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新聞文化傳播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6 05:53:00

導語:網絡新聞文化傳播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新聞文化傳播管理論文

[內容提要]近幾年來,INTERNET在我國發展日新月異,作為一種全新的傳媒,它在新聞傳播方面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這不僅僅體現在技術層面上的種種高科技特征,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劃時代的革命性產物,它反映了人們在文化觀念上的變革,也必將對使用者在文化層面上產生巨大的影響,新事物必然與舊事物有所決裂,那么從媒體角度出發,INTERNET也必將在新聞文化方面與依托于我國傳統媒體存在的新聞文化產生種種沖擊。本文就網絡新聞傳播的“離散性”特征,對我國新聞傳播中傳統的以“合”為特征的新聞文化造成的沖擊,這種沖擊造成的影響做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網絡傳播新聞文化離合

近幾年來,INTERNET作為一種全新的傳媒,正在我國的傳播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類文化史上重要的“四大發明”中有兩項(造紙術、活版印刷術)與傳播有關,可見傳播在人類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同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嶄新媒體INTERNET的出現,其意義不言自明。

從科技角度講網絡意味著更快、更簡捷、更廣等等,這些由高科技帶來的種種的便利,是廣大使用者們早已感覺到、享受到的。但正如海德格爾所說:“技術不僅僅是手段。技術是一種展現的方式。”這也就是說,對手段的使用總是參與到對自然和世界的獨特構造之中,它參與了對事物存在的規定,從而是從某一角度對事物的展示。而文化觀念無疑是這種“規定”和“展現”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正如我們的祖先用火藥造出了鞭炮,而歐洲人卻用它造出了“西洋火器”一樣,科技的運用與文化觀念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那么網絡在傳播上的運用,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文化觀念的“展現”呢?

一、第四媒體的文化特征——“離”

網絡的文化特征正如我們所使用的網絡的基本構成單位PC機的全稱(PERSONALCOMPUTER,中文翻譯為“個人計算機”)一樣,網絡強調“PERSONAL”(個人的)一面。與我國五千來形成的以“合”為特征的文化,以及相應的整體性的系統觀相對,作為一種傳媒,網絡在文化層面的特征恰恰是“離”。這種離散性特征的本質是:網絡在物質層面形成的隔離性極強、具有極大自由的虛擬空間,以及這一空間對使用者在意識層面的“個人主義”傾向的影響,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技術方面

網絡是冷戰的產物,美國國防部曾設想設計一種地點分散而又集中協調的指揮網絡,當戰時部分指揮點被破壞時其他各點仍能正常工作,這就是創造網絡的最初構想。正為了達到這種最初的戰略目的,網絡上的任何一部計算機在功能上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使用者在網上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同時也使每一位使用者具有極大的自由。“在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的名言正是這一特點的詼諧的說法。

另外,計算機技術屬于自然科學。大凡屬于自然科學范疇的,都不提供價值判斷,不能決定人的目的和行為取向。那么也就意味著,網絡同樣不能決定人們在網上行為的目的和價值取向,使用者只要遵守技術上的規則和協議,掌握一定的技術能力,就可在網上暢通無阻。

這種技術上的特性為每個互聯網的使用者提供了一個自由度極大的網上空間,這一自由使使用者在網絡上的個人行為失去了有效的控制。“黑客”和“網絡英雄”(或叫做“跨客”)的涌現,以及網上病毒的流行正是這一點有力的證明。這種系統上的特性,也為使用者的“個人主義”提供了極為牢靠的物質基礎。

2.傳播方式方面

在網絡和多媒體的條件下,與我國傳統的線性傳播方式不同,網絡采用的是非線性的傳播方式,這主要體現在網絡新聞傳播的多向性。

在網上大量的信息源傳播著或真或假、來自各種立場的信息。受眾不再處于統一傳播口徑的某一種或某一系傳媒的影響之下,他們可以聽到來自多方面的聲音,并根據自己的判斷和利益來進行評判,或不予理睬。受眾所接受的關于某一新聞事件的報道,無論在事實還是在態度上都不再是前后連貫、首尾一致的線形狀態;受眾面臨的信息超量情況下的眾說紛紜、意見不一。受眾也再不是統一的整體,而是分散狀態下各新聞者爭奪的對象。

自由的傳播者,自由的信息,自由的受眾,網絡的這種非線性的傳播方式給網絡受眾的“個人主義”傾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3.商品的系統性方面

計算機是一種商品。馬克思說:“商品之所以是商品,不是它作為物化了的活動,而只是作為活著的主體的對象。”也就是說,任何產品都要與人的精神發展水平相適應,它不只是單純的滿足人的某種物質需要,還要與人的全部身心特性處于和諧的相互關系中。

