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根源視角研究人像柱起源論文

時間:2022-04-29 10:45:00

導語:人類學根源視角研究人像柱起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類學根源視角研究人像柱起源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建筑中的人像柱;從人牲到圖像的轉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談到人像柱,必言及古希臘、希臘主流文化的精神是以人為本、以雕刻女性形象來替代圓柱而支撐檐部的女像柱在這一時期的神廟建筑中也十分盛行、中國漢代的房柱雖非具象的人形,但其柱身、櫨斗也均含有人像的意向、人像柱與建筑有著明顯的互補關系、人像柱的出現有著深刻的人類學淵源、人牲殉葬、獻祭、奠基這些看似殘暴的行為在古代頗為盛行、“始作俑者”并非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是帶頭作某種壞事的人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原始社會至今,作為建筑承重構件的柱式在滿足結構需要的同時從人體形態出發歷經了種種演變,其功能也由最初的祭祀、防御保衛等逐漸向視覺上的審美轉化。本文追溯人像柱發展的歷史淵源及隱藏在其背后的人類學根源

論文關鍵詞:柱式人像柱

一、建筑中的人像柱

談到人像柱,必言及古希臘。在古希臘的建筑精神里,人體結構始終貫穿于建筑設計的理念之中。希臘主流文化的精神是以人為本,尊重人、贊美人,柱式在人文主義文化影響下發展和定型,并被賦予了人的形體。把人體藝術同建筑藝術融合為一體是希臘建筑師的偉大創造之一,這一時期頗為盛行的人像柱和人像柱廊更是別出心裁,體現了古希臘建筑師對人體藝術的崇拜和絕妙表現力。其中被稱作“苔拉蒙斯”(telamones)的男像柱,將建筑承重構件雕刻以奮力托住重物姿勢的男子形象,承受著外檐的重量,并與其身后的建筑形成空間過渡。此外,以雕刻女性形象來替代圓柱而支撐檐部的女像柱在這一時期的神廟建筑中也十分盛行。維特魯威認為,女像柱一詞來源于一位名叫Caryae的婦女,她因支持波斯人而被罰負重為奴;至于男像柱,維特魯威認為還找不出其它原因。可見,以人像代替柱子是以表示懲罰或象征力量的方式“進入設計問題”的。除了人體形態的具象表現,模仿人體和量化各部分的比例關系在古人看來并不矛盾,因為他們認為,人體的美也是由度量和秩序決定的。源于此,古希臘的三種柱式才打破了古埃及和古印度的森嚴感,裸體雕塑柱式顯得開朗、明快而富于生機,充溢著青春的美與入世的熱情。古希臘神廟建筑盛行的三種柱式(多立克、愛奧尼、科林斯),也與人體相似,好似正確分配的肢體,其生命力令人嘆服。

事實上,人像柱并非源于古希臘,而可追溯到史前的非洲。非洲原始部落的住宅中所使用的人像柱表露了雕塑作為一種建筑藝術形式的原始特征。其中女像柱多取跪姿,頭頂短柱支撐屋頂;相比之下,男像柱則顯得碩大而有力。有些建筑則周匝樹以木樁為墻,每根木樁朝外的一面均雕刻成十分夸張的女性形象。這些人像柱有些是祖先形象,有些是其它的神,而其作用主要是保護宅居的安全,并非出于審美的需要。中國漢代的房柱雖非具象的人形,但其柱身、櫨斗也均含有人像的意向。雖然說作為柱廊或墻壁的人像柱并非像位于建筑中心的雕塑一樣具有統領全局的含義,但它也絕非簡單等同于柱子或一般的裝飾。從人類歷史的角度考證,無論是柱子的純粹功能概念,抑或雕刻的美化裝飾概念似乎都出現較晚,而當時的人像柱可以說既具有力學的支撐功能,又兼備了保護房屋安全的巫術功能。這與我們今天將柱子上的雕刻視作多余的累贅,甚至會破壞其力學性能的看法大相徑庭;被雕鏤了人像的柱子不但沒有削弱柱子的力學功能,反而因其神性而加強了安全防護的整體功能,將“雕刻”與“柱”二者完美結合為一個互補實用的功能系統。而以上種種現象也令人不禁產生疑問,人像柱的起源究竟是在何時呢?

二、從人牲到圖像的轉化

人像柱與建筑有著明顯的互補關系,作為從屬于建筑的組成部分,它代替或加強了建筑的局部功能,與之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滿的整體結構圖式,二者相得益彰。人像柱的出現有著深刻的人類學淵源,人對神的頂禮膜拜,對神廟建造的巨大熱情,始終是推動柱式語言發展的原動力之一。這種動力根植于人類心靈深處,并具有普遍性。

為追求神的庇護和轉生來世,人牲殉葬、獻祭、奠基這些看似殘暴的行為在古代頗為盛行。在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房屋遺址下及周圍,兩千多年來一直流行著埋藏兒童的甕棺葬,而甕棺中的兒童和埋在殷墟基址門側及當中的武士極有可能就是門神最早的原型。無獨有偶,這種以人作為奠基、祭祀的行為在世界許多國家的歷史上也十分普遍。如在非洲原始社會的城市奠基儀式上,有將殺害的兒童埋在城市的西門一側作為祭品的記載;古代日本在建橋時,曾將人牲奠祭橋下;古代蘇格蘭流行以人血來澆鑄建筑基礎的迷信活動;在德意志、斯拉夫也有此“劣跡”;在加里曼丹群島上,甚至還實行過用女奴為大房子的第一根房柱奠基的殘暴儀式。

伴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以戰俘和奴隸充當祭祀人牲的方式逐漸被其它手段所取代。例如,墓葬中的“俑”原本是活人,其原型為“方相”——一位能摧毀強敵的勇士。

從上述分析出發,不難對人像柱的起源進行如下推測,即作為建筑中一部分的人像柱極有可能經歷過一個從人牲——俑——人像柱的發展演變過程。由此可見,在人類歷史上從用人牲殉葬、奠基到偶人、雕塑的轉化過程中,“始作俑者”并非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是帶頭作某種壞事的人,而是在人類文明歷史上作出偉大貢獻的雕塑藝術家。由于時代的發展將人們徹底從精神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最初作為雕塑構件的人像柱也逐漸擺脫了抵御、祈求等精神功能,而逐漸將為人們提供視覺上的審美與愉悅作為其主要功能之一,甚至運用數學和幾何學將人體美的形態抽象出來,在滿足結構需要的同時以多樣化的手法營造著高貴、典雅和優美的建筑,展現著自身的存在價值。

參考文獻:

①喬弗萊·司古特:《人文主義建筑學》,張欽楠譯,建筑工業出版社,北京,1989。/

②維特魯威:《建筑十書》,高履泰譯,建筑工業出版社,北京,1991。/

③昌平先生:《中國避邪術》,新疆大學出版社,烏魯木齊,1994。/

④葉驍軍:《中國都城發展史》,陜西人民出版社,西安,1988。/

⑤(英)愛德華·泰勒,劉魁立主編:《原始文化》,連樹聲譯,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

⑥楊伯峻注,《孟子譯注》,中華書局,北京,1960。/

⑦(英)貢布里希:《藝術發展史》,范景中譯,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

⑧EnricoGuidoni,PrimitiveArchitecture,RizzoliInternationalPublications,1987./

⑨張玉坤:“建筑與雕塑的互補關系”,《天津大學學報》,第31卷增刊/

⑩(英)埃米莉·科爾主編:《世界建筑經典圖鑒》,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