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圖書館服務建設研究

時間:2022-11-24 03:41:00

導語:公共圖書館服務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圖書館服務建設研究

[摘要]開展農村文化建設,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公共圖書館服務延伸的重要任務,目的在于增強農村文化活力,改善服務,讓更多基層群眾接受文化教育。筆者以組建四級圖書館網絡為基礎,提出整合和有效利用各類文化資源要素,通過延伸服務,加快建設農村圖書館,構建新農村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網絡之想法,旨在讓基層的群眾也能享受現代化社會發展中的先進文化。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農村文化服務體系構建

農村文化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提出建設先進文化的奮斗目標,具體到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以實現鄉風文明、培養新型農民為目標。為此,要大力發展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特別是縣(市)公共圖書館、鄉鎮圖書館和村級文化室,必須能豐富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農村的信息化水平,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引導農民的文化消費向科學、現代、理性的方向發展,為培養新型農民提供重要的文化條件。

1.圖書館服務體系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志說過:“公共圖書館是人民的終身學校。”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徑,對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公共圖書館作為"人民的終身學校"、作為社會民主保障的一個手段、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農業發展、農民致富、農村進步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構建新農村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是一項社會基本工程,是市縣圖書館服務延伸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終身教育主要依靠圖書館,加強農村圖書館建設,維護信息和知識公平,推動社會和諧發展,公共圖書館應擔當起自己的責任。

2.目前農村圖書館建設和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農村圖書館建設和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東西部地區之間的差距。西部圖書館幾乎是"窮人"的圖書館;東部(長三角地區)圖書館則為“富人”的圖書館,東西部圖書館事業發展差距太大。二是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差距。我們國家條件較好的圖書館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別是大中城市,現有的公共財政體系,還是以城市為主,縣級和農村圖書館大多與之無法相比。

農村圖書館建設情況復雜,有過輝煌,也多次衰落,圖書館建設和服務存在諸多問題。以我縣農村圖書館事業發展為例:20世紀80年代初,就建立了“農村圖書流通網”,各鄉鎮都設有農村流通書庫,湯溝鎮還建立了我省第一個鄉級萬冊圖書館,《新華日報》、《淮陰日報》曾在頭版作了報道。農村圖書館的建立,在當時為普及文化知識、提高農民素質發揮過了重要作用。但到了90年代,由于農村經濟體制的改變,領導重視程度的漂移,財政收入拮據,經費得不到保障,管理員頻繁調動,人員長期不在崗等原因,農村圖書館名存實亡。

分析農村圖書館興衰原因,筆者認為:一缺乏一個有效的機制,即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缺乏法律支持,大都沒有納入干部政績考核;二缺乏公共財政的支持,因為公共財政城鄉二元,僅保障城市的公共事業。一方面對農村文化工作、鄉鎮圖書館工作提出很高要求,如文化站評定等級。另一方面政府行政缺位,不愿意投入,兩方面難以協調,現在基本就是這個狀態。

3、如何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

中央提出建設新農村,推進城鄉一體化,在此形勢下,經濟欠發達地區政府如何履行好職能,有關職能部門如何把公共文化產品服務向農村延伸,建設好農村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3.1創新機制,積極組建流動圖書館,強勢推進農村文化建設

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創新機制是關鍵。市縣公共圖書館在搞好自身服務和發展的基礎上,應把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為自己的本職工作,納入工作重點。從思想上、義務上、物質上給予極大的幫助,使其能切實發揮出在農村“四個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四級圖書館網絡中,鄉鎮分館是支點,是三級網絡的樞紐,鄉鎮館搞好了,農村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的基礎就奠定好了。筆者認為,在市縣圖書館服務延伸的觸角下,增強農村圖書館的造血能力也是重要一環,市縣圖書館應在當地文化部門的配合下,協助解決農村圖書館的經費、人員問題,使他們切實搞好自身的發展,從而推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3.2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高度的資源共享

農村圖書館藏書少,是比較普遍的現象。2007年我縣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書冊數是0.11,是全國平均值0.3的36%,屬于落后水平。如果能依托省市館計算機和網絡,構建農村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就能逐步改變這一現狀。江蘇省在加強農村圖書館建設中采取了積極措施,如加快發展“共享工程”農村基層服務點,積極開展農村數字化文化信息服務,“十一五”期間每個縣、市、區均要建立完善"共享工程"國家分中心,并將基層服務點普及至城市社區和農村鄉村;實施“送書下鄉”工程,解決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看書難”問題;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精心培育農村圖書館建設的先進典型。

依托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以“全國文獻資源共享工程”為載體,就可以發展一個個小型的數字圖書館。以總館(市圖書館)為后盾和縣(市)圖書館為節點,就可以建立縣(市)館分館和縣(市)館的流動圖書館,把市、縣、鎮三級圖書館的資源結合起來,構建適時、便捷、高效的城鄉圖書共享網絡體系。蘇州市的圖書網絡共享的做法十分有特色,他們整合盤活文化資源,吸納、探索新機制,延伸服務,積極構建網絡圖書館,強勢推進農村圖書館建設。目前,蘇州市已經基本形成了以“聯合圖書館”為主的6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網絡,對政府資源、社會資源、服務資源、管理資源、經濟資源、人力資源、技術資源、設備資源等各類文化資源要素進行整合和有效利用,讓農村基層的群眾也能享受現代化社會發展中的先進文化。

3.3鼓勵和支持"民辦文化"進入農村圖書館建設體系

《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若干經濟政策》明確提出,鼓勵和支持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就是說,政府一方面繼續加強農村公共文化體系的構建,另一方面開放農村文化市場。前段時間,深圳正式出臺了《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若干經濟政策》、《深圳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建設文化產業基地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市財政從深圳市產業發展資金中安排專項資金總額3億元,納入每年的市財政預算,采取銀行貸款貼息、配套資助、獎勵、項目補貼等四種資助方式,以建立“企業示范基地”等三類文化產業基地為目標,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進一步拓寬經費投入渠道,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導、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渠道投入公共文化事業的良性機制,大力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因此,要積極探索“官辦文化”和“民辦文化”相結合之路,倡導民辦文化,鼓勵鎮村圖書館(室)主動聯“姻”,鎮企共建,村企共建,吸納和鼓勵社會資金、慈善熱心人士加入到農村圖書館建設中來,有條件的鎮村文化中心還可籌辦“綠色網吧”,通過與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與省、市、縣圖書館等文化信息資源對接,擴大信息量,增強吸引力,擴大文化共享資源。同時,大力發展農民自辦文化,鼓勵農民自辦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戶、文化室、圖書室等,支持農民群眾興辦農民書社,我縣通過爭取灌南籍作家學者的支持,先后建設了田樓鄉合興村辛少山圖書館、新安鎮江順倫個人圖書館、張同文個人圖書館和五隊鄉魏廣才剪報館,促進了民辦文化的健康發展,擴大了農民群眾的文化受益面。

“一張藍圖繪到底”。就農村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而言,重在建立一套長效機制,重在打好基礎,形成特色,保持長久,通過長期的努力,推動城鄉文化發展,提升城鄉居民的文化品位。農村圖書館建設是文化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經費保障等制度,用合理的指標強力推進工作進度,逐步形成先進文化扎根農村、扎根社區的長效機制,才能做好農村圖書館建設的這篇“大文章”。

參考文獻

1.陳彬斌,蘇唯謙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新觀念下演繹--2005年中國公共文化發展論壇綜述中國文化報,2005-12-15:3

2.崔泉森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思考2005.11

3.沈紅梅嘉興地區圖書館文獻資源共享的構想嘉興社會科學,2006(1)