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權的原則性論文
時間:2022-07-26 05:21:00
導語:國家主權的原則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
一九四九年之后,兩岸呈現分裂分治的局面。不過雙方當局在追求整合過程里,不管采取的策略或手段是如何,以統一作為目標的理想始終沒有動搖過。也因此,早期的軍事對抗,中期的統戰喊話,以及階段的交流互動,其目的也無非藉由不同的方式,而達到兩岸分而再合的目的。兩岸當局的政策非常明確指出了「統一」為其最終目標。作為臺北大陸政策最重要遵循的國統綱領,即在前言部份指出,「中國的統一,在謀求國家的富強與民族長遠的,也是海內外中國人共同的愿望。海峽兩岸應在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的前提下,經過適當時期的坦誠交流、合作、協商,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共識,共同重建一個統一的中國?!苟瑯恿袨楸本ε_政策指導方針的「江八點」談話,也在結論中說明,「早日完成祖國統一,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苟耆谝痪啪牌吣昃旁碌闹泄彩宕髨蟾嬷幸嘣俣葟娬{,「實現祖國統一,是海內外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心愿。中國共產黨人把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作為自己的重任,并為此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褂缮纤觯覀兛梢缘弥?,中國最終走向統一是兩岸自一九四九年分裂以來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標。期間雖然經過了兩岸當局各自采用不同的策略與方式,不過由于彼此接受的態度有所差異,也因而分隔近五十載,臺海兩岸依然是隔海而治。不過,中國統一的目標既是兩岸當局既定的政策,而且目前雙方也均有意舍棄用武的手段而改采和平統一的方式,顯見中國未來的整合其成功因素將系結在統一模式是否能為雙方所接受。但是統一模式固然重要,統一過程中如何將這些模式應用到各種不同層次的階段里,使得兩岸的中國人均能意愿強烈的接受,這也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壹、前言
一九四九年之后,兩岸呈現分裂分治的局面。不過雙方當局在追求整合過程里,不管采取的策略或手段是如何,以統一作為目標的理想始終沒有動搖過。也因此,早期的軍事對抗,中期的統戰喊話,以及目前階段的交流互動,其目的也無非藉由不同的方式,而達到兩岸分而再合的目的。
同時,兩岸當局的政策也非常明確指出了「中國統一」為其最終目標。作為臺北大陸政策最重要遵循的國統綱領,即在前言部份指出,「中國的統一,在謀求國家的富強與民族長遠的發展,也是海內外中國人共同的愿望。海峽兩岸應在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的前提下,經過適當時期的坦誠交流、合作、協商,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共識,共同重建一個統一的中國?!苟瑯恿袨楸本ε_政策指導方針的「江八點」談話,也在結論中說明,「早日完成祖國統一,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苟耆谝痪啪牌吣昃旁碌闹泄彩宕笳螆蟾嬷幸嘣俣葟娬{,「實現祖國統一,是海內外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心愿。中國共產黨人把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作為自己的歷史重任,并為此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褂缮纤?,我們可以得知,中國最終走向統一是兩岸自一九四九年分裂以來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標。期間雖然經過了兩岸當局各自采用不同的策略與方式,不過由于彼此接受的態度有所差異,也因而分隔近五十載,臺海兩岸依然是隔海而治。不過,中國統一的目標既是兩岸當局既定的政策,而且目前雙方也均有意舍棄用武的手段而改采和平統一的方式,顯見中國未來的整合其成功因素將系結在統一模式是否能為雙方所接受。但是統一模式固然重要,統一過程中如何將這些模式到各種不同層次的階段里,使得兩岸的中國人均能意愿強烈的接受,這也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貳、兩岸現階段官方的中國統一模式
