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涵化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10 02:53:00

導語:新聞涵化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聞涵化研究論文

最初,美國的涵化理論認為,電視媒體在宏觀上改變人的觀念,是由于其“內在的隱含變化的過程,受到媒介傳播內容的重大影響。”[3]許多重要新聞都隱含媒體的思想而對受眾發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從采編技術手段的運用就開始了涵化的過程。記者運用信息器械加工事實,賦予新聞某種蘊涵,稱作新聞的技術涵化。技術涵化表現為傳播手段對陳述事實的作用,技術表現力構成新聞的有機部分。

報紙為了提高時效,有些記者直接在電腦上打出稿子,經把關人略加修改就進入了印刷。這一方面是對能力的鍛煉,另一方面,報道者的疏忽性也增大了。由于搶時效而減少媒介內部的自審,使某些記者的偏好、臆斷難免通過文字在版面上流露出來。過去,文字記者的技術涵化是很少的,因為他們除了選擇事實之外沒有其他技術可言,但電腦進入編寫過程,這種傳統格局被打破。電腦對句子的修改,最新符號的使用,都使稿件有了新的意蘊。近幾十年,報刊實現了彩色印刷,以不同顏色處理圖片和文字,表現出記者的不同評價,讀者感受到報刊的不同傾向,報刊新聞的涵化濃度也越來越突出。

報刊新聞的技術涵化,易于在攝影報道中體現出來。用什么角度、亮度和距離拍攝新聞圖片,都有記者的主觀意圖。連新聞圖片幅面的大小也在蘊涵媒介的主張,涵化的隱蔽性在無聲的閃光燈下,默默地放大了記者的立場。隨著技術的進步,印刷傳媒不斷增大依賴技術設備的程度,新聞涵化抓到的機會越來越多。在人機關系中,“機”的比重在加大,文字記者的采訪不再使用筆錄,而較多地用錄音機、手機和錄相機,技術涵化反映紙媒體的重大觀念越來月周到。

電視新聞的涵化更多地表現為鏡頭的距離和事實的選擇,如特寫還是非特寫以及其他攝像的過濾手段,記者善于讓圖像說話。當記者想突出某個事物或人物,盡量用特寫鏡頭或停留的時間長一些;如果想貶低一個人物或事物,則推遠鏡頭或不給、少給鏡頭。在同期聲畫面的處理上,讓哪個人物向觀眾說話或使他沉默,都表明新聞人物被涵化的程度。通過這類技術手法強化事件的意義,使受眾不知不覺地接受了新聞強調的內容,很多受眾不會注意技術手段對新聞細節強化。

電視新聞的涵化有時并不是記者有意的安排,而是傳播技術把新聞內容置于傳播者的倉促控制下,打上了傳播者無法駕馭的烙印。技術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新聞媒介的運作速度,時效性強到極點的現場直播,使導播在瞬間做出鏡頭切換,導播者的思索和選擇極為迅速,瞬間的理解決定了新聞的傾向。在這種情況下,讓觀眾看到什么,如何認識事件,在幾秒鐘內由導播做出決定。這時,電視記者難以體現自己的主觀意識,甚至陷入“無意識”的技術選擇,許多意外的效果使記者不得不陷入被動。盡管如此,技術涵化在電視新聞中仍然有章可循,比如攝像機的角度、彩色和非彩色印刷文字、圖像與圖片的光線和錄制音響的差別等,都蘊涵記者的不同思想傾向,產生不同的效果,在極度敏銳的嗅覺中記者大都是能夠把握的。

(二)新聞專業手段涵化

在處理新聞稿件時,用新聞業務特有的非語言符號表達對事實的評價,稱作新聞的專業手段涵化。版面安排、報道內容的詳略、報道材料與角度的選擇、廣播和電視新聞的排列順序以及是否報道提要等,都屬于新聞的專業手段涵化。越是重要的新聞,越具有專業手段涵化的特征。

編排手段是報紙版面布局和新聞節目的要素之一,包括順序、空間、符號、線條、色彩等。不同的順序、位置、線條、色彩作為專業技術手法,具有不同的傾向,對讀者產生不同的心理影響。充分認識編排手法的特點,恰當地加以使用,是紙媒體專業手段涵化的主要方式。對于報刊來說,版面符號有兩個方面,一是字號、線條、插圖、色彩;二是版面空間,包括欄、區、版、空白等,運用這些基本手段形成特定的版面結構,表現出編輯部對新聞內容的評價。專業手段使新聞顯現相對的強弱,突出稿件之間的對比關系,使新聞打上了媒介意識。運用體裁、篇幅大小對各類稿件的內容做出處理,表明編輯部對稿件中事實的評價。