商品是一種適應性系統,與其環境的相互作用是該系統的功能。它的適應性表現在與環境和人兩個方面的關系上,但歸根結底對環境的關系仍然是對人的關系。商品處在這樣一種相互作用中,對人必然要產生某種作用,特別是在文化觀念上施加的影響。正如鐘表的發明,作為一種計時器,它本來是向人告知時間的裝置,而時至今日,鐘表卻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了另一種角色:人們吃飯往往不是因為肚子餓了,而是吃飯的時間到了,人們上床睡覺也往往不是因為困倦,而是到了睡覺的時間。“網絡時代”不僅僅是一個廣泛使用網絡的時代。

網絡在物質層面為使用者提供了“個人主義”的存在基礎,在意識層面上,網上英語內容約占90%,是網上的主要使用語言,而語言則正是文化的外殼。隨異國語言而來的決不僅僅是全國人民英語素質的提高。正如有人分析國人吃肯德雞的實質是在吃美國的文化一樣,網絡在我國的流傳也正是西方“個人主義”特征文化的介入。

4.使用者方面

網絡作為一個傳播系統,并非只是各類計算機的集成,使用的人也是這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網絡使用者也是網絡的一個重要部分,他們的特性也是網絡特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如同在醫院設備越先進,醫生就離病人越遠一樣。網絡在傳播上的先進性能,也使使用者之間越離越遠。人們依靠網絡可以與更多、更廣泛的人結識交流,人們依靠網絡得到了有關社會和環境的大量信息,而與他人、與環境的直接接觸卻越來越少。網絡文化作為一種物質文化,是在特定的觀念文化和制度文化下,根據人們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并通過科技文化而被創造出來的。其在物質層面的離散性特征,必將對使用者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隔離和分散狀態,與網絡“個人主義”的特性可謂是相輔相成。

二、網絡“個人主義”特征對我國傳統新聞

文化造成的沖擊

縱觀我國文化發生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到“合”是我國文化的一個典型特征。具體到今天來講,“合”的內涵就是“集體主義”,這也是今天我國新聞文化的一個核心概念。從建國以來,各個傳媒都在熱情地宣傳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好人好事。我國宣傳的所有正面典型無一不是以集體為重,不惜犧牲自己的人民英雄。所有被輿論抨擊的反面典型無一不是損公肥私的人民罪人。近來在傳媒上大量出現的集體扶危濟困的報道,為他人生命財產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報道,以及以前頻頻見諸報端的不記報酬的報道(姑且不管這種報道的適宜性),等等這一切都在表明:對“集體主義”的宣傳報道是我國新聞事業一貫堅持的報道方針,“合”的文化精神是我國新聞工作的靈魂所在。

網絡在我國傳播領域的出現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新聞上網勢在必行。也有許多新聞單位在這方面有所行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同時,新聞的網絡傳播也給我國的新聞事業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從深一層次來看,由網絡自身“個人”化特性,而給我國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新聞文化帶來的沖擊顯得尤為顯著。網絡的介入,使我國新聞文化“合”的精神面臨著“離”的沖擊。

1.“小眾化”的網絡新聞傳播

“年輕”的網絡網絡對于我國來講還是一個嶄新的領域,其從業者和使用者也都呈現出了明顯的年輕化態勢。據調查我國上網者有85%是年輕人,整個電腦業的從業者中年輕人占了絕大多數,也是有目共睹的。和別的國家一樣,年輕人對傳統的印刷報刊反應有些冷淡,他們認為那是爸爸媽媽的媒體,今天年輕的媒體是INTERNET,或者是電視。這種現象的出現,從主觀上來講,網絡作為新事物符合了年輕人的心理特點,以及作為高科技產品帶來的豐富信息和感官上的刺激,滿足了年輕人成長階段的特殊需要。從客觀上來講,計算機作為一種全新的科學領域,對它的掌握需要一定的專業能力,年輕人的教育滿足了這一需要。

從網絡傳播內容的角度看,網上新聞文風活潑,文字精練,信息內容新鮮前衛,沖擊力強,節奏強勁,處處體現出了迎合年輕人口味的特點。傳播內容與主要受眾相互影響,這一趨勢不可避免地使受眾群體在年齡上產生了分化。

“技術化”的網絡計算機技術是一種發展迅速的前沿科學,其技術的更新和發展日新月異。能夠掌握多少計算機知識,決定著人在網上獲得信息的能力。同時,這也決定著人分析、利用和掌握信息的能力。由所具有的計算機能力和網絡能力的不同,也將使得網絡的受眾產生多層次的分化。

