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寫作內在培養與發揮策略

時間:2022-04-20 10:05:00

導語:中學寫作內在培養與發揮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寫作內在培養與發揮策略

摘要:探索培養與激發中學寫作動機的具體策略。并根據學習動機作用.的過程模式,通過寫作內部需求的培養與激發,寫作外部誘因的設置與運用,自我調節能力的培養,等一系列動機行為策略,試圖來建立起一個螺旋式的良性循環的動機系統。

關鍵詞:寫作,培養,激發,策略

在考試指揮棒下初中作文教學往往從命題到評價都脫離了學生的自我需要,脫離了他們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理解和情感,忽視了他們作為“一個人”的自主意識;我們注重學生作文傳達社會信息的功能,強調作文的社會意義,較少關心學生作文的個性化和生活化。大部分學校的作文教學,自初始年級只重視對中考滿分作文的分析、講評甚至背誦或盲目模仿,卻忽視了寫作者這個行為主體的個性、需要、興趣、動機等動力因素,從而導致對學生寫作動機的扼殺、惡化甚至寫作模式化、新八股化。學生沉浸在這種教條化、功利化的寫作訓練中,寫作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長期受到壓抑。試想這樣的寫作教學怎能激起學生的寫作動機呢?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寫作教學又怎能提高寫作教學效率呢?怎樣改變這種狀況,重建學生“人文合一”的作文精神家園?這是值得每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巴金曾說:“我寫文章寫小說是因為心中有非說不可的話,不吐不快?!雹俟P者作為一線的初級語文教師在多年的教學過程針對中學生寫作內在需求的培養與激發策略不斷專研,并從中得出一些教學心得。

一、加強心理積累,以形成表達的欲望

寫作內在需求是指由寫作者對寫作活動本身所產生的需要。它表現在寫作個體對寫作活動有強烈的欲望和沖動,寫作的內在需求培養與激發,要加強學生的心理積累,讓學生有寫作的材料,有真實而深刻的思想感情體驗。那么怎樣加強心理積累呢?可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1、關注時事,積累新聞媒體材料

教育學生關心國家大事,不但是政治老師的責任,也應是語言語文老師的任務。廣播、電視、報紙、網絡都可以成為我們獲得信息的來源,讓學生對此感興趣,養成關注時事的習慣,從中積累的材料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筆者在日常教學中是這樣做的:首先推薦學生收看或收聽新聞聯播、新聞調查、實話實說、面對面、焦點訪談、周末人物等節目,然后每周利用一節課時間進行一次“本周熱點追蹤”的交流活動。這樣既可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襟,又及時收集了最新的資料,寫作文時再也不用為缺乏材料而犯愁了。

2、關注閱讀,積累文化材料

“以讀促寫”是中國寫作教學的傳統思想,關于閱讀對培養語感、陶冶情操、塑造心靈的潛移默化作用毋需贅述。許多優秀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都非常重視拓展學生的閱讀面,怎樣讓閱讀不成為過眼煙云,真正達到積累文化材料的作用呢?筆者主要采用作讀書筆記和課堂練習相結合的方法來督促學生有效讀書,具體做法是:讀書筆記要求每周至少讀三到五篇自己喜歡的文章;至少積累五個你認為對你有用的成語;摘抄三到五句或段你認為精彩的話;針對所讀文章寫一段點評或感悟(寫不好也可摘抄一篇美文)。且每天課前兩分鐘,由學生按座位順序輪流上講臺給大家推薦一句格言或一首古詩,必須事先用毛筆正楷字寫好貼好,其他同學抄到讀書筆記的頁眉頁腳處。讀書筆記本每周收上檢查,期末評比。這樣一學期下來,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為寫作積累了大量的語言文化材料。

3、關注生活,積累觀察思考材料

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是人生的大課堂,也是學生積累寫作材料的一本大書。觀察能力也是寫作的最基本的能力,關于觀察能力的培養贊可夫說過一段十分精辟的話,他告誡他的學生說:“學習觀察并不需要到非洲去,也不需要到西伯利亞去,你們只要在屋子邊上那塊草地上蹲下來仔細看一看,你們就會發現一個十分驚人的昆蟲世界。你們大概不知道螞蟻能發出聲音并能互相‘交談’,螞蟻的‘話’是很輕的,但己經能用磁帶錄下來了。螞蟻為什么能背起比自己身體重很多倍的東西?人就不可能這樣。同樣是個謎。在大自然里每走一步都會出現很多謎??绯龅谝徊??一睜開雙眼,注意觀察,令人驚訝的東西就在你身邊。”可見觀察之于寫作的重要,語文老師應當組織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觀察人。要培養學生善于從普通的生活中尋找美,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東西。