就統一模式而言,兩岸目前呈現在政策上的設計是比較抽象,模糊而且是不夠明確的。導致這樣的情況最重要的原因固然是兩岸當局至今尚未能就這項議題進行接觸談判,但是另方面即使最基本相互隔空建議的喊話背景也未見成熟,因此在現階段的政策里,兩岸所提出來有關整合的話題也僅集中在中國應該統一,或統一之前的一些相關程序探討,至于統一后的模式應是如何,不是設計不夠具體詳盡,就是設計的模式尚難引起對方的共鳴。以臺北來說,它的國統綱領目標是說「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國」。那只是理想境界的中國。至于「中國」是個什么樣的政治體制,兩岸應該經由何種模式的整合成效使得目前分裂局面邁向統一,則未見提及。僅在國統綱領遠程協商統一階段,說明「成立兩岸統一協商機構,依據兩岸人民意愿,秉持政治民主、自由、公平及軍隊國家化的原則,共商統一大業,研訂憲政體制,以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國?!惯@也就是說,臺北的政策僅只是提及中國的統一,至于促成中國統一,采用何種模式能讓雙方接受,或是中國統一后,應采何種模式讓這樣的整合運動持續,則官方的文書上均未見明確的建議方案,而僅認為由兩岸「共商統一大業,研訂憲政體制」。至于臺北官方早期所提的「一國兩府」,「一國兩區」,以致現階段的「一國兩體」(即一個國家,二個政治憲體),嚴格來說,這些說辭都不算是中國統一模式的正式方案,僅能說是提供兩岸在統一之前相互政治上有所定位的權宜措施。再以北京來說,它的統一模式自一九八三年提出「一國兩制」說法之后至今未變,實際上這套模式最早的版本可追朔到一九七九年的「告同胞書」里,主要的是建立在一個單一國架構下,在其轄下主權領土之內允許有二種截然不同的制度可以運作,涵蓋內容包括了政治、經濟、社會甚至的層面。譬如以「江八點」來說,「一國兩制」是應用在中國統一之后的模式,它的用意就是讓統一之前所有尚未歸屬中國或中共政權的領土,一旦在主權回歸或合并之后,希望能繼續讓這些土地原先實施的政治體制,經濟制度,社會結構以及法律規章仍然像以往一樣的照常運作,不受到中央政府所規范的憲政所拘束。所以「江八點」說:「統一以后實行『一國兩制』,國家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臺灣的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臺灣同外國的民間關系不變,包括外國在臺灣的投資及民間交往不變。臺灣作為特別行政區有高度的自治權,擁有立法權和司法權(包括終審權),可以有自己的軍隊,黨、政、軍等系統都由自己管理。中央政府不派軍隊,行政人員駐臺,而且在中央政府里還要給臺灣留出名額?!挂痪啪牌吣昶咴乱蝗障愀壑鳈嘤捎鴼w還給中國之后,由于在一九八三年中英簽署香港主權讓渡協議即有中共承諾香港五十年不變的說法,因此「一國兩制」的理論得以提早在香港實踐,也使得北京當局能以具體的實例來支持它對臺灣要求國家統一的建議。在一九九七年九月中共十五大政治報告里,就特別提出「香港回歸祖國,標志著『一國兩制』構想的巨大成功,標志著中國人民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同時在報告中再度強調,「『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是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這一構想,既體現了實現祖國統一,維護國家主權的原則性,又充分考慮臺灣、香港、澳門的歷史與現實,體現了高度的靈活性,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共贿^,中共的「一國兩制」內涵及其各基本點的關系,在一九九三年所的「臺灣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中,是認為有四個基本點,即一個中國,兩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談判。不過,中國社科院臺灣所前任副所長李家泉在他所寫的一篇論文里,卻點出了這四個基本點不是平行的,并且有主次之分。李在文中指出,「(一國兩制),實際上是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中心是『一個中國』,其余三個基本點是兩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談判。」李家泉認為,「一個中國」在「一國兩制」統一模式中是靈魂,也是主體,沒有「一個中國」其它就什么都談不上,因為「一個中國」主要是解決兩岸「定位」問題,臺灣歸屬問題。因此,如「一個中國」原則不能順利解決,依李家泉的看去,「大陸不放心,臺灣不安心,外國不死心,兩岸關系上的緊張和沖突根源就無法清除?!拐?/p>
