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美學精神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07 04:58:00

導語:東西方美學精神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東西方美學精神分析論文

1.引言:轉型的焦慮

一個時期以來,中國傳統美學的現代轉型(也作現代轉換)問題提上議事日程,在美學由“熱”轉沉寂后成了“沒有熱點的熱點”,在眾說紛紜中表征出中國當代美學研究者的焦慮與急躁。

在這里,我們從哲學文化整合的發展趨向中得到了啟示,在思維方法論的關注中找到了方向,在尋求內在精神融通、整合的理論重構過程中看到了希望,而此中比較研究的科學方法論無疑是架起古與今的必經的橋梁,是東方與西方互通的航船。就東西方美學的發展趨勢來說,就是在東西方美學傳統之間對話、交流、交融,在遠古與現代美學內在闡釋、對比研究的基礎上,在縱向歷時比較、橫向共時對照以及縱橫交錯網絡性復雜比較研究中,從而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同中求通。也就是說運用比較研究這一科學方法論原則潛入東西方自古至今的美學遺產,在條分縷析出其中具有活力因子的基礎上,尋求東西方美學精神的融通,從而整合出新的辨證理論系統。

2.精神整合:美學轉型的曙光

東西方哲學、文化精神融通、整合的發展主調無疑給焦慮中的美學研究以“新世紀的曙光”。

2.1“整合”的源起及當代意蘊

整合作為普通詞語首先運用在數學(積分、積分法)和物理學(匹配),并已涉及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從哲學意蘊上運用“整合”一詞最早要推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他在論述進化論哲學時第一次使用了“整合”(注:斯賓塞最著名的進化論公式(即“進化是經過不斷的整合與分化,是從不確定、不協調的單純性到確定的、協調的繁雜性的變化”)認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包含著分化階段和隨后的整合階段。)。隨后,他又將之運用到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和哲學,從而使“整合”一詞廣泛應用開來。

在當代社會實踐中,整合已成為顯態的重要表征。其一,整合是當代國際社會實踐的指向性之一。不可否認,當代社會依然有沖突、有分化。然而,綜合乃至整合作為主題正在悄然興起。全球經濟——政治——文化的一體化,業已在全球范圍內艱難地形成愈來愈發達的網絡,產生愈來愈強有力的功效。全球生態問題的提出及其對策的制定與實施,預示著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整合趨勢。人們愈來愈自覺認識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是一個整體推進的過程;系統的整體協同、各系統間及系統內部的整合是其最內在的、最重要的趨勢和特征。其二,整合是人類主體性的趨向之一。主體性的整合與人類社會的整合是同步發展的。人類主體性的一般歷程是:原始主體性——異化主體性——自由主體性。當代人類正處于由異化主體性向自由主體性躍進的特殊階段。當代人類主體對象化所實現出來的種種整合事實,無疑體現著主體性的整合。與此同時,人類主體性本身的整合趨勢,在對象化過程中,不斷地內化、積淀:認識及思維中,尤其是創造性思維中的整合;在精神活動中理性與非理性因素的整合;在價值重建中,人們的終極關懷、終極價值對價值觀念的整合作用;人格境界中的最高整合——天人合一,等等。在當代整合已成為人類自由主體性的普遍本質特征,整合趨勢已孕育于人類現實主體性之中,雖然其普遍性程度尚有歷史局限性。其三,80年代中期以來,整合一詞被創造性地運用,在許多學科中提出了很有建設性、頗具學術價值的整合概念及有關理論學說。整合概念的廣泛引用,使我們對部分與整體、要素與系統、外與內諸維度的運動變化過程換了一種新視野,尤其在哲學人文學科中,整合概念的創造性運用,成為哲學人文學科現代化的重要一環。簡言之,整合概念及其整合哲學的自覺形成,是對科學的辨證思維方法的一種具體落實。

