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和特色社會主義體系分析

時間:2022-09-26 02:48:53

導語:思想和特色社會主義體系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和特色社會主義體系分析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醫藥類人才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醫藥院校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而《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作為我國大學生本科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進其教學模式的改進,使課程內容更具時效性,對醫藥院校大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就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醫藥院校大學生;教學模式

思想政治理論課(簡稱“思政課”)的課程性質和任務決定了其在我國大學本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中,《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是高等學校思政課課程設置中的一部分。為了更好地引導醫藥院校大學生正確認識我國發展的歷史過程與現狀,培養未來醫藥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當前,進一步發揮思政課的教育作用,積極探索《概論》課的教學模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下部分就從三方面分析《概論》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進。

一、提升教學能力,更新教學理念

一名思政課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影響著課程的教學效果,尤其是醫藥院校的思政課,更為明顯。因為對于醫藥院校大學生來說,很多學生都認為大學的思政課與中學時的思政課有重復的現象,導致學生對課程缺乏興趣,學習熱情不高,與此同時,現階段在思政教師的隊伍中,有部分教師習慣使用“填鴨式”教學,致使授課過程中教師照本宣科,按照既定的模式推進課程進度,完全忽略學生的認同感與獲得感,《概論》課余其他思政課相比更加理論化,灌輸式的授課方法使得大學生學習效果更是大打折扣。因此,進一步提高《概論》課授課教師的教學能力,轉變教學理念就迫在眉睫。(一)夯實課程基礎,增加知識儲備。作為一名《概論》課教師,想要講好這門課程,首先要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真學、真懂、真信,那么認真讀好原著就是夯實課程基礎的必經之路,只有熟讀原著,才能對相關理論有更加全面、系統的理解,才能在授課過程中自如并正確的運用,才能真正做到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幫助同學分析現實問題。同時,只有完整、準確的理解思想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思想的發展過程和基本內容,才能對學生提出的疑問和難點,應對自如。增加知識儲備最好的辦法就是進修培訓,在集體備課和互相聽課交流學習之余,需要學校要做好頂層設計,以各大院校為依托,積極鼓勵《概論》課教師參與省市舉辦的各類教師培訓活動,讓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的認識,及時掌握不斷更新、不斷豐富的教學擴展內容,以期在今后的授課中能夠進一步帶領學生拓展知識視野,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知度。(二)強化主體觀念,轉變教學理念。醫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直接影響著思政課的教學效果,更新教師教學理念對思政課教學方法的改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概論》課程包含著豐富的內容而學時有限,為保證教學進度,教師往往選擇以講授為主的授課方式,這就導致在授課中常出現“一言堂”的狀況,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因此,要改變現階段的《概論》課教學效果,作為授課教師就應該意識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吸收知識,兩者都是具有獨立自主和主觀能動性的課堂主體,又存在雙向互動。一方面,教師要全面、客觀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是重學生的發展,只有教師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更好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選擇有益于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反之,如果在教學中,教師否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很容易讓課堂變成單向道,只顧灌輸不問效果,造成客體性教育。另一方面,兩主體間要實現平等對話。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兩個主體不存在霸權地位或支配地位,教師雖然是知識傳授者,但教育對象是有思想、有意志、有實踐能力的學生,所以平等對話才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的相互理解,教師不會抱怨醫藥院校大學生對國家發展不甚了解,學生也不會埋怨自己與教師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代溝。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在授課中堅持民主、平易見人,與學生平等的交流,同時學會信任和鼓勵學生的自我教育,讓學生學會并習慣主動的思考與分析,使得課堂授課的內容更好地發揮教育作用。

二、錘煉教學技能,創新教學方法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既有利于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還能夠進一步改善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在教學實踐的探索過程中,很多教師在傳統講授式的基礎上積極嘗試了各種教法的改革與創新,受到了學生的好評,也積累了大量的有益經驗。而現今,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模式面臨著網絡傳播特性的巨大挑戰。一方面,互聯網時代使知識傳播的途徑不再單一,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愈加豐富,對教師知識的依賴感不斷下降,選擇信息的主動性不斷增強,尤其在《概論》的授課過程中,課程內容緊跟時代腳步,涉及到現階段我國發展的現狀以及方針政策的改變,學生有時會先于教師獲得相關信息,形成主觀認知,一旦教師所講的角度與自己的沖突,就容易出現對思政教師單純的說教愈發反感的情況。另一方面,網絡使知識多維化,在網絡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觀點,而每一種觀點都有贊同的人。醫藥院校大學生在其思想還未成熟前,每天面對著網絡文化的沖擊,他們的思想就更具多變性和復雜性,這就增加了思政教師的教育難度。但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網絡時代為思政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任何科學技術的發展最終目的都是為人服務,因此,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給思政課教學方法的創新帶來了機遇。《概論》課程內容涉及面廣,全書共十二章,涵蓋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我國現階段的發展,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章節的內容,借助新媒體技術為教學服務,改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有關社會主義改造的相關理論時,課程內容與大學生的生活沒有任何聯系,學生很難感受到當時社會的發展需要,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相關視頻素材加入到思政課堂教學中。同時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討論,通過QQ、微信等及時通訊功能,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思政教學拓展到網絡世界,增強醫藥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借助新媒體技術豐富課堂的同時,對思政教師的教學技能也是一種考驗。作為思政教師要認真分析網絡時代下醫藥院校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引導學生對熱點問題進行理性思考,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作出積極、有針對性的回答,以增強思政課的教育作用。

