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發展趨勢及問題
時間:2022-05-05 03:40:34
導語:網絡文學發展趨勢及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21世紀之初,網絡文學還走進了大學課堂,如中南大學歐陽友權主編的《網絡文學概論》、西安交通大學梅紅主編的《網絡文學》等。毋庸諱言,“網絡文學”已經成為21世紀以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中一個不可回避的熱點。而且,相當一部分學者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網絡文學研究的學科化。這一看來似乎還算繁榮的學術研究呈現出了一種什么態勢?其學科化的努力是否已經實現?本文將從網絡文學概念、網絡文學發展、網絡文學特征、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之間的關系、網絡文學的發展趨勢及其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對21世紀以來的網絡文學研究進行必要的梳理,并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梳理對當下的網絡文學研究進行必要的反思,以期能夠在網絡文學研究學科化的道路上略盡綿薄之力。
一、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網絡文學的存在與概念
在人們的思維習慣中,研究某一對象先要弄清楚有沒有這樣一種東西?如果它的確存在,我們能否通過抽象概念的形式把握它?如果一個事物根本就不存在,我們有什么理由浪費時間對它進行研究?而要進行研究必須有一個界定:這個事物是什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如何進行研究。但是,在文學理論領域,有關“文學”的有無及其概念,歷來都是文學理論家們爭執不休而又始終無法解決的問題。學者們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有沒有網絡文學?如果有,那如何對其進行界定?這一看似基本的問題,其實始終都在困擾著網絡文學研究的每一位學者。因為文學的存在及定義,本身就是一個十分難以解決的問題,現在再加上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之間糾纏不清的關系,對網絡文學進行界定,其難度也就可想而知。時間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幾年,但問題似乎并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一些學者否認網絡文學的存在。李敬澤認為,“文學產生于心靈,而不是產生于網絡,我們現在面對的特殊問題不過是:網絡在一種驚人的自我陶醉的幻覺中被當做了心靈的內容和形式,所以才有了那個‘網絡文學’”[1]。李潔非則“強烈主張撇開‘文學’一詞來談網絡寫作。網絡寫作根本不是為了‘文學’的目的而產生的”[2]。以痞子蔡對“網絡文學”的概念也持一種謹慎的態度。痞子蔡說,“如果只要發表在網絡上的都算網絡小說,那么萬一曹雪芹復活,把《紅樓夢》貼在網絡上,《紅樓夢》就是網絡小說了嗎?”[3]2他認為,網絡文學還處于起步階段,很多情況還不很清楚,當下還沒有達到給網絡文學下定義的時候。只有到了網絡文學更加多元化之后,再從中選出優秀的作品,進行歸納、總結,這樣才有可能對網絡文學給出一個比較準確的定義。但是更多的人認為網絡文學的產生與發展已經是中國當代文學一個不爭的事實。中南大學文學院應該說是中國網絡文學研究的重鎮,其領軍人物歐陽友權在網絡文學研究方面已經發表不少學術論文及著作。歐陽友權在博士學位論文《網絡文學本體研究》中對網絡文學明顯持肯定態度。歐陽友權認為在網絡文學本體中存在著顯性和隱性兩個層面,顯性層面呈現為“文學的藝術化—藝術的仿像化—仿像的生活化”的層級蛻變;隱性價值則體現在:文學體制的轉換、民間立場、電子詩意、文化表征、人文蘊含等方面。