2.2東西精神整合:世紀之交哲學、文化等發展的主調

20世紀回眸,東西方哲學都經歷了或正在經歷著以往任何世紀都沒達到的危機。與此同時,我們并不悲觀,因為東西方哲學文化中具“優等”因素的融通、整合已經開始?!拔覀兯獎摻ā⒕喸斓闹袊F代新文化……是對世界各民族優秀文化的新的綜合;這種綜合不是新舊文化的雜糅,不是中、西文化的調和,不是世界各民族文化機械的拼湊,而是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礎,并從現實生活中吸取激情,不斷地選擇、融化、重組、整合世界各民族優秀文化的特質而實現的新的文化‘突變’,由此產生出與中國相適應的文化新特質、新結構、新體系?!保ㄗⅲ核抉R云杰.文化社會學.山東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24頁)“哲學發展史上有一個不同于自然科學的現象,即不論其地域的、民族的淵源多么復雜、多么差異迥然,都會在其發展演化的歷史過程中相互融通、吸收,并都會在這種相互融通中得到發展,從而超越自身,也超越對方,這似乎是哲學和文化自身發展的一條規律?!保ㄗⅲ簞W智.中西融通:世紀之交中國哲學的主調.陜西師范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

具體說來,整合表現為本世紀“對話”關系與整合趨向在當代人現實生活層面上初露端倪。

“對話”是人類與自然、社會和歷史相溝通的生存方式,從而帶有人類學本體論意義。它不僅消解并超越了抽象普遍性對人的統治,使普遍——特殊結構向整體——部分結構轉變,而且還消解并揚棄了人的自我中心化結構,使人的存在獲得了開放性和獨創性(對話者參與了意義的生成)。同時,它還使得不同視野的整合成為可能。對話雙方的地位和獨特視界,決定了二者之間的平等性和相斥性。他們有可能通過互斥所形成的張力來限制各自的自我中心化擴張,打破抽象普遍性的壟斷和支配。這種互斥性恰恰蘊含著整合的要求,對話雙方彼此都同時擁有發言權,才有可能把各自的視野整合起來。雙方視野的獨立,則使整合成為必要,視野獨立意味著一方不能被還原和歸結為另一方。這種不可替代的關系,決定著兩種視野的互補性??傊瑢υ掃^程實際上是兩種尺度的相互矯正和耦合,其結果是消解自我中心化結構及其所帶來的獨斷化,并在此基礎上,使兩種視野在互參行為中自覺意識到各自的局限性從而容忍對方的存在并融為有機整體。因此,對話關系的出現,預示著人類的一種更加健全的存在方式的崛起。

“對話”關系的直接后果從人與自然和人與人兩個維度上得到體現。人與自然的關系經歷了從受虐、施虐到平等的演變軌跡,即人類開始企圖超越人與自然之間的主奴關系模式,走向一種共生并存的新型對話關系。雖然這種企圖在實踐上尚有相當距離,但在反思層次上它無疑已逐漸成為有識之士的共識。生態倫理學與生命倫理學的興起就是明證。此外,在人與人的維度上對話方式主要表現在當代國際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的普遍交往之中。G·巴勒克拉夫提出“新的歷史觀”,以此取代“歐洲中心主義”的偏見。

在哲學文化界,隨著國際交往普遍化的提高,整合就成了這種多元文化互補格局的顯態表征。當代人類文化的沖突和碰撞,為不同文化系統實現自我意識提供了契機。因為作為一種互參行為,沖突的每一方都既能找到理解對方的先在結構,又能找到理解自身的中價(這其實就是一種深刻的比較參照行為)。在這種對話關系中,彼此既相互限制、又相互補充。每一方都既消解自我中心傾向,又不放棄自己的獨特話語,從而使互補整合關系的確立成為現實的可能。體現在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歷史進步與道德完善等一系列兩極對立關系中的各種沖突、對立,通過對話而實現整合,這也正是21世紀人類歷史發展的最迫切的要求,也是未來的希望所在。可以相信,20世紀遺留給21世紀的種種問題,將有賴于這種整合的真正實現。

