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育論文
時間:2022-01-15 03:11:00
導語:中學語文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美育與語文
美育是通過對感性形式的直觀,達到對其中蘊含著的意味的領悟和把握,從而啟迪人的創造力。它是“以直觀形象的豐富性來培養人的有機的、整體的反應能力”,是溝通人類感性與理性的橋梁。美育既可使人的感性深邃化,也可使人的理性情感化,從而用溫暖的色彩裝點邏輯嚴密、嚴格規范的理性世界。美育在升華人的感性、引導人的情趣和完善人格等方面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第35條也指出:“美育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也強調:“美育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而且有助于開發智力,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語文美育,就是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活動,這也是中學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語文為美學載體,其中既有文學形態的優美呈現,也有教學形態的審美表現。縱觀中學語文課本,就是一個美不勝收的大千世界。每一篇散文、每一段雜文、每一句詩歌,都是美的極端表現。這幾乎涉及了美的各個領域,從不同角度呈現了美的各種豐姿。在美育的高度下,重新整合語文教學的工具性、人文性,融入審美情感,挖掘語文教材的審美因素,將課程的理性內容與感性形式、抽象概念與鮮活形象有機統一起來,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之中也揉入動情的美感體驗。努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積極發展學生感知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二、中學語文課程中的美育問題
我國語文美育的理論準備存在著嚴重的先天不足,再加上課改力度不夠,因此,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常常出現一些問題,表現在:
1.日常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所謂的語文美育,只是抓住課文中的某些詞句,刻意同美學概念掛鉤,形成教材分析加美學術語的套路,實際上課程內容與美學概念仍是未能完整結合的兩張皮。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育,甚至會因為重形式而無法落實語文內容的教學。這樣的美育,并不是語文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部分老師之所以能把語文課同美育較好地結合起來,往往得力于他們自身的文化素質,或者是自己獨創性的教學經驗。他們的課充滿詩意,氛圍活躍,能收到“陶冶情操、啟發智慧、傳授知識”的綜合效益,但其實踐帶有濃厚的經驗色彩,缺少自覺性、主動性,也缺乏推廣性。他們創造的寶貴經驗,并不能讓其他教師也同樣獲益。因此,加強理論研究,構建一個完整的語文美育理論框架已是刻不容緩的一個問題。
2.構建語文美育的新框架時,有必要進一步明確語文美育的性質。美育不是語文教學的附屬或者點綴,也不僅僅是為了進行情感陶冶。從根本意義上說,語文美育是關系到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的問題。21世紀的到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未來社會最需要的是心靈健康、個性完善、勇于開拓的創造型人才。而美育,是培養創造型人才的重要方式。傳統的語文教育思想嚴重地束縛著語文美育的手腳,教師更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則是推動語文美育現代化前進的動力。
3.教師自身審美素養不高是制約語文美育的瓶頸。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語文教學則更加具有藝術特性。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應該是主導者,應激發、調動學生的審美熱情和獨創沖動。同時,教師自己應更多地在課堂上實施創造性教學,參與到課堂藝術的設計中來。這需要教師既從整體上把握一節課的脈絡結構,同時又要組織自己的語言、肢體動作和板書,投入教學,引導學生。
三、中學語文教育中的美育實施
1.開發課本中的美育資源
中學課本中有許多關于自然景物的描寫,在作家的感性審美之中,融注了個體對世界的領悟和感知,具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和個人獨特性。清代學者王國維曾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課堂上,教師可利用這些“景語”,引導學生去感悟其中潛藏的“情語”,從而進入文本境界,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再如,在詩歌中領悟“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靜穆之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的適性之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生命感悟之美,“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凄艷之美。這些美,格調雖然不一,但都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引導人的感性在其中徜徉忘返。教學中,教師應盡量挖掘作品中蘊含的美,用合理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他們體會受到美讓人產生聯想,從而達到情感上的美感愉悅,還有很多的詩詞,反映了人在社會中的生活,可以讓學生在其中,去分辨是非,體驗道德之美。
2.促發聯想,引導學生鑒賞美
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美育,一方面要訴諸形象,另一方面則必須訴諸感情。劉勰曾說:“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認為文章必須借助藝術形象,才能感染讀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借助藝術形象,喚起學生的審美情感,從而獲得審美的情感與審美的愉悅,并同時獲得道德、知識方面的教育。為此,在講解分析中,必須引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讓他們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獲得身臨其境的藝術感受,并有意識地將自身的審美經驗與之相互聯系,積淀審美財富,成為他們一生享之不盡的寶藏。如教周敦頤的《愛蓮說》一文,文中有一段描寫:“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焉。”可鼓勵學生,根據平時觀察積累,再發揮聯想,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畫面,從色、香、味的角度,全面體會其美感特質。
3.強化作文訓練,提高審美創造力
作文教學是實施語文美育的一塊重要陣地,教師通過課程教學,會給學生的腦海中形成許多寫作范本,而學生的作文創作,是范本實踐的重要基地。學生能學會運用生動準確的語言,來描述自然、社會、人生之美。這一全過程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創作能力,也能使學生學會如何辨別社會和人生、如何審視真善美和假惡丑,也就培養了創造美的能力。同時,也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人生觀,以防學生跨入審美誤區。
4.開展課外活動,寓學于樂
教師平時都應注意中學年齡學生的獵奇心態,適時地開展多種課外娛樂活動,這也是實施語文美育的一條好途徑。如創辦校園文學詩社、電影評論小組、校文工團等,開展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比賽等。這些活動可以拓寬學生審美領域、陶冶情操,激發愛美情感,調動追求美的熱情,自然也就能提高審美創造力。
參考文獻:
[1]劉叔成.美學基本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
[2]范冬巖.試論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審美教育[J].中小學教材教法,2004,(6).
[3]曹祥芹.文章學與語文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
[摘要]在美育的視野中重新認識中學語文教育,能提升語文學科教學效益,同時也能對學生的情操予以陶冶。本文就美育與語文的關系、中學語文教育當下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在中學語文教育中實施美育教育三方面的問題進行論述。
[關鍵詞]美育中學語文教育作文教學
- 上一篇: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培養論文
- 下一篇:教師語文素養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