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育治理方略

時間:2022-04-20 09:56:42

導語: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育治理方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育治理方略

【摘要】:病毒肺炎疫情(下文簡稱“肺炎疫情”)暴發促使我們將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僅理解為一種理論,也使我們對于體育之于人類命運的基礎價值有了更為全方位、深層次的思考。通過分析肺炎疫情期間暴露出的體育治理問題,結合現階段我國成功的抗疫治理經驗,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治理價值基礎和終極目標,建議從內外兩個層面去改善體育治理,以期順利推動中國體育改革與發展:(1)精煉內功,將體育相關資源下沉至基層,通過治理關口下移至社區,從而提升社區體育治理能力,促進社區健身服務的提質升級,更好地服務于中國人民,以達到實現保障公民體育權利、增進人民健康福祉的善治狀態;(2)精于外交,參與國際體育事務的體育治理定位,提高中國傳統體育文化自信,講好中國體育故事,展示中國體育成績,形成“官方+民間”的大國體育外交模式,使中國從國際體育體系和秩序的參與者、適應者,轉變為改革者和引領者,服務好世界。

【關鍵詞】:病毒肺炎;體育價值;人類命運共同體;體育治理;國際體育;體育外交

截止到2020年3月底病毒肺炎已經席卷了全球200余個國家和地區,數十萬人感染,對世界經濟與發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正式宣布,肺炎疫情的暴發構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pandemic)”。此次疫情期間采取的聯防聯控機制,既表明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中共四中全會專題研究的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大戰略意義,也表明我們在推進包括公共衛生治理在內的國家治理現代化方面仍然有不少短板,如風險防控理念出現偏差,預警機制不靈敏。通過此次肺炎疫情事件使我們發現了系列治理短板與不足,如主體之間還存在一定的權責不平衡,公共衛生和疾病防控體系建設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等[1]。體育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一環,更是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一部分,理性認識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體育治理問題,認真反思總結肺炎疫情治理中的經驗教訓,不僅能使我國的體育治理體系與能力獲得整體性的改進,還能加快實現體育治理的現代化進程,從而滿足推進體育事業改革發展的現實需要,順應國際體育治理理論與治理實踐所提出的時代要求。