2.3精神整合的趨向與美學“轉型”的可能性

面對哲學文化在對話關系基礎上企求精神整合的未來趨向,美學如何創造性地作出調整與適應,這是當代美學工作者的最前沿的課題。然而,我們不禁捫心自問:“對話”關系的雙方均是持之有物的,在中國,除了傳統美學之外,如前文所論,我們還有什么可以作為與他者對話的前提?無法否認的是,東方美學特別是中國美學,并不缺少與西方美學并駕齊驅的范疇和體系,但是,至今我們對這個古老的美學形態的挖掘還十分不夠。可見,“對話”關系的真正確立在東西方美學研究(其它如經濟、哲學、文化等亦如此)視野中仍非易事?;蛘哒f,還需要相當長的時期才能實現。

況且,“對話”關系的真正確立并非目的,而僅僅是必要的前提而已。最終實現東西方美學精神整合才是“對話”的真正旨向。如此看來,東方美學(尤在中國)若要在沖突、碰撞中實現精神整合更非易事,因為她首先要挖掘傳統,重新闡釋、轉換傳統話語并真正確立自己平等的“對話”關系地位。其次,面對的才是創造性地回應西方美學的挑戰、未來美學的要求。中國美學能夠站在平等“對話”關系的相應位置,吸融東西,容納古今并最終以吞吐宇宙文化精華的精神整合美學理論形態的形成來回應時代的要求。可以說,精神整合之路,無疑是中國當代美學“轉型”的希望之路。

3.比較研究:尋求出融通、整合之路

精神整合的實現過程,即該方法論系統在主體內在心靈上的展開過程。此間,“對話”等關系的確立是前提,比較研究方法論是必由之路,辨證思維建構方式又內在于比較研究的運思行程之中。

3.1比較研究的雙重目標

美學之比較研究的目標是雙重的,即美學史范疇內的目標和美學范疇內的目標。美學史范疇內美學之比較研究的目標和任務,即通過對幾種美學體系進行比較研究,揭示人類審美現象的共同規律和本質,揭示他們的美學傳統之間的差異性及各自的個性特征。這里就牽涉到一個可比性的問題,也就是確定比較美學具體研究題材的問題。這里有一個原則,即只要有助于上述美學史范疇下的比較美學目標的完成,任何一種可比性標準都是可以接受的。只要這種可比性標準能夠把人類在以審美眼光觀照自身或異已之物時對諸如美的本質、審美問題、審美創造等問題作為比較研究的基礎,以求從美學理論本身的角度去把握人類審美現象發展的普遍規律和各個美學體系的審美個性。這種標準除了能夠完成美學史范疇下美學比較研究的目標外,還與美學范疇內的比較美學的研究目標密切相關。

由此看來,比較研究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一旦選錯了比較的對象,其后果是不可設想的。比較研究必須建立一種科學的歷史的可能性的比較立場。必須考慮相通或共同的文化背景。今道友信說:“產生比較的理由與一切哲學相同,可以說自“驚奇”(注:(日)今道友信.東方哲學美學比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頁),這種“驚奇”就是對文化差異、民族個性和獨特精神的認同。所以“所謂比較研究,我認為本質上應該把以各種不同的語言為母語的許多人得以作為對話場所的那些共同主題作為研究的線索,使我們成為對世界更加開放的研究者。其中,應予比較的項目及軸心的設定,文獻學的實證考察以及邏輯的論證這三者是必須確保的條件”(注:(日)今道友信.東方哲學美學比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頁)。

