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的多媒體新聞整合方式論文

時間:2022-09-30 06:54:00

導語:嵌入式的多媒體新聞整合方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嵌入式的多媒體新聞整合方式論文

摘要本文著重對多媒體新聞的編輯及傳播進行探討,提出嵌入式多媒體新聞整合方式等。

關鍵詞多媒體新聞融合整合嵌入式

隨著媒體的跨媒體發展以及媒介技術的飛速發展,媒介融合的趨勢不斷深化,要求記者在報道的時候采取多媒體報道手段,有人就此提出,同時完成文字、錄音、攝影和攝像等多媒體報道任務將是對未來記者的要求。

新聞媒介的這種變化,正是為了滿足人們對信息日益提高的需求。在網絡時代,單一形式的新聞信息服務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與此同時,整合不同種類媒介的新樣式——多媒體新聞廣受歡迎,并將成為“新世紀新聞的主流傳播模式,也將成為新聞媒體新的經濟增長點,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人們常常有這樣的誤區,認為多媒體新聞等同于網絡新聞。誠然,多媒體新聞更多的是出現于網絡環境當中,或者說現階段的多媒體新聞是以網絡作為主要與閱聽平臺的,但多媒體新聞絕非網絡新聞這么簡單。本文將從多媒體新聞的定義、特性以及表現形式等方面對多媒體新聞的編輯進行探討,并提出嵌入式多媒體新聞的概念。

一、什么是多媒體新聞

提起多媒體新聞,人們難免會將其與圖片新聞、音頻新聞、視頻新聞,甚至動畫新聞等媒體新聞表達形式聯系起來。多媒體新聞包括上述新聞形式,但不僅僅是這些新聞形式的簡單相加。

在此,我們又必要首先來廓清多媒體新聞的定義與內涵。

國內學界有關多媒體新聞的定義不少,但多數只是表述方式的區別,在內涵上沒有本質的不同,本文采用孫寶傳教授有關多媒體新聞的定義。孫寶傳撰文認為,廣義的多媒體新聞,是指能在網絡上傳送的、經數字技術處理的、用兩種以上媒體形態同時地、統一地表達的新聞。狹義的多媒體新聞,必須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在網絡上的傳播功能,以區別于用CD—ROM等形式儲存與播放的電子信息產品;二是具有多種媒體形式的有機“融合”的功能,以區別于將幾種媒體形式簡單“拼湊”而成的“拼盤”新聞;三是要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以區別于受眾只能被動接收的傳統媒體模式。

根據多媒體新聞的上述定義,我們可以歸納出多媒體新聞的基本特性。基于網絡平臺的多媒體新聞,具有網絡新聞的最基本屬性,但同時又具有其自身的突出特點,有學者將多媒體新聞的特點歸結為融合、鏈接、交互、共享,筆者認為,將多媒體新聞與其他網絡新聞區別開來的最本質特征是“融合”。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網絡傳播的特點。

網絡媒體作為新興的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表現出大家普遍承認網絡傳播的基本特征是:交互性、海量性、多媒體、即時性、個人化、超文本、共享性等。基于這一論述,我們認為,多媒體新聞的最本質特征是融合。

“融合”不是“湊合”,一字之差,卻道破了多媒體新聞的“天機”。《網絡新聞導論》一書的作者羅蘭·德·沃爾克指出,多媒體手段不應該是磚塊,而應該是水泥。也就是說,在多媒體新聞中,多媒體手段應該渾然一體地融合在一起。

“多媒體報道不同于你以前采訪、編輯與制作國的任何報道。一開始,你必須考慮報紙、雜志、電視和廣播會怎么做這個報道,但隨后又要把這些媒體的做法拋在一邊。你必須用一種全新的、開放的觀念來設計自己的報道。”羅蘭·德·沃爾克的這段話,清楚表明了這樣一個概念,即多媒體新聞并非傳統媒體報道的簡單相加,不是一道新媒體“拼盤”,而是不同新聞樣式的有機融合。

所謂“融合”,就是根據新聞內容,調動不同新聞形式的優勢,加以有機配合和互補,比如,瀏覽新聞圖片時配以畫外音,觀看視頻新聞時跟進文字報道等,更充分調動受眾的五官感覺能力,以達到生動形象、真實可信的新聞效果。

二、多媒體新聞的樣式

“一個多媒體報道,可以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僅僅比內容提要稍稍詳細一些,它只是提供一個大概的故事梗概,以便讓受眾決定他是否還想了解更多;第二層,主要將梗概層的內容展開;第三層,允許受眾深入到報道中,并可以獲得他們希望得到的更多有深度的信息。”

按照羅蘭·德·沃爾克對多媒體新聞樣式的這一界定,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來報道今年春運期間發生在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的冰雪災害對春運造成的巨大影響。

首先,我們給出一個新聞的由頭,通過標題或內容提要、有選擇的圖片對這場罕見的災害進行總括性的描述,以引起受眾的關注。在這一層中,我們要提供滾動的動態信息,即時地向受眾傳遞天氣及道路、交通信息。同時,我們還得想辦法讓受眾產生進入下一層的欲望,并通過鏈接提供進入下一層的人通道。比如,我們可以繪制一幅全國地圖,讓受眾通過點擊地圖的相應節點進入下一層的內容。

在第二層,我們必須選取重點現場、焦點人物、主要事件進行深入的報道。比如說可以安排對一對年逾六旬的老夫婦在冰天雪地里步行120公里來到廣州的采訪、可以安排晚點85小時終于到達廣州站的列車如何歷盡艱辛的、還可以安排來自湖南、廣東視察災情的現場報道,等等。在這些報道中,除了文字外,我們可以使用圖片、視頻和音頻。