“個人化”的網絡網絡最大的特點就是“交互”,每個受眾不僅可以接收信息還可以發表意見,甚至可以建立網站由自己充當新聞的者,而且這種形式的新聞傳播無須接收任何部門的檢查,也無須與什么權威媒體保持口徑上的一致,傳播信息“個人化”。從傳播的角度來看,整個網絡就是一個超大容量的信息超市,受眾對信息實施自選,而非像以前那樣必須接收傳統媒體的信息套餐。在網上,信息消費也是“個人化”的。

導致受眾分化的因素還有很多,例如傳播內容針對性程度、區域化傾向的日益加強等等,網絡傳播與傳統媒體的“大眾化”傳播相反的“小眾化”特征顯而易見。這與我國曾有過的,全國人民長期只擁有“兩報一刊”的歷史相比,顯然是另一個極端。受眾群體的分化,對我國以“合”為特征的新聞文化的沖擊是不言而喻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主流傳媒面對分化的受眾和傳播者,很難以口徑一致的傳播對全體受眾進行統一的輿論影響,以及實施有效的輿論引導。

2.難以整合的網絡新聞文化觀

在互聯網上對不同文化(除了主導語言以外)沒有明顯的歧視性,東西方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都有自己獨立的數據庫和訪問形式。各種文化數據庫之間沒有主次、上下、先后等隸屬關系。這種狀況一方面維持了文化領域中相互尊重、平等理解的關系,一方面又為新聞文化的整合帶來了障礙。持各種文化觀的個人都可以自己的新聞信息,沒有任何壟斷形式能對其文化進行封鎖和壓制。

[page_break]

從信息內涵上分析,互聯網消息結構是無中心的。這是一個消息高度離散化的國際文化網絡。從它一開始具有公眾服務功能時,這個網絡就失去了信息的專門化特點,而向高度綜合性,廣泛性發展。沒有一個門類的信息可以用一種排斥性的方式對其他信息種類、對其他信息庫進行限制,5萬個子網絡的所有者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獨立、平行地信息。

網絡文化生存環境的這種先天性特點,使網絡的新聞文化很難整合,這將使主流文化面臨嚴峻考驗,傳統的整合方式將很難發揮作用。

三、網絡對傳統新聞文化的沖擊造成的影響

1.新聞價值標準的全球化

1996年底,在美國和歐盟的推動下,28個國家簽定WTO自成立以來的第一個全球性協議;到2000年,取消信息技術的所有關稅,實行自由貿易。

盡管亞洲國家討價還價,1997年2月15日,WTO再接再厲,代表全球電信市場90%以上份額的69個國家,簽署了2000年電信自由化經營的全球協議。協議覆蓋了電話、數據傳輸、傳真、衛星和無線電等所有形式的電信服務,一個直接的結果是國際長途通信的價格下降80%以上。開放電訊市場,直接有利于發達國家的大企業到發展中國家吐絲結網;更意味深長的是,這在很大程度上開放了新聞媒體和文化市場。

今年我國在“入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這意味著必須實行信息產品零關稅,開放電訊;即使爭得一個“發展中國家待遇”,也不過是兩三年的特殊照顧。現在已簽約參加的國家,代表了信息技術和電訊市場的90%多。無論從經濟上還是政治上來講,不參加都是不可能的。一旦加入,我國的傳統媒體將完全暴露在世界媒體競爭的大環境下,受眾也將被置于世界媒體的影響之下。其中,網絡必將以它獨有的特點首當其沖,在這場革命中充當主要角色。

從個體文化行為上分析,在互聯網上各類文化實體具有高度自主化特點,每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成為世界文化的一個實在的組成部分,個體文化與世界文化變化發生了真實的、有影響力的聯系。就新聞傳播范圍來講,互聯網意味著把我國的新聞宣傳置于世界化的模擬社會——網絡之中,大量的信息從各個不同的信息源涌來,受眾面對的是整個世界。我國新聞傳媒常用的傳統運作手段:不予報道、推遲報道、省略報道、內外有別報道、綜合式一次性報道、多種媒體形成合力報道等,在互聯網上都將無法有效運作。問題也就隨之而來:新聞該以一種什么樣的形態在網絡上出現,我們現在的權威媒體是否能與在網絡馳騁多年的CNN、迪斯尼或是BBC匹敵,來守衛住我們的宣傳陣地,維系住我們的受眾?互聯網的離散性、個人化的全新特點,要求我國的新聞傳播要有全新的傳播理論來支持,隨著網絡傳播的日益迫近,這種要求也越來越緊迫。而對新聞價值的評價標準,無疑是任何一種新聞傳播理論的核心。而且這一標準的確定必將與世界接軌,在世界傳播格局中接受檢驗。