廣播電視新聞從后期制作到播出之前,需要把若干條新聞按照一定主題組成有機的次序,包括文字稿、音像素材和錄制手法等環節,經過審定、刪改、安排報道順序或撰寫評論,讓整個節目達到最佳的聽覺或視覺效果。新聞把關人在總體上把握信息,對每條新聞的意義和地位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判斷。是編排工作的首要任務。正如報紙一版的頭題,是當天報紙關注的焦點,代表報紙的主要聲音。電視新聞頭條的好壞,關系新聞節目分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編輯部的思想水平。哪一條新聞能夠列為頭條報道,哪條新聞是記者心中重要的事件,它的每一句話都在暗示一種傾向。

專業手段涵化在廣播新聞中還表現為播音的形式。播音的各種方式透露出編輯部的不同意圖,營造不同音響氣氛,表現出媒體對新聞的思想評價。態度成為播音的支配主線,用不同音調、不同音響方式(直播、插播、對話、錄音報道、現場報道)表達不同傾向,播音員是在告訴人們一種思想方向。由于各種語境可以表現不同內容及思想感情,使重點語句呈現出獨有的色彩和分量,引發出與語言內容相應的播報態度,影響聽眾對報道內容的理解。

(三)新聞的語言涵化

使用什么語言,運用哪個概念和詞匯,客觀地表達記者對事實的立場,是涵化新聞的主要手段,稱作新聞的語言涵化,包括話語涵化和語體涵化。

在不同國家、不同制度下,記者對同一事物特別是政治性事務,以不同詞語給事實打上意識形態烙印,公開表達各自的理解。記者陳述事件使用的意化性詞語,暗示對事實的評價,叫做新聞話語,包括態度話語、符號話語和高頻話語。新聞話語是粘貼言說者意圖的特殊的新聞語言。態度話語對事物做出褒貶、是非或愛憎的判斷,指引受眾的思想;一般新聞語言(非話語)則只能指稱事物,并不顯露記者的態度。新聞中的“美國人”、“中國人”的詞匯是語言,“美國佬”、“中國佬”就是話語,后者不僅是在說話,而主要是表達立場。符號話語是對事物或人物的明喻、隱喻或象征某種特殊意義的語言。在電視新聞中,長城和天安門的畫面是中國的符號,而白宮和國會大廈是美國的符號。高頻話語是指在新聞中多次重復的詞匯,用以表達某種意圖,讓受眾記住并形成穩固的觀念。

話語是社會、歷史和制度的構成物,被特定的政治氛圍和文化習俗所主宰。按后現論家福柯理解,話語實際上受制于“一組匿名”的文化代碼,說出的語言既然是已經存在的語言,就會以這種或那種方式決定以后將會說出的東西。話語理論的先驅巴赫金曾說:“實際上,我們任何時候都不是在說話和聽話,而是在聽真實或虛假,重要或不重要,接受或不接受等。話語永遠都充滿著意識形態或生活的內容和意義。”[4]話語在實質上并不那么客觀,新聞的運思在投諸重大事件時,都盡力在話語中隱藏特定的意義。話語影響記者對事實的思考,記者通過對語言的使用,創造一種有特定含義的視角,表露出媒體對所敘述的世界的態度。

在新聞中,一個陳述句是記者對社會關系的一種有意或無意的說明,新聞陳述的對象不只是事實本身,而且是事實之外的記者對事實關系的反射,媒介的立場就在報道的語言中暗示出來。新聞不只是人們的感官對世界的全面接觸,而且是對世界的思考和解釋方式。新聞的語言涵化除了借助于意化性詞句之外,還需要借助語體的選擇與轉換。記者選擇特殊意味的語言描述事實或巧妙地解讀事實,記者的態度往往隱蔽在語體里。語體涵化是用傾向性的話語陳述事實的狀態,把人們不熟悉的事實的性質告訴人們。記者的語體裝飾新聞的外觀,給新聞披上“外衣”,新聞的主題就自然顯露出來,“穿衣服”的新聞是被語體裝飾的事實,使受眾產生特有的觀感。

