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04 04:11:00

導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管理論文

近些年來,無論是在實際工作層面,還是在理論研究中,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都存在著一些誤區。比如,實際工作中的“取消論”“代替論”“可有可無論”;理論研究中的否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科學,否認思想政治教育學有客觀的研究對象,甚至有人試圖用儒學來消解思想政治教育。我們既要看到這些認識的存在固然有社會歷史原因和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的根源,但同時也應看到,這與我們傳統觀念中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不當有著一定的聯系。例如在傳統理論中有人將思想政治教育……

一、作為一種社會管理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的轉變

管理是一種古老而又常新的名詞,說其古老是因為它在人類歷史上很早就被使用,可以說有了人類社會就有了管理,說其常新是因為對管理的理解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又不斷賦予其新的涵義。“管”在中國古代典藉中的最初意義是鑰匙,掌管鑰匙無疑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進而發展成為動詞,有“主管、控制”的意思。“理”原來是指玉的紋理,作動詞時指治玉,《朝非子》記載“玉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引申為治理,所以古文中管理有“主管、治理、控制”等涵義。現代管理學意義上的管理是指專門機構進行協調和控制各種社會關系,使之有利于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活動。管理在社會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現代社會,生產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人際關系也越來越復雜,這就更加需要科學有效的管理,所以馬克思指出:“一切規模較大的直接社會勞動或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以協調個人的活動,并執行生產總體的運動——不同于這一總體的獨立器官的運動——所產生的一般職能。”

從總體上看社會管理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硬”管理,包括運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實現的管理,這些管理方式以國家的暴力工具作為后盾,通過它們的強制力來實現管理的目標。與之相對應的另一類社會管理方式被稱為“軟”管理,就是通過社會輿論導向、道德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來控制人們的思想意識,進而通過改變人們的行為實現管理的目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反映了當前社會的政治要求,因而成為社會軟管理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兩類社會管理方式相比較,硬管理具有穩定性強、速度快等優點,但同時也具有覆蓋面較小、嚴密性差等缺陷。因而我們不可能運用行政手段對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進行令人滿意的管理,同時法律也不可能對大大小小的社會關系,事無巨細地給予規定。而這些不足之處恰恰是軟管理的優勢所在,因而社會生活本身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等軟管理手段發揮社會管理的作用,對行政、法律管理的不足之處予以彌補。這就需要我們轉變觀念充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管理方式的作用。

著名學者、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研究的權威張尉萍教授在1999年就曾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管理方式,思想政治工作學是治黨、治國、治企的科學,“思想政治工作學的第一大功能是治黨,治黨首先是從思想政治上的治,從嚴治黨,首先要在思想政治上從嚴,第二大功能是治國,……特別是在跨世紀的關鍵時刻,西方一些國家,害怕中國強大,想改變中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方向,阻撓中國現代化進程,如此,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學的研究意義更加重大。第三是治企,現代企業奉行以人為本,高度重視思想管理,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日本已有大量成功的范例”。從這些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張教授堅持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管理方式在當代中國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筆者認為從作為一種社會管理方式的角度來看待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利于其發揮作用。具體地說通過細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們增強整體意識,自覺地接受管理;可以增強人們的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可以使人們主動地進行自我控制、協調人際關系。在現代社會管理中,能否調動管理對象的積極性、主動性,對管理的成敗至關重要。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們認識到社會管理的好處,并自覺地加入其中,主動處理好人際關系,有利社會管理目標的實現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作為一種社會管理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歷史的借鑒

有人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共產黨人提出來的,因而它是社會主義社會特有的活動,其它社會沒有思想政治教育。筆者認為這種看法是不恰當的,因為考察某種活動,不能只看它有沒有某個名稱,而要看它所指稱的事物是否確定存在,其實在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概念出現以前,任何統治階級都在力圖用他們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來影響全社會成員,使社會成員尤其是青年成為統治階級所需要的人,從而鞏固其統治。正如陸慶壬教授所指出的那樣:“社會歷史上各階級的思想教育與政治教育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因而我們可以認為從歷史的角度來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管理方式。