一九四九年之后,兩岸呈現分裂分治的局面。不過雙方當局在追求整合過程里,不管采取的策略或手段是如何,以統一作為目標的理想始終沒有動搖過。也因此,早期的軍事對抗,中期的統戰喊話,以及階段的交流互動,其目的也無非藉由不同的方式,而達到兩岸分而再合的目的。兩岸當局的政策非常明確指出了「統一」為其最終目標。作為臺北大陸政策最重要遵循的國統綱領,即在前言部份指出,「中國的統一,在謀求國家的富強與民族長遠的,也是海內外中國人共同的愿望。海峽兩岸應在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的前提下,經過適當時期的坦誠交流、合作、協商,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共識,共同重建一個統一的中國?!苟瑯恿袨楸本ε_政策指導方針的「江八點」談話,也在結論中說明,「早日完成祖國統一,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苟耆谝痪啪牌吣昃旁碌闹泄彩宕髨蟾嬷幸嘣俣葟娬{,「實現祖國統一,是海內外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心愿。中國共產黨人把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作為自己的重任,并為此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由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中國最終走向統一是兩岸自一九四九年分裂以來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標。期間雖然經過了兩岸當局各自采用不同的策略與方式,不過由于彼此接受的態度有所差異,也因而分隔近五十載,臺海兩岸依然是隔海而治。不過,中國統一的目標既是兩岸當局既定的政策,而且目前雙方也均有意舍棄用武的手段而改采和平統一的方式,顯見中國未來的整合其成功因素將系結在統一模式是否能為雙方所接受。但是統一模式固然重要,統一過程中如何將這些模式應用到各種不同層次的階段里,使得兩岸的中國人均能意愿強烈的接受,這也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壹、前言
一九四九年之后,兩岸呈現分裂分治的局面。不過雙方當局在追求整合過程里,不管采取的策略或手段是如何,以統一作為目標的理想始終沒有動搖過。也因此,早期的軍事對抗,中期的統戰喊話,以及目前階段的交流互動,其目的也無非藉由不同的方式,而達到兩岸分而再合的目的。
同時,兩岸當局的政策也非常明確指出了「中國統一」為其最終目標。作為臺北大陸政策最重要遵循的國統綱領,即在前言部份指出,「中國的統一,在謀求國家的富強與民族長遠的發展,也是海內外中國人共同的愿望。海峽兩岸應在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的前提下,經過適當時期的坦誠交流、合作、協商,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共識,共同重建一個統一的中國?!苟瑯恿袨楸本ε_政策指導方針的「江八點」談話,也在結論中說明,「早日完成祖國統一,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苟耆谝痪啪牌吣昃旁碌闹泄彩宕笳螆蟾嬷幸嘣俣葟娬{,「實現祖國統一,是海內外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心愿。中國共產黨人把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作為自己的歷史重任,并為此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由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中國最終走向統一是兩岸自一九四九年分裂以來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標。期間雖然經過了兩岸當局各自采用不同的策略與方式,不過由于彼此接受的態度有所差異,也因而分隔近五十載,臺海兩岸依然是隔海而治。不過,中國統一的目標既是兩岸當局既定的政策,而且目前雙方也均有意舍棄用武的手段而改采和平統一的方式,顯見中國未來的整合其成功因素將系結在統一模式是否能為雙方所接受。但是統一模式固然重要,統一過程中如何將這些模式到各種不同層次的階段里,使得兩岸的中國人均能意愿強烈的接受,這也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貳、兩岸現階段官方的中國統一模式
就統一模式而言,兩岸目前呈現在政策上的設計是比較抽象,模糊而且是不夠明確的。導致這樣的情況最重要的原因固然是兩岸當局至今尚未能就這項議題進行接觸談判,但是另方面即使最基本相互隔空建議的喊話背景也未見成熟,因此在現階段的政策里,兩岸所提出來有關整合的話題也僅集中在中國應該統一,或統一之前的一些相關程序探討,至于統一后的模式應是如何,不是設計不夠具體詳盡,就是設計的模式尚難引起對方的共鳴。以臺北來說,它的國統綱領目標是說「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國」。那只是理想境界的中國。至于「中國」是個什么樣的政治體制,兩岸應該經由何種模式的整合成效使得目前分裂局面邁向統一,則未見提及。僅在國統綱領遠程協商統一階段,說明「成立兩岸統一協商機構,依據兩岸人民意愿,秉持政治民主、自由、公平及軍隊國家化的原則,共商統一大業,研訂憲政體制,以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國。」這也就是說,臺北的政策僅只是提及中國的統一,至于促成中國統一,采用何種模式能讓雙方接受,或是中國統一后,應采何種模式讓這樣的整合運動持續,則官方的文書上均未見明確的建議方案,而僅認為由兩岸「共商統一大業,研訂憲政體制」。