有學者認為,網絡文學是一種用電腦創作、在互聯網上傳播、供網絡用戶瀏覽或參與的新型文學樣式。它有三種常見形態:一是傳統紙介印刷文本電子化后上網傳播的作品,這是廣義的網絡文學,它與傳統文學的區別僅僅體現在傳播媒介的不同;二是用電腦創作、在網上首發的原創性文字作品,這類作品與傳統文學不僅有體載的區別,還有網民原創、網絡首發的不同;第三類是利用電腦多媒體技術和internet交互作用創作的超文本、多媒體作品(如聯手小說、多媒體劇本等),以及借助特定電腦軟件自動生成的“機器之作”,這類作品離開了網絡就不能生存,因而,這是狹義的網絡文學,也是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文學[4]。后來,人們就把這三種形態的網絡文學簡稱為:上網文學、網上文學和“超文本”文學。面對理論上定義網絡文學的困難,有學者認為,可以在承認網絡文學存在的前提下,繞開網絡文學的理論化定義,從應用的角度上對網絡文學事實進行描述。其實,這種做法應該是從傳統的文學理論研究領域借鑒過來的。一些學者就提倡繞開“文學”的定義這一永遠無法說清的問題,直接進入文學的各種層面展開研究。具體到網絡文學,原創文學網站的主編朱威廉認為,“網絡文學就是新時代的大眾文學,Internet的無限延伸創造了肥沃的土壤,大眾化的自由創作空間使天地更為廣闊。沒有印刷、紙張的繁瑣,跳過了出版社、書商的層層限制,無數人執起了筆,一篇源自于平凡人手下的文章可以瞬間走進千家萬戶”[5]。這與其說是一個定義,不如說是一種策略。其理論依據也很明顯。在網絡文學的特征尚未得到充分表達或者說我們對網絡文學的特點尚未進行有效的歸納的時候,與其通過演繹來給網絡文學強行定義,不如選擇更為妥當的辦法,準確描述網絡文學的狀態。一個很明顯的道理是,事物的命名往往通過約定俗成的歷史選擇來實現,而不是某一強制企圖所能為。
二、二十年來風雨路———網絡文學的發展歷程
當下學術界有關網絡文學的研究范式主要是學術批評。其實這也是一種十分自然的事情。畢竟,網絡文學也不過剛剛21年的時光。在學術界,大家一般將其視為當代文學,尤其是21世紀文學的一部分。對這樣一種新生的文學,文學批評應該就是一種主要的研究方式。但是,還是有一些十分有心的學者,現在已經開始留心于網絡文學發展歷程的梳理了。那么,21年來,網絡文學又走過了什么樣的歷程呢?關于漢語網絡文學的產生及其在海外的萌芽,歐陽友權曾經做過一個初步的梳理。根據他的研究,全球第一家中文電子周刊《華夏文摘》于1991年4月5日誕生于美國。同年,王笑飛創辦了海外中文詩歌通訊網,這個網站被認為是漢語原創網絡文學的最初萌芽。迄今能見到的第一篇中文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是發表于1991年4月16日《華夏文摘》第3期上的雜文《不愿做兒皇帝》,署名張郎郎。第一篇中文網絡原創小說是1991年11月1日發表在《華夏文摘》第31期上的《鼠類文明》,作者佚名。1994年,方舟子等人創辦了第一份漢語網絡文學刊物《新語絲》。1995年,詩陽、魯鳴等人創辦了網絡中文詩刊《橄欖樹》。1996年,第一份漢語網絡女性文學刊物《花招》創刊[6]。1994年,互聯網登陸中國大陸。1997年,我國最大的中文原創文學網站“榕樹下”在上海成立。自此,網絡文學在大陸生根發芽,并迅速成長為當代中國文壇上不容忽視的一股力量。學者們的研究自然不會僅僅局限于對網絡文學的發展脈絡做一個知識考古學式的梳理。不少學者已經開始對這20年的漢語網絡文學進行分期定位了。歐陽友權將大陸網絡文學的發展歸結為“三次沖擊波”。《第一次親密接觸》的走紅及大陸網絡文學“五匹黑馬”(邢育森、寧財神、俞白眉、李尋歡、安妮寶貝)的出現被稱為網絡文學的第一次沖擊波。