1肺炎疫情下當前體育治理存在的缺陷

“疫情”嚴重地影響國家正常運轉,給包括體育在內的服務行業帶來了不利影響,如環意、法網、F1、NBA、五大聯賽等國際賽事相繼延期或取消,使各職業賽事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并開始大規模的裁員與降薪,全球矚目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被推遲到2021年(不遲于夏天),成為了奧運史上第一次延期舉辦的奧運會,這些都將影響到體育世界的藍圖。對于國內體育行業,除了2019年度上半年體育賽事的取消或延期外,2021年國內舉辦的各國際賽事受到奧運會延期舉辦的虹吸效應沖擊,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備戰工作受影響,眾多體育培訓、體育健身企業陷入破產倒閉等。針對肺炎疫情給中國體育乃至全球體育市場帶來的沖擊,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在學校體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等治理層面存在的諸多問題。1.1學校體育治理層面:學校體育與家庭體育脫節。學校體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終生體育基礎階段,其新目標是“讓學生形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的達成方面,但在“工具至上”“技術至上”的理念下,學校體育遠離生活,競技項目得以推崇,學校之間體育辦學水平與質量的考核指標與標準固化于各體育比賽的成績,忽略了學生多元化的體育需求與參與主體的創造性,同時,體育教師的基本權益與發展得不到保障,致使體育課堂的課程設置過度模式化[2]。肺炎疫情期間學校“停學不停課”的要求使體育課程須在沒有足夠器材和場地、人員的居家的小環境里進行。表面上是對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考驗,實際上是對學校體育治理效果的一次檢驗與大考。體育教師雖可通過直播平臺開展體育教學,但學生的課堂運動反應卻不盡人意,有的學生躺著看體育老師一個人在視頻前各種動作自己卻無動于衷,有的學生總是無法掌握動作的基本要領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作為引導,缺乏直接面對面的管束后,體育教師再好的示范也無法提高學生體育運動基本能力。2018年教師節之際,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幫助學生在體育運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這成為學校體育治理行動的指導思想之一。但肺炎疫情期間暴露出在學校體育治理過程中,治理主體單一,仍是重政策制定而輕落實,與家庭體育教育嚴重脫節,治理效果不佳;對學校體育主體需求重視不夠,“學校—教師—學生需求”為中心的理念被忽略。肺炎疫情讓我們看到若無法讓學校體育從關注運動轉為體育教育,不真正回歸于生活世界;或是無法將學校體育與家庭體育相連接,吸收更多治理主體的力量,新時代學校體育的價值與擔當將無法實現。1.2群眾體育治理層面:體醫融合建設任重道遠。這次肺炎疫情的暴發,不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對全體國民免疫力的一次檢驗,而“人民體質”是人民群眾免疫力的堅實基礎和根本保障,可以說“人民體質”就是免疫力[3]。早在1956年就談到“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人民群眾是作為體育的主人,而增強人民身體素質是發展體育的基本目標,因而,群眾身心健康是發展體育事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群眾體育已得到了一定發展,但當前“我國人民群眾日益增長、漸趨多元的體育需求與體育有效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仍是群眾體育發展問題的集中表現。肺炎疫情蔓延至今,每個人的生命受到威脅而不得不采取隔離防疫措施,此時追求健康也就成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在傳統的健康觀中,“無病即健康”,而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即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84歲的抗疫戰士鐘南山院士能繼續站在抗疫前線就與他喜愛運動的習慣不無關系,肺炎疫情暴發后,他不止一次地公開他的運動觀和日常的運動生活,坦言自己幾十年從來都沒有停止鍛煉,也號召大家也能養成經常運動的好習慣。群眾治理作為國家體育治理現代化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任務就是解決群眾體育主要矛盾。過去的群眾體育治理過程中,過度關注體育運動與項目本身,卻忽略了體育之于健康的基本功能,僅依靠政府單一主體和行政指令的治理方式,忽略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不能充分調動公民參與群眾體育治理積極性和有效性。肺炎疫情將“體醫融合”推到新的高度,不僅對群眾體育提出新的發展任務,即讓體育發展成果為人民共享,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保障公民體育權益[4],也為提升群眾體育治理能力提供了新的路徑。1.3競技體育治理層面:關注競技本質與本真。開展競技體育活動就意味著大量公眾的聚集,而防治肺炎疫情最有效的措施卻是自我隔離,人與人保持1.5m以上的安全距離,這使全球競技體育領域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無論是國際型賽事還是各國的國內本土職業賽事被迫取消或延期,在世界各國、各地區全力抗擊疫情的主題下,及時暫停和延期舉行比賽是競技體育對世界各國、各地區抗擊疫情努力的有力支持和責任擔當,也體現了世界體壇把運動員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的重要理念。其中原計劃今夏舉辦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在經過權衡多方因素后,延期至2021年舉行,沿用“2020年東京奧運會”名稱,作為奧運歷史上第一次延期舉辦的奧運會,這直接打破了國際奧委會的“最高憲法”——《奧林匹克憲章》明確規定,四年為一個奧運周期,奧運會必須在奧運周期的第一年舉辦。奧林匹克發展史上曾不止一次地經歷過傳染病、戰爭以及恐怖主義帶來的遺憾,而延期舉辦2020年東京奧運會此舉直接把1000多年的古奧運會傳統和100多年的現代奧林匹克規則直接打破,這是競技體育對政治權利和商業利益的追逐和徹底妥協[5]。誠然,商業運營讓奧林匹克運動起死回生且得到巨大的經濟回報,但百年奧林匹克作為競爭體育的最神圣存在,由“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來建立它的依托,奧林匹克文化的全球影響力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有異曲同工之處,最終目的是要通過方式多樣、渠道通暢、持續不斷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交匯,實現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格局,求同存異,創造出一個永續的和平與發展的美好世界[6]。原本大部分國際體育賽事都已在2020年避讓奧運會,但如今奧運推遲舉辦會對世界其他體育賽事的會產生較大影響,比如明年中國的全運會、世大會,甚至巴黎奧運會周期受到波及[5]。國際奧委會作為奧林匹克運動的領導機構,已成為全球體育治理的重要主體,此次肺炎疫情下觸發的帶有霸權性質的治理方式勢必將引發世界體育格局與發展趨勢的調整。而長期以來,西方文化都習慣于認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為人的利益而存在,只有工具的價值,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顧自然的利益[7],這種人超越一切的利己主義與功利主義成為現代體育的價值導向,導致競技體育競爭過度、市場操縱、政治追求的膨脹,一些非人道主義的訓練、興奮劑等“體育異化”現象扭曲了奧林匹克運動精神,背離了競技體育的本質與本真。