2.新聞由意義退到價值平面

網上可謂信息如潮。這主要是由網絡新聞的周期和超大的信息容量來決定的。

從周期上來講,網絡新聞打破了出版周期,而且迅速。信息到位后從審、修、定到上傳最多1個小時,可以隨時滾動播出最新消息。尤其對于突發事件,可隨時報道幾十分鐘前的發展景況。例如3月25日凌晨3時北約空襲的爆炸響起,幾乎同時四通利方新浪網上就出現了相關快訊,在以后的進程中,各種圖像、文字消息幾乎每隔兩三分鐘就更新一次。

從信息容量來講,網絡傳播無論在信息的流量還是在流速上都是傳統媒體所無法相比的。在流速上,它接近于電的速度。在流量上,一個9個G的硬盤可以儲存45億漢字的信息量。如《電腦報》56個版,在其網站的一個電子版子站就綽綽有余地放下了,而且不止一期。CPCW網站的其他欄目也日日更新,的信息量是報紙的數倍,周期是報紙的七分之一,CPCW網站的平臺數據庫中,目前存有大約700MB的數據,相當于3.5億個漢字的信息量。每天上網信息約5MB,約合250萬個漢字的數據量。最高一天流量達到2GB,相當于10億個漢字的信息量。

在互聯網上新聞的快速滾動以及新聞信息的巨大流量,使受眾無暇關注新聞事件的詳細過程。在信息的傳播上,“多多益善”更是共同的原則,“說”得越多“傳”得越少的道理誰都明白,因此信息在“制碼”中對新聞結果的重視也遠遠大于過程。作為信息的媒介內容,是傳播動機和效果研究的居間因素。過程的“出局”對“意義”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我國新聞傳媒由強調新聞教化作用而特別推崇的意義,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依傍于新聞事件的過程來傳播的(這一點在我國的“典型報道”中尤為明顯)。在網絡新聞傳播中,我國傳統媒體一直推崇的“講故事”的文本形式將不再適用。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人是時間的存在物,只有在時間的延續和流動中,人們才能去感知、體驗和思考。電腦技術卻具有加速度趨向和縮短時間過程的功能。它消除了時間的停滯,這會引起人的意識和人的實在的虛無化傾向。這是一種技術抽象,它簡化了過程而只保留了結果,它從人的生活中抽去了時間性的過程,也抽去了人的體驗和思考,造成人的虛無化。

正是由這以上的種種“變故”,使網絡上新聞的獲得停留在了價值的層面。對新聞的獲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對新聞作為信息層面的價值,而非對教化層面的意義。

3.網上新聞道德問題

在互聯網上的離散性特征,不僅使受眾相分離也使新聞的傳播者和制作者處于一種隱蔽狀態,這種狀態對新聞道德的教育、監督和新聞道德的評價都十分不利。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上信息,無論真還是假,也無論是否會對他人和社會造成不良的影響。“越是誰都可以講,越是要負責任”,然而指望完全靠自律來實現這一道德標準,顯然是不現實的。

新聞作品在網上可以自由獲得,抄襲也就在所難免,把別人的作品照搬過來,署上自己的名字在網上發表,受害者卻很難在現實世界中找到抄襲者,而且掌握證據也同樣很難。

在信息時代,網絡的到來是無法阻擋的,它不僅給我們帶來了電腦、帶來了許許多多的數據庫和服務器等等這些有形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隨之而來的特殊的傳播方式還帶來了一些不容忽視的無形之物,那就是網絡所特有的價值觀和文化觀念,這種“無形之物”依托于網絡而生,與網絡的傳播方式水乳交融,它具有與我國的傳統媒介截然不同的特性,可以說它是一種全新的媒體。這在某種程度上給我國的傳統新聞傳播帶來了一定的沖擊,特別是在文化上的沖擊日益明顯,而且隨著網絡在我國普及,這種沖擊將是無法回避的。

意識是受物質支配的,新聞傳播的物質層面——傳媒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其結果必然是導致新聞傳播意識層面的變化,也就是依托與我國傳統傳媒的新聞文化的變化,這也正是網絡給我國新聞文化帶來沖擊的核心。

注釋:

紹伊博爾德:《海德格爾分析新時代的科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頁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頁

參考書目

①《互聯網的文化意義反系》曹增節刊于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杭州),1998,2

②《科技美學》徐恒醇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③《網絡讓世界重新洗牌》《天涯》雜志1998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