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輿論與外交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21 03:34:00
導語:公眾輿論與外交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美國稱自己為世界上最民主的國家,華盛頓說美國是一個自由、民主和偉大進步的國家,為人類社會樹立了一個始終由正義和仁慈所指引的民族高尚而新穎的榜樣。而布什又宣稱美國既有道德標準又有手段去維護世界和平,他們是這個星球上唯一能夠團結和平力量的民族。正是這種自命不凡和唯我獨尊的心態促使美國不僅要在國內推行民主,還對國際社會輸出民主,想在世界范圍內實現美國統治下的和平和民主。民主離不開公眾,而輿論又反映了廣大公眾心目中的思想意識和政治文化。因此,公眾輿論就必然會對美國外交產生影響。
關鍵詞:公眾輿論美國外交民主現實主義自由主義
美國自詡為上帝的選民,負有拯救人類的偉大歷史使命。自從十七世紀英國清教徒大量移民北美新大陸之后,美國人就想在這里建立一個山巔之城,因為他們在英國飽受宗教迫害,為了實現自己心目中的宗教理想,他們迫切需要一片凈土。經過漫長的歲月,隨著人類航海技術的發展進步,他們終于實現了心中的夢想,找到了一直向往的凈土,而這塊凈土就成了現在的美國。美國人認為自己特別受到上帝的青睞,他們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優秀,他們是例外的,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楷模。正是由于這種自命不凡和唯我獨尊的民族優越感,美國不僅要在自己國內實行民主,而且還要向荒野傳播文明,即向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輸出民主,想建立一個以美國主導下的世界民主體系,而美國就是典范,其國家形象高高在上,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卻演變成兩種不同的主義思想,即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
現實主義認為,普通公眾對外交事務和國際關系普遍都是漠不關心和缺乏了解的,就算他們想關心也沒有足夠的知識和技能對國家外交事務做出理性而明智的判斷,有時候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如此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普通公眾往往束手無策,很多問題都只看表面,根本就無法透過現象認識本質,而且他們對外交政策和國際關系的看法變化無常,情緒容易沖動,立場缺乏穩定性,從這方面來說,普通公眾根本就不應該干預國家外交。就像李普曼所說的那樣,普通公眾整天為日常生計而奔波勞碌,他們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去關心國際關系,即使有興趣也沒有能力獲得準確可靠的知識和信息。從表面上來看,公眾輿論確實具有無知和搖擺不定的特點,無論是沒有興趣也好,還是缺乏知識也罷,公眾輿論都可能隨時間而劇烈變動。再說普通公眾大多是基于道德觀念來判斷外界事物,大多時候都容易感情用事,也有從眾心理。普通公眾的政治態度與他們的價值觀之間僅存在著極小的關聯,對公共政策就不應該具有約束性,因為找不到一個真正的思想體系來規范公眾的參政行為,所以公眾輿論從理論上就不應該對國家外交施加過多的影響。在摩根索看來,好的外交政策的理性訴求從一開始就注定不能依靠沖動和非理性的公眾輿論。美國的建國元老們似乎早就發覺了這個問題,于是他們就將國家外交權力交給了參議院,而不是眾議院。因為美國的參議院不是直接由普通老百姓選出來的,而是由各個州指派的,可以說是精英中的精英。再說參議員一般任期都比較長,每兩年只改選其中的三分之一,這樣就可以保證參議院的相對穩定。相對來說,眾議員直接民選出來,普通公眾總體上的知識水平也可能不是太高,這樣對國家外交這種頭等大事顯然是參議員比眾議員合適了。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既然美國自稱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國家,而民主要建立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基礎之上,離開了公眾又談何民主?獨立宣言體現了自由主義天賦人權的思想,人民是主權者,權力屬于人民,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政府和政府官員應該對人民負責,因此,像國家外交這種頭等大事就必然離不開普通公眾的參與。正如林肯所說的那樣,民主政府必須要遵循選舉人的意愿,一切都要以人民的意志為轉移。公眾的情緒就是一切,美國依靠公眾的力量而無往不勝,若離開了公眾美國就必敗無疑。