2體育治理的價值基底構筑于人類命運共同體

2.1疫情之下體育基礎價值凸顯。為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2013年向世界首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并于2018年全國兩會憲法修正案中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了憲法。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思考自身未來提供了全新視角,為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給出了一個理性可行的行動方案。肺炎疫情的暴發使全人類第一次真正地體會到,人類社會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任何國家在面對世界復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時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在面對這些新的考驗時,國際社會必須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守望相助,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共建美好地球家園[8]。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始終堅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共戰疫情,通過多管齊下,互相協作的方式,全民參與到這場戰“疫”中。中國自古以來就秉承著“天下為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宗旨,始終堅持對人民、世界負責的態度,從抗疫之初就采取了“嚴防嚴控,封城抗疫”模式,為國際抗疫創造了重要的窗口期,為世界防疫事業設立了新標桿[9]。這次全球抗疫是最能孕育和檢驗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絕佳時機,在災難面前看到的更應是人性的美善而非丑惡,遺憾的是,在網上看到國內國際各種相互攻訐和猜忌,包括各種無根無據的陰謀論,以及不需負責的評論,深感人類陷入了共建命運共同體之急迫與命運共同體之虛幻的悖謬。但體育始終能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代言詞之一,肺炎疫情突然暴發雖讓世界體育按下急停鍵,導致全球體育產業受到巨大影響,但正因為隔離與提高免疫力雙重要求,使健身鍛煉、居家健身流行,體育在這種背景下回歸本質,即以人體運動為基本手段,增進人們健康,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本質。在抗疫過程中,體育的人文關懷得到凸顯,其中表現在武漢各地的方艙醫院啟用后,患者在醫生、護士帶領下習練太極拳、健身氣功,跳廣場舞、冠軍健身的視頻風靡網絡,這些強度不大的有氧運動不僅能盡早介入康復治療,加速恢復健康,還有助于緩解病人們的壓力,建立戰勝病魔的信心,從而最大限度減少疾病給生活帶來的影響。早年曾在《體育之研究》中論述到“勤體育則強筋骨,強筋骨則體質可變,弱可轉強,身心可以并完。此蓋非天命而全乎人力也。”[10]體育是良醫、運動是良藥,體育運動發揮著醫心、醫身的治未病的作用,幾千年的《黃帝內經》就指出上醫治未病,這些都反映出體育之于人生命的基礎價值。體育通過共同體的情感認同、價值認同以及行為認同,使全世界人民積極參與到體育中,從而形成新型的國際關系,培養全社會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命運自覺認知,用體育精神包容彼此,用體育語言交流文化,用體育行為帶動外交行為,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行為認同打下深厚的基礎[11]。體育之于人民體質健康的基礎性和持續性在此次肺炎疫情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免疫力連著勞動力,勞動力連著國力,人人提高免疫力,就是增強國力,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你我,才能匯聚成一個健康的中國、健康的世界[12]。健康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畫像的重要元素離不開體育。誠如曼德拉所說:“體育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而奧林匹克神圣休戰這一傳統,也是體育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集中體現。2.2人類命運與共下的體育治理價值取向。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使世界又一次走到歷史關口的時候,每個人都被疫情所困行動受限,致使很多中小企業面臨破產倒閉、全球股市暴跌、金融市場失靈,世界經濟陷入衰退,顯露現行國際治理體系短板,世界政治和經濟權力將經歷一場永久性轉變。是全球危機,也可能是全球化的危機,在這場異乎尋常的危機驅動下,民族國家將卷土重來,悲觀情緒導致否定全球化,這將強化在危機暴發前就已經聲勢浩大的反全球化政治趨勢——尤其是要求加強保護主義、將生產本土化和加強邊境管控等[13]。中國體育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發展,更離不開世界的舞臺,這場疫情在展示中國體育發展的根基與實力的同時,讓人們意識到體育之于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基礎價值,疫情首當其沖考驗的是全民免疫力,其次考驗的國內、國際體育市場的應變能力,這些都將落腳于考驗中國的體育治理能力。國內學者將體育治理定義為“運用治理的新方式來處理體育利益多元主體的沖突,使之協同合作,高效有序,最終達到體育善治的過程。”[14]體育治理能力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后疫情時代,面對紛雜的國際局勢和經濟下行國內形勢,如何統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和體育發展,是對我國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出的重大考題。中國的體育發展經歷了從“管制”到“管理”,再到現今的“治理”,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深刻分析,中國體育客觀承擔的“內強”與“外強”的歷史責任,中國體育治理要有廣闊的胸懷和充滿智慧的獨特發展戰略與方式,形成一條融體育治理、國家治理和全球體育治理于一體的體育治理之道,理解并實踐強國戰略在體育領域中的有效延伸,發揮中國體育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構筑過程中的歷史擔當[15]。體育治理必須緊緊圍繞“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更好地整合各方體育治理資源,形成治理合力,提高體育治理效能,在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中發揮體育的力量,即明確未來體育治理中“誰來治理”“怎樣治理”和“為什么治理”的重大問題[16]。首先,強調體育治理的多元主體、平等參與和民主協商以確定誰來治理問題;其次,從代表性、包容性、開放性和公正性四個方面規定了怎樣進行體育治理問題;最后,從長遠來看為人民謀體育權利與健康幸福,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項目謀復興,為國際體育謀大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回答了為什么進行體育治理問題。

