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如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時間:2022-03-13 03:26:00

導語:小議如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如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摘要:“語文學習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生活中的語文資源如何變為語文學習的資源?本文從語言交際、課外讀寫、各學科、影視、網絡、班級學校的各種活動、各種社會文化等七個方面闡述作者的一些嘗試性的做法和思考。

關鍵詞:語文學習生活嘗試

新課標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新的語文教學要求我們除了在語文課堂上和課本中學習語文外,還要從生活中學語文,從生活中吸取語文知識。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開發利用的。生活有多寬,語文就有多廣。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非常重視學生與生活的關系,他說“生活即教學”、“社會即學校”。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我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讓學生接觸豐富的語文學習資源,重視各種語文學習的實踐機會,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觀察生活、記錄生活、思考生活,嘗試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進而改變生活、創造生活。

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學語文的種種渠道和資源,我主要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在語言交際中學習語文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點組成部分”,這就注定了語文與社會生活的密切關聯。新課標提出了人與人之間交流時情感態度方面的要求:“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根據這個要求,實踐中我鼓勵學生在與進行語言交流時注意正確使用文明語言,并留心傾聽別人的語言,對其好的、美的語言加以吸收,對其不好的、粗俗的語言予以舍棄。比如社會上一些文明禮貌用語、校園里一些洋溢師生親情和同學情誼的話語,都提醒學生記載下來,揣摩品味,以提高自己的語言成熟度,增加自己的語言美感,努力達到新課標口語交際的總體要求“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二、在課外讀寫中學習語文

在新課標環境下老師不再是“教課本”,而是“用課本教”,也就是說師生的閱讀視野要有大的拓展,在課外讀寫的廣闊天地中有所作為。

1.開展好讀書讀報活動。開學初,我即根據新課標的推薦書目和語文教材的指定閱讀書籍,要求學生或買或借,在每周的語文閱讀課上循序漸進地進行閱讀。還推薦學生訂閱了《中學生報》、《語文報》,我自己也將平時讀書讀報時發現的好文章好語句摘抄給學生共享,千方百計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同時要求學生閱讀要與積累相結合。“初中生必背古詩文”一定要做到能脫口而出、隨手寫出,此外還要背一些自選的“古代經典名句”(如七年級上冊有關月亮的古詩詞名句)。這樣,學生高中畢業時,肚子里就裝了200多篇古詩文和200多則中外經典名句,使學生的語文功底不斷加厚,語文能力逐步加強。

2.課前幾分鐘進行的短小語文活動。如讀一首小詩,講一個小故事,唱一支好歌,抄一條名言,記幾個條成語,一條新聞(包括學校新聞和班級新聞),發表一篇一分鐘講演,通過這些活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3.讀寫中既重視文內功,又重視文外功。文內功指的是寫作的方法技巧,文外功主要是思想感情、生活積累和知識積累。豐富學生的文外功,一是千方百計豐富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使之具有說、寫的素材和內趨力;二是千方百計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和知識面,豐富他們的知識積累。知識的積累是有用的經典性、哲理性的文化精華。積累,一是記在本子上,二是記在腦子里。為此,我要求學生每人要有一個課外筆記本,記下自己的生活素材和知識素材。同時也重視訓練學生的“背功”,以做到“下筆如有神”。這樣做,使學生的思想和感情比較豐富了,說、寫的內容也比較豐富充實。

4.既重視寫的訓練,又重視說的訓練。在教學中注重為學生創設各種說的機會,如討論、辯論、講演等,以提高他們的口才。

5.既重視寫,又重視改。這里的改,指的是學生的自改。自改的方法有:集體批改示范,四人小組批改,二人互改,小組評改競賽等。自改與互改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分享感受,溝通見解,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6.作文與練筆的命題,盡量聯系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或社會生活,讓他們有事可寫,有話可說。

三、在各學科中學習語文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學生學好其他學科,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學好其他學科又可以反過來促進語文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比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科教材措辭的嚴謹、內容的條理,都是大可值得學習借鑒的,幾何證明題的邏輯性對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很有幫助。像英語中與漢語的不同構成方式、語法習慣,都對開拓學生視野大有裨益。

四、在影視中學習語文

影視是學生喜愛且經常接觸的。電視新聞的規范語言,電影、電視劇的劇情結構、語言風格、背景材料,等等,引導得法,都可以變為學生學習語文的極好教材。我就要求學生在收(觀)看影視之后的觀后感中不但要記故事梗概,還要記好的臺詞語言,并盡量用自己的風格語言來進行評述。

五、在網絡中學習語文

經調查,我班學生都有上網的經歷,我提醒學生根據學習的要求適時上網查找有關資料,并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請他們幫助進行監督,還要求學生將查找的資料打印出來,以與大家共享。如“探索航天飛機”和“追尋人類起源”兩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都要求學生從網絡中查找并下載資料,再將這些資料編輯整理,與大家交流。

六、在班級、學校的各項活動、會議中學習語文

學生更多的時間是在學校,在班級,學校的一切活動都少不了學生的參加。學生參加這些活動,當然都有所見、有所聞、有所感、這都可以作為語文學習的機會。如學校組織的“藝術節”和“運動會”,我班學生都積極參與活動,動手制作生物標本、繪制科學漫畫、寫作科幻故事、撰寫消息報道,在相當大程度上進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實踐。

七、在各種社會文化活動中學習語文

“學以致用”。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需要用到語文:一個招牌、一條標語、一則廣告……小到請假條,大到法律文件,語文幾乎無處不在。要讓語文恰如其分地發揮作用,前提就是要學好語文。在“漫游語文世界”綜合性學習實踐中,我組織學生走上街頭,去搜集廣告語、公司匾額、產品說明書、對聯、報刊病句、熒屏錯別字等,然后加以篩選、梳理,整理成各種門類的小冊子,還組織了一次活動匯報會,同學們生動、風趣的演講,讓大家都感受到語文實踐的無限樂趣,學生自然也不再覺得學習語文是枯燥的了。

“語文學習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語文學習的領域拓寬之后,語文學習的資源更豐富了,我和我的學生們也深深感到語文課有了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