至于臺北官方早期所提的「一國兩府」,「一國兩區」,以致現階段的「一國兩體」(即一個國家,二個政治憲體),嚴格來說,這些說辭都不算是中國統一模式的正式方案,僅能說是提供兩岸在統一之前相互政治上有所定位的權宜措施。再以北京來說,它的統一模式自一九八三年提出「一國兩制」說法之后至今未變,實際上這套模式最早的版本可追朔到一九七九年的「告同胞書」里,主要的是建立在一個單一國架構下,在其轄下主權領土之內允許有二種截然不同的制度可以運作,涵蓋內容包括了政治、經濟、社會甚至的層面。譬如以「江八點」來說,「一國兩制」是應用在中國統一之后的模式,它的用意就是讓統一之前所有尚未歸屬中國或中共政權的領土,一旦在主權回歸或合并之后,希望能繼續讓這些土地原先實施的政治體制,經濟制度,社會結構以及法律規章仍然像以往一樣的照常運作,不受到中央政府所規范的憲政所拘束。所以「江八點」說:「統一以后實行『一國兩制』,國家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臺灣的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臺灣同外國的民間關系不變,包括外國在臺灣的投資及民間交往不變。臺灣作為特別行政區有高度的自治權,擁有立法權和司法權(包括終審權),可以有自己的軍隊,黨、政、軍等系統都由自己管理。中央政府不派軍隊,行政人員駐臺,而且在中央政府里還要給臺灣留出名額。」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主權由英國歸還給中國之后,由于在一九八三年中英簽署香港主權讓渡協議即有中共承諾香港五十年不變的說法,因此「一國兩制」的理論得以提早在香港實踐,也使得北京當局能以具體的實例來支持它對臺灣要求國家統一的建議。在一九九七年九月中共十五大政治報告里,就特別提出「香港回歸祖國,標志著『一國兩制』構想的巨大成功,標志著中國人民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雇瑫r在報告中再度強調,「『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是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這一構想,既體現了實現祖國統一,維護國家主權的原則性,又充分考慮臺灣、香港、澳門的歷史與現實,體現了高度的靈活性,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不過,中共的「一國兩制」內涵及其各基本點的關系,在一九九三年所的「臺灣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中,是認為有四個基本點,即一個中國,兩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談判。不過,中國社科院臺灣所前任副所長李家泉在他所寫的一篇論文里,卻點出了這四個基本點不是平行的,并且有主次之分。李在文中指出,「(一國兩制),實際上是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中心是『一個中國』,其余三個基本點是兩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談判?!估罴胰J為,「一個中國」在「一國兩制」統一模式中是靈魂,也是主體,沒有「一個中國」其它就什么都談不上,因為「一個中國」主要是解決兩岸「定位」問題,臺灣歸屬問題。因此,如「一個中國」原則不能順利解決,依李家泉的看去,「大陸不放心,臺灣不安心,外國不死心,兩岸關系上的緊張和沖突根源就無法清除?!?.就臺北來說,除《國統綱領》外,其它所有重要官方文書與決策高層的談話,是以兩岸的「和平解決」為著眼重點,而非政策推向于「和平統一」為目標。即使于在《國統綱領》內,也不過提到「海峽兩岸應在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的前提下…,共同重建一個統一的」,「和平」只是其中一個前提而已。因此,就追求統一目標透過和平運作的方式而言,臺北呈顯出來的作為毋寧說是比較缺乏積極的色彩。
2.就北京來說,盡管「和平統一」已列為對臺政策的的方針,但是不放棄對臺用武的立場已深深烙印在民眾心中,以致于在臺灣普遍認為中共黷武的形象始終不改。雖然在十五大的報告中曾提到「要努力用和平方式實現統一,但不能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決不是針對臺灣同胞,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統一和搞『』圖謀的。」但這樣有條件才會用武的說法,并沒有因而減緩臺灣民眾的疑慮,在較新的一次民調結果里,還是看出在「終止動員戡亂之后,中共并沒有降低對我敵意」問題上,仍有百分之廿七點三的臺灣民眾認為敵意有所升高,加上百分之廿六認為敵意不變,二者合計共為百分之五十三點三,而且更有指針的是百分之七十三民眾不相信中共有和平解決問題的誠意。
