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在古建夜景設計的運用

時間:2022-11-14 09:37:35

導語:建筑文化在古建夜景設計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文化在古建夜景設計的運用

古代建筑,因其承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經歷了嚴峻的時光洗禮,蘊含著先人的奇思妙想而在建筑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現今能保留下來的古代建筑是后人學習歷史文化和建筑文化的重要標志,在適應當地氣候,滿足人類建筑需求的長期發展中與自然和諧共存,經過歷史驗證和優選而顯得更加珍貴。北京故宮建筑群是中國皇家建筑的典型代表,從布局到細節都彰顯出莊嚴,大氣的建筑格調,其建筑地位及歷史文化一目了然;蘇州園林則是江南建筑的縮影,精致小巧的建筑風格處處體現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將明清民居的文化精髓展現的淋漓盡致;日本的京都府即8世紀的平安京,其建筑群模仿了中國唐朝長安的城市格局,既展現了桓武天皇時期的平安盛世,又留給后人學習漢唐文化的建筑典范。此外,古羅馬斗獸場的龐大粗獷傾訴了古羅馬時代對力量的無限崇拜;日本傳統民居的建筑特點適應島國的氣候特點,體現居民與自然緊密聯系,相互依賴的傳統文化;而高聳入云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則以精湛的建筑技藝表達了歐洲中世紀文化中的哀婉與神秘……古代建筑因有了文化的滲入才能成為記憶的標桿,文化也因有建筑作為重要載體才能流傳于世。不貼合歷史文化,經不起時間和環境檢驗的建筑無法傳承城市的文脈,更不能成為人類物質與精神文明發展的有效產品證明。建筑文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這種重要性不僅應在古建晝景中得到體現,在古建夜景中更不能忽視。古代建筑因其獨特的建筑構造和鮮明的時代特色往往成為城市旅游的首選,在白天其環境配置和建筑特色可以通過視覺和聽覺直接獲得,從而感知建筑文化。而在夜晚,人們卻往往忽視古建文化在夜景中的表達,現代建筑的過度亮化更是把城市打造成統一的都市景觀,千篇一律,城市文脈無從感知,建筑文化無法傳承。如何讓古建筑文化特色在夜間得到解讀,與建筑周圍環境和諧并存,已然成為城市建設者的重要課題。保存至今的古代建筑往往經過歷代的翻新和維護,或成為標志性城市建筑,位于顯著的交通地理位置,或被保護于各大旅游景點,成為當地公園的旅游熱點,這些古建在維護過程中或多或少融入了現代的材料和工藝技術,在晝景中無法表達的文化傳承更希望借助夜景來實現。以下作者依托多個古建照明案例進行分析,探討古建文化的夜景設計中適用的三種表達方式。

1全景照明方式彰顯古建的獨特地位

英國倫敦塔橋建筑素有“倫敦正門”的稱號,是中荷歐式建筑的典范(見圖1)。該橋以高色溫光為主要照明光源,將塔樓建筑整體亮化。由下至上的漸變高色溫光源將整棟建筑的立面層次區分出來,展現了荷蘭式十字尖塔,八角房,英國皇家長窗等建筑特點。整體建筑既延續了晝景的色調,提供了顯著的夜間認知特點;又引發了南樓片區歷史文化中的時代悲愴感,引領參觀者對歷史的追憶;同時,冷色調的設計更貼合了交通安全的考量,不容易引起夜間道路眩光及視覺疲勞,堪稱靜態全景照明的典范。塔樓位于哺育了燦爛英格蘭文明的倫敦泰晤士河上,周圍分布有歷史偉人云集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文藝復興風格的圣保羅大教堂、見證了英國歷史上黑暗時期的倫敦塔等建筑(見圖2)。這些建筑歷經滄桑,但仍然保持了固有的模樣,直至今天還在為人們所使用。因此,設計師采用低色溫光源作全景照明處理,使得斑駁滄桑的晝景在夜間顯得富麗輝煌,重現建筑的歷史風采。因此,全景照明方式是靜態的,以古建的各個面為照明對象的一種均衡照明。使用全景照明方式的古建筑多位于交通要道或城市主要路段,自身特點顯著,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特點,能激起歷史聯想,從而滌蕩心靈,引起對建筑文化的共鳴。

