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理論研究論文
時間:2022-05-31 11:17:00
導語:新農村建設理論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由于西部地區的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狀況、社會政治結構、文化和民族特點等因素。新農村建設的實踐呈現出與中東部不同的特點,對西部新農村建設的理論探討也逐漸形成獨特的體系,文章綜述了兩年來西部新農村建設理論所存在的爭議和所取得的成果。
關鍵詞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三農”問題
自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新農村建設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來,新農村建設的政治實踐在全國蓬勃發展,理論探討也不斷深入。由于西部地區的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狀況、社會政治結構、文化和民族特點等因素,新農村建設的實踐呈現出與中東部不同的特點,對西部新農村建設的理論探討也逐漸形成獨特的體系,學者們或者是針對西部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實,或者是從西部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現實的角度出發,發表對新農村建設的看法。提出對策和建議。經過兩年來的理論探索和實踐發展,對西部新農村建設理論進行回顧和總結是很有必要的,也必將有助于今后西部新農村建設理論和實踐的深入發展。
一、西部新農村建設的現實意義
(一)西部新農村建設的必要性。有論者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踐行黨的性質宗旨的需要,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需要,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是解決現實問題的需要。有論者進一步指出加快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之所以是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關鍵點,原因在于全國和諧的薄弱之處是西部地區,城鄉和諧的薄弱之處是農村,社會和諧的薄弱之處是農民。加快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改變西部農村的面貌,改善西部地區農民的生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難點所在,也是著力點所在,是突出的抓手。有論者還指出,西部新農村建設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保證。
(二)西部新農村建設的預期作用。大多數論者一致認為,西部新農村建設為西部地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首先。在政策方針層面,新農村建設端正和明確了少數民族聚居區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的思路,改變了過去單純追求GDP的觀念,更注重農村中政治、經濟、文化的綜合、協調、全面發展。其次,在經濟層面,新農村建設有利于打破二元結構,促進工業和農業、城市和農村之間的良性互動,形成城鄉協調發展的新格局,為統籌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總抓手,還可以促進農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再次,在社會政治層面,西部新農村建設還有利于各民族之間平等、團結與和諧發展,有利于進一步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使農民群眾通過新農村建設增進對黨組織的親近和信任。最后,在思想觀念層面,新農村建設有利于農民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變革,激發農民發展生產、增收致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內在動力。
二、西部新農村建設的實質、內涵和關鍵
(一)新農村建設的實質。有論者認為。新農村建設的實質,就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貫徹城鄉統籌發展的基本方略,逐步建立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新型城鄉關系,推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繁榮。另有論者認為,新農村建設就是要改變農村落后面貌,縮小城鄉差距,使城鄉二元結構得到改觀,達到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目的。
(二)新農村建設的內涵。有論者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集中概括。與傳統農村相比,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五個方面的突出特點:其一,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城鄉統籌良性互動的新農村;其二,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農業生產比較發達。現代化水平、科技貢獻率高,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的新農村;其三,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生態環境良好、生活環境優美的新農村;其四,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基礎設施和生產生活設施良好的新農村;其五,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新農村。