三、結合學生特點,充實教學內容

眾所周知,醫藥院校大學生的專業課程較多,學習壓力較大,再加上英語、計算機等等級考試以及非常豐富的學校社團活動,在這樣的大環境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對于《概論》等一系列思政課不僅不會積極上課并主動閱讀相關書籍,還會出現逃課的現象,使得思政課逐漸被邊緣化,不被學生重視。為了使《概論》課成為醫藥院校大學生歡迎的課程,在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熱愛醫藥、獻身醫藥的價值取向和專業思想,就需要針對醫藥院校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學習需求,不斷充實、優化《概論》課的教學內容。(一)將醫藥道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結合。醫藥道德教育是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體系,是現代醫藥教育的重要內容,而在《概論》課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幫助醫藥院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醫藥道德,因此,針對醫藥院校大學生,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醫藥道德相結合。一方面,我國傳統醫藥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寶貴資源。我國傳統醫藥文化孕育于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帶有濃厚的傳統文化的烙印,“醫者仁心”、“大醫精誠”等傳統醫藥美德就是醫藥倫理教育的本質要求,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一脈相承之處,可以在《概論》課堂教學中做到完美融合,為培養新時代合格的醫藥工作者打下基礎。另一方面,在醫藥古籍和原著中有著眾多故事、典章、警句、名詞等,教師應該多多挖掘此類醫藥道德資源,并將其融入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中,讓醫藥院校大學生在上課時能夠深深的感覺到,課堂內容與自己未來將要從事的職業緊密相關,不僅醫藥道德素養得到升華,增強學生的獲得感,還能夠進一步改善《概論》課的教學效果。(二)將醫患關系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結合。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我國醫院內的醫患關系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醫患關系緊張、彼此缺乏信任、醫療糾紛不斷增加,這也是我國在社會轉型期面對的十分突出的問題,使得解決醫患矛盾、改善醫患關系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和應有之義。醫藥院校大學生畢業以后步入社會,都有可能會面臨如何處理醫患關系的難題,在《概論》課中就可以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相關內容與醫患關系相結合,以醫患關系緊張的案例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分析糾紛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在此過程中由教師把握課堂討論的大方向,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還可以組成小組進行討論,最終圍繞和諧社會與醫患關系得出問題的解決辦法。除了上述兩部分的教學內容優化,在《概論》課程中還有很多理論可以與醫藥院校大學生的知識結構相結合,例如將中醫文化軟實力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培養大學生的文化自覺與自信;將我國的醫療衛生改革融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幫助學生及時了解我國各個時期的醫療衛生制度,增強學生對中醫藥文化事業的熱愛和為中醫藥文化事業獻身的激情。期望通過教學內容的不斷優化,既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醫藥院校大學生學習《概論》課的積極性,也能有助于學生鞏固專業知識,達到思想教育與專業教育共同推進的總體目標。

四、結語

黨和政府非常重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視為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概論》課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擔著引導大學生、凝聚大學生的重要職責,而絕大多數醫藥院校大學生未來會走上各級醫藥崗位,治病救人,醫藥工作者這一職業對從業者的思想道德有很高的要求,面對醫藥院校大學生這一特殊的教育對象,《概論》課的功能與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提高《概論》課的實效性,需要教師提高教學水平、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內容、掌握教學技巧,缺一不可,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注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更重要的是引導醫藥院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醫藥倫理道德,在不斷完善中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許紅菊.加強《概論》實踐課教學的幾點思考———以安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6(1).

[2]任春華.研究性學習理念下的高校“毛中特”課程教學模式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5(1).

[3]趙保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與醫藥學人才培養相結合的途徑和方法[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7).

[4]邵陽.醫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作者:宋雪 董琳琳 單位:沈陽藥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