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開設雙語教學論文

時間:2022-04-06 09:54:00

導語:獨立學院開設雙語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立學院開設雙語教學論文

摘要:文章對獨立學院開設雙語教學課程的意義、背景及策略等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獨立學院;雙語教學

近年來,獨立學院的出現無疑代表了一種全新的辦學模式,其利用普通本科院校和社會力量合辦,體現了資源整合,雙方共贏的優勢。

資源整合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繼承并發揚公立大學的優良傳統教學經驗,合理的在校本部抽調優秀教師支持獨立學院,達到正確的師資配比;二是社會資金的良好運用,對于民營企業家來說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下,投資教育莫過于是最好的投資方向了。利用民營企業家的資金、固定資產(即辦學場地)和辦學的熱情,以及他們將學校視為企業來運營的機制和模式,使這兩股力量有機的結合起來。

由此可見,獨立學院的屬性特殊必然決定了其在教學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及方法上有全新的嘗試和突破。其中雙語課程作為培養復合實用型人才的核心手段,也勢必會在越來越多的獨立學院中開設。

一、“雙語教學”的內涵

(一)對雙語教學的基本解釋

雙語教學是指將專業必修課采用英文教材且用英語授課,其中英文授課課時達到50%以上,課堂提問、教學效果驗收(包括階段測驗、期末考試)、課后作業等采用中英結合的教學形式。

根據英國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應用語言學詞典》所給的定義是:能在學校里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各門學科的教學。“雙語教學”項目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包括:

學校使用一種不是學生在家使用的語言進行教學。這種模式稱之為:浸入型雙語教學。

學生剛進入學校時使用本族語,然后逐漸地使用第二語言進行部分學科的教學,其它學科仍使用母語教學。這種模式稱之為:保持型雙語教學。

學生進入學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語,然后逐步轉變為只使用第二語言進行教學。這種模式稱之為:過渡型雙語教學。

(二)獨立學院開設雙語教學的重要意義

教育部在2001年4號文件《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力爭在三年內,外語教學課程要達到所開課程的5%-10%。而時隔幾年,2007年,《組織行為學》才開創了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的雙語課程。雙語教學在獨立學院的大膽嘗試意味著什么呢?

1、雙語教學體現了我校培養復合實用型人才的教學宗旨。作為獨立學院,其辦學宗旨及開設的課程一定要符合學生的發展方向及注重技能的培養,打造實戰型、技能型人才,更能經得起社會的磨練和摔打。因此,以英語教授專業必修課的成為獨立學院的一大強有力的教學特色,在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水平的同時,以專業課程的具體知識內容來激發學生的多維度、發散性思維,而《組織行為學》的學科特點即是以行為學、心理學和管理學理論知識為交叉的,在此門課程教學中應用全英文多媒體電子教案、全英文階段測試試卷使學生掌握專業課程知識。

2、雙語教學開創了全新的“教”與“學”的思路。雙語教學開創了英文的、專業的“教”與英文的、專業的“學”的全新思路。學生通過對原版教材的提前預習及仔細閱讀,授課老師通過對英語原著進行英語解釋,讓語言由一種工具演變為一種思維方式,以英文的思維方式思考國外的原著學科,不但在學習、理解和消化方面更直觀、更接近,而且更易掌握專業術語和模型分析。

3、符合現今高校教育的趨勢。根據國家教育部每年對全國各高校提出的新高度和新要求,我們不難看出雙語教育勢必成為今后高校的主要教學模式,而且在未來不久也必將雙語教學普及到更廣泛的教育形式中去。及早的嘗試雙語教學,大膽的提出雙語教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早地應對變幻莫測的教育環境成為不可回避的趨勢。

二、雙語教學在獨立學院開設的背景分析

21世紀,可以說不會使用計算機和英語兩項技能的人已經成為了新一代的文盲,在“地球村”里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計算機作為硬件媒介,英語作為軟件媒介是接通國際頻道的唯一方式,缺一不可。因此,無可厚非的,在整個大環境下,我們所有傳統的思維、學習、工作的方式都將得到徹底的顛覆。