國家利益必然體現人民利益,不可否認,普通公眾對國家外交沒有太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和精英團體是有一定差距。精英團體大多是名牌大學畢業,即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已從事國家外交事務多年,經驗十分豐富。他們往往具有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嚴謹細致的外交分析能力,這對做出正確而明智的外交政策確實是一大保障。相對來說,公眾群體在這一方面確實是有所欠缺,也可以說有很大不足,但是政府也應該有責任教育廣大人民,讓他們了解國內外的形勢狀況,大眾傳媒就是一種很好的手段,國家可以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和學術演講等方式來提高廣大人民的參政素質和知識水平。只要把握了主要矛盾,我相信集中千千萬萬普通公眾的智慧,國家一定能做出明智的外交政策。就如所說,群眾最有發言權,我們應該集思廣益。另外,康瓦斯發現所謂公眾輿論的高度不穩定其實是由于民意測驗中所提問題的模糊性所造成的,問題不在公眾,也就是說普通公眾的頭腦還是清醒的。既然一個國家能夠獨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然有某種共同的東西在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持,就像我們中華民族就有堅定不搖的國家認同。同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廣大人民群眾必然會在各自心底深處存在著某種特殊的文化認同,正是這種認同感把他們系在一起而成為一個國家,這是不可動搖和磨滅的,而公眾輿論卻正是反映了這種思想意識。政府應該順從廣大人民的意志,這才是一個真正民主國家的根本所在。因此,公眾輿論理應成為國家外交的基石。
在現實的國際社會中,公眾輿論在國家外交上起到了很大作用。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后,公眾參與國家外交事務的意識越來越強,許多國家的執政者都努力爭取人民大眾的支持,竭力把戰爭的責任推到其他國家身上,以便贏得民心。
舉兩個典型的例子,美國一開始發動朝鮮戰爭的時候,公眾對政府出兵的支持率高達82%,但是后來隨著美軍死亡人數的增加,戰爭支持率大幅下降,到1951年聯合國軍反攻并在三八線附近對峙的時候,美國公眾對戰爭的自信心逐漸恢復,隨后交戰雙方開始談判,公眾似乎看到了戰爭結束的希望,戰爭支持率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然而不幸的是談判一直沒有結果,美軍傷亡人數越來越多,戰爭支持率又急劇下降到36%,最終美軍被迫撤出了朝鮮戰場,從以下的民意測驗中就可以看出公眾輿論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國家外交,抉擇者在制定國家外交政策的時候就不得不考慮普通公眾的態度和反應,尤其是會對普通公眾學習和生活造成巨大影響的世界大事。
朝鮮戰爭過后不久,美國公眾又心照不宣地想在東南亞滲透,以便獲得更多的國家利益。大多數美國人都相信冷戰政策對保衛美國在越南的國家利益和輸出自由民主是很有必要的,正是這種思想驅使美國發動越南戰爭,但越南戰爭結果卻成為美國人民心中永遠的傷疤,強烈沖擊了美國一向自命不凡和唯我獨尊的民族優越感。越南戰爭的失敗就像美國人發了一場噩夢,強烈震撼了美國人民的心靈,促使美國公眾的思想意識出現多樣化,對美國外交造成了巨大的挑戰。
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都表明公眾輿論與美國外交緊密相連,可以說公眾輿論是外交政策的依據,公眾輿論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對政府官員起到制約作用,即決策者必須考慮普通公眾的態度,有些時候往往特別敏感。現在是選票的年代,可以說總統和議員都非常關心自己在總體上受公眾支持的程度,也就是他們在廣大人民心目中的威望。
總的來說,美國外交離不開公眾輿論的參與,普通公眾也可以影響國家外交,這也是國家民主的體現。
參考文獻:
1.孫蘭英.大眾傳播與當代美國政治文化的全球擴張.鄭州大學學報,2006
2.徐海娜.大眾傳媒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環球視野,2006
3.袁小紅.公眾輿論與美國對外政策.理論探索,2005
4.王玉林.試論影響美國外交決策的因素.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04
5.李艷輝.談公眾輿論對美國外交決策的影響.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3
- 上一篇:外國的對外政策研究論文
- 下一篇:大學生村官學習十七屆四中全會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