政治學理論認為,一種社會制度和社會秩序只有在大多數社會成員對它們持相對一致的態度時,才能獲得自身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因而要維護現存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秩序,就必須取得大多數社會成員的認同。歷史上思想政治教育在完成這項任務的過程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主要表現在為統治階級的政治統治尋找道義上的依據。在中國古代夏商時期,國王的對外擴張被稱為“天討、天罰”,西周統治者提出了“以德配天”,認為統治者特別是有德的統治者是接受天的意志來管理民眾的。這種“德治”的思想經過孔子、孟子等人的發展,成為了中國封建社會“正統”的官方思想。漢朝時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論,被上天賦予“圣人之性”的人,天生為善應做統治者,而具有“斗筲之性”的人只能是被統治的對象,只能作順民工。宋朝的理學大家朱熹將人性分為“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符合前者的人是至善的,是天然的統治者,而后一類人則需要被教化,被奴役。在西方,古希臘著名思想家柏拉圖宣稱人天生有三種質,分別是由金子、銀子和銅鐵做成的。金質人富于天才和智慧是天生的統治者;銀質人勇敢善戰,是社會秩序、國家安全的維護者;銅鐵質的人唯利是圖、追求享受因而是被統治者。另一位思想家亞里士多德則根本不將奴隸歸于人的范疇,認為他們是“有生命的財產”,是“優于其它工具的工具”。歐洲中世紀官方神學家則公開宣稱,統治者實施統治是上帝的“旨意”。馬克思曾指出:“中世紀把意識形態的一切形式——哲學、政治、法律都合并到神學中,使當時任何社會運動和政治運動都不得不采取神學的形式。”資產階級則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向民眾傳播“正義”“善良”“天賦人權”等抽象的概念,把階級利益說成是整個社會的普遍利益,并號召人們為其努力奮斗。

另外,作為一種社會管理方式,思想政治教育還被用來約束、限制個別統治者過分的行為,以免危及整個政治統治。在中國古代,就要求統治者不能為所欲為,而要符合一定“德行”的要求。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也要求個別有錢人不能過于為富不仁,要有一些“善舉”。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管理方式在歷史曾起過很大的作用,取得了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不能取得的“效果”。拋開其特定的內容不談,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管理方式,這種做法本身就值得我們加以借鑒。

三、作為一種社會管理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現實的要求

有些學者認識到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管理方式也是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曾盛聰先生撰文提出:“從性質上分析,思想政治工作與管理工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屬于宣傳教育的范疇,后者屬于行政組織范疇,實踐上前者是使人解惑明理的過程,后者是使人認同執行的過程。但隨著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展和管理科學的不斷深化,兩者的相通性日益凸顯,它們之間交互滲透、互為借鑒的性質在不斷擴大和強化。筆者認為,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已成現代社會管理的一項迫切的要求,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在現代化社會管理中的作用也表現的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明顯。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協調不同利益群體矛盾的調節器。

中國社會科學院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并依據對“組織資源、經濟資源和文化資源”的占有狀況將當代中國的社會人群劃分為十大社會階層。很顯然社會階層的分化,多元利益集團的出現有利于推進中國社會由身份社會向契約社會轉變,有利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更新。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社會各階層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體,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系列的矛盾和沖突,矛盾的發展會給社會穩定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這一現象已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重視,2002年3月朱róng@①基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要關注社會“弱勢群體”。這些問題固然要靠發展生產、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工作來加以解決,但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不能也不應忽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去說服強勢群體自覺出讓部分利益,幫助其它社會階層致富,這就是所要求的“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幫助弱勢人群糾正心理偏差,樹立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命運。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溝通人際關系的潤滑劑。

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對個人成功非常重要,同時也是社會管理所追求的直接目標之一。在現代社會,由于人們的社會地位、實踐經驗、知識水平、認識能力、觀察問題的角度等各不相同,對利益的追求,對事物的認識都存在著許多差異,因而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是大量的,有時甚至會以激烈對抗的形式出現,因此協調人際關系是新時期維護安定團結的社會政治局面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對此擔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使人們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方面達成更多的“共識”,人們在對問題的看法、對處理問題的方法的選擇上就會有很多相似的觀點和相近的做法。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人際摩擦,減少人際“內耗”,從而化解矛盾、理順關系,形成一種團結互助的社會風氣。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安全閥。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原來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平均主義已經瓦解。在進行了二十多年的改革以后,貧富分化對社會穩定提出了挑戰。問題的關鍵在于為社會發展安裝一個安全閥,為社會不安全因素尋找一個必要的出口,從而避免出現大的社會震動。將社會矛盾沖突控制在一個安全的度之內。筆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當這一安全閥。因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給社會成員一個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排解情緒的機會。通過周到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我們的有關領導干部就能真正了解人民群眾的真實想法和社會“弱勢群體”的真切愿望,這樣便于著手解決問題,讓人民群眾滿意。同時運用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媒介,可以使群眾和各級黨委、政府增進了解,進而相互信任,就容易把一些性質嚴重、社會影響惡劣的矛盾轉化為一般的矛盾,最后將問題予以解決。可以說,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必然要求。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钅加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