誠然,美學史是美學的具體展開,美學是美學史的總結,美學史范疇下的美學比較研究自有其獨立的價值。但比較美學研究范疇不應囿于此域,而應當超越美學史的范疇并指向其最終目標:新美學的創造(即本文所倡的精神整合理論的重構)。美學范疇內的比較研究與美學史范疇內比較研究價值取向不同。美學史范疇內的比較研究將不同時代、不同體系的美學思想辨異同、判得失,其目標是把握共性,揭示個性;美學范疇內的比較研究目的是為了汲取靈感,吸收“優等”美學精神,以求得對一些根本性美學問題的新解決,從而推進美學本身的演化和進展。

總之,從美學的比較研究的雙重目標看,比較美學旨在追求多姿多彩的個性化的(主要指民族性而言)新美學體系的創造以及世界范圍內的自由討論氛圍的形成。由此可以看出,比較研究之于美學的創造是無可或缺的,沒有這座橋梁的中介作用,就沒有融合的可能,也就沒有新美學理論的創立、美學困境的解決、美學的現代轉型可言,也就沒有美學的發展可言。

3.2比較研究與美學精神融通、整合

黑格爾說“假如一個人能看出當前即顯而易見的差別,譬如,能區別一支筆與一頭駱駝,我們不會認為這人有了不起的聰明。同樣,另一方面,一個人能比較兩個近似的東西,如橡樹與槐樹,或寺院與教堂,而知其相似,我們也不能說他有很高的比較能力。我們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異中之同和同中之異?!保ㄗⅲ海ǖ拢┖诟駹?小邏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253頁)

同中求異即著力發掘中西美學之不同的地域、文化與民族特征,異中求同,則盡力發現代表不同地域、文化與民族的中西美學所體現出來的人類審美活動和美學發展的共同規律。在此基礎上即著力于“同中求通”,其旨在于東西方美學實現融通性精神整合。在這里,“求通”即必須選定東西方美學可以比較的共通問題,必須著眼于人類共通的根本經驗和基本理念,尤其是東西方對心理、情感、倫理的認識。只有在精神深處獲得一種溝通,外在的不同概念才能融解。與此同時,“求通”的完成還必須依據相互歷史的互補意圖的批判性的實現而設定人類的立場。因為無論多么優秀的文化都是在一定范圍內的。從全人類的立場看,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能是自律自足的。希臘羅馬文化由繁榮走向衰落,印度、埃及文化由燦爛走向落后,中國文化由發達走到今天,完全可以預見,歐美文化(現時態的)總有一天要走向相對衰微的時候。因而在現代世界,拯救民族文化和民族美學的唯一策略,即站在開放的立場,通過東西方文化和美學的批判,從而確立一種新的美學原則。王國維是最早實踐同中求通的美學家。

基于此,我們認為求同存異的美學比較,最終將導致一種封閉性結構;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美學比較能夠形成一種開放性視野;同中求通的美學比較才能最終導向美學發展的融通性精神整合之路。

4.比較研究:辨證思維與理論重構

以比較研究為科學方法論指導的東西方美學融通性精神整合的過程即明異同、同異之中求通的過程。而從異中求同(亦即由“多”而“一”)到同中求異(由“一”而“多”)的完成恰恰暗合了從具體到抽象,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思維重構過程。其中同中求通、異中求通的要求自然地內在于異中求同和同中求異的思維行程之中。同時,辨證理論建構過程中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式跟抽象上升到具體的建構方式是相協同的。

4.1異中求同,由多而一

融通性精神整合性理論系統首先是由多而一、異中求同的。整合性理論系統,顧名思義,它就不僅僅是西方的、中國的或印度的獨立的美學理論系統;但是,它又以比較雙方或多方的“優等”美學精神為基礎。因為不包含東方智慧的美學是“某種程度的失落”;同樣,沒有西方概念明晰、論證嚴密、體系嚴整的美學體系,美學發展也無法設想。當然,也并不是各種美學體系簡單相加就可以形成精神整合性理論系統的。若干個“一”用算術方法相加,結果只是一個多數,而不可能是“一”。當然,精神整合性理論系統作為一種新的理論必須是一個整體,必須是“一”。我們可以把整合之前的各種美學體系的“一”稱為“小一”,亦即“異”,而把整合性理論體系的“一”稱為“大一”,亦即“同”。從這一角度看,“大一”由諸“小一”集合起來,是“小一”的繼續,但是諸“小一”的集合直接結果只能是“多”,是一種量變。要使諸“小一”的集合成為“大一”,那必須是一種質變,必須經過否定或揚棄的過程,即辨證思維的由感性具體上升到抽象的過程。