2局部點綴照明方式突出建筑的自身特色

圖3為北京頤和園的亭廊建筑,其夜景照明采用了點光源投射檐下及牌匾的局部照明方式來表達皇家園林的輝煌建筑文化。這一文化特點被凝聚在牌匾及色彩富麗的檐下部位,由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中的瓦當,梁坊,斗拱作為主要的照明載體。精巧奇妙的結構,雕梁畫棟的外觀以及大氣舒朗的匾額無不彰顯明清皇家建筑的輝煌文化。圖4為古羅馬斗獸場夜景,該建筑體積龐大,形式壯觀,是古代羅馬人力量崇拜的象征。在夜景設計時,以所有環形券廊為照明載體,用低色溫點光源做重點投射照明,用重復的券廊勾勒橢圓形建筑場地,以此表現建筑的特點,引發對時代文化的遐想。圖5為日本京都金閣寺夜景,金閣寺是日本室町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園,外墻以金箔裝飾而命名,這一“四周明柱,墻少的建筑”結合鏡湖池的碧波和蔚藍的天空被喻為華麗的大船,蘊含室町幕府時代的華麗與不羈。因此,金閣寺的照明設計需要體現船的靈動以及華麗不羈的生活氣息。設計師以黃色點狀光源突顯金箔的華麗,以白色光源勾勒船沿,以室內大功率光源點亮內部空間,再現船行夜宴的不羈生活,成為晝景主題的升華。圖5日本金閣寺夜景照明局部點綴照明這一表達方式最能突顯古建的文化特色和結構特點,尤其是墻少的建筑樣式最為適合。當然,又因其不易展現建筑的全貌,周圍環境照度的差異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或是環境優美的自然基底,或是周圍空曠的廣場基底,或是可以零照度處理的建筑基底,都可以作為差異物質存在,以此襯托古建筑的重點照明。

3立面屏幕式照明方式創造現代動感的時代氣息

21世紀是LED新光源結合PC技術演繹燈光神話的新時代。得益于LED光源的光色清晰多變,樣式小巧靈活,可操作性強及安全系數高,各大城市的燈光節上都出現了燈光音樂演示,古建筑的主立面被當成了大型電影屏幕來使用。里昂的燈光節誕生在17世紀,源于感謝圣母瑪利亞在瘟疫流行時對里昂人的保護,是民間的傳統習慣文化的延續,寄托了其對光源的渴望和追尋。隨著科技的進步,近年的里昂燈光節以身鄰其境的謎幻世界為主題,古建立面也顯得富有動感。相對于里昂的動感燈光,大阪城的燈光節則以大阪城歷史為主題,用各種燈光顏色和圖案的緩慢變化演繹了大阪人從古至今的內心歷程,見圖6,圖7。科學技術的發展帶動夜景照明由靜態轉為動態,古建文化的感知也由隱形的遐想變為顯性的瀏覽,夜景不再只是晝景的延續,甚至顛覆了所有的感官印象。不得不說,古建照明得到了日新月異的發展。然而,在照明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們仍應警惕光泛濫帶來的嚴重后果,我們希望每個古建筑都能有個產生心靈共鳴的光世界,即:每一個古建筑都應有自己適合的照明文化方式,絕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盲目跟風;每一種照明方式在具體實施時有不同的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每一種文化表達方式都應經過時間和空間的考驗,去粕存真,擇優選用。

參考文獻:

[1]宋佳音,劉剛,尹楠.上海世界博覽會建筑物晝夜性格對比研究[J].照明工程學報,2011(1):113-115.

[2]高大偉,劉博,劉剛.基于油飾彩畫及生態環境保護的研究型夜景照明設計———以北京天壇公園夜景照明研究與設計為例[J].中國園林,2011(4):88-102.

[3]徐群英.論西方建筑文化與近現代中國傳統建筑文化之融合———以北京天壇公園夜景照明研究與設計為例[J].中國園林,2013(5):76-80.

[4]綦偉琦.強化建筑文化的民族個性提升建筑的文化價值[J].建筑經濟,2006(2):73-75.

[5]施夢嘉,王勇.日本建筑文化的“和魂漢才”之路[J].學術界,2010(4):81-83.

[6]秦方.光影的地域性表達———以小浪底博物館建筑空間照明設計為例[J].藝術評論,2015(6):71-81.

[7]施夢嘉.日本建筑文化發展中的靈活性和獨創性———以中日兩國古都規劃和布局的相異之處為例[J].浙江社會科學,2005(2):68-72.

[8]何崴.媒體立面,城市燈光新的表演場[J].裝飾,2015(3):226-227.

作者:徐宏 牛婷婷 單位:1.南京工業大學 2.合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