(三)西部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根據西部農村的特點,將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或突破點放在哪里,直接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對策設計和實踐成效。在此問題上,眾說紛紜,爭議頗大。有論者認為,要進一步提高西部農村生產力、創造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應該著重研究西部地區農業產業化、農民組織化和農村合作組織、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新型農民培養造就以及村鎮建設和環境整治等五個方面的問題。有的論者更重視人的因素,認為建設新農村的關鍵是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他們運用自己的雙手創建美好家園,前提是提高農民素質、培養新型農民。有的論者更重視生態問題,認為只有通過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充分利用農業的可再生資源,才能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使農民的收入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使農村生活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并實現農業的持續發展,加快西部地區的新農村建設。有的論者更重視經濟發展,認為推進新農村建設,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生產發展為首要任務,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建設重點。最后,有的論者認為,應該將改善農民生活作為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著力點、關鍵環節,加快推進西部大開發,縮小地區、城鄉之間的差距。
三、西部新農村建設的障礙
(一)地理、氣候和生態等自然資源條件。所有論者都指出,西部地區地處內陸,以山脈、高原、沙漠、戈壁為主,交通信息閉塞,氣候惡劣。土質貧瘠,耕地面積小,生產和生活用水短缺,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是西部地區貧困的重要原因,也是西部新農村建設的巨大障礙。比如,貴州喀斯特地區山高林密,坡度陡峭,道路崎嶇,巖多土少,石漠化嚴重,機械化程度低。甘肅地處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交匯區,地形復雜多樣。自然環境惡劣,森林覆蓋率低,農業生態脆弱,土地沙化,干旱、大風、冰雹、霜凍等自然災害頻發。
(二)勞動力素質、結構和思想觀念等人力資源條件。所有論者一致指出,西部地區農民的文化素質普遍偏低,文盲率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導致勞動生產率很低。在科技文化素質方面。有論者指出,西部地區農民對新事物、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偏低,對市場的認識粗淺、模糊,對農業產業化和市場化缺乏思想準備,保守和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缺乏開拓進取的精神和魄力,大多數人缺乏一技之長,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難以推廣。在勞動力結構方面,有論者指出,隨著青壯年勞動力向非農部門的轉移,農業生產主要依賴老、弱、婦、幼群體,使西部農業勞動力素質日趨低下的狀況更加嚴重。在消費觀念方面,有論者指出,西北地區農民的消費主要集中在物質生活方面,文化生活消費顯得相對滯后。在文化消費方面,先進文化、高雅文化消費不足,而低級庸俗文化消費仍有較大市場。在道德文明素質方面,有論者指出,西部地區農民一方面受市場經濟負面影響,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盛行,另一方面,愚昧落后的思想觀念重新泛起,賭博、封建迷信等思想有抬頭趨勢,從而導致勤勞節儉、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正在喪失,關心集體、熱心公益等集體主義觀念正在淡化,民主法治觀念依然淡薄。
(三)發展總量、產業結構和基礎設施等經濟發展條件。就總的情況來說,正如有的論者所指出的那樣,2000年西部大開發之前,國家對西部地區的投資份額較低,西部地區傳統產業相繼萎縮,新興產業發育遲滯,產業發展缺乏新的增長點。就二、三產業發展狀況而言,有論者指出,西北五省二、三產業所占GDP的比重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還缺乏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支持的能力,并且其產業結構側重于資源密集和資本密集等類型,產業關聯效應、產業升級效應不明顯,對區域就業、城鎮化以及提高當地人民生活水平的貢獻相對較小,也沒有形成明顯的區域分工,不易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不足以提供新農村建設的資金支持。就農業而言,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生產性基礎設施、服務性基礎設施和流動性基礎設施嚴重不足,農業產業化的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創新,進一步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素質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產業發展的低水平、產業結構的低層次和產業結構的高度偏離。成為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的障礙。就經濟總量和人均收入來看,西部地區區域貧困和個體貧困并存,農村貧困程度深。
(四)農村黨支部、基層組織和管理等政治條件。一些論者指出,西部農村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發揮難。一是執行政策無力,二是加快發展無門,三是服務群眾無錢,四是化解矛盾無法,五是自身致富無能。西部地區和一些少數民族聚集地區,農村基層管理乏力,部分干部法制意識淡薄、思想觀念陳舊和自身能力欠缺,官僚主義、主觀主義和形式主義作風嚴重,無法擔負起新農村建設的重任。一些少數民族干部存在“等靠要”的臣屬型政治文化;一些村干部缺乏平等意識,以狹隘民族主義或大民族主義處理民族關系;一些少數民族村干部受宗教的影響,以宗教價值觀判斷是非曲直,甚至影響政策;一些村委會主任,缺乏民主意識,在決策時一手遮天;一些村干部缺乏村民自治所必需的政治經驗、政治技巧。廣大農民對自己依法享有的政治、民主權利不熟悉,更談不上行使,村委會選舉常常是走過場,阻礙了當地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
(五)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等社會條件。在文化教育方面,有論者指出,由于歷史和政策方面的原因,教育資源在城鄉分配不公直接導致了農民受教育程度低。同時,農民注重物質消費,對子女教育、農業科技投入、農民自身精神文化消費的投入明顯不足。西部地區“毛入學率”和每萬人口在校大學生數都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另有論者指出,西部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體系不健全,遠遠不能滿足西部廣大農民的需要。