實際上由諸“小一”經否定而達到“大一”的過程,在邏輯上就是抽的過程。清初畫家石濤的“一畫”說也可以說明諸“小一”經否定、揚棄、合取并行而質變的過程。其核心即“擔盡奇峰打草稿”。我們不妨將眾“奇峰”比作諸“小一”,而“打草稿”即否定、揚棄的過程。藝術創作中即將諸“小一”內化、升華的過程,而“搜盡奇峰”與“打草稿”的完成即意味著諸“小一”經否定、揚棄而獲得“大一”的出現。可以看出不辨異同,就無從進行抽象,而如果沒有比較的研究方法,也就無從明辨“異”“同”。在這里,比較研究中的“辨異同”,恰好在方法上構成了整合性理論系統建構的必要條件。至此,融通性精神整合理論重構過程完成了由具體上升到抽象的邏輯行程。東西方美學遺產中諸種美學體系的“小一”均在人類審美現象的某些特定領域把握了相對合理的層面。但是由于眾多原因,東、西方均難以宏觀、全面地把握人類審美特質的個性特征和共同規律。只有在比較研究它們各自的“同”與“異”的基礎上,經過否定、揚棄的過程,才能初步尋求諸“小一”的共“同”之處,并在此基礎上著眼于“大一”的歸納與升華。東西方美學遺產中諸種美學體系的“小一”的合理因素在現代參照系中經價值厘定之后,經抽象上升成理論形態的元范疇,期待著創造者獨特個性在內在心靈上展開。美學轉型完成對傳統美學的價值厘定,進而尋找到東西方現代視野下的中介后,才在思維行程中完成理論建構的第一步。

4.2同中求異,一中涵多

融通性精神整合理論同時又是同中含異、一中涵多的理論。它是一個有機整體,那么這個“一”就是抽象的、無差別的“一”,或者說是純粹的“一”。這個“一”必然像黑格爾的邏輯起點的純粹的“有(Sein)”一樣,它在一方面是無所不包的,同時在另一方面又是一無所有的。所以它必然會直接地轉化為無。按照邏輯學原則,一個概念的抽象程度越高,它的外延就越大,同時這個概念的內涵也就越少,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成反比。因此,一旦美學理論的“一”的抽象程度達到了最高點,它作為概念的外延便接近了無窮大,相應地,它的內涵就接近了零。內涵近于零的美學理論,就不成其為美學理論;它不可能作為實際的歷史存在,也不具有存在的價值。柏拉圖論證過絕對純粹的“一”是不可能存在的?!蹲髠鳌分旋R晏子與國君的對話也說明了這一問題。齊景公對晏子說:“唯據(寵臣梁丘據)與我和夫?!标套诱f:“據亦同也,焉得為和?”齊君說:“和與同異乎?”晏子說:“異……今據不然,君所謂可,據亦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标套铀f的“專一”同樣是不應存在的。

由多而一(或異中求同),我們抽象、概括出“一”和“同”。否則,就只能是雜亂無章、各自獨語的多個體系并存的混亂景象。同樣,如果把美學理論看作抽象的同一,那么整個美學理論又變成一大袋馬鈴薯。從外表的口袋(抽象)來看,它是“一”,而從其內容(具體)看,它們仍然是一堆雜亂無章的“多”。如果要想把整個美學理論體系看成有機的“一”,那么勢必要把認識再深入一個層次,由抽象上升到具體。也就是從同中求異,展示開那些各異的部分是怎么樣即互相拒斥又互相滲透地構成為有機的一體的,亦即包含了異的同或者包含了多的一。怎樣才能使認識深入一個層次,從而由同中再看出異來?這就需要比較研究要深入下去,運用抽象上升到具體、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理論建構方式。

