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經濟發展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02 03:34:00
導語:生物經濟發展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生物經濟是以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應用為基礎的,它是一門建立在生物技術產品和產業之上的經濟學科,是一個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信息經濟相對應的新的經濟學形態。專家預測,今后生物經濟的能量將10倍于信息經濟。我國的生物經濟技術是與世界差距最小的領域,在歷史上,我們錯過了三次發展的機會,現在能否把握有利時機,勇于挑戰,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崛起和復興大業。稅收作為調控經濟的重要桿杠,對生物經濟的發展應有所作為。
[關鍵詞]生物經濟;稅收負擔;生物成品
生物經濟(bio-economy)的概念是由斯坦·戴維斯(StanDavis)和克里斯托弗·邁耶(ChristopherMeyer)于2000年正式提出,但是,他們對此并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定義。目前,多數人認為,生物經濟是以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為基礎的,建立在生物技術產品和產業之上的經濟,是一個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信息經濟相對應的新的經濟形態。美國《時代周刊》預言:2020年世界將進入生物經濟時代。生物經濟的能量將10倍于信息經濟。我國的生物技術產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初步建立起完整的生物技術研究開發體系,生物經濟初現端倪。目前,我國涉及現代生物技術的企業約500家,從業人員超過5萬人,并以每年遞增近100家公司的速度迅猛增長,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地建立20多家生物技術園區。但從總體上來說,我國生物產業還存在產業化規模小、產品少、支撐技術及生產裝備落后、研發與產業化嚴重脫節等問題。稅收作為調控經濟的重要桿杠,在促進生物經濟發展方面還存在以下不足:
一、稅收促進生物經濟發展的缺陷
1.政府對生物經濟的發展缺乏統一和長遠的規劃,財政資金的支持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
在美國,已經有了比較清晰的發展生物產業的戰略思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IH)用于生物技術基礎研究的預算在今后5年內將翻一番,達到230億美元。全美超過40個州政府頒布新政策,用以鼓勵科學研究中商業價值的實現。在歐洲,許多國家如法國、愛爾蘭、芬蘭、丹麥都調撥專款以扶持生物技術產業。在新加坡,政府計劃在5年內投入17億美元用于行業的建設,以促進生物產業的發展。日本也已經提出了“生物產業立國”的口號,了《開發生物技術產業的基本方針》。我國作為一個生物資源大國,尚未制定國家生物經濟發展的長期規劃,沒有明確生物經濟的戰略地位、戰略指向、產業化舉措,國家的生物經濟發展缺乏明確的方向。同時,由于我國目前還沒有全國性統管生物技術產業研究、開發及產業化的政府組織管理機構,生物經濟的發展缺乏全局性的戰略部署。從事生物技術的企業分別隸屬于各個主管部門,有些屬于醫藥、輕工、化工,也有些屬于高等院校。企業多頭管理,各自為政,財政資金的支持缺乏有效性和可持續性,難以形成合力,生物技術產業缺乏整體優勢。
2.稅收負擔重于一般傳統企業
在增值稅方面,生物企業產品的成本結構與一般產業不同,能抵扣的直接材料成本所占比重低,以研究開發費、技術開發費、中試費用、技術引進費用為主的間接費用所占比重大,這些開支一般不能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能納入進項稅額進行抵扣,從而造成技術含量越高,稅收負擔越重,稅收成本越高;其次,目前,生物技術行業按6%的優惠稅率計算繳納金額,但流通渠道中的經銷公司大多都是增值稅稅率為17%的一般納稅人,如果經銷公司銷售生物制品,進項中的增值稅只能抵扣6%,其余11%稅款無法抵扣。在實際操作中,流通企業認為,他們代生物技術企業繳納了11%的增值稅,因此,要求生物制品生產企業為他們提供相關的足額稅票,或用其他形式補償多承擔的稅。許多流通企業表示,要不就不經銷生物制品企業的產品,要不就要求企業用現金補齊11%的稅額差。從而導致國家對生物制品企業實行6%的稅收優惠在實際操作中難以落實。導致生物制品企業增值稅的稅收負擔增加;在所得稅方面,首先,生物企業的一個特色是人才、智力高度密集。人力成本在總成本中占有較高比例,尤其是企業在未發展成規模的早期,而企業所得稅稅前計稅工資最高不得超過800元的限制,再次加大了生物企業的稅收負擔;其次,“免二減三”政策也不適應生物企業發展,例如生物醫藥企業需要較長的研究開發期,從成立到贏利時間比較長,企業成立至少3-5年后產品才能獲準上市銷售,因此,“免二減三”的稅收優惠難以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在個人所得稅方面,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需要五個根本要素,其核心問題是需要大量既懂生物技術又懂企業管理的雙向人才。但目前的個人所得稅難以適應我國現階段生物技術人才發展的需要。個人所得稅門坎較低,邊際稅率較高,人才的個人所得稅偏高。直接影響高素質人才的積極性。隨著中國的進一步開放,高素質人才將更多地在全球流動,如果在中國他們覺得所做出的貢獻與所得到的回報不相符,他們就會流向別的國家和地區。