2000年“最佳網絡文學”《悟空傳》(今何在)和2001年4月人民文學出版社首次出版網絡文學原創作品《風中玫瑰》為網絡文學的第二次沖擊波。此后,“漢語網絡文學急劇向商業化、欲望化、肉身化、都市生活化的方向躍進”,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被認為是“典型的欲望化敘事”。第三次沖擊波則以《成都粉子》、《深圳今夜激情澎湃》、《成都,愛情只有八個月》、《天堂向左,深圳向右》等網絡作品為代表。此時,漢語網絡文學迅速從自由書寫、業余化寫作,向商業化寫作、職業化寫作轉變,“迅速從一種民間自發的文學行為、新民間文學、小眾文化轉變為商業介入、資本運作局勢下的大眾文化”。陳村認為“網絡文學最好的時期已過去”,但歐陽友權顯然不能認同這一觀點,反而認為“網絡文學的格局日趨多元化、復雜化,這對網絡文學走向成熟和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3]32-33。歐陽友權的分期方法在尋找分期節點方面比較準確,對各個時期的特點也有較好的把握,但是具體的分期范圍并未給出。高曉暉在《網絡文學現狀調查》一文中將網絡文學劃分為四個階段:1996-1997年的“起步階段”,1998-1999年的“第一次熱潮”,2000-2002年的“豐收季”和2003-2004年的“低迷中成長”[7]。也有研究者將這一歷程劃分為“萌芽期(1995-1996年)”、“發展期(1997-1998年)”、“第一次高潮(1999-2000年)”、“低谷(2001-2002年)”、“第二次高潮(2003-2005年)”、“平穩發展期(2006年至今)”等六個時期[8]。與歐陽友權的分期相比,這兩種分期方法雖然更為具體,但是在劃分的標準上卻比較模糊,而且也顯得過于瑣碎。楊劍虹將網絡文學的發展時期劃分為“初興期”(1991-1997年)、“初潮期”(1998-2002年)和“盤整期”(2003年至今)三個階段。在“初興期”,他將漢語網絡文學的產生界定在1991年。他認為,1991年4月5日全球第一家漢語電子周刊《華夏文摘》的創刊是漢語網絡文學的源頭。“初潮期”到來的標志是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在網絡上走紅。在這一時期“代表性作品和代表性批量涌現”,“傳統文學和傳統作家紛紛加入網絡世界”,“以網絡原創作品為主題的欄目和網站競相出現”,“網絡文學概念走紅出版界”,“網絡文學大賽陸續登場”,“資本運作加入漢語網絡文學”。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則被視為“盤整期”到來的標志。這一時期的網絡文學也呈現出了新的特點,比如“功利性抑制了網絡創作的深度化發展”,“博客文學引發網絡文學視野廣度化分散”,“代表性網絡的集體轉型引領網絡文學走向尷尬”,“‘另類’反傳統的喧囂備受非議”,“80后在爭議中成為網絡文學的主角”等[9]。如果我們分析一下以上各種分期方法,就會發現,他們不僅劃分的時期不同,而且劃分時期的節點也不相同。比如中國網絡文學的起點到底是什么時候?歐陽友權沒有明確提出,后面的幾位學者各有各的說法,1991年、1995年、1996年,真的讓人感到不知所從。我們認為,這一方面與他們運用的概念有關,比如楊劍虹所用的概念是“漢語網絡文學”,高曉暉用的是“中國網絡文學”,在歐陽友權那里是“大陸網絡文學”,其他學者甚至直接就用“網絡文學”,概念不同,劃分的時期自然也就不同。另一方面也與學者們對網絡文學發展歷程的把握有關。漢語網絡文學即便是從1991年算起也不過21年的時光,但是,網絡文學的信息量太大,而且更新極快,發展極為迅速。與網絡文學的這種飛速發展的態勢相比,學術界的研究顯然有些落后。在短促的時間內,在學術界對網絡文學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的當下,學者們在網絡文學的發展分期上出現一些分歧,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要想對網絡文學的發展歷程有一個比較權威的,能為學術界、文化界廣為接受的分期,至少有三件事情值得學者們考慮。首先,我們進行分期的是漢語網絡文學、中國網絡文學還是大陸網絡文學?如果這一點沒有一個清晰的界定,網絡文學發展分期的工作就無法取得一致的意見。