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關鍵是邏輯起點的確定,確定了邏輯起點,便開始了以邏輯為中介、各范疇對立統一的辯證運動過程,這個抽象范疇不斷向具體范疇的上升過程,是一個綜合的過程,表現為后一個概念是前一個概念的綜合和發展,是在前一個范疇規定的基礎上,再補充上新的規定,因而是一個豐富化、全面化的過程,是一個比一個范疇更具體的過程。通過辨證思維的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邏輯運動行程指明了人類審美現象的內在規定性及發展的規律性。同時,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邏輯方法,既是思維把握具體對象的一種認識方法,又是構成科學理論體系的重要方法之一。即將最簡單、最普通的、內容比較貧乏的抽象規定作為該門學科的理論出發點,然后,使這些最一般的定義和原理在整個敘述過程中不斷深化和豐富,同時又以越來越具體的內容加以充實,直到這門科學的研究對象得到完整的闡述為止。這一豐富與具體的展開過程也就是理論建構的過程。融通性精神整合美學理論系統的建構過程就是在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思維行程中完成的。此中由感性具體到抽象規定的結晶、邏輯起點的確立、抽象范疇的具體展開等問題均是整合性理論系統建構必須面對的問題。

此外,就是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辨證思維方式,二者統一反映在美學發展史上即邏輯質點與歷史關節點同一。“美學發展史上的理論質點,相互間有著同一性和內在聯系性,但又是新質獨具、個性鮮明的,它們反映的不是流水形態的歷史,而是濃縮形態的、典型形態的歷史,……。這種邏輯質點與歷史關節點的同一,是一種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的概括性同一、典型性同一,它省去了非本質的枝節,不關緊要的過渡,達到了邏輯與歷史更真切的對應,達到了邏輯對歷史更本質、更深刻、更明晰、更簡潔、更概括、更集中的反映,并導致理論質點所包孕的各種美學規律更為鮮明突出,其真理度也就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保ㄗⅲ涸ι?西方古代美學主潮.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44、7頁)但是邏輯方法與歷史方法又是不同的。因為邏輯以純粹的形態來反映對象,而“歷史的形式以及起擾亂作用的偶然性”導致兩者的不同。這是非常危險的地帶,一旦邏輯脫離了歷史,邏輯推演沒有了歷史的對應,那么邏輯的行程就蛻變為無意義的語言游戲。因此,整合性理論系統的建構過程,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尋求“邏輯質點與歷史關節點同一”的過程。同樣,整合性理論系統沒有“史”的對應與支撐只能是無價值的臆說了。

可以推斷,無論是由異而同的抽象范疇的獲得,還是由同而異的理論形態的建構,東西方美學研究者得到的結果仍然是各異的。西方美學與中國美學因各自文化資料不同,創造個性各異,其抽象的第一個結果即元范疇就形態各異,在此基礎上的辨證思維建構方式的展開更是各放異彩,相互映輝,其結果理論形態就必然地導向了各自的民族個性。這種“相異”的充分發展必然歷史地導致新一輪“轉型”的開始。從這個意義上說,“轉型”是人類生活生生不息、具有無限生機和活力的文化現象?!稗D型”是時時刻刻已經發生著的事實。因此,我們不必感到慌張與焦慮。

至此,東西方美學在相互吸融、相互補充中經感性具體上升到抽象(或異而同)、抽象范疇又在上升中具體展開,并遵循著邏輯與歷史的統一。從而形成美學精神融通性整合理論體系,從而實現了傳統美學的現代轉型,實現了美學困境的“轉型”。而從思維內核上看即實現了方法論的轉型。