培養觀察能力也要注意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首先要按照觀察的階段循序漸進。觀察階段分為一般觀察和深入觀察。前者指定向觀察,機遇觀察,科學現象觀察,日常生活觀察,人物觀察,內心世界觀察;后者指比較觀察,反復觀察,觀察與體驗,聯想、想象、調查的關系等。②其次要布置明確具體的觀察任務。如果教師對學生只做籠統的要求,則無益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給學生的觀察任務應該非常具體,可操作性強,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如對事物做總體的觀察或全面的觀察;進行細節觀察或多角度觀察,準確捕捉觀察對象的與眾不同之處,要積極開放各種感覺器官,進行專注細致持久的觀察等。還要讓學生懂得觀察絕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還需要融進自己對生活的內心體驗真切感受。最后,還要指導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觀察日記或觀察筆記,養成隨時記錄觀察結果,觀察感受的習慣,為寫作積累第一手生活資料。

4、關注個人情感,積累感受和體驗材料

情感是寫作動機的催化劑,文學活動是通過人對世界的情感體驗、感受、評價,力求表達主體對世界的主觀感受和認識,并將這種感受和認識傳達給別人,以滿足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要。②因而作品如同作者十月懷胎的嬰兒,它天生就帶著作者的喜怒哀樂,帶著作者對人生獨有的感悟和體驗。學生有了豐富充盈的情感體驗,才會不知疲倦地充滿激情地寫作。旺盛的寫作熱情,始終是寫作進步的巨大推動力。因此語文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積累生活情感體驗,還要注意對不良清緒思想的引導,來構建學生主體健康、豐富、靈動的情感世界。

首先要培養學生勤于動筆的習慣,在生活中有一點發現、一點感受、一點喜悅、一點興奮、一點沮喪、一點悲哀,都可以隨時記下來,可運用小日記、小隨筆等形式自由的文體,不用考慮格式,也不用考慮給誰看。只是真實地記錄自己的心境。這樣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一種心有所感即自動寫作的習慣。

其次要讓學生多寫自由文、放膽文、生活文。學生越寫越投入,越寫越來勁,對寫作的情感自然也就越來越濃烈了。另外還要注意對學生的情感進行適當引導。中學生的個性客觀上是多元化的存在。中學生思想心理正處在逐漸成熟的過程中,在心理體驗和精神品質上表現出較大的不確定性。青春固然有激動,有歡愉,有憧憬,有渴望,有情也有愛。同時青春也有苦悶,有孤獨,有憂郁,有困惑,有失意,有悔也有恨。后者在寫作中也叫缺失性需要,有人認為這不夠積極,稱之為“灰色情調”。稱反映這類情的感的作文為“灰色作文”對其進行指責、抑制或防范。其實這是扼殺中學生的真實個性。那么如何做才能真正滿足中學生的缺失性需要呢?我認為應該創造機會讓學生壓抑的情緒得以宣泄,扭曲的情感得以伸張,讓他們把這種生命的真實體驗自然地釋放出來。在自由抒發、宣泄的基礎上,和他們進行心靈的互動與交流,引導他們逐步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愛,什么樣的人才是高尚的人,從而培養中學生建全的人格,培養一種真正能與世界對話的有用人才。

二、提供有效的外部刺激,以激發表達的欲望

寫作的內在需求和沖動在適當的外部刺激下才會轉化為實際的寫作行為否則就有可能淡化或消失。如美國女作家斯托夫人,親眼目睹了蓄奴制的野蠻和落后,但由于缺乏外部刺激一直隱而難發。直到《逃奴法案》公布和弟媳來信呼喚,創作動機被迅速激發并明確起來。過去十八個月連眉目都沒有的《湯姆叔叔的小屋》,在半年多時間內就完成連載并成書出版。③外部刺激的重要由此可見一斑。那么怎樣進行有效的外部刺激呢?外部刺激的提供有多種方式,下面就其中主要方式進行探討:

1、精心設計文題,激活寫作動機

學生的每次作文是否能把心中的積蓄充分表達出來,反映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的作文命題是否切中實際。題目設計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好操作的激發學生寫作需求的手段。一次作文訓練是否能夠成功的首要標志,就是教師能否出一個能夠激發學生寫作需要、興趣,讓學生有話可說的作文題目。因此教師要樹立“命題是一種作文教學的手段”的作文教學觀,在作文命題上開動腦筋。作文命題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體現著教師的創造性思維,作文題目分為命題作文題和給材料作文題兩種,命題作文又有全命題和半命題。材料作文有文字、圖畫、音樂、情景材料一等。題目無論有多少類型它都有出題的基本規律,和一定的命題藝術。大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四點:首先,作文題目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中學生思想較為開放自由,又極為敏感,容易受傷害,且有較大的不穩定性。作文題目要新穎刺激,能讓學生張揚個性。這就是說題目要有一定的思想沖擊性,或者說題目本身具有某種強烈的情感感覺,或具有某種哲理性、爭議性等。另外還要把教師命題與學生命題及學生自由寫作相結合,形式多樣更能有效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總之作文命題是一種藝術創造。它需要教師對語言、對事物、對社會、對中學生心理具有敏銳的洞察力,有激情,有眼光。可以說,一個幾個字的小小的題目,是教師思想、文化、情感、藝術素質和能力的集中體現。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命出精彩的、理想的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打開學生思想感情的閘門的作文題目,教師除了要了解中學生心理外,教師本身也需要進行心靈的構建和寫作的實踐。