其次,對漢語網絡文學20余年來的發展有一個更為清晰的把握與說明。在進行分期的時候,一定得說明這樣分期的理由,能夠列舉出支撐這樣分期的代表性文學作品。否則,分期工作就無法使人信服。比如在當下的漢語網絡文學分期工作中,《第一次親密接觸》和《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作為劃分時期的重要分界點就相對比較容易讓大家認可,因為這兩篇作品具有比較明顯的代表性,前者使網絡文學這種創作形式逐漸為大陸讀者所熟知,后者則代表了網絡創作的職業化和商業化的來臨。第三,對近20年來的網絡文學作品進行“經典化”整理。雖然這樣的做法或許會受到不少網絡文學作家及批評家的指責,認為所謂的“經典化”有悖于網絡文學的后現代主義精神訴求。但是,文學史的發展反復向我們證明,如果沒有“經典化”的努力,一段文學史要想有一個清晰的時期劃分,要想得到學術界及社會的認可,其實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①。
三、我何以是我?———網絡文學的自身特征
網絡文學之所以稱之為網絡文學,必定有其區別于傳統文學的特征存在,否則它就無法證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所以,對網絡文學持肯定態度的學者紛紛撰文,探討網絡文學的特征。近年來,僅以“網絡文學特征(特點)”為主題的論文就有將近20篇之多,在論文中部分談及網絡文學特征的更是難以統計。但是,如果對這些文章所總結的網絡文學特征加以概括②可以發現,網絡文學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創作主體方面,體現出非職業化(平民化)、年輕化、匿名化特征。第二,創作理念方面,表現為追求娛樂消遣,宣泄個人情感;審美心態上媚俗取寵,審美取向上低迷頹傷。第三,創作過程(方式)上,具有去中心的自由性,平面化的游戲性,審美方式的互動性,過程的快速性和開放性。第四,創作內容上,創作題材泛化,主題邊緣化,審美內涵表現網民生活、個人情感及生命本真。第五,文本形式上,注重文本的超鏈接和多媒體的技術性,文本具有開放性,網絡復制的互文性,表現形式多樣化,審美符號多元化,體裁短小精悍,語言簡約幽默。第六,傳播(接受)方面,表現為商業消費的狂歡化,閱讀的互動性,藝術欣賞的多維審美視角。以上僅僅是我們對近年來這方面研究的一個簡單概括。從這一概括中依然能夠看出在梳理歸納網絡文學的特征時感性認識的成分較多,學理性提煉不足。如果我們仔細閱讀這些文章,還會發現,重復的成分很多,創新的內容不足。在2008年出版的《網絡文學概論》這本教材中,歐陽友權等人又將網絡文學的特征更加簡潔、更加深化地概括為“新民間文學”精神、虛擬世界的自由性和后現代文化邏輯三個方面。具體到“新民間文學”精神,作者認為主要體現在“我手寫我心”的語言向度、大眾化的文學空間、“粗口秀”的敘事方式和抵制崇高的精神姿態幾個方面。而虛擬世界的自由性則主要是因為“網絡為文學裝備了自由的引擎”,網絡文學的運行具有更為自由的機制。很多學者都看到了網絡文學的后現代性質,而歐陽友權他們則把這種后現代性質更加條理化,更加學術化了。比如“歷史理性的顛覆”、“深度模式的削平”、“反對權威主義,拒斥中心話語”、“主體的零散化”、“距離感的消失”等。這種概括與歸納明顯更具有學理性。
四、敢問路在何方?———網絡文學的發展趨勢及其存在問題
一種新興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一定存在著不少問題,網絡文學也是如此。由于網絡文學產生的時間較晚,創作人員的水平也參差不齊,而且由于其網絡傳播的特點,對它的引導與規范也相對比較困難,所以,網絡文學創作中的問題也就顯得更為突出。在這樣一種形勢下,網絡文學將走向何處?如何引導網絡文學健康發展?這不能不引起關注網絡文學發展的學者的注意。歸納起來,大家認為在網絡文學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藝術質量不高。這種狀態讓人只見“網絡”不見“文學”,或者有“文學”而沒有“文學性”。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有:主體意識的消散,創新精神的喪失[10];創作主體的藝術修養不高[11];創作過程中拼貼、模仿現象比較嚴重[12]以及商業化追求的不良影響等。