因此,要談統一的目標,要論統一的模式,顯然前提必須先探討整合過程是否能夠采取和平的方式,如要達到這樣和平方式處理的兩岸關系,并且希望透過「和平」方式達到統一目標,那么終止兩岸敵對狀態顯見需要兩岸當局首先來面對。事實上,自一九九五年「江八點」與「李六條」先后發表之后,兩岸終止敵對狀態的認知雙方已有交集與共識,只不過在程序上的步驟尚有些差距。對北京來說,兩岸之間首先考量莫過于這項議題的談判,在「江八點」中就提到「作為第一步,海峽兩岸可先就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進行談判,并達成協議。」但對臺北來說,《國統綱領》中早已提示,「兩岸應摒除敵對狀態」。到了一九九五年四月,李登輝發表六點看法,其中第五點的主張有一段文句,就很清楚的將兩岸終止敵對狀態的處理過程予以告示:兩岸正式談判結束敵對狀態成熟度,需要雙方共同用真心誠意來培養醞釀。,我們將由政府有關部門,針對結束敵對狀態的相關議題進行規劃,當中共正式宣布放棄對臺澎金馬使用武力后,即在最適當的時機,就雙方如何舉行結束敵對狀態的談判,進行預備性磋商。不過,必須清楚點出來的是,臺北對「兩岸終止敵對狀態」的看法,在程序上的步驟是與北京的建議有點不一樣。基本上,雙方確實都對這項議題是否進入談判程序都有一個前提條件:譬如北京希望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臺北則是堅持「當中共正式宣布放棄對臺澎金馬使用武力后」,至于在步驟上雙方則有所差異:北京是希望舉行談判,達成協議;臺北則是先進行預備性協商,再視情況進入正式談判程序。但是這方面的「差異」只屬于技術上的層次,不難克服。而雙方所提的「前提條件」,實際上也可說就是這項議題的「談判結果」是屬于蛋生雞或雞生蛋的爭論,端看兩岸當局對兩岸敵對狀態終止的強烈意愿便可揣測「前條提件」所存在障礙性的強弱度。倒是臺北陸委會主委蘇起在一九九九年四月卅日「辜汪會談六周年記者會」上一席談話,由于其主張兩岸應談全面性和平協議議題,會不會到北京對兩岸和平解決問題的意愿,就值得來觀察與評估。
蘇起的建議有二點是有點迥異以往臺北當局一貫立場的看法:1.兩個分治的政府要談的不是結束敵對狀態,而是全面性的和平協議。2.蘇起強調的是:結束敵對狀態是結果,而非議題。研析蘇起的建議可能有下列作用,不過事實是否如此仍有待進一步的查證與評估:1.說明結束敵對狀態是談判結果,而非談判議題,主要是在突顯兩岸談判的主體不是內戰的雙方,避免因而被北京到時冠上「交戰團體」的定位,對臺北不利。2.主張要談全面性的和平協議,是讓兩岸處于分治、對等,甚至有暗示性分裂的地位,不讓北京事先有任何矮化扭曲臺北的機會。由于談判代替對抗,和平取代武力已達成兩岸邁向統一目標的共識,所以不管從「分裂國家互動的模式」,或是「先,后政治的整合模式」,都將需要透過雙方的談判,先達成協議,再來進行或實踐彼此的承諾,以求達到最后整合的結果。顯見武力的手段將很難適用在中國未來統一的過程上。到目前為止,我們尚無法能預測到未來中國統一的模式到底會采取那一種體制,但是我們卻可肯定的結論,世界和平的潮流已經同步的影響到中國統一的過程。(二)耐心與時間的因素兩岸相互對峙隔絕已有五十年,早期甚至尚有軍事沖突事件,就算一九八○年代后期始展開的一些相互交流活動,至今也不過只有十二年的時間。要從這樣短暫時間的來往,進而就能讓兩岸譜上了民族感情與國家認同的基礎,難免帶有浪漫的色彩。加上兩岸社會不同,制度有別,對價值判斷亦有迥異,即使有些相同的語言、與文化的背景,但是,一時間也很難全面掩蓋彼此對差異認知的「突出」。而且,中國歷史分合的例子很多值得來,有些分裂的時間在歷史上甚至長達數百年,最后締創國家統一的途徑尚且是訴諸于武力。
現在兩岸均一致主張以和平方式來解決兩岸的爭執,并以和平的手段來達成兩岸整合的目標,當然這樣的統一遠景,就更需要時間與耐心的因素。而前中共黨校研究室副主任阮銘也曾說過:「歷史形成的兩岸統一困局,需要一個歷史的長過程才能逐步解決?!巩斎唬瑑砂额I導人也都有過如此理性的表達,譬如說,曾說:「臺灣問題可以等一百年,留給我們的后代去解決好了?!苟囆∑揭舱f過:「實現和平統一需要一定時間?!苟畹禽x總統亦有同感的提過:「兩岸談判不可能一次就成功,為了國家、人民的利益,就是談一百次也要談,談了一百次只要一次成功就成功了。兩岸之間就要慢談,一百年都要談。」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所舉行的國統會閉幕典禮上,李登輝總統再度強調:「兩岸經過半個世紀的隔絕對立,累積了許多差異與歧見,絕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完全化解的,因此,我們主張透過充分的溝通協商,培養互信,擴大共識?!沟牵詾楹诵牡闹泄材壳邦I導班子,顯見對臺灣問題成統一目標的完成不如上一代中共領導人的耐心,已見明顯的急迫性。最新的情況是中共國家主席于一九九九年三月七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香港廳參加香港人大代表團全體會議前,接受臺灣記者提問有關中共在今年底收回澳門后是否會對「臺灣問題」制定統一時間的問題。江當時相當坦白的表示,香港已經「回歸」,澳門在今年底亦將由中國收回主權,而臨世紀之交,對于臺灣統一的問題「心情是迫切的」。江并說,這一天不會是遙遙無期的。這種類似統一設定時間表的談話,中共高層表達已不只一次,即使在一九九五年一月卅日「江八點」發表之時,已說過「無限期地拖延統一,是所有愛國同胞不愿意看到的」。