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媒體教育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5 06:42:00
導語:新聞媒體教育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
本文結合我國新聞教育的實際狀況以及作者自己的思考,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卡萊教授在《新聞教育錯在哪里》一文中提出的新聞教育的三條原則作了分析和回應,強調新聞學是一門獨立的社會科學;新聞教育應當重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理念和職業素養;不能把新聞簡單地等同于傳播和媒體;不能把新聞學同廣告學、傳播學、公共關系學等相關學科相混淆。
[關鍵詞]
新聞;傳播;媒體;新聞教育
讀了《國際新聞界》今年第3期上發表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卡萊(Jamesw.Caxey)教授的文章《新聞教育錯在哪里》,以及同期刊載的當時正在香港做訪問教授的美國哈佛大學李歐梵教授的回應文章《媒體更新與新聞教育》,引發了我許多思考。
文中談到的美國和香港地區新聞學研究和新聞學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似乎在我們這里都有所反映,有所表現。以筆者之見,這些問題的產生雖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點,在于人們對新聞學和新聞教育的基本內涵、基本理念的認知與理解存在歧見。
我很欣賞卡萊教授提出的新聞教育必須遵守的三條原則。這三條原則是對新聞教育內涵及目標的獨到概括,也是對新聞學學科本質及特征的深刻表述。聯系到近些年來我國新聞教育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覺得很有必要對卡萊教授的這三條原則作認真的解讀和思考。下面是我對卡萊教授文章及其所提三條原則的一些思考和回應。
一、新聞學和新聞教育不等同于或包含廣告、傳播、媒體研究、公共關系和廣播
卡萊教授強調新聞學是一種“獨特的社會實踐學科”,有其特定的學科范疇和理論內涵,有其深刻的“人文學科基礎”和特定的“人文價值因素”。他反對把新聞同廣告、傳播、媒體研究、公共關系和廣播等相關的學科等同起來,抹煞新聞學自身的學科特征及其價值體系。他主張新聞教育必須“將新聞學本身作為目標”。
那么,“新聞學本身”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理解,它應當是一種能代表和反映新聞傳播的基本特征、基本理念的東西。
新聞傳播的基本特征是傳播新聞,因此,新聞學首先必須弄清“什么是新聞”,進而還要弄清“新聞事業是做什么的”,“新聞工作者應當是怎樣的人”。這是新聞學需要解決的三個基本問題,也是屬于“新聞學本身”的基本理念的東西。
新聞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要讓學生掌握這些基本理念,真正弄清什么是新聞,什么不是新聞;弄清新聞事業的宗旨、任務和職責是什么,什么是新聞事業應當做的,什么是新聞事業不能做的;弄清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特征和職業素養是什么,怎樣才能做一個合格的新聞·工作者。如果學了幾年新聞學專業,到頭來這幾個基本問題、基本理念還沒弄清楚,弄明白,那么,新聞教育就不能說是成功的。
現在,在我們的新聞實際工作中存在著許多奇怪的現象。如有的人把廣告當作新聞;有的人任意策劃和制造新聞;有的人以稿謀私,搞“有償新聞”;有的人把新聞工作作為追逐個人名利的手段;有的人把新聞媒介當作表達個人情感和意見的工具等等。這些有悖新聞工作基本專業理念,有違新聞職業基本道德準則的問題的出現和存在,說明在我們的新聞隊伍中的確有許多人對“新聞學本身”的很多東西都還沒有弄清楚。
新聞實際工作中所存在的這些問題同新聞教育也有一定關系。近些年來,一些新聞院校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上加大了廣告、公關、傳播等課程和內容,而放松或減弱了對一些傳統新聞學課程和內容的教學,致使有些學生混淆了新聞與廣告、公關、傳播等的界限,同時忽視了對新聞學基本理念和基本觀點的掌握和理解。
當然,為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為了增加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機會,在新聞學專業教育中開設一些與新聞學相關的廣告、傳播、媒體研究、公共關系和廣播等課程,不僅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應當提倡的。但問題在于不能因此混淆它們同新聞的區別,特別是不能用某一門學科知識來代替新聞學。例如,在處理傳播學與新聞學的關系上就存在一些這方面的問題。