第二,技術依賴嚴重。網絡只是一門技術,文學則來源于人類的精神,技術只是文學創作過程中借用的一種工具,它應該服務于文學創作的目的,而不應該成為網絡文學炫耀自身的一種資本。而事實上,我們的網絡文學的確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樣的問題。由于對技術的依賴,網絡文學中技術理性對審美精神的超越逐漸導致了典雅藝術韻味的消失;網絡文學中的賽博空間使我們不僅有可能失去人與自然的聯系、人與人的聯系,還有可能使我們失去人與內心的聯系,而這不僅對文學創作,而且對于人的精神存在都有十分嚴重的影響[10]。
第三,承擔感的缺失。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一個自由的空間。在這里,人們揭去了現實生活中的社會面紗,可以無拘無束地表達自我,這無疑為文學回到純真提供了可能。但是,事情的另一方面是,它也為網絡濫用自由、膨脹個性、創作失范提供了可能。由于承擔感的缺失,網絡文學有可能出現社會責任感的消失,也可能導致價值標準出現混亂。這樣一來,網絡文學不僅審美上與我們心目中的文學漸行漸遠,而且在社會價值上也會逐漸使自己走上歧途。
第四,商業化運作的不良影響。我們必須承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受到商業化影響的不僅僅是網絡文學,傳統文學也是如此。在這種形勢下,網絡文學的商業化不可避免,而且商業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網絡文學的發展。但是,文學畢竟不是純粹的商品,它終究是屬于人的心靈的東西。文學的商業化應該限定在合理的范圍內。“但是,如今的網絡文學,在商業化的不斷腐蝕下,成了、網站、投資商合謀的掘金場。對于互聯網公司而言,盈利模式成了最重要的東西。”[13]在商業化的不良影響下,為了追求買點,獲取更多利潤,網絡就拼命向讀者獻媚。于是,木子美的“身體寫作”、竹影青瞳的“性事文章”、流氓燕的“裸照”等事件竟然在網絡文學中屢屢掀起高潮。于是,網絡文學開始追求身體感官的輕松愉悅,逃避磅礴大氣、沉渾悲壯的史詩風格,這樣的網絡文學慢慢地就只剩下了視覺沖擊與感官刺激,慢慢地就沒有了思想深度與審美追求。這樣的商業化最終只可能把網絡文學帶上絕路。對于這樣的缺陷學術界也有所認識。針對這些問題,不同方面也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企圖引導網絡文學走上健康的發展道路。2007年4月2日,中國首個“網絡作家高級研修班”在上海社會科學院開學。2008年3月20日,“2008年網絡文學發展高峰論壇暨2007年國情調研項目———全國文學網站年度調查報告”合作網站遴選及簽約活動在京召開。活動的目的是架設橋梁,讓傳統文學的人了解網絡文學,讓網絡文學的人發出自己的聲音。2008年12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了第二屆“媒介文化與網絡文學高層論壇”。2009年6月15日,《文藝報》和盛大文學共同主辦“起點四作家作品研討會”。2009年7月15日,魯迅文學院舉辦了第一期“網絡文學作者培訓班”。這樣的活動還有很多,他們的目的也都相當明顯,是想提高網絡文學作者的藝術修養,引導網絡文學走向健康的發展道路。但是,這樣的“引導”到底有多大作用呢?真的很難說,有學者就指出:“成功的網絡作家并非是被‘引導’出來的”[12]。
五、是母子還是冤家?———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