(一)校園背景

校園作為雙語教學的第一基地,應努力營造出濃厚的校園外語學習氛圍,設立雙語教學的學科興趣小組,在課堂交流與興趣小組互相學習當中,體現以外語傳遞的專業知識信息、思想交流、情感表達的功能,讓學生提高英語綜合交際技能和多維度思維技能。

(二)師資隊伍背景

學校應做到將外籍專業課老師、海歸派老師及有中高級職稱的專業理論與實踐操作性強的老師進行合理配比,既體現出教師隊伍的外語應用水平,又發揮出專業的專攻能力。

(三)學生素質背景

對學生進行多方位的職業模擬訓練,使其體會到朝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實戰型人才方向發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幫助學生養成逐漸使用英語作為學習專業課的工具的學習習慣。

三、獨立學院實施雙語教學的對策建議

(一)利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造的方式

由于雙語教學從對學校、師資、學生和教學硬軟件等多方面都有著較高的實施和操作要求,所以,僅靠學校自身條件想搞好雙語教學是相當不易的,因此,唯一的一個便捷途徑即是多多取經,指的是從雙語教學經驗豐富的名高校引進教學模式和方式,甚至是一樣的學科借鑒一樣的教材,一樣的教學大綱,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環境把他校優秀的東西消化吸收后,再自行改變創造,將其模式和方法變為符合自己特色的模式和方法,無論是從課程開設實施條件、師資配比結構、語言環境的營造等方面都加以改善。并將一門雙語教學的學科成果逐步的擴展和滲透到其他相關學科,最后帶動非相關學科。

(二)結合本校情況選用相應的教材和教學方法

雙語教學所體現的一個特點在于教材的選用和老師授課的方式方法的結合。

第一種,根據學生水平,可選用全英文原著讀本,老師授課使用全英文電子多媒體課件,較困難的知識點輔以少量中文做出詮釋。

第二種,根據學生水平,可選用80%英語原著,20%重點難點中文翻譯的合編讀本,老師授課采用全英文電子多媒體課件,授課語言為70%英文,30%中文。

第三種,英語原著與中文相應翻譯采用五五開對半形式的教材,老師授課語言也由70%的英文比例降至50%左右。

當然,根據教學效果及學生的適應情況來決定是否在將來的教學中將現在的教學方式調整為另一種,調高或者調低。

(三)利用學科特點適時地培養學生興趣

無可否認,對于獨立學院的學生來講,雙語學習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首先獨立學院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意志與理論基礎都相對于各重點高校的學生更為薄弱,學校開設出雙語課程好比給他們的學習和畢業筑上了一道無形的高墻,難以逾越。

因此,利用學科特點來培養同學的學習興趣就體現得更為緊要。例如,《組織行為學》教學過程是非常有趣而生動的,它的每一個專業術語,每一個知識定義都來自工作、生活、學習,甚至任何環境中,它顯得和我們那么貼近,我們是那么熟悉它,只是同學們從來沒想過原來這也一門科學,原來我每做一個動作,每出一言一行都是有定義和理論來界定和解釋的,每一個思維過程都是有模型可以來模擬的,本門課正是通過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些學科特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

(四)開展環境模擬或外出實踐活動

根據學校條件,適時適當的開展環境模擬或是外出實踐活動是相當必要而且有效的。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實踐活動和根據具體情況模擬出來的場景,能更生動的使學生除掌握課本理論外,掌握實踐技能。

(五)學校應搭建利于雙語教師教科研水平提高的平臺

學校應搭建一個適合雙語教師交流、互動,發揮和展示自我的一個舞臺,不僅在教學上體現優秀的教師風采,同樣也需要在科研方面結出累累碩果,創建出一流的雙語教師團隊。

雙語教學的開設及實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成功,當然這里所指的成功即是學生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而教師同樣能上升到一個嶄新的教學高度,這便這種教學模式開設的成功所在。因此,雙語教學還有很長的路需要我們探索。

參考文獻:

1、王斌華.雙語教育與雙語教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孫玉芳.高校課程考核管理實與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8(2).

3、程蕉.教育國際化視野下的高校雙語教學改革[J].當代教育論壇,2008(2).

4、俞福君.從學生滿意度看高校雙語教學[J].理工高教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