2、進行有效的作文寫前指導,激發表達欲望

大部分學生認為教師的作文指導有用,并且希望寫作前老師能夠進行盡量詳細的有效作文指導。那種隨便布置一題目就等著收作文,然后把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花在作文批改中的作法,實際上是本末倒置。只會導致學生的徒勞,老師的勞苦而功少。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寫前的指導。這樣才能讓學生消除寫作的困惑與畏難情緒,少走彎路,積極投入寫作中去。正如美國教育心理學教授希爾伯曼博士在他的((積極學習》一書中所說:“讓你的指導,水晶般清晰,示范或演示你希望學生們做的,這樣就不會出現太多的困惑與干擾?!雹苣敲丛鯓舆M行寫前作文指導,激發寫作欲望呢?筆者根據當前許多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及自己的教學實踐,主要總結出以下幾種策略:

(1)創設情境,激發寫作欲望

目前情境作文是頗受學生歡迎的一種寫作形式。情境作文又叫情景作文,它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置一定的情境,使學生產生情感體驗之后再來作文的方法。如有一位老師在一次公開的作文教學課中,設置了這樣一個生活情境:上課有十幾分鐘了,平時上課一貫準時的老師今天卻遲遲未到,學生們議論紛紛,有的著急、有的擔心、有的竊喜?-一教室里一片嘩然。這時老師突然急匆匆地走進教室,在黑板上寫下《當老師遲到的時候》,讓學生當堂寫篇作文。學生恍然大悟,立即動筆寫了起來。設置情境的方法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六種:①以生活展現情境;②以實物演示情境;③以圖畫再現情境;④以音樂渲染情境:⑤以表演體會情境;⑥以語言描繪情境。教師可根據文題及學生的情況適當運用,力求把情境與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實際聯系起來,以情境來觸發學生的心理積累,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從而激發學生創作的欲望。

(2)評析范文,激活才思

教育心理學的究表明,規則通過例子而習得,這是知識分類學習論的一個基本觀點。對構成寫作策略性知識的規則來講,它的例子則是一篇篇運用該規則寫出來的文章。因此,教師有必要精心選擇和運用幾篇有一定聯系又富有變化的例文來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寫作規則使用的各種各樣的條件中學習和運用各種規則?,F行的每一種作文輔導書籍,都離不開范文的評析,但大多是從正面進行講評舉例。而平時作文指導所選例文,應既有正例,也有反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在正反對比的分析中,理解感悟寫作的基本知識技能。從而將理性的寫作知識轉化為感性的寫作能力。魯迅先生認也為寫作教學應講清“應該怎么寫”和“不應該怎么寫”。此外還要注意所選反面例文,最好不要從本班學生中選取,以避免打擊他們寫作的積極性。至于正面例文,則可以從本班學生中收集,盡管它們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經典意義上的范文,有些文章只是在某些方面比較成功。但這樣的例文可能因和學生的距離較近并非高不可攀,反而容易讓學生產生努力趕超的信心。容易使學生獲得成功感。

(3)補充材料,開啟思路

當一個文題學生不知如何下手時,教師可針對題目提提供多種材料。或點撥多種思維角度,引導學生打開思路。這種方法多運用于給材料作文。對一些傳統的觀念還可以經常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維,如“知足常樂嗎?”“沒有異想哪來天開?”“東施效肇亦可贊”等,來激活學生的寫作才思。⑤經常如此還可以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總之,學生對寫作的內在需求決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豐富充盈的心理積累的基礎上,在適當的外部刺激下產生的。且由于多次獲得成功,體驗到滿足需要的樂趣,逐漸筑固了最初的需求,從而形成一種比較穩固的寫作動機。這種寫作動機才會對寫作產生強大而持久的推動力。推動寫作走向成功。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說:“一個能夠使他的學生保持正確而強烈的動機的老師,已獲得了大半成功。”⑥

參考注釋:

[1]巴金《和木下順二的談話》,見《巴金談創作》第713頁;

[2]劉拙礎、高原《三級訓練體系簡介》載《北京師大學報》1986年第6期;

[3]童慶炳主編《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頁;

[4]M?希爾伯曼著《積極學習一101種有效教學策略》,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7第8頁;

[5]馬正平著《中學寫作教學新思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頁

[6]劉宏武主編《五大教學流派的發展與操作》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年4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