自網絡文學誕生以來,對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之間關系的思考與探討就一直沒有停止。因為這不僅僅關系到網絡文學自身的發展,而且關系到當代中國文學版圖的重新劃分,甚至還關系到文學批評方式、文學理論思維的改變與調整。網絡文學給傳統文學帶來的影響,基本上與網絡文學自身的特點密切相關。因為網絡文學的特點本身就是在其與傳統文學的比較中歸納出來的,那么,這些新的特征必然對傳統文學帶來一定的影響。有學者指出,網絡文學帶來了獨特的審美方式與新的文學觀念。審美方式的變化有三個方面:感性化審美的發展,技術化審美的產生及東西方美學的交匯;而新的文學觀念則體現在“大文學”觀與“準文學”觀的51逐步產生,“平民化”文學觀的出現等方面[14]。有學者以博客文學為例,闡述了網絡文學給傳統文學帶來的影響。他認為,網絡文學創作主體的變化打破了精英知識分子對文學創作的壟斷,精神狂歡的審美追求突破了重視教化的傳統文學價值觀念,創作空間、創作方式及發表流程的變化改變了傳統文學的生產模式[15]。有學者則從文學發展的角度論述了網絡文學對中國當代文學的貢獻,認為:網絡文學帶來了通俗文學的繁榮,改變了當代文學的版圖;沖擊了文學體制,真正實現了文學在民間的繁榮;提供了新的寫作經驗,為當代文學的多元發展贏得了生機[16]。還有學者從網絡文學與紙介文學對決的視角描述了網絡文學對傳統文學的沖擊,認為網絡文學已經成為文學現場最具活力的主體景觀,紙介文學則門庭冷落,一片黯然。雖然如此,紙介文學并不會主動放棄其文學性指向。因此,我們應該跨越紙質媒體與網絡媒體的界限,尋求紙介文學與網絡文學融合的可能性[17]。綜合學者們在這一問題上的論述,我們發現,大家對網絡文學給當代文學帶來的沖擊與影響,基本上持一種肯定態度,認為這種影響將帶來文學格局及文學理念的某種變化,有利于文學的健康發展。但是,大家也都清楚地看到了網絡文學存在的問題,而且,也都不愿放棄傳統文學中的優秀傳統。于是,尋求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和諧發展也就成了學者們努力的方向。正如有學者所總結的那樣:“網絡文學自20世紀90年代誕生以來,在促進文學回歸、文學大眾化和文學反饋機制形成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網絡文學也存在著諸如審美與非審美、功利與非功利等諸多矛盾。我們期待網絡文學正視矛盾,解決問題,與傳統文學建立互學互補、共存共榮的和諧關系,在21世紀和諧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18]
六、我拿什么拯救你?———網絡文學研究反思
網絡文學研究基本上與網絡文學的產生同步,也已經走過了十余年的歷程。但是,如果我們對這十余年的研究做一個全面的反思,就會發現其中還有很多讓人不太滿意的地方。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主流學者與主流的學術期刊對網絡文學研究重視不夠。雖然本文一開始就列舉了網絡文學成為當代文學研究熱點的一些“例證”,但是,那些數據只能證明網絡文學研究在當下的學術格局中具有一種比較熱鬧的氛圍,至于這熱鬧的背后有多少讓人感慨的因素,還要做進一步分析。其實,如果拿網絡文學研究與當代文學中的其他學術話題進行比較,我們很快就會發現,網絡文學研究之不被重視已經到了一種什么地步!首先,我們拿網絡文學研究與當代作家個案研究進行比較。在中國知網上,我們以“網絡文學”為篇名,檢索到學術論文913篇,以“網絡文學”為主題,檢索到論文2137篇;以同樣的方式,我們獲得1991年至2012年間研究賈平凹、王安憶、余華的論文的數據分別是:992篇/2946篇、903篇/2204篇、923篇/1642篇。一個“學科”(比如中南大學的教材與課堂)在學術界研究的論文幾乎與一個作家同一時間段的研究論文不相上下!這還是將各種期刊全部包括的結果。如果對當代文學研究領域的主流學術期刊發表的以網絡文學、賈平凹、王安憶、余華為篇名的論文進行統計,結果更讓人感到尷尬。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制定了表1。