近些年來,隨著傳播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研究成果的不斷積累與擴大,傳播學越來越被人們所認知和接受,其影響力越來越大,學科地位也越來越高(已成為與新聞學相并列的一級學科)。傳播學的發展對新聞學既產生了一定的促進和推動作用——擴大了新聞學的研究領域,充實了新聞學的學科內容,完善了新聞學的研究方法——同時也給新聞學帶來一些沖擊和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新聞學的學科界限,淡化了新聞學的傳統理論,弱化了新聞學的學科地位——正是在這種沖擊和影響下,有些人提出,傳統新聞學已經過時,主張用傳播學來代替新聞學。表現在新聞教育中,就是有意或無意地弱化和排斥新聞學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教育。
其實,傳播學與新聞學雖然有不少聯系,但在研究對象、研究目的、研究課題、研究方法以及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方式上都有著明顯的區別。在新聞教育中應當講清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切忌將它們混為一談,更不應該用傳播學來簡單地取代新聞學。
卡萊教授在文章中談到的傳播(學)對于新聞(學)的消極影響對我們不無啟示。他指出:“傳播以功利主義的眼光審視新聞,而不是研究它的內涵。它將新聞貶低為一種信號系統,但沒有無限增強我們對于新聞作為一種社會行為、政治現象和想象中社會結構的理解?!?/p>
根據多年來一些院校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在本科階段的新聞學專業教育中,還是應當堅持上好傳統的新聞學專業課程,當然內容和形式應當根據新的形勢變化及實際需要加以充實和創新,要盡可能增加一些反映和代表最新新聞傳播知識和現代新聞傳播科技的內容,包括一些與新聞學直相關的傳播學的知識和方法。至于傳播學及其它一些相關課程,可以通過“概論”的形式,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識及相關的方法,因為新聞學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是為各種媒體輸送熱愛新聞事業,具有新聞專業理念,熟悉新聞業務技能的新聞人才。因此,新聞教育重要的在于幫助學生掌握新聞專業理念,具備新聞敏感和新聞悟性,具有獻身新聞事業的道德理想和敬業精神。
二、新聞學作為獨立的社會實踐不能與傳播或者媒體混淆
卡萊教授用“魚的故事”和“魚本身”來比喻“新聞”與“媒體”和“傳播”的關系。他認為,新聞應當是“魚的故事”,而媒體和傳播則是“魚本身”。這里問題的關鍵在于強調不能將新聞簡單地理解為是一種傳播行為,或是一種傳播媒體。卡萊教授認為,美國新聞教育的錯處就在于把它視為傳媒。
新聞當然要借助一定的媒體,借助一定的傳播環境、傳播技術、傳播手段和傳播方式才能進入流通領域,為受眾所接受,進而實現其社會價值,發揮其社會功用。但新聞的內涵及本質決不是“傳播”和“媒體”所能簡單代表和體現的。
按卡萊教授的解釋,新聞學的學術來源根植于人文科學和人文類的社會科學中,它同政治、文學、哲學、藝術和歷史都有密切的聯系。因此,新聞教育的任務在于要在新聞與政治和聯系中,讓學生理解民主生活和民主機構;在新聞與文學的聯系中,提高學生的語言和表達能力;在新聞與哲學的聯系
[page_break]中,幫助學生確立自己的職業道德基準;在新聞與藝術的聯系中,教會學生掌握捕捉完整的視覺世界的能力;在新聞與歷史的聯系中,使學生能夠建立起自己的意識和自覺。這些應當是新聞教育所追求的目標。
在新聞教育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存在著這樣一些情況:有些人僅僅將新聞學停留在對媒體組織、媒體機構、傳播技術、傳播手段、傳播形式等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上,而忽略了對新聞學基本理念和基本觀點的傳授,忽略了對新聞傳播中的人文精神的關照,從而使得一些人只是把新聞傳播當成是一種功利性的東西,單純地追求新聞的技術性、工具性和實用性。雖然我們并不否定和排斥新聞同媒體和傳播的密切聯系,但如果因此將它們等同起來,那便成了卡萊教授所說的將關于“魚的故事”和“魚本身”混為一談了。
理想的新聞教育應當注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精神,使他們懂得如何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國家和民族事業的發展。
總之,新聞教育說到底應當是一種新聞素質、素養和專業理念的教育,而決不僅僅只是一種傳播技能、方法和應用知識的教育。
李歐梵教授在香港看到的一些情況也反映出當前新聞界的一種浮躁和偏向。他指出,香港一些報紙“內容愈見貧乏”,“世界新聞少”,“評論文字不足”;一些報紙“放棄了新聞所原有的社會調查、思想啟蒙、開闊讀者知識和見聞領域的目的,反而變成了與公關和廣告相差無幾的媒體和商品”。
這些情況在大陸新聞界也不難見到。如果我們將新聞簡單地與媒體組織、媒體機構和傳播手段、傳播形式相混淆,不去履行它的“社會調查”、“思想啟蒙”、“傳播知識”等職責,忽視了它應有的社會功能和效用,那么,新聞同廣告、公關和一般的傳播行為還有什么區別呢?