3共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體育治理能力提升路徑

面對危機,曾在新中國疫情期間論到“亂子有二重性”,這種事情發生以后,“可以促使我們接受教訓,克服官僚主義,教育干部和群眾。從這一點上來說,壞事也可以轉變成為好事”“我們必須學會全面地看問題,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條件下,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的東西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17]這啟發我們要認識到體育行業雖受疫情影響嚴重,但也能危中尋機、化危為機,疫情暴露出了過去體育治理的各項問題與短板正是未來中國體育發展過程中的治理重點與難點。在我國疫情搶先一步得到控制、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的要求相繼落實的背景下,接下來可從內外兼修兩方面來提升體育治理能力。3.1精煉內功,服務本國人民。中國的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離不開國家和政府的全面統籌管理,以公開透明、及時有效的信息處理方式有效地緩解群體行為的副作用,為其贏得了民眾的支持與信任。這場疫情讓我們看到了調動國家治理中的社會力量,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是推動國家全面防疫的重要法寶。社會動員與參與機制的建立是政府管理成本意識增強的表現,檢視我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自疫情暴發以來的表現,唯有切實向基層下沉資源,提升社區治理能力,才能站穩腳跟,形成靈活有效的防控行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應對疫情時所展現出來的社區和單位的雙重治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集體主義治理、統籌安排的全局性治理以及高效硬核的剛性治理,均體現出社區之治、中國之治的優越性[18],這給中國體育治理帶來重要啟示。中國體育深化改革與發展過程中,政府雖為體育治理的責任主體,仍需將大政府的主體觀念轉變為小政府,以此減少體育治理過程中政府成本過高的現象。社區是體育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全民健身工作做得好不好,社區體育治理和體育服務狀況是基礎性評判標準。體育治理的過程中要重視社會力量,尤其是由社區力量,強化社區的功能,把基層政府和社會組織結合起來,將體育治理關口下沉至社區,以實現“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體育治理轉變。以“柔性化”方式吸納社會體育力量的主動參與,以互惠互利原則滿足多元主體的利益訴求,造就人民大眾普遍需要而又切實有效的社區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引導居民組織化的參與社區體育事務,挖掘社區體育資源,解決社區體育問題,形成以社區民眾“少生病、晚生病、更健康”為目標,以“全民健身”為先導,推動社區健身服務提質升級,為社區居民提供集運動、營養、心理、環境健康干預為一體的社區健康服務,促進社區居民主動健康,增強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19]。體育治理現代化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更大程度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使人民參與各項建設,分享發展成果,只有凝聚起人民群眾,才能塑造眾志成城、風雨無阻向前進的堅定意志和強大正能量。體育治理需要吸取新中國初期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經驗,通過廣大人民群眾來最大限度地傳播體育文化、培養體育健身意識,服務群眾體育的發展,服務人民的健康。隨著中國城鎮化的進程加速,每個家庭生活都離不開社區,社區也是校外教育的重要場所,重視社區體育治理將對學校體育與群眾體育的治理效果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體育治理過程中要樹立“德法兼備”的理念,由于法律由外向內的強制性導致體育治理過程中,仍有不依法、不守法的行為出現,同時治理復雜性決定了中國體育治理不能單獨依靠法律這種剛性的治理模式,還應重視和協同發揮倫理治理這種柔性治理的作用,以“體育道德”理念滋養體育法治精神[3]。強調“要既講法治又講德治,重視發揮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結合起來”,這是新時代治理國家要遵循的根本,也是體育治理現代化過程中要基本理念,更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一種延伸。