通過表1我們可以發現,在當代文學的主流學術期刊上,網絡文學研究即便是與當代著名作家的個案研究相比,依然還有不小的差距。我們再拿網絡文學研究與當下也十分流行的“重返八十年代”及“新世紀文學研究”進行比較。在研究網絡文學的學者中,除了歐陽友權,比較知名的學者其實很少,而且主要是在學術界尚沒有話語權的年輕學者。而從事“重返八十年代”及“新世紀文學研究”的著名學者則比比皆是。研究“重返八十年代”的學者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的著名高校,如中國人民大學的程光煒和他的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學的洪子誠、李揚、賀桂梅,上海大學的蔡翔等。參與“新世紀文學研究”的學者雖然比較分散,但著名學者也很多,如雷達、白燁、於可訓、孟繁華、張頤武、程光煒、王光東等。從這種比較中可以看出主流學者的關注點幾乎不在網絡文學上面。通過上述兩項比較,我們可以知道,整個學術界對網絡文學研究的重視程度其實遠遠不夠。當然,我們必須承認,網絡文學自身的質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界對它的重視,但是,學術界輕視網絡文學研究卻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其二,研究與創作有嚴重隔膜。在某種程度上,研究者們所論述的網絡文學大多是自己臆想中的狀況,已經遠離了鮮活生動的網絡文學本體。這種狀況主要體現為研究對象的過于單一。梳理近年來的網絡文學研究,大家研究的對象主要集中在痞子蔡、慕容雪村、安妮寶貝、李尋歡等十分有限的幾個作家的十分有限的作品上,如《第一次親密接觸》、《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天堂向左,深圳向右》、《悟空傳》、《告別薇安》、《成都粉子》、《成都,愛情只有八個月》等。研究與創作的隔膜還體現在不少學者套用傳統文學的研究模式進行網絡文學研究。因為這些學者對網絡文學不夠了解,甚至缺乏必要的網絡等新媒體知識。所以,在進行研究時就只好采用傳統的理論模式。這樣的研究或者是一種“失語”,或者給人以隔靴搔癢的感覺。
其三,宏觀研究重復較多,作家作品分析較少。如果我們將這十幾年來有關網絡文學的研究論文做一個初步統計,可以發現對具體的作家作品進行文本分析的微乎其微。這一方面與網絡文學作品自身質量普遍不高有關,同時與批評家對網絡文學的普遍輕視也密不可分。在不少學者心目中,網絡文學研究還算不上真正的學術研究,重要的學者與批評家很少將自己的精力花在網絡文學的文本解讀上面。即便是進行網絡文學研究,也往往是采取一種宏觀的視角對網絡文學進行整體評估①,關注的焦點多是網絡文學存在的合法性問題、網絡文學的特征問題、網絡文學創作的缺陷問題等初看起來比較宏大的方面。但是,當我們把這些文章綜合起來的時候就會發現重復的現象相當嚴重。其四,研究流于表面,缺乏深度。當下的網絡文學批評主要表現為如下幾種類型:感悟式、趣味式、顛覆式、眼球式批評,明顯缺乏學理式分析。不少研究文章相當時髦地使用了后現論、消費理論和狂歡化理論,但是真正運用得當的并不是很多,相反,生搬硬套的現象倒是頻頻出現。
綜上所述,21世紀以來網絡文學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為當代文學研究的多元發展提供了學術資源與研究路徑。我們也應該看到,網絡文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依然十分嚴重,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在將來的學術研究中得到很好的解決,網絡文學研究的學科化設想就只能是一種理想。
作者:徐洪軍單位:上海大學文學院
- 上一篇:現實主義文學理論探索
- 下一篇:比較研究在文學教學的可行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