚主張能《圣維克多山》整幅畫面展現出了高山的雄壯與巍峨,又吸收印象派的顏色和光影特點。2)進入二十世紀,西方的繪畫逐步擺脫對自然的依賴對自然的依賴減弱之后,繪畫風格在很大程度上從寫實轉向抽象,因此,自然景物的影像慢慢淡化,風景畫到了此時,已經處于尷尬的處境。
2對于藝術寫生與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影響
目前階段,對于寫生對藝術生影響方面,主要集中體現在問題的提出。研究創造性思維的角度很多,但是很少有從寫生采風的角度來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因此,“寫生采風與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就成為一個值得研究并且非常重要的課題。這也是本論文的創新點所在,很少有人發現寫生采風與創造性思維的關系,深入的研究,并以體驗理論為基礎,提出了全新的寫生采風的課程設置與教學方式,目的是利用好寫生采風課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寫生采風中藝術思維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是能提升創造性思維能力,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對藝術創作的影響和思維開發有這很大的幫助,學生用不同的角度去學習,老師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導。
環境設計專業手繪教學研究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環境設計專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與此同時,對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方式和課程內容的設置也提出了新的挑戰。作為環境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手繪教學工作新時期也有了新的要求。文章基于手繪教學的本質目標,重點論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采取多種手段開展有效的手繪教學工作。一方面能夠從整體上培養大學生藝術修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從專業技術技巧層面上提升手繪表達能力,并以期構建良好的環境設計手繪教學模式。
關鍵詞:環境設計;手繪表達;設計思維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漸發展,人們對環境建設的審美需要日漸提高,市場對環境設計的從業人員的需求量加大。電腦及信息技術的普及,使得環境設計與電腦技術的相互融合已然成為一種趨勢。一時間電腦軟件班層出不窮,在技法教學層面大有取代手繪教學之勢,但無論如何都應是“頭腦在先,手段在后”,各種工具只是頭腦的輔助工具,不能取代大腦,而手繪自然是對大腦思維還原度最高的形式之一,比電腦制圖來的要真切。環境設計不是簡單的設計一個東西,設計師需要擁有極為豐富的空間想象力,運用各種元素營造一個場景,而這是軟件無法幫助頭腦想象的,它們只能輔助頭腦來表達。手繪表達作為環境設計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其中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使學生通過技能的訓練拓展到設計的思考層面。
一、高等院校手繪課程教學面臨的現狀
首先,目前普遍存在對手繪理解偏頗的現象。片面地認為手繪表現中線條畫的直、畫面效果“瀟灑”即是好,其實不然。任何一種手繪圖像技巧都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手繪圖像的評價不是以圖像技巧效果作為唯一標準的,圖像的思想、內涵和設計主張是評價的關鍵。也就是說手繪表達最重要的是傳達設計成果,準確表達空間關系。尤其是在環境設計專業中,如何將一張室內或者室外平面圖準確地以透視表達,這其中除了要選擇好的角度和正確的透視關系外,準確地將各個空間的關系在透視圖中清晰地交代才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這關系到空間內部各構筑物之間關系的準確性表達。從空間關系的準確到材料、色彩的準確表達,只有這樣的手繪圖像才能算是好的手繪圖。其次,過分追求某種討巧的所謂表達風格。如某某手繪營號稱亞洲最大手繪班,每年前往學習的同學絡繹不絕,從該培訓機構走出來的同學一出手皆是這一培訓營老師的表現風格,這一現象也多次遭到一線設計師的抨擊。誠然某一表現方式比較吸引甲方,但如果大家均臨習此法,手繪的圖像表達也就失去了應有的魅力。總之,手繪表達的評判標準絕不僅僅是以圖像技巧為標準,其傳達的設計思想和設計理念才是其關鍵。
二、手繪教學的意義與教學目標
初中美術備課組年終總結
一學期來,美術備課組以學校教學、教研工作思路為指導思想,在教務處、教研室的具體指導下,嚴格貫徹、執行學校各項工作要求,逐步實施學校提出的科研工作策略,如期開展了各項教學、教研活動。做到活動前有計劃、有方案,實施過程中有記錄,活動結束后有總結,注重文字、圖片的收集與整理,以備存檔。現將一學期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落實常規教學工作,加強集體備課。
本學期在學校教學管理部的統一部署下,本各課組協調同科教師做到了:制定教學計劃一致,安排教學進度同步,規范實施教學流程,統一評價標準,常規教學工作開展得井然有序。針對教學中遇到的疑點,能夠在集體備課時相互交流,共商對策,促進教學業務的提高。
二、開展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一是在學校教研室的統一要求下,本組圍繞“美術課堂習作表現形式的新探索”為主題開展了有效教學課題研究活動,如:開展了“以油畫棒替代水彩顏料進行色彩訓練”的小課題研究,開展了“指導學生以KD板材料制作油印版畫的新探索”和“水墨畫技法教學的探究”為小課題的研究。二是承擔了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訓院指定的“水墨畫技法教學專題研討”系列活動,如:尹文濤老師在3月13日的全市“水墨畫技法教學集體備課”活動中,作了《對初中美術課程實施國畫教學的探討》的中心發言;4月10日隨教研員送教下鄉,在中學上了一堂國畫技法課;5月15日全市性的“國畫技法教學專題研討活動”在我校進行,再次向全市美術教師展示了一堂《中國山水畫技法》觀摩課,得到了市教研員等老師們的好評。三是及時組織本組教師跨學科進行了聽匯報課研討,通過參加跨學科聽課學習,擴寬教學視野,取長補短,豐富和發展自己。
三、組織課外興趣活動,培養美術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