3.目前我國生物產業規模還很小
目前我國包括醫藥在內的廣義生物產業規模只有500億美元左右,其中現代生物產業產值約為50億美元,占世界相關產業的比重約為1%左右。生物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主要是中小型企業,缺少擁有國際領先技術水平和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研發投入嚴重不足,產品缺乏創新,技術含量低,多數產品為仿制品,企業設備陳舊,更新換代慢,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布局分散,專業化分工的產業集聚效應尚未形成。目前,我國生物技術行業的新品開發經費投入過少。在國外,科研開發的費用要占到銷售總額的10%以上,有的跨國公司已經達到30%,而我國的制藥企業科研開發費用僅占銷售總額的1%左右,好一點的也不過在3%左右。科技開發費用的不足,嚴重制約著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后勁。
二、稅收促進生物經濟發展的對策
根據我國生物產業目前財稅政策的現狀,應當充分發揮財稅政策的調節作用,盤活我國技術、設備與設施、人才等方面的存量,使各方面的優勢系統有效地集成。國家有關職能部門應對全國生物技術產業及產業發展進行總體規劃和協調指導,從而做到整體協調,避免多頭指揮和政出多門,實現生物技術創新、科研成果的產業化,以及開發的系統性和有效性。具體在財稅政策上包括:
1.對生產生物產品的生產企業可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稅收優惠政策。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關于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0>25號)文件規定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生物產品按17%的法定稅率征收增值稅,對實際稅賦超過3%的部分即征即退,由企業用于研究開發生物產品和擴大再生產。考慮到生物技術產業能抵扣的直接材料成本所占比重較小,可在條件成熟時對生物技術產業實行消費型的增值稅,降低生物技術產業的稅收負擔。
2.經認定的生物技術成果轉化項目、所組建企業的工資支出可按實際發生額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新創辦生物企業在稅率為15%的基礎上,自獲利年度起,享受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為提升生物產業的技術含量,對經認定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及企業引進經認定的生物技術經過消化、吸收的新項目,在享受“兩免三減半”優惠期滿后,繼續享受三年減半征收。增加產品開發經費。目前,針對我國生物技術行業新品開發經費投入過少,在我國資本市場不完善的條件下,政府有必要加大投資力度,建立國家生物技術產業重大項目孵化器,以加快成果產業化的步伐。首先,經有關部門認定的生物技術企業可按當年銷售額6%-10%提取技術開發費用,對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可按20%的比例提取,所提取的技術開發費當年未使用完的,余額可結轉下一年度。其次,設立國家生物產業發展的專項基金,扶持有潛力的生物技術產業的研究與轉化。再次,發行一定規模的10年期甚至時間更長的國債,利用國債項目為發展生物高科技提供比較雄厚的資金支持,與此同時,鼓勵生物技術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制訂相應的政策,鼓勵國內外風險投資機構設立風險投資機構,鼓勵和引導社會公眾及境外資金參與風險投資。對生物產業領域的投資額占其總投資額的比重不低于70%的企業,給與稅收優惠,允許其按當年總收益的3%-5%提取風險補償金,用于補償以前年度和當年投資性虧損。對個人投資生物技術產業而獲得收益的,政府將對此收益免征所得稅。激勵民間資本進入風險投資,多種渠道、多種形式解決生物產業發展資金問題。此外,在生物技術企業或生物技術項目的生產和科研設備,根據實際情況,并按有關制度規定,經企業申請實行加速折舊,以促進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3.對生物企業進口所需的自用設備,以及按照合同隨設備進口的技術(含生物)及配套件、備件,除列入《外商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和《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的商品外,均可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考慮到技術設備具有對提高生物企業的技術含量作用,還可酌性對這些產品提供融資補貼,以推動這些產品進口的增長。