同年八月十日香港《星島日報》一篇來自北京的報導尚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中共對臺領導小組將向當時在北戴河進行的中共政治局擴大會議建議,將臺灣當局無限期拖延兩岸和平統一進程列為北京最新對臺動武的條件。而較新的說辭則是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在北京由海協會主辦的「兩岸關系座談會」上,一名資深的涉臺學者曾提出警告說:臺?,F狀不能固定化。北京當局企求中國統一能早日完成的心態可以體會,同時在追求統一的目標里,對岸希望不會節外生枝,產生結果的憂慮也可以理解。但是讓一個歷史春秋大業,不去計量其過程中應該評估的得失,只是簡單地列上一個數字目標去完成,那么這樣的統一大業只能用「躁進」一詞來形容,因為不僅整個作業過程會因是應急而顯得粗糙,而且涉及到雙方對統一時程的認知與意愿尚有落差時,甚至還會導致兩岸軍事沖突的結果。這樣的情勢,不要說是兩岸人民所不愿見到,恐怕更非國際所期許。兩岸整合的問題在中共早期領導人心目中已深知絕非一蹴可及,因此需要更多時間來模索解決。另方面,即使目前兩岸已經進行了超過十年以上時間的交流,但是雙方現階段的社會制度、經濟水平以及民主政治的差距實在過于懸殊,這同樣也可說明今日兩岸之間不能立即統一的原因所在。有個例子可以支持前面的說法,那就是在一九九四年八月中旬,中共中央政策研究辦、國臺辦和中央軍委研究辦曾聯合召開為期七天的「對臺灣戰略工作會議」。會中有提出解決臺灣問題的四個階段時間表:第一階段從一九九四年到一九九九年;第二階段是從一九九九年到二○○四年;第三階段是二○○四年到二○○九年;第四階段是從二○○九年至二○一四年,至于中共決策階層在其中分階段,甚至在時間上拉長到公元二○一四年,主畏是認為屆時大陸經濟可能已有了更大的進展,可拉近與臺灣的差距,這樣比較容易奠基兩岸統一的基礎?;旧?,上述的階段政策仍把統一的時程冠上時間表是有其不夠沉穩的一面,但是當了解兩岸統一尚系于經濟差距的拉近則有其務實的一面。
另外也有個例子可以用來參考。譬如說,現階段臺灣民眾對現狀的支持與認同,均高于急獨與急統相加的總和,或者說,支持度均高于任一的急統或急獨。當然,這不能武斷的解讀今后「現狀」的走向是統或獨,但至少可肯定的結論,「現狀」的支持就是不愿在現階段就決定選擇統或獨。對兩岸當局來說,如何營造一個統的憧憬,而不是獨的響往,就必然需要時間與耐心的因素,來烘托著令人接受的環境與背景。其實中國統一必然是水到渠成的結果,不能強求,也無法預期,因為這是兩岸人民民族情感促成的體現,也是中國歷史上追求一統王道精神的展露。(三)互信基礎的因素北京當局曾經多次提過中共絕不會對臺灣同胞動武。江八點中甚至提出了「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可是臺灣的民意仍然顯示:深信中共絕不放棄對臺灣使用武力。李登輝總統也說過,他已多次強調反對臺獨,可是說了一百多次,中共始終不會相信,而且北京當局還認為說:對李登輝要聽其言,觀其行。還有一個例子,是自一九九二年兩岸開始爭執的「一個中國」。雙方一直用詞相同,只是解讀有異。這點共識企圖建立直到現階段為止始終無法完成,究其原因當然很多,但是最主要的癥結還是在互信不足。這種「互信不足」,恐怕才是兩岸當前所有爭執問題無法順利解結的真正關鍵所在。所以,輕的如兩岸制度化的交流與互訪,重的如政治談判的設置,都是因為是雙方互信不足,都不曾有順利圓滿的結局。所以兩岸實際上可透過對話機制來建立互信基礎的管道,也因雙方相互猜疑甚重,深恐話未交集就會掉入對方的文字陷阱里,進而就將對話限制、設障,甚至排斥或擱置。沒有互信的基礎,也沒有互信的機制,雙方僅就對方提出質疑,很少反省自己的疏失,當然就只見兩岸相互指責的場景,而不見彼此提攜的遠景。長久此往,兩岸當局就較少去考量問題癥結所在,而多集中在控訴對方的不是與刁難,結果最后是演變成「惡性循環」,在互信不足之際又增加了更多臺灣與大陸的信任危機,也因而自一九九三年四月辜汪會談后至今,兩岸關系之所以一直缺乏實質的進展,其來由當是如此。其實,兩岸當局并非全盤昧于對「互信」的疏忽。北京方面在「江八點」中曾有提到「要繼續加強兩岸同胞的相互往來與交流,增加了解與互信?!苟敢粐鴥芍啤沟慕ㄗh雖不能獲得臺灣民眾的認同,但是當時這項建議的動機出發點即是從互信建立著眼,因為它強調臺灣可保持原有的制度,所以中共認為「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以為這是可獲得臺灣的回響。結果臺灣注意的卻是「一國」可能吃掉它,而不是「兩制」兼容了它。在臺北方面,李登輝總統也說過:「兩岸經過半世紀的隔絕對立,累積了許多差異和歧見,絕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完全化解的,因此我們主張透過充分的溝通協商,擴大共識,進而在互惠合作的基礎上,共創和平新局?!?/p>
