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整體實施成效的醫療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6 03:14:52

導語:醫院整體實施成效的醫療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整體實施成效的醫療管理論文

1醫院整體醫療管理模式的實施成效

1.1進行相關知識教育,推行整體醫療管理模式

建立醫院整體醫療模式是醫療工作中的新理念,其推行必然會受到傳統理念和管理措施的影響,因而在醫院整體醫療管理模式實施之前必須進行相關知識教育,如醫學整體觀、學科整合、轉化醫學、臨床路徑、對病人進行全面評估等,使全體人員樹立整體觀念,統一思想,達成對醫院整體醫療管理模式的共識,正確理解推行該模式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掌握其運作方法,為正式開展新的管理模式奠定思想基礎。同時注意為醫務人員營造良好學習的氛圍,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要求每個醫務人員樹立不斷學習的理念,確立學習目標,做到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

1.2實施患者滿意(CS)戰略,提高服務滿意度

醫院整體醫療管理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它要求醫院在醫院管理與醫療服務中實施患者滿意(CS)戰略,因而醫院各部門能站在就醫者的立場上研究和設計就醫路線和醫療產品,盡可能地把患者的“不滿意”從就醫過程本身去除,順應顧客的需求,預先造就醫者的滿意。改善前臺咨詢、掛號、就診、交費等流程的服務態度;重視就醫者的意見,及時根據就醫者的正確意見;建立合理可行的醫療制度,以合理的服務價格和優質的后勤服務為就醫者提供優越的醫療環境,提高了就醫者的滿意度。醫院近10年來患者滿意度都在95%以上。

1.3拓展院內外服務功能,提升醫療質量

傳統醫療模式側重于對醫療的最終結果進行檢查評價,較少涉及基礎質量和環節質量。整體醫療管理模式強調整體性,通過加強健康管理、開展康復服務拓展了院前院后服務功能;通過對住院患者進行軀體疾病、心理狀況、病例分型、營養狀況、疾病認知、社會支持等6個方面的評估[1],創新了院內醫療服務手段,提高了醫療服務質量。10余年來,體系部隊官兵晝夜發病率、后送率分別下降32%和19%;所在社區居民對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的健康知曉率提高了65%[2]。2012年與1998年相比,醫院門急診人數提高1006.9%,住院人數提高625.8%,治愈好轉率提高1.54%,平均住院日下降9.95天,床位使用率提高11.36%,床位周轉次提高252.6%。

1.4構建高效運作的醫療團隊,促進人才隊伍建設

醫院推行醫療團隊工作模式,圍繞患者需求,將醫師、護士、臨床藥、心理師、營養師、康復師、社會援助師等進行優化組合管理,構建具有互補性的醫療團隊,為各類醫務人員相互學習、交流提供了機會,促進了人才隊伍的建設[3]。為滿足團隊工作模式的需求,醫院出臺了《十類人員管理規定》、《關于增強科室主任自主創新能力意見》、《報考在職研究生管理辦法》及《高端人才引進計劃》等人才優待政策文件。通過采取特招入伍、特聘專家和客座教授等手段,招收了緊缺急需及拔尖人才35名,并聘請國內外知名院校專家教授開展學科對口幫帶。截至2012年,醫院高學歷人才增加了46名,人才梯隊趨向合理,新當選全軍醫學專業學科副主任委員2名、委員17名,軍區主任委員3名、副主任委員20名,兼職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導師18名。

1.5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優化評價指標

一是量化核心醫療指標管理,如入院3日確診率、術前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平均住院日、門診診斷與入院診斷符合率、術前診斷與術后診斷符合率、搶救成功率及藥占比、床護比、單種疾病特護標準、責任護士管床數等10項指標。醫院根據三級甲等醫院評審標準要求,結合各學科特點,創新性地提出部分醫療數質量指標量化管控方案,按照總體達標、動態微調、獎罰合理等原則進行量化管理,不斷完善和加強醫技科室及服務平臺建設,使醫院核心醫療數質量指標得到進一步優化和提升。二是創新完善醫療管理規章制度,建立《病重病危參考標準》、《臨床特級護理醫囑參考標準》、《單病種輔助檢查標準》及《檢驗危急值報告制度》等制度,規范醫療行為。三是建立醫療質量監管體系,將整體醫療質量控制納入醫療文書質量控制內容,整體醫療評估表格隨病歷歸檔,質控科對整體醫療評估完成的及時性、真實性等方面內容進行環節及終末質量檢查,參照病歷質量標準評分,確保醫院整體醫療工作質量。

1.6整合學科配置,增強學科技術實力

醫院以整體醫療管理模式對傳統的醫院組織結構進行變革,在院內設立病人援助中心、臨床支持等保障部門,加強了醫院各科室之間、科室與與支持部門之間、醫院與外部環境之間的聯系,提高了醫療工作效能。醫院逐步對醫院內部醫療資源進行整合,先后成立腎臟中心、婦幼中心、心臟中心、腫瘤中心、健康管理醫學研究中心等9個學科中心,壓縮減少9個科室單元,優化了學科資源配置,形成了整體醫療團隊,醫院學科技術力量得到大幅度提升[3]。截至2012年,醫院先后建立全軍專科中心3個,全軍臨床基地4個,軍區專科中心4個,軍區重點專業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先后出版整體醫療管理模式相關的專著7部,年均增長10%,發表SCI論文近20篇,獲得各種類課題9個,獲得課題基金300多萬元。

1.7關注醫學倫理實踐,確保醫療安全

醫院通過對45個科室的長期調研,編撰下發《醫院醫療工作倫理道德手冊》,讓醫護人員在醫療服務中強化醫學倫理理念,保障患者的正當權益,促進了和諧醫患關系的形成,近6年,醫院未發生醫療事故,醫療糾紛千人投訴率下降40%。

1.8加強信息平臺建設,提高醫院管理效能

醫院整體醫療管理模式將信息技術貫穿全過程,利用信息技術簡化就醫流程,將病人候診時間縮短了50%;引進醫療質量監管、合理用藥監管系統,提高醫療質量;組建網絡醫療科,利用信息技術對院外醫療服務進行綜合管理,實現健康醫療服務前移;運用遠程醫療系統,實現遠程醫療會診、遠程心理咨詢、遠程醫療教學、遠程健康教育、遠程急救和物聯網健康監護;應用3G網絡與當地交警合作創建了急救醫警聯動機制,大大提升了醫院急救水平,醫院急救院前反應時間較改革前減少11.38分鐘,反應距離延長11.23km,搶救成功率和治愈率分別提高8.15%和11.09%,死亡率和致殘率分別降低55.08%和62.50%。

2小結

醫院整體醫療管理模式以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注重病人參與,實現了醫療工作從“疾病”到“病人”、從“病人”到全體社會人群的轉變,為病人、亞健康人群和健康人群體提供生理、心理、社會、生活、精神、文化等全過程、全方位、多層次、高質量、高效率、低消耗的整體服務,從而更好地防病治病,維護健康,提高生命質量。

作者:陳勇①②③向月應①王海艷①工作單位:①解放軍第181醫院②第二軍醫大學衛生勤務學系③解放軍75160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