新聞主題是指媒體通過報道某些事實表現的思想,重要報道的主要目的不只是告訴受眾某個新鮮事實,還要向受眾提供記者對事件本質的揭示,深化新聞主題。這是新聞涵化的最終目標。記者為了涵化主題,運用恰當的語言,將新聞的主題和作者的思想隱藏在不動聲色的文字敘述中,在中華文化中是一個傳統。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的春秋筆法,就是指陳述客觀化而微言大義,富含褒貶卻又中規中矩。當然,新聞涵化手段遠不止語言文字這么單純,在內容的客觀性層面有著特定要求,這就是新聞的框架涵化。

(四)新聞的框架涵化

新聞框架的基本含義是,記者用一定的框子對事實進行取舍,確定取材的范圍和選擇事實的多少,是記者對外部世界的解釋方式。不同記者對同一個事件的真實片段有不同的組合,體現出新聞文本的框架差別,表現出對事實的不同認識。框架概念來自英國學者G.巴特森,后來為美國的傳播學者所運用。加拿大的社會學家E.高夫曼在《框架分析》(1974年出版)中,討論事實的框架如何被嵌入一個文本,如何建構新聞的材料,表象記者的意圖。

新聞的框架涵化,是從記者選擇事實那一刻開始的。客觀世界中有無數事實,能進入報道“框架”的只是少數,這是記者和媒介“過濾——涵化”作用產生的效果。當記者發現事實時,幾乎出于本能地用既定的“框架”衡量它能否構成新聞,蘊涵何種意義,這種新聞框架使記者在眾多事實中做出抉擇,選取那些價值最高的事實作為報道的對象,然后對其進行隱蔽的釋義,使其主題增加影響力。

用某種新聞意識消化事實,就是用框架涵化手段巧妙地證實某個觀念,說明對世界的描述是否正確。幾乎所有新聞媒體都用這種方法評價重要事實,對客觀世界做出解構。這又簡稱為事實涵化。記者報道事件,通常要選擇互相聯系的事實并把它們整合在一起,為公眾提供事件全景,讓受眾正確地理解新聞中的主要事實。記者進行橫向思考,想一想有哪些事實構成主要事實的條件或結果,就可以把它寫進新聞中,暗示主要事實的意義。

值得指出的是,許多事實具有豐富的角度態,而記者寫稿往往只取其中一個角度,很容易使涵化陷入片面以至謬誤。如果一個事件有正負兩種因素、兩種效應,記者只強調一個方面,就會進行錯誤的涵化。記者為了涵化主題才這樣操作,但重要細節的缺漏,使涵化的效果走向反面,這樣“過濾”事實反而傷害了新聞主題。不重視事實主導因素而重視某種預設的意義,新聞意識就會陷入主觀化,世界就被歪曲了。為了糾正這種錯誤的涵化,要求媒介對事實的處理必須準確、真實,記者的世界觀只有正確無誤,才能再現現實世界的真相。許多媒介不同地描繪著同一個事實,混入的觀念千差萬別,表現出媒介傾向和事實客觀性的距離,這種距離的差距標志著新聞主題被涵化的正確程度。

新聞涵化理論是一種文化痕跡,記者的世界觀支配他的報道手法,但他的每個選擇以至他使用的每個詞,同他生活的時代和文化環境聯系在一起。正如美國學者格伯納所說:電視新聞涵化關系到“一致的框架和認識、基本概念的形成和社會文化理念,因為處于完整的有機聯系的電視世界不是單個的電視節目或電視選擇之中而受到的涵化。”[5]也就是說,涵化是記者的世界觀和社會文化規范的統一,媒體內容無法擺脫文化烙印。

關鍵詞:新聞涵化

[注釋]

[1](美)斯坦利•巴蘭、丹尼斯•戴維斯:《大眾傳播理論》317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參見劉建明:《現代新聞理論》118-125頁,民族出版社,1999;《當代新聞學原理》153-156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3]單純:《西方新聞傳播論文集》174頁,四川文藝出版社,1993。

[4]《巴赫金全集》第2卷359頁,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5](美)G格伯納:《在正義的道路上前進》,載南茜•西格諾瑞利和邁克爾•摩爾根遍:《涵化分析:媒體影響研究方面的新方向》,加州賽奇出版公司,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