當然,兩岸互信基礎并非不可建立,但在邁向這樣的境界,至少需要有下列幾項重要觀念的配合:1.兩岸之間應持續并擴大交流,不應設障與限制,更不要因兩岸關系的陰晴不定而有所變化。因為唯有交流才能了解,兩岸才能邁向互信。2.兩岸之間對等的定位要確立,只有在對等的基礎下,雙方始不存有任何「以大吃小,以小事大」的不平衡心理,也因而才能筑起互信的長城。3.要設法作到尊重對方的提議,同時也要理解對方的困境。兩岸之間的互動固在優先考量本身的利益,但也要了解利益只能也是建立在對方的接受度上。唯有尊重與理解,雙方才能在光譜兩端尋找到平衡點,進而互信基礎始可逐漸奠定。國際過去不乏一些因互信不足而導致軍事沖突的例子,如伊拉克的波斯灣戰爭、南斯拉夫的種族戰爭…。但是也有很多本來一觸即發的危機,就因為事件的當事人事先處理得宜,在經過長時的溝通與協商后,得以讓對峙的雙方建立起互信的基礎,最后遂同意以和平方式達成協議收場。像愛爾蘭與英國達成北愛地位的協議,結束了百余來的血腥沖突,就是一個很值得啟示的例子。因此,兩岸之間當然需要有互信基礎,因為唯有如此,雙方才能順利的進一步談到接觸與談判,甚至有機會達成協議。但是互信基礎的建立,也必須配套的加上擴大交流,對等定位與相互尊重的觀念建立,而這樣的「互信」,就更需兩岸當局的努力締創。
伍、結論
統一目標的完成,除了統一的模式是個重要的依據外,其實邁向統一的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驟。或者說也可以作下列如此的推論:1.統一是個目標,也可以是個過程,兩者很難有絕對的分際。2.統一的模式需要作調節的幾個階段中能呈顯不同風貌的形式。
因此,在試著去整合本文前述的「統一模式的解析」與「統一過程中的因素探討」,希望來建構出一個符合現階段兩岸關系特質的統一過程。在這樣的建構里,可以看到不同的模式實際上是可呈現在不同階段的過程里。同時重要的是,任何的一個階段都可被視為是中國統一目標的完成。只要那時兩岸人民認為這樣的整合結果已滿足了他們的需要,便可有這樣的結論。另外,也很重要的是,當統一的過程在邁向目標之時,像本文在前面所敘述和平方式的因素,時間與耐心的因素,以及互信基礎的因素就必須列入兩岸當局的考量。雖然這其中若缺一因素并不與統一目標的成敗有必然之關系,但是全般否定了這些因素需要納入考量,那么就很難見到兩岸任何「談判進行」或「協議達成」的可能性。因此,在進入下列被稱為「階段性的過程或目標」時,確有必要再將和平方式,時間與耐心,以及互信基礎等因素再度的強調,而且也需說明它們有互為因果的關系。至于,所謂「階段性的過程或目標」,一般來說,應該是在經過兩岸的談判,或終止敵對狀態,最后終于達成某種程度的整合意愿后才會產生。在這里,盡可能仿真這樣的「階段性過程或目標」,設法引進本文前述的統一模式以作為每一階段整合運用的手段。
(一)第一階段:邦聯式的中國兩岸在終止敵對狀態結束后,或可簽訂一項有關兩岸定位與安全保障的協議,并在雙方滿意彼此受到尊重與對等的規范上,進行組織沒有一個中央政府體制,卻只有雙方組成的聯合國會的「邦聯式中國」。在這個模式之下,與中國大陸經此均享有獨立主權,并可自由加入國際組織,但是在對外關系與國家安全層次上,兩岸可在事先共識的基礎上采取同一個政策與步驟。美國在一七八九年憲法正式制定之前,曾短暫的采用了邦聯條款,它對外的政府象征就是十三州聯合支撐起來的國會。因此邦聯的中國,根據《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先生的看法,既符合大陸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也確認了臺灣擁有主權、尊嚴、民主與安全的基本需求,可使兩岸中國人民在良性合作與競爭的情況下,實現有利中華民族的共同目標。
(二)第二階段:聯邦式的中國「邦聯式的中國」設若能將兩岸的互信基礎加強,又將兩岸相互依賴度提高,甚至于對兩岸整合意愿可進一步的增強,那么兩岸當局可進由協商,來制訂憲法,成立「聯邦式的中國」。在這個模式之下,臺灣與中國大陸加起來就是中國主權的領土,不容再有分裂或分割之議。憲政體制可依人民的公意來決定,但仍可授于聯邦成員有其展現自由意志可仿前蘇聯體制由公投決定本身自由加入或退出聯邦的憲法條文,但門檻不妨提高,以維護聯邦體制的穩定。當然最重要的,中央與地方的權限,政黨政治的建立,公平選舉的舉行,在在要有法治化的明文規定,唯有如此,聯邦成員才有意愿共同存在一個屋檐下。(三)第三階段:單一制中國最后,當「聯邦的中國」不再滿足中國人需求的民族光榮與尊嚴時,或許就有更多的要求呼聲希望中國走向「單一國體制」。由于這樣的模式會到較具弱勢聯邦成員的權益,因此如何建立起國家資源與權力合理分配的規則,如何建立起國內政治民主的機制,以及如何開創更繁榮富裕社會的理想,應是聯邦中國走向單一國體制的必備前提條件。由于這樣的階段也是中國邁向最后一統的模式,也因此,有更多緩沖的時間與空間可讓整個中華民族來思考他們的方向與目標當然上述,每一階段的模式建議只是種參考作用而已,而非必須一成不變采取這樣的順序與程序。其實,中國統一模式固在目標的追求中有其一定的影響作用。但是最重要的可能還是兩岸在邁入統一的過程中所呈顯出來一種有強烈意愿追求整合的精神與意志。再說清楚一點,中國統一模式到底是什么并不是統一最重要的因素,因為大陸既可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臺灣也可建立具有臺灣特色的三民主義,這表示兩岸均有彈性適應未來變遷環境的能力與條件。重要的是,統一的過程可否讓兩岸順利的接受與渡過。因此本文探討的重點與其是要說明那一種模式或制度最適合統一后的中國,還不如說,中國人最可能接受的統一模式應是經歷一個什么樣的過程,而這樣的過程讓中國人民接受的程度,也會隨著時間漸進,互信的建立,進而透由和平、民主、自由的方式而逐漸增強。所以「結論」實際上已經呈顯,那就是唯有中國人能接受的統一過程,才有機會讓中國邁向最后統一的目標。