4.對經認定從事生物技術產品開發的企業,其自行研制的技術成果轉讓及其技術成果轉讓過程中所發生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和技術培訓所得,年凈收入在50萬元以下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出的部分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對科研單位、高等院校進行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培訓,技術服務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對上述技術成果轉讓及其轉讓過程中所發生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和技術培訓的收入,免征營業稅。對以技術作價投資入股參與企業分配,其按入股份額取得的收入,不征收營業稅。
5.在人才戰略上雙管齊下,尤其是對雙向兼通的人才,要實施培養和引進雙管齊下的戰略。培養人才,不僅要側重基礎理論方面的培養,更應該重視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方面的培養。通過新的辦學機制建立生物技術工業碩士、工業博士和工業博士后體系,培養大批一流技術和管理兼通的人才。同時,還應努力創造條件,適當引進海外生物技術人才,尤其是學有所長、事業有成的專家型人才,讓他們回國發揮一技之長和領軍人物的作用。對生物技術企業和生物技術項目獎勵和分配給員工的股份,凡是再投入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可考慮免征個人所得稅,在事業留人、感情留人的前提下,讓生物技術人才得到真正的實惠。
6.通過稅收政策,建立若干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推動我國生物產業集聚化發展。生物技術產業作為一種高技術含量的產業,具有非常大的外部規模形,一旦生物產業基地形成,在解決融資、加大技術研究、推動技術轉化、培養人才方面動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它將通過技術外溢、豐富的勞動力市場、完備的供應商、完善的風險資本市場對其它生物企業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加快生物產業基地的形成,是未來在國際上獲取生物產業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而生物產業基地的形成又取決與在生物產業基地的企業數量,目前,一些初具規模的生物醫藥基地已經具備了一些相應的技術、人才基礎,可以在這些地方實行更加優惠的稅收政策,吸引更多的生物企業加入到這些基地,推動產業基地的更快形成,進一步獲取技術優勢、人才優勢、產品優勢,形成良好的正反饋機制,從而獲取國際上的競爭優勢,在生物產業基地的真正形成前,應認識到生物產業基地形成后的巨大收益,認識到對這些企業實行如此優惠的政策是會獲得巨大的回報的。如對生物研究開發實行零稅收的政策,吸引跨國公司到基地建立研發中心,增強技術研究實力;加長對生產企業稅收優惠的年限,推動生物技術向生物產品的轉換;對產業基地內的企業提供財政貼息的貸款,甚至于對企業投資的風險資金由財政提供一定的配套資金,使企業獲取資金的能力降低;對在基地內的新增企業可以設定一定年限的免稅期,吸引更多的企業到基地;生物技術人才對生物產業基地的形成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一方面,生物產業基地對生物技術人才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生物技術人才的增多,對生物企業也更具吸引力,在產業基地內的生物從業人員,國家應以技術補貼或其它的方式減少所得稅,將企業從業人員對產業基地內企業的投資從所得稅稅基中扣除,增強基地對生物技術人員從業人員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1][加]詹姆斯.D.蓋斯福德.生物技術經濟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董少廣,董良.中國如何迎接生物經濟浪潮[N].光明日報,2005-04-19.
- 上一篇:我國非稅收入管理研究論文
- 下一篇:檔案行政許可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