體育治理要立足于當前中國體育的現實與深化體育改革的具體要求,從歷史視野角度來批判與繼承中國傳統體育倫與法,在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主題和歷史發展趨勢下,以國際視野創新中國體育治理理論和方法體系,包括規范評價標準和建立相關的監督控制機制,以確保體育治理工作的順利推進。3.2精于外交,服務世界人民。在世界關系中,今日中國已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正以一種新的邏輯展開互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表明中國尋求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的增量改革而不是革命[20],疫情之下,世界各國體育的發展也不再單單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問題,國際體育秩序的維護需要各國之間的密切合作,需要發達國家提供技術或人員援助,也需要聽到發展中國家的聲音與呼求。因此,中國體育治理所面對的時空范圍和領域議題遠遠超越本國體育發展的范疇。在世界體育發展格局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的雙重推動下,應樹立參與國際體育事務的治理定位,主動承擔國際體育可持續發展的責任,通過“官方+民間”體育外交的模式創新國際體育治理,為世界體育發展做出更多貢獻。基于此,可以從兩方面具體改進。首先,在思想上要樹立中國體育文化自信,在國際交流中展現中國民族獨有的體育精神文化。傳統中國文化以追求社會環境穩定為目標,將包容、大氣、穩重、謙虛等作為人才的優良品質進行培養,以此衍生的太極、武術、導引術等運動項目逐漸得到社會認可,肺炎疫情暴發后,疫情防治手冊第9條提到:“不要集中鍛煉,建議個人可適當、適度活動,提高身體抵抗看,可做一些太極拳、八段錦等傳統運動和健身操……”足以顯示出其實用價值極高。以人類身心修養和精神追求為思路的中國傳統體育運動內涵,終將被長期處于競爭壓力和信息爆炸之下的現代體育所需要。在“以人發展為本,回歸體育本質”的人本觀理念下參與國際體育治理,遵循“共同利益、合作發展”邏輯,秉承公平正義理念,奉行互惠互利原則,拓展體育領域合作方式,在謀求自身體育發展的同時也兼顧他國的發展[21]。其次,行動上從全球治理和國際關心的角度,以“為人類服務”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借助“一帶一路”的平臺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體育成果。“病毒無國界,疫情是我們的共同敵人,各國必須攜手拉起最嚴密的聯防聯控網絡。中方已經建立肺炎疫情防控網上知識中心,向所有國家開放”,而體育也沒有國界,運動健康是我們的共同朋友,各國人民的健康離不開體育,體育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中國在體育領域的成果與治理經驗也應分享給全世界人民。譬如借助國際開辦孔子學院傳播傳統體育文化,國內開設北體奧運班和奧林匹克學院等為國際體育的發展輸送人才;擴大體育外交主體,鼓勵各市與國際友好城市間開展體育文化交流活動,發動民間體育力量傳播中國體育文化;將更多的中國體育名人故事搬上熒幕上,如講述中國女排奮斗歷程的《奪冠》、改編網球運動員生涯的《李娜》等,以中國體育精神傳遞正能量,塑造與強國地位相符的國家體育形象等。通過中國體育與世界體育的豐富互動,積極參與全球體育治理,以共商共建共享的態度重塑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的的新型體育文明觀,為全球化的未來發展提供合理性的價值引領,為重塑全球理性交往貢獻中國體育的智慧。

4結束語

肺炎疫情過后,中國的體育將迎來新的顯著發展,這對中國的體育治理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域下,體育治理要達到“善治”的理想狀態,即所有利益相關方均從公共政策中獲益、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狀態,就要把增進全體人民的體育公共利益作為國家體育治理的根本目標。保障全體人民的生命權和健康權則作為體育治理的重點,在健康中國與體育強國兩大國家戰略背景下,將公共衛生與體育進行融合交叉形成新的治理手段,建立并堅持與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體育治理觀,用體育手段增強人民免疫,增強人民健康與幸福感,共筑全民小康社會,為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貢獻體育的力量。

作者:龔正偉 劉星 單位:1.上海體育學院 2.非凡中國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