注釋:1有關國家統一綱領以及「江八點」全文,均收錄于邵宗海,《兩岸關系: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7年3月,初版)。請見附錄部份。(以下簡稱邵書)2同上。3同上。4有關在中共十五大政治報告中有關「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部份全文內容,亦請參考上述著作的附錄部份。5有關1993年中共的「臺灣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全文內容請見同上之錄部份。李家泉之著作,則是他在1996年7月在香港陽明山莊舉行「首屆中國統一論壇」學術研討會中所發表的論文,題目是〈各種解決兩岸關系構想或模式之探討〉。(以下簡稱李文)6王銘義,「陸委會:香港模式不適用于兩岸」,《中國時報》(民國86年6月17日,4版)。7黃鴻鈞,「連戰:兩岸關鍵在民主問題」,《聯合報》(民國86年4月3日,2版)。8黃鴻鈞,「李總統駁一國兩制:臺灣不是香港」,《聯合報》(民國86年7月4日,頭版)。9請見《聯合報》于民國86年7月1日至2日所作一項民意調查結果民國86年7月4日,3版。10張宗智,何漢理:中共開始邦聯取代一國兩制,《聯合報》民國86年11月13日,2版)。11請見注5之李文。12朱高正的看法請參閱《中國時報》(民國77年9月24日);熊玠的看法請見《海峽評論》(1992年3月號);許倬云的看法請參閱《聯合報》(民國80年10月5日);周洪鈞的看法亦請見《海峽評論》,第39期(1994年3月);嚴家其的看法見其所著,《聯邦中國構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1年11月初版);劉劍看法則取自于其所著〈關于中國統一和未來國家結構〉一文,收錄于陳一諮編,《中國前途與兩岸關系》(臺北:風云論壇出版社,民國86年6月初版),頁291-307。13對嚴家其的主張批評「帶有邦聯的特征」,語出自于明報出版社對嚴書《聯邦中國的構想》中的「出版說明」。14張旭成的看法請參關美國出版的《臺灣文摘》(1984年11月15日);費希平的生前看法請參閱《中國時報》(民國73年7月20日);魏鏞的見解散見在他著作里,代表性看法可參閱《聯合報》(民國80年9月26日);王作榮看法請見《天下雜志》(民國87年10月1日出版之一期);陶百川的看法分別見《聯合報》(民國80年10月23日與84年6月5日);新黨姚立明,曲兆祥的看法,請見《聯合報》(民國87年2月23日,4版之報導)。15周陽山,〈中華國協的新構想〉,收錄于陳一諮所編《中國前途與兩岸關系》一書內,頁283-290。16的十五大政治報告,李登輝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國統會閉幕典禮演講全文以及李六條全文,全收錄于邵書附錄部份。17國統網領全文內容請見邵書附錄部份。18十五大政治報告全文請見邵書附錄部份。19由中華歐亞學會委托全國意向調查研究中心所作的一項「民眾對兩岸政治關系意見調查」,于民國88年5月2日調查結果,并說明調查日期為同年4月26~27日,對象是全國二十歲以上有投票權之民眾,有效問卷數為1065份,抽樣誤差在正負百之三。20江八點與國統綱領全文見邵書附錄部分。21李六條全文請見邵書附錄部分。22〈蘇起:兩岸應談全面和平協議議題〉,《中國時報》(民國88年5月1日,頭版);〈蘇起談兩岸,中稱謂有別〉,《聯合報》(民國88年5月1日,4版)。23阮銘,《兩岸統一,百年大計》(臺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5年1月1日,1版),頁245-247。24一九七二年十一月,會見季辛吉談話紀錄,引自于阮銘前書注2,頁275。25鄧小平談中國大陸與和平統一設想,原由新華社發表全文,1997年7月29日,收錄于邵宗海書附錄部份,頁543-545。26李登輝總統在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辭歲迎春茶會上的致詞,引自于阮銘前書,注4,頁275。27李總統在國統會閉幕典禮談話全文,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六日,收錄于邵書附錄部份。28〈:對臺統一,心情迫切〉,《中國時報》(民國88年3月8日,頭版)。29江八點內容可參考邵書附錄部份?!缎菎u日報》此篇報導部份內容經《聯合報》于民國84年8月11日在三版轉刊,標題是〈中共擬增列第三項對臺用武條件〉。至于〈臺?,F狀不能固定化〉一語系筆者前往北京參與該會議題親自聽到。30四個階段政策由香港《信報》在1994年9月16日出刊。31「江八點」之內容以及出自于〈鄧小平談中國大陸和臺灣和平統一設想〉文中的「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這段話,均見邵書的附錄部分。32李登輝總統的這段話出自于1987年12月6日在國統會閉幕典禮的談話,全文見邵書附錄部分。33余紀忠,〈五十年來的理念與實踐──一個報人為存證〉,《中國時報》(民國88年4月27日,3版)。
- 上一篇:媒體女性形象塑造管理論文
- 下一篇:縣農業科技示范工程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