四、西部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原則和策略
(一)需要處理的矛盾和關系。有論者認為,西部新農村建設需要處理和化解人多地少的矛盾、農村對人才的需要與農民素質普遍偏低的矛盾、西部資源開發的控制與農民生活基本需要的矛盾、以及分散經營與市場化經濟格格不入的矛盾。另有論者指出,在新農村建設中,需要處理好民族地區以下各種關系:一是正確處理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目標和不同地區具體實施戰略的關系;二是正確處理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推進民族地區全面協調發展;三是正確處理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建設的關系;四是正確處理發展與生態人文環境保護的關系,將文化保護與生態環境保護視為完整統一的工程,實現民族文化與自然環境的和諧;五是正確處理新農村建設總體目標與個體差異的關系,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農牧民自己的選擇權利。正確處理鼓勵個體積極性與合作組織協調的關系;正確處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與各民族傳統文化價值觀的關系,引導民族傳統文化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適應。關于少數民族地區的新農村建設,有論者指出,要處理好四種關系,即新村建設與新農村建設規劃之間的關系,新農村建設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傳承的關系,宗教文化、宗教信仰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以及生態環境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
(二)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主導和機制。關于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主導及其與其他各種力量的關系,還存在相當大的分歧。有論者認為,構建西部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平臺,必須以政府為主體,而且是中央政府的投入為主體,國家通過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投入力度、支持力度和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建成具有一定水平的新農村發展平臺之后,才能帶動社會各界特別是經濟實體的廣泛參與。相反。另有論者認為,新農村建設不應該成為政府代替農民包辦的新農村建設,而應是農民自主的新農村建設;同時,也不能站在政府和城市的角度來建設新農村。農民是農村和農業的主體,農民也應該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必須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了解農民的切身需求。發動農民主動參與,組織農民共同建設。沒有農民積極參與的新農村建設,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沒有農民積極參與的新農村建設,也很難取得成功。最后,有論者對主體和主導進行了辯證的分析:“三農”問題首先是體制性問題,新農村建設必須突破二元結構的束縛,通過“以工哺農、以城帶鄉”,促進農村的全面發展。從而決定了政府既是啟動者,又是組織者和出資者,政府必須發揮主導作用。同時,“三農”問題又是發展性問題,是各個國家和地區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常態,“三農”問題必須在發展中解決,而農民是發展的主體,他們既是新農村建設的受益者,也是新農村建設任務的主要承擔者,只有確立農民的主體地位,引導農民積極響應、參與和支持,新農村建設的任務才能順利完成。此外,新農村建設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機制就是,通過政府的幫助、支持和引導,培育農村和農民的自我發展能力,在農村形成各種發展力量的合力,形成政府、農民和各種力量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
(三)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原則。有論者提出,西北新農村建設應更加注重長遠性,堅持規劃優先、分步實施、因地制宜的原則;與扶貧開發相結合推進西北地區新農村建設;與退耕還草相結合,在新農村建設中同時注重自然環境與生態環境的保護。有論者也指出要因地制宜推進新農村建設,不照搬、不強求統一的建設模式,改善農村公共服務保障體系,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基礎保障,注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避免“涸澤而漁”、“殺雞取卵”、“寅吃卯糧”式的急功近利行為,轉變農民觀念,培養新經濟時代農民應具備的基本素養[2¨。有論者提出,分類指導是新農村建設的有效原則。還有論者提出,堅持新農村建設的長遠目標與漸進發展相結合,堅持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堅持內涵的新農村建設與外延的新農村建設同時并舉。
五、新農村建設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西部地區工業基礎薄弱,“工業反哺農業”存在相當大的困難,因此大多數論者都強調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一是要爭取中央和地方政府對西部地區的資金投入;二是要用好政策,加大引資力度,整合各方面的資金;三是要加強資金監管,提高資金利用效率。首先,加強公共投資向農業基礎設施的傾斜,優先發展農田水利建設,以提高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其次,加強道路交通和電網改造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態環境。最后,加強村內道路、自來水工程以及電視、電話等生活基礎設施建設。
(二)發展縣域經濟,提高農民收入。有論者指出,縣域經濟是我國城市經濟和農村經濟、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結合部,是社會經濟功能比較完整的綜合性經濟單元,是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一個重要的關鍵性層次。發展縣域經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必要途徑,是實現“以城帶鄉”的重要支撐。是建設新農村的強大引擎。具體來講,發展縣域經濟,一是要發揮資源優勢,培育支柱產業;二是要鼓勵和支持符合產業政策的鄉鎮企業發展,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和服務業;三是要著力發展縣城和在建制的重點鎮,為小城鎮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四是要發展勞務經濟,把勞務輸出作為擴大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五是發展非公經濟,引導企業要素聚集,改善金融服務。