在圖片的使用上,我們可以使用前方記者發回來的現場圖片,包括趴窩的火車、汽車以及預告飛機航班取消、延誤的告示牌,還有在風雪中的各種人物(救災的、旅客及相關者、交通工作人員、政府人士等),這些圖片的安排不能只是簡單的堆砌或羅列,而應該根據圖片的場景、人物、故事內容等因素,通過“推”“拉”“搖”“移”“疊”“化”等影視鏡頭切換的方式,用FLASH展示給受眾。同時,可以配以現場聲音、背景音樂等音頻,以增強現場感,使受眾如同身臨其境。此外,還可以提供部分的救災現場及交通現場的視頻。

在第三層,我們需展開深度報道。這里我們要向受眾提供完整的文本、音頻、視頻,可供下載,當然,還有更多的發自現場的圖片。在這一層,我們還要為受眾提供能引起人們深思的評論文章,同時,我們更要為受眾提供互動的空間,如BBS、聊天室等。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對救災及部分交通中斷、旅客滯留的現場進行網上直播,以滿足受眾更深層次的需求。當然,我們還得為受眾提供離開本報道的通道,以便于他們進行更深層次的閱聽。

三、嵌入式多媒體新聞樣式

以上我們所展示的多媒體新聞樣式比較適合突發性的新聞專題以及重大的新聞題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而且層次復雜、鏈接繁多、所占資源浩大,同時需要比現在更為先進的技術,更大的傳輸帶寬,也并非一般的網站所能夠做到的。那么,在日常的報道中如何進行多媒體樣式融合、以順應時代潮流?筆者在此提出嵌入式的概念,以期拋磚引玉。

嵌入式概念源自于目前大多數商業網站的廣告與新聞捆綁的做法。國內的一些商業網站諸如新浪、搜狐、網易等網站的廣告已經深入到主頁、欄目、標題甚至具體的新聞頁面當中。這些網站選擇了一些“被點擊率高”的新聞(一類是政治新聞,一類是煽情新聞)做母體,在其上捆綁廣告信息。例如網易在每條新聞的正文里都捆綁了廣告信息,網易的做法是在新聞正文里尋找或設置相關的字節,并將這些字節標示為不同顏色,只要鼠標在這些字節上面停留(無需點擊),就會出現BANNER廣告,如果受眾對廣告信息感興趣,則點擊這些字節就可以打開相關的鏈接。有學者將網易的這種廣告捆綁形式稱為嵌入式廣告。

那么,在單篇的新聞稿件當中,我們是否也可以以類似于網易上述的方式來進行多媒體新聞的整合呢?筆者認為是完全可行的。公務員之家

我們以上述的有關我國遭受冰雪災害的多媒體新聞為例進行說明。

視察廣州火車站慰問旅客

1月30日7時30分許,廣州火車站。淅淅瀝瀝的小雨挾著寒意下個不停,廣場內外候車的旅客較前兩天有所減少,旅客們來來往往,鐵路職工和公安、武警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整個站場內外井然有序。

8時10分左右,廣州火車站開往南昌的L428次列車還有10分鐘就要啟程了。列車11號硬座車廂里的旅客突然發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走進了車廂,并親切地慰問即將啟程回家的旅客。車廂里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從車廂的這頭走到車廂的那頭,邊走邊親切地和旅客握手,并關切地詢問旅客在廣州火車站的滯留情況。

對大家說:“同志們!由于受惡劣氣候的影響,湖南境內電網多處被迫中斷,電力、鐵路等部門正在奮力搶修!”緊接著說:“請大家放心,我們一定能讓大家在春節前回到家。”車廂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8時25分左右,L428次列車徐徐出站,站在月臺上目送列車,頻頻向旅客揮手道別。

這時候,工作人員遞給總理一個擴音器。左手握著擴音器對旅客們說:“最近我們國家的南部地區遭受了幾十年不遇的冰雪災害,使電路中斷。大家回家心切,你們的心情我完全理解。”站在總理左前側僅約兩尺的記者注意到,總理說到這里有點哽咽,臉上顯得很憔悴,但眼神卻很堅定,很有神。

接著說:“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現在正在恢復電網,電網恢復以后鐵路就可以正常運行,各項工作都在緊張有序地進行。每天鐵路開通的車輛都在增加,我們把本職工作做好,爭取讓大家早一點回到家里,和家人團聚!”全場再次響起歡呼聲。最后再次提高聲音對大家說:“春節到了,祝大家新春愉快,合家幸福,謝謝大家!”說完,總理再次向人群頻頻揮手致意。

隨后,沿扶手電梯而上返回候車大廳二樓。在手扶電梯上,有記者問:“我們有什么措施保障旅客回家呢?”堅定地回答說:“第一是修復電網,電網修復了,火車就能開動了。”(選自《廣州日報》2008年1月31日,此處有刪節)

比如說,我們可以在上面轉摘的這篇新聞稿件當中設置一些字節(在上文加了下劃線,以示區別),像湖南、廣州、列車、火車、說、廣州火車站、電網、慰問等,受眾只要將鼠標停留(無需點擊)在這些字節上,就能出現相關的文子、圖片(包括新聞現場漫畫)、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文件,這樣就省去了受眾點擊鏈接的時間,更主要的是可以通過這種形式將受眾一直鎖定在當前閱聽的文本上,不至于因為太多的超鏈接而讓受眾在迷宮里徘徊,同時也不會因為需要長時間等待下載多媒體文本而嚇跑受眾。這種多媒體新聞的表達方式需要技術的支持,比如需要有跨媒體的技術平臺,要實現文字、圖片、音像數據的集中存儲、統一調閱、互動編輯,記者采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像新聞稿件,按照統一分類、統一格式存入數據庫,編輯根據新聞內容的主題和富有創意的策劃、調用和整合數據庫中的各種類型的新聞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