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商務酒店的食物中毒調查
時間:2022-12-18 09:46:37
導語:對商務酒店的食物中毒調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結果
1.現場衛生學調查情況
該商務酒店于2011年6月獲取相關部門發放的餐飲衛生許可證。8名廚師近1個月內均無感染或腹瀉史,均有有效的健康證明或健康查體發票,酒店同時亦提供了其他32名員工健康查體證明。主要接待團隊的2樓餐廳(6個就餐包間和1個就餐大廳)西側相鄰,設有約50m2的餐飲操作間,內設清洗切配、烹調區和一個獨立分割的熟食小間。餐、飲具清洗后,放餐具消毒柜加熱消毒烘干存放。整體布局和環境衛生狀況尚可。但盛裝熟食原料的冰箱內較臟,有生豬雞肉和魚蝦等混放現象,午餐菜品為同一批原料制作而成,廚師并未按照原料進入、處理、半成品加工、分裝及待配送的流程操作,操作中產生交叉污染食品的刀板和容器未有明顯的生熟區分標識,涼菜也未在熟食小間調配,存在刀板生熟混用現象,廚師對刀板平時也無消毒處理的習慣。20日午餐和晚餐均無剩余食物,雖然配備留樣冰箱和管理人員,但僅晚餐食品留有樣品,午餐食品未留樣。
2.樣品采集檢驗
由于調查時,酒店餐飲操作間的食品加工制作臺面、菜板刀具和食品容器等均已清洗,7月20日可疑午餐未有留樣。僅采集了3份菜板樣本、6名廚師的肛拭、9份7月20日晚餐留樣食品(老醋花生、麻汁豆角、土豆燒排骨、菜花炒肉、西葫炒肉、萵苣炒雞蛋、銀絲山藥卷、炸黃花魚、西紅柿燉豆腐)。經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所増菌檢測,僅1份菜板樣中分離出副溶血性弧菌,廚師肛拭和晚餐食品樣中未分離出副溶血性弧菌。對市中醫醫院收集的6份接種有病人糞便標本的堿性蛋白胨水樣、3份病人肛拭、2份病人大便樣進行檢測,3份堿性蛋白胨水檢出副溶血性弧菌,4份病人糞便(肛拭)樣本檢出副溶血性弧菌。對以上分離的8株副溶血性弧菌,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其耐熱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均為陽性。以上樣本均未檢出沙門菌、志賀菌、致瀉性大腸艾希菌和金黃葡萄球。
二、討論
對某酒店發生的腹瀉病暴發事件的調查結果顯示,41例患者有共同就餐史,發病急,時間相對集中,病程較短,無續發病例,患者均有腹瀉、腹痛等腸道感染表現,符合食物中毒的特征。部分患者大便(肛拭)標本和清洗過的菜板上檢出耐熱直接溶血素基因(TDH)陽性的副溶血性弧菌。雖然未采集到午餐風險較高的涼拌豆腐皮和黃瓜拌豬肉涼菜樣本,但結合流行病學調查、患者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驗結果,根據GB14938-94《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技術處理總則》和WS/T81-1996《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可以確認這是1起由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的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極易在有鹽食品上大量繁殖,由于該菌不產生蛋白酶類,食物中即使含有大量菌,也不會分解蛋白產生硫化氫等腐敗變質的氣味,因此食品是否受到污染并沒有指示作用。中毒者常通過食入污染大量該菌的海產品感染,但也可以通過交叉污染的砧板或食品容器進而污染其它食品而感染。本起就餐者的午餐食品中沒有海產品,也不能確定可疑食品,但從加工菜板上檢出同樣帶有TDH毒力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可能因為加工過程中生熟不分造成的交叉污染,是引起本期食物中毒的重要污染來源。本期食物中毒事件由于酒店未及時報告相關部門,影響了調查的及時性,也未按照要求保存可疑餐次食品樣本,導致污染食品不能確定。
為了及時溯源食物中毒致病因子,應統一規范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報送渠道,進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報告制度。衛生行政部門、食品安全監督機構、食品安全事故調查處置機構要明確責任,加強溝通協調,互通信息,實現各部門間資源共享和聯動,按屬地化管理的原則,切實做好食物中毒調查處置、信息報告和管理工作。一般情況下臨床醫生對小規模食物中毒不重視、不報告,或醫院報告系統不完善導致報告延誤,調查人員趕到時往往采不到樣或已對患者應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影響調查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醫院應加強有關醫務人員食物中毒處理法律法規的培訓,落實食物中毒報告處理制度。食品衛生監管部門應加強對餐飲業的監督管理,對單位負責人和從業人員進行必要的衛生法規和衛生知識培訓,建立并嚴格執行食品留樣制度,加強食品衛生管理,確保采購、加工、供應、貯存等環節安全,避免交叉污染,最大限度地消除餐飲業的食品安全隱患,預防食物中毒的發生。
作者:楊月蓮劉輝孫延斌時玉雯胡光春單位: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上一篇:科技局自主創新工作總結
- 下一篇:科技局黨支部工作報告
精品范文
10對商務禮儀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