(三)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現代農業
1促進農業產業化。一些論者從不同角度和方面,指出了農業產業化的基本內容。首先。以工業化的理念推動農業產業化,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建設優勢產品產業帶,讓農民從低水平的生產中解放出來。其次,推進一村一品,發展特色產業。根據地域特點。大力開發最具特色和個性的產品。最后,發展農業合作組織。鼓勵土地規模經營和集約化生產。探索“市場+基地+農戶”的模式,實現大面積市場化、組織化;按照市場需求組織農民進行規范化、標準化和專業化生產,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還要提高農業龍頭企業的素質。
2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農業。一些論者指出,循環經濟和生態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到西部地區,要著力解決水土流失、荒漠化防治問題;做好西部地區退耕還林還草和植被恢復工作;加強西部地區減災、防災、病蟲害綜合防治;推行農業清潔生產;建立生態農業的激勵機制和保障體系,實現西部地區農業以及其他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3加大科技支農力度,培養農業科技人才。有論者指出,一是充分發揮農技站的作用;二是加強與科技部門、高等院校的聯系與協作;三是制度化、規范化,甚至強制性地對農民進行農村實用科技培訓;四是建立激勵機制,留住本地科技人才,提供優惠政策,盡可能引進人才。
(四)發展基礎教育和培訓,造就新型農民。首先,有論者提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切斷“窮根”。在加大對西部地區教育投入的同時,還應從西部地區農村實際情況出發,采取一些非常規措施,鼓勵教師資源向西部農村傾斜,應著重強調非物質性、有長遠效益的激勵。其次,有論者指出,提高農民素質,一是要從基礎教育人手,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二是要加強農村職業教育,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向農民傳授現代農業技術和標準化生產知識,以及富余勞動力轉移所需的專業技術;三是突出政治思想道德建設,提高農民的人文素質,提高農民的民主法制意識,將傳統美德和現代文明結合起來,克服小農意識和陳規陋習。最后,還有論者指出,要引導西部地區農民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鼓勵農民擴大文化教育投資,克服封建迷信、鋪張浪費和賭博等陋習。
(五)鞏固基層黨支部,加強基層社會組織。如何大力培養年輕、有知識、有能力的村支書和村干部,并組織好外出務工農民積極參與家鄉新農村建設,是西部勞務輸出大省急需解決的問題。關于建立一支具有較高執政能力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有論者認為應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拓寬用人渠道,積極選拔人才;其次,加大對現有干部的培訓力度;最后,有計劃地培育和選拔后備干部隊伍…。有論者提出,要轉變基層黨組織的職能,改革村黨組織設置,突出黨員分類管理,建立、規范村級組織保障機制;推行“兩推一選”、“公推競選”,建立健全村委班子。還有論者提出,通過加強基層組織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健全村民自治機制,鼓勵、引導和支持農村發展各種新型社會化服務組織,提高鄉村治理水平。
(六)加強村鎮建設,改善農村居住環境。關于村鎮建設的運作機制,有論者指出,一要聽取群眾意見,編制科學的村莊整治規劃;二要集思廣益,努力促使多方力量參與到村容整治工作中來;三要成立整治工作的村民理事會,加強村容整治工作實施過程的組織和管理。關于村鎮建設的內容,有論者指出,首先,要科學規劃村鎮網絡構建;其次,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村民聚集點;最后,要不斷強化農村環境治理。關于村鎮建設與新農村建設其他各項工作的關系,有論者指出,必須把改善居住環境同產業結構調整、培植新型產業結合起來,同基地設施配套、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結合起來,同移風易俗、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按照適度集聚、節約用地、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實施新村建設、舊村改造、遷村并莊、扶貧移民等工程。
(七)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促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在發展農村社會事業中,最急需的是建立和完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就醫療衛生來說,有論者提出,進一步擴大公共服務供給力度,實施貧困地區孕產婦女與兒童營養與健康特別干預行動,保證未來勞動力的生理與智力健康。另有論者提出,在加快推動醫療衛生體制和藥品生產流通體制改革、繼續降低藥品價格的同時,要以西部地區鄉鎮衛生院為重點,增加中央政府的投入,加快建設步伐,建立起與西部地區農民收入水平相適應的縣、鄉、村三級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提高西部地區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并為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給西部地區更大的優惠條件,同時還要建立健全農村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就養老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而言,有論者提出,在逐漸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的基礎上,應當讓農村人口中的老年人及其他弱勢群體率先進入城鎮,享受社會公共福利保障。
- 上一篇:糧食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總結報告
- 下一篇:全民健康實施方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