我們要警惕那些把新聞降格為一種沒有靈魂,沒有思維,沒有方向的純粹的信息媒介和簡單的傳播行為的做法,更要警惕那些把新聞馴化為一種純粹的營利工具、公關幫手的做法。我們主張并強調,新聞應當成為一種有靈有肉的東西,成為一種有情有感的東西,成為一種有人有物的東西。新聞應當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講述人間故事,去傳播人類文明,去引導社會進步??傊?,它應當是一種有生氣、有靈氣的活生生的信息提供者、輿論引導者和文明傳播者,而決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信息商品”、“傳播中介”、“物化媒體”。
三、新聞是民主的另一種表達,沒有民主就沒有新聞
卡萊教授從新聞的人文與社會的價值及意義上看待新聞傳播,指出新聞是民主的另一種表達,或者說,沒有民主就沒有新聞。
對于民主,不同國家、不同社會制度和社會形態下的人們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釋。但把新聞作為一種民主的內容、形式和手段應當是大家都能夠接受的。
卡萊教授是從西方國家的角度,用西方學者的思維和價值觀提出并解釋新聞與民主關系這一命題的。他所說的“民主”和“新聞”具有一些特定的涵義。特別是他對前蘇聯社會與新聞傳播狀況的批判,表達了他的一種立場和傾向。在認識這些問題時我們應當有自己明確的態度和觀點。
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卡萊教授關于新聞與民主關系的表述,揭示了新聞在民主政治建設過程中的作用和意義,以及民主政治對促進新聞事業生存與發展的作用和意義。這對我們認識新聞與民主在社會政治結構中的地位及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啟示。
從新聞事業產生和發展的歷史看,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新聞是民主的產物。正是人們對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渴求與奮爭,促進了近代新聞事業的產生和發展。當資產階級把知情權和出版權作為公民的一種民主權利去爭取的時候,它們選擇的斗爭武器就是報刊。
而確保資產階級的新聞自由則成了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同時,資產階級新聞自由又成為實現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一種必要的手段和形式。
無產階級同樣把爭取和維護無產階級及人民大眾的新聞自由作為無產階級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內容。當還沒有取得政權的時候,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把爭取新聞自由作為一種政治內容和政治目標寫在自己的斗爭旗幟上。當取得政權,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后,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一方面把包括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在內的各種民主權利作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把它們作為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民主和新聞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沒有新聞,民主便失去了它的一項重要內容——體現民主精神的新聞自由;同時也失去了自己得以存在的一種保護手段和實現形式——為民主自由勇敢呼號的新聞媒體。而若沒有民主,新聞將被窒息,將被扼殺,將無法生存。即使能茍且存在,也會失去自己應有的品質,失去體現新聞本質與內涵的真正的價值和意義。
當今世界上主要存在著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不同社會形態的民主。這是有著不同政治內涵和本質的兩種民主形態。
資本主義民主的本質在于,它是為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為資產者的政治和經濟利益服務的。在這一前提下,國家賦予公民運用新聞媒介監督政府的權利。而作為一種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民主的形式和手段,新聞媒介本身也具有了民主的內涵,成為資本主義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在于,它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其內涵體現在,它強調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群眾擁有參政、議政和監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民主權利。而人民群眾這些民主權利的實現,最有效的形式和手段之一便是新聞。借助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人民群眾可以對政府的決策、施政和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提出批評、建議。國家和政府實現民主的渠道和形式很多,擴大新聞自由,鼓勵人民群眾運用新聞媒體行使參政、議政和監督政府的權利是其重要渠道和形式之一。
新聞和民主、政治如此緊密相聯,如此相互依賴,這是民主政治的一個顯著特征。這一特征無論在資本主義國家還是在社會主義國家都體現的十分明顯,盡管它們在對民主內涵的理解上有著不同的認識,在實現民主的形式上也有著許多差異。
從新聞教育的角度認識新聞與民主的關系,其意義在于要幫助學生了解新聞是民主的一種內涵所在,認識民主對于新聞存在和發展的內在意義,從而自覺地培養自己的民主意識和民主精神,知道怎樣更好地運用新聞媒體為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服務。同時要敢于同壓制社會主義新聞自由的行為作斗爭,以維護社會主義民主的尊嚴,維護社會主義新聞自由的純潔。
在世紀更替之際,多少有識者都在發出警示,預言未來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了人才誰便擁有了未來。新聞教育肩負著培養合格新聞人才的使命。新聞教育工作者應當有一種緊迫感,要把人才培養放到能否贏得未來的高度,要有明確的培養目標,科學的教育理念,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要真正把握新聞教育的內涵和本質,扎扎實實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如今,我們面臨著一個信息傳播全球化的時代,傳播技術飛速發展,傳播手段日益更新,傳媒競爭愈演愈烈,傳媒市場千變萬化。在這種形勢下,傳媒界對新聞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新聞教育應當緊跟形勢的發展,及時調整自己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修訂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以適應新聞人才市場的需要。但是,無論怎樣調整,新聞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基本規律不會也不可能輕易改變??ㄈR教授所提出的新聞教育的三條原則就是屬于基本理念的一些東西,而且反映了新聞教育的一些基本規律,這正是其價值和意義之所在。
- 上一篇:出版社圖書直銷管理論文
- 下一篇:網絡廣告正走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