4.3同而異,異而通

在同中求異、由抽象上升到具體展開后,抽象的、純粹的“有(Sein)”獲得了豐富的內涵。理想形態的東西方美學精神融通性整合理論系統在邏輯展開中獲得了完整的理論形態。但無可否認的是,不同的心靈主體由于其文化背景不同、生活資質相異、方法論指導有別等因素的制約,同樣是面對東西方美學并企圖宏觀、全面地占有豐富的美學質料以建構東西方美學精神融通性整合理論體系,但是,其結果必然是形態各異。

古人云:“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之謂和,故能生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人雜,以成百物”(注:國語·鄭語)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注:論語·子路)由此可以看出,同而和能促成事物的發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僅不能使事物得到發展,反而會使事物衰敗。因此,可以推想經異中求同而又同中求異后的美學理論體系,其結果必然是各異的。然而,這種各“異”的現象又是健康的。因為無所不包的美學體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與此同時,各具特色的美學體系因各自面對的審美實踐的現實情況不同,故其理論形態的發展必然導致相互間的“異”的加劇。各“異”的美學體系的沖突、碰撞又促進了彼此間的交流、融合、融通,新的一輪美學精神整合之路又開始了。如此矛盾發展,美學理論體系才能不斷“貼切”地把握住人類特有的審美現象的特質。

羅素曾說過,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過去已經多次證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希臘學習埃及,羅馬借鑒希臘,阿拉伯參照羅馬帝國,中世紀的歐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則仿效拜占庭帝國。可以看出,一種文化之所以能吸收他種文化,往往是在兩種文化交往和商談中體現“和而不同”的思想的結果。歐洲文化在自身發展中吸收了各種各樣不同文化傳統的因素,但它不僅沒有失去歐洲文化的特色,而且大大豐富了自身文化的內涵?!爸袊幕瘡囊皇兰o至十世紀由于充分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中國文化仍然是中國文化,并沒有變成印度文化?!保ㄗⅲ簻唤?“和而不同”原則的價值資源.學術月刊,1997年第10期)由此看出,中國人是運用“和而不同”原則對待印度文化的。

美學的發展也同樣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則,因為無“異”之“同”必然是僵死的。比較研究東西方美學質料整合成的美學體系應該是因民族而個性各“異”的。在一定意義上說,通過美學體系的構建過程,可以展現思維者卓然不群的個性生命,以及所屬民族的崇高智慧,進而可以顯示人類精神的偉大,以開拓人類的心靈空間,以培育整個人類的文化品性。

可以說,“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亦即同而異,異而通)是美學發展的規律,取“和”而去“同”是未來美學的方向,整合東西才有新質的生成,才有美學理論的發展。因此,在東西方關系上,“求同”并不是主要的,明異求通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5.結語:“任重而道遠”

綜上所述,東西方美學發展到今天的無奈與尷尬的境地首先從世界哲學文化精神整合的發展趨向得到了啟示。其次,比較研究的方法論架起了東西方美學的橋梁并期望相互啟發、彼此滲透、融合,期盼最終走向東西方美學精神的融通性整合之路。依我之見,美學的現代轉型的實現并非易事;持“西方美學中心論”者與持“東方主義”者一樣,只能走向美學的自我封閉;僅僅叫喊美學困境、美學危機也無濟于事;提個諸如“中西化合”、“創造性轉換”等口號也只能杯水車薪;喪失信心,放棄美學研究并轉而將追求“精神家園”的熱情置換成“肉身之樂”的世俗性,那么,美學轉型就徹底喪失了希望。只有以踏實、開放的心態,思考東西方美學過去、現在和未來,才能發現線索,尋求突破口并最終力求實現美學的現代轉型。通過本文論述,筆者認為應充分重視方法論原則的核心地位。古人云:“欲善其本,先利其器”。可以說,美學現代轉型的過程就是獨有的、新的、科學的方法論原則的尋找過程。然而方法論之于美學現